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领导智慧方圆之道
14918500000034

第34章 己方人圆:会用人的领导才是最有智慧的领导(3)

“能安天下者,惟在用得贤才”,唐高宗一语道中人才与治国安天下的关系。事业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能不能有一批贤能的人才云集于周围。唐中期宰相刘晏是中国史上赫赫有名的理财家,他之所以能指挥庞大的理财系统灵活自如,之所以使许多经济改革措施得以很好地付诸实施,除了他自己的决心大、能力强、措置得宜外,他的择能任贤、善用人才也是一重要因素。刘晏深知“办集众务,在于得人”,没有合适、有能力的人,事情是办不好的。因而他“通拥滞,任习‘能’”,十分注意用人问题。刘晏任人,“必择通敏、精悍、廉耕之士而用之”,即通达事务、精明强干、忠于职守、廉洁奉公是他用人的德才标准。因而,为了做好工作,刘晏对属吏的挑选毫不马虎。但他在选拔人才时并不注重资历,而是大胆起用有才能的年轻人和低职小吏。史称他“凡所任使,多收后进有干能者”,或“皆新进锐敏”、富有朝气的新秀。刘晏主管东南财政之初,曾利用“停天下摄官”、“独租庸得补署”的机会,选择了当时“能任繁剧事务、有才能干”的“补署为官,“积数百人”。

《新唐书·刘晏传》说:“经晏辟署者,皆用材显。”如包佶,为进士及第,是朝中低品官员,因罪贬岭南,刘晏对他的才干很是欣赏,便起用他为汴东两税使。其余如韩洄、裴腆、李衡、卢征、李若初等,也都是刘晏因才而录用的,并皆“有名于时”。正因为他拥有了这一支人才济济的人才队伍,“趣督倚办,故能成功”。并且还为以后的理财工作培养了骨干,“故晏没之后掌财赋有声者,多晏之故吏也”。

北宋寇准在相位,一向举贤任能,破格用人,从不依次晋升臣僚。对此,许多同列不满。一次又任用官员,其僚属拿着官吏名册,拟依次晋升。寇准却说:“宰相所以进贤退不肖也,若用例,一吏职尔。”即宰相的职责就是提拔忠良贤才,罢黜奸邪不肖之徒,如按名册先后用人,一个小小的属吏即可办到,还要我宰相作什么。

“若用例,一吏职尔”,北宋名相寇准的一句话,道尽了己方人圆用人之道的要旨所在。“用例”只是用人的基本规范,但如果完全按规范办事,不需“己方”亦不需“人圆”,人才的选用只需一个普通的办事员就够了。

6.用人不能缺少神来之笔

领导者要突破固有的用人局限,尤其是地位的限制,能够摘掉这副有色眼镜用人。事实证明,大凡用人不设限的人,都能在用人上有神来之笔,伊尹之于商汤,就是这样一个神来之笔。

