书城管理领导智慧进退之法
14918700000017

第17章 退亦有道:退比进体现出更丰富的领导智慧(4)

朝政已被魏忠贤为首的阉党把持,自己说的话在朝中已无分量,叶向高去意又生,天启二年七月,他接连上疏要求罢官。叶向高为人光明正大,有德性有雅量,好扶持善良。这次再入内阁为首辅,虽不能如同在神宗时那样刚直,对阉党似有委曲求全之嫌,然而他也和魏忠贤作过相当的抗争。给事中傅鏪因救王纪,将被降级发往外地,因叶向高上言救助才得以幸免,仅仅只是剥夺俸禄而已。王纪已经罢官去职,经御史推荐,吏部议定按照原官起用他。魏忠贤为此大怒,要重责有关官员,叶向高出手援救,使其得以避免。给事中陈良训上疏讥讽把持权力的阉党,对于魏忠贤来说,这简直是太岁头上动土,他从陈良训的疏中摘出“国运将终”一句,诬陷陈良训图谋不轨,命令将他下狱,并要追究主使者。又是叶向高不顾罢官之险极力抗争,才使陈良训仅受剥夺俸禄之罚。

魏忠贤对叶向高的仇恨已愈积愈深,而当时和魏忠贤对抗的朝臣都倚仗叶向高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魏忠贤就趁机抓住一些小茬子刁难叶向高。叶向高左右为难,处境维艰,内阁已形同虚设,己志不得伸展,他又多次上书乞求辞职。天启四年四月,给事中傅鏪弹劾左光斗、魏大中交结阁臣汪文言,招权纳贿,天启帝命令将汪文言关入狱中。叶向高上疏说:“汪文言进内阁是我推荐的。左光斗等人交结汪文言的事既然暧昧不清,我荐用汪文言显然有罪,请陛下只治罪我一人,宽大其他人”。

早在神宗朝时,明廷的党派争论已经非常严重。无锡顾宪成罢官回家后,在故乡东林书院讲学,评议朝政,裁量人物,揭露阉党,正直的朝臣与名士都慕名争相与他交游。当东林党的李三才被反对党派攻击时,顾宪成写信给当时的首辅叶向高,诉说李三才的贤能,求他给予帮助。时值京察之年,攻击李三才的刘国缙因过失被处分,乔应甲被调到外地,他们的同党大肆喧闹,指责叶向高庇护东林党。叶向高不为所动,坚持按原则处理此事,使处分的决定得以不受阻挠地贯彻执行。但两党之间的斗争从此更加不可调和。天启朝时,阉党撰写所谓的《东林点将录》,按照录中所列的姓名斥逐朝臣,因叶向高曾支持过东林党,也被视为东林的党魁,列于录中。

所以这次魏忠贤得知给事中傅鏪弹劾东林党人左光斗、魏大中时,心里很高兴,想借此机会罗织罪名,给东林党人一个沉重打击。却不想半路杀出个叶向高,愿意代人受过,拼死替左光斗等人开脱。魏忠贤虽对叶向高恨之入骨,然而叶向高是三朝元老,国家重臣,在朝中声望极高,连天启皇帝都对他尊敬有加,所以魏忠贤终究还是有点害怕这位正直的老臣,只问罪汪文言一人,左光斗和魏大中等人都没有治罪。但是从此魏忠贤除东林党人而后快的欲望更加强烈了,东林党祸也自此兴起。

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六月,东林党人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条大罪。一向稳重的叶向高没想到两派这么快就决裂,深感这样做不是办法。廷臣中相继也有数十次上疏弹劾魏忠贤,有人劝叶向高发下魏忠贤的罪状,立即就可决胜。但叶向高一直认为除掉魏忠贤的时机还不成熟,不易成功。他希望内阁大臣们从中极力挽回局势,以免造成大祸。他率先上书天启帝,称魏忠贤勤劳,皇帝对他宠信优厚,盛名难副不应再在位,应解除他的事权,让他回家闲住,叶向高错估了形势,天启皇帝没有听从叶向高的建议,反而公然站在魏忠贤一边。叶向高犹豫不决,不敢出击,阉党却毫不手软地大规模制造冤案。工部郎中万!因弹劾魏忠贤遭廷杖,叶向高营救无效,万!死于杖下。杨涟被逮捕下狱。不久,御史林汝翥也因对抗阉党被罚廷杖。林汝翥外逃避难,阉党便指使人说林汝翥是叶向高的外甥,一群太监就涌向叶向高的住宅,在门前大肆鼓噪,气焰嚣张。叶向高眼见国事已无希望,自身又受阉党威胁,极力恳求去官归里。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七月,三朝老阁臣叶向高辞职而去。

叶向高一走,阉党大喜过望,大棒肆无忌惮地到处挥舞。朝中清明廉正之士无所依靠,杨涟、左光斗等人先后惨遭凌辱杀戮,朝中善良正直之士为之一空。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八月,天启帝病逝,叶向高也于同月逝世,终年69岁。十七年之后,明朝灭亡。

后人可能不忍也无法责怪叶向高的抽身而退,毕竟他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逐步而退的退身之计已经达到了领导智慧的至高境界。至于无力回天的最终结局,也只能是一种历史的无奈了。

9.用严于律己的方式保全自己

说到退,并不意味着都要辞官抛位、徜徉山水,做一个桃花源中的隐者。事实上现实生活中也没有这样的桃花源。对于领导者来说,能以谦退的心态为人做事就是最高明而实用的后退策略,可以让你在最凶险的环境中保全自己。

“指挥皆上将,谈笑半儒生”的徐达,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一个农家,儿时曾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在其戎马一生中,有勇有谋,用兵持重,为明朝的创建和中国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将帅才,深得朱元璋宠爱。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人,却从不居功自傲。徐达每年春天挂帅出征,暮冬之际还朝。回来后立即将帅印交还,回到家里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按理说,这样一位儿时与朱元璋一起放过牛的至交,且战功赫赫,甚至朱元璋还将自己的次女许配给他,完全可以“享清福”。朱元璋也在私下对他说:“徐达兄建立了盖世奇功,从未好好休息过,我就把过去的旧宅邸赐给你,让你好好享几年清福吧。”朱元璋的这些旧邸,是其登基前当吴王时居住的府邸,可徐达就是不肯接受。万分无奈的朱元璋请徐达到这些府邸饮酒,将其灌醉,然后蒙上被子,亲自将其抬到床上睡下。徐达半夜酒醒问周围的人自己住的是什么地方,内侍说:“这是旧内。”徐达大吃一惊,连忙跳下床,俯在地上自呼死罪。朱元璋见其如此谦恭,心里十分高兴,及命有关部门在此旧邸前修建一所宅第,门前立一牌坊,并亲书“大功”二字。

徐达功高不骄,还体现在好学不倦,严于律己上,放牛出身的徐达,少年无读书机会。但他好学章儒,虚心求救,每次出征都要携带大量书籍,一有时间便仔细研读,掌握了渊博的军事理论。因此每每临阵指挥,莫不料敌如神,进退有据,且每战必胜,令人心服。

身为统帅的徐达还能处处与士兵同甘共苦。遇到军粮不济,士兵未饱,他也不饮不食;扎营未定,他也不进帐休息,士卒伤残有病,他亲自慰问,给药治疗。如遇上士卒牺牲,他更是重视而筹棺木葬之。将士对他无不既感激,又尊敬。

本来可以声色犬马的徐达,却平生无声色酒赌胜之好,“妇女无所爱,财宝无所取,中正无所疵,昭明乎日月。”朱元璋赐与他一块沙洲,由于正处于农民水路必经之地,家臣以此檀谋其利,徐达知道后,立取将此地上缴官府,“其无私欲,持大节类如此。”

1385年,徐达病逝于南京。朱元璋为之辍朝,悲恸不已,追封为中山王,并将其肖像陈列于功臣庙第一位,称之为“开国功臣第一”。徐达之所以不居功自傲,除其个人良好的修养,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每个皇权的确立,无不依仗文臣武将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但功臣往往成为权臣。在中国历史上,功臣权臣夺取皇权或挟天子以令诸侯,甚至皇袍加身的例子也不鲜见。所以,历代皇帝总是在政权到手后,视功臣为最大威胁,千方百计收回其权力。“杯酒释兵权”已算是非常“客气”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成为皇权统治下残酷的事实,也是历史的必然。

事实上,朱元璋登基后,从1380年至1390年,因清洗丞相胡惟唐牵连被杀的功臣、官僚共达3万人;1393年,有赫赫战功的将领蓝玉以及与其有关的人士均被杀,先后牵连被杀的竟有1.5万多人;洪武十五年的空印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被杀者更多达8万之众。应该说,朱元璋用严刑重刑,杀了包括功臣在内的10多万人,实质上是强化其统治的手段,也是统治阶级内部残酷斗争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与朱元璋个人品格有关。从小与朱元璋在一起的徐达,当然十分清楚“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如果居功自傲,无异于引火烧身。与这样的皇帝在一起,只能共苦,不能同甘。所以,徐达谦退避嫌的做法是个人良好品行的体现,更是保全自己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