商汤是古代黄河下游商国的国君。据传说,其祖先是帝喾的小儿子,名字叫契。契曾帮大禹治水,立了功,禹赐其姓氏,封他在商地。子契就在封地建立了一个小国家,叫做商,商是夏的属国。夏桀胡作非为的时候,正是子契第十四代孙商汤执政商国之际。又据传说,夏桀身体高大,力大无比,可赤手空拳同虎豹搏斗。但他自负勇武,总认为天下无敌,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管百姓死活。他嫌宫室太简陋,就耗费巨资,动用了成千上万的奴隶,花了7年时间,在洛阳修建了一座寝宫。为讨宠妃妹的喜欢心,命人把府库中存放的精美绢帛搬出来,一匹一匹地撕给她听。在宫苑还特建一处酒池,偕宫女驾舟荡桨在池上嬉戏。还嗜酒如命,一旦醉酒,就拿人当马骑。骑不尽兴,把人杀掉。如此昏庸残暴,惹得众叛亲离、天怒人怨。商汤见状,决定顺乎民心,推翻夏朝。但他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反复权衡之后,总觉得万事齐备,还缺一位足智多谋的大贤来辅佐他。大贤在哪儿?他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正当他忧心忡忡之际,忽然感到妻子的陪嫁奴隶伊尹这几天做的饭菜,不是淡得没有一点点咸味,就是放盐过多,咸得发苦。商汤很恼火,就派人把伊尹找来大加训斥。可伊尹不慌不忙地说:“我也知道,做菜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只有把佐料放得适当,吃起来才有味道。我这几天做的莱时咸时淡,且咸淡出奇,是我有意借此提醒大王:治理国家也和做菜一样,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如愿以偿”。商汤听了大吃一惊:一个做菜的奴隶怎能讲出这番话来?他略加思忖,便开始了解伊尹的身世,并惊喜地发现:他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大学士,曾一度做过莘国国王女儿的宫廷教师,由于莘国灭亡而至今日。他还了解到,伊尹很有抱负,很有见解,对夏桀极为不满,对自己确是位“踏破铁鞋无觅处”的人才。于是当即解除了伊尹的奴隶身份,任命他为右相。

接着,商汤根据伊尹的建议,先历数夏桀骄奢淫逸,倒行逆施的种种罪行,规劝那些被夏控制的部族反叛夏朝,归顺商国。又对不听规劝的葛伯族出兵进攻、直至消灭,还剪除了夏的羽翼韦、顾、昆吾等方国。同时,也采用了伊尹“网开一面”的策略:给部族中某些人以改邪归正的出路。于是,商汤美名大震,很快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商汤又发表宣言,挥师伐夏,并于鸣条之野,大败夏桀。夏桀本人也在溃逃中死于南巢。

不久,商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建立了商朝,定都于毫。伊尹又帮助商汤制订了各种典章制度,规定官吏要勤恳工作,做出成绩,否则就要受罚,甚至罚作奴隶。因此,商朝初期,官吏都遵纪守法、兢兢业业,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商汤死后,因其长子太丁早死,伊尹就辅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死后,传位给中壬,伊尹又辅中壬继位。中壬死后又把王位传给太丁的儿子太甲,伊尹又辅佐太甲。可惜,太甲开始不遵祖训、吊儿郎当,满朝文武为此急得团团转。伊尹在此关键时刻,毅然将太甲送到桐宫软禁起来,让他悔过自新。同时,自己代他掌管天下。三年后,太甲果然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伊尹欣喜异常,亲自迎他回宫,并交还政权。后来,太甲成了勤政爱民的一代贤君,而伊尹“放太甲于桐宫”的故事,也为人们称颂不已。

用人的神来之笔固然不会常有,但在使用关键位置上的关键人才时,有一两次也就足够了。有谁能否认商汤用伊尹这一神来之笔对他的帝王基业的巨大意义呢?

用人的神来之笔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大凡用人的高手多能以一次神来之笔找到左膀右臂,因为高手用人懂得以圆阅人之道。其实,只要放开眼界看人,三教九流中到处都有能人。

7.有爱才之心就能画出最大的圆

人常说人才难得,但古代帝王往往因从小深居宫中,不明人间的人情世故,一点小事就对手下的能将功臣频挥屠刀。如果心存爱才一念,也就不会总做自毁长城的傻事。

爱才一念是用人者最难能可贵的品质,唐朝的李泌就是一位爱惜人才的宰相。

李泌(721~789),字长源,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后居京兆(治所在今陕西西安),是唐代极富传奇色彩的政治家。他自小聪敏好学,博涉经史,诗文俱佳,尤精易经。因鄙薄选举流俗,故不预科举。玄宗、肃过朝,曾以散官身份职掌枢要,为皇帝高级顾问。代宗即位,召之为翰林学士。后数度出任地方长官。德宗登基后,累迁至宰相。他平时好谈神仙诡道,对权力颇不热衷。即使任相,也常常弄神弄鬼,并不孜孜为政,所以为时人所轻。其实,他是借此保护自己,同刚愎自用、喜怒无常的德宗保持一定距离,也超脱于当时复杂的政治漩涡之外。正是这种超脱的态度,才使他免除了皇帝对他的猜忌和权臣的排斥,得以在许多关键时刻发挥了人所不能的作用。他对功臣的保护,即其中突出的事例。

李泌认为,君主对功臣不疑、不责,是使其安心效力的前提。代宗时,宰相元载恃权获罪被杀。抄没元载家产时,发现了大将路嗣恭送给元载的一件琉璃盘,直径盈尺,异常珍贵。而以前路嗣恭送给代宗的琉璃盘,直径不过九寸。代宗认为路嗣恭有意交结元载。当时路嗣恭刚刚平息了岭南的叛乱,代宗与李泌商议,欲待路嗣恭返京后,治其罪。李泌在几年前,被元载排挤出京,路嗣恭曾根据元载之意,促成此事。代宗将此事告知李泌,以为李泌定会同意处置路嗣恭。不想李泌不念旧恶,反而劝解说:“嗣恭为人小心,善事人,畏权势,精勤吏事而不知大体。昔为县令,有能名。陛下未暇知人,而为载所用,故为之尽力。陛下诚知而用之,彼亦为陛下尽力矣……且嗣恭新立大功,陛下岂得以一琉璃盘罪之邪!”代宗终于醒悟,以路嗣恭为兵部尚书。后来路嗣恭果然不负期望,多有建树。

德宗时,藩镇不断反叛,吐蕃也连连入扰。唐朝著名将领李晟、马燧在与叛御边的战争中,屡立战功,是朝廷的栋梁。吐蕃非常忌恨李、马,遂实行反间计,称他们与吐蕃密约联兵抗唐。唐朝内部的一些佞臣也乘机散布谣言,说李、马有叛乱的迹象。一时间疑云四起,朝野上下流言蜚语颇多。刚愎多疑的德宗也对手握重兵的李晟、马燧有了猜忌之心。李晟气得大哭,请求辞职出家为僧,马燧也有去意。值此关键时刻,刚刚任相的李泌率李晟、马燧等入见德宗,直言劝谏说:“愿陛下勿害功臣。臣受陛下厚恩,固无形迹。李晟、马燧有大功于国,闻有谗之者,虽陛下必不听,然臣今日对二人言之,欲其不自疑耳。陛下万一害之,则宿卫之士,方镇之臣,无不愤惋而反仄,恐中外之变不日复生也!人臣苟蒙入主爱信则幸矣,官于何有!……故臣愿陛下勿以二臣功大而忌之,二臣勿以位高而自疑,则天下永无事矣。”德宗听罢这番入木三分的议论,始恍然大悟,说:“朕始闻卿言,耸然不知所谓。及听卿剖析,乃知社稷之至计也!朕谨当书绅,二大臣亦当共保之。”于是君臣之间恢复了互相的信任。

由于李泌的努力,代、德二朝的许多有用人才受到了保护和合理的使用。所以当时虽然内忧外患深重,但唐朝中央政权却屡经动摇而始终不倒。李泌在这方面的表现,证明了他是一个知人善任、爱护人才的政治家。

明朝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他本人既非明智,又缺乏李泌这样的明智之士,终于干出了杀边防大将袁崇焕的蠢事。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1611~1644)是一个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他知道江山来之不易,勤于王政,生活也不奢华。他十七岁时曾以果断与睿智,干净利索地解决了宦官魏忠贤的问题,被称“沈机独断、刈除奸逆”。然而朱由检却扮演了一个亡国之君可悲角色,落得个煤山自缢的下场。其原因,除了明皇朝代表的封建制度已近末世外,朱由检在用人方面政策失当、用人多疑是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是犹疑不定,选人失准。

崇祯皇帝疑心颇重,不断变幻任才标准。表面上希望忠良辅政,实际上不知怎样才算忠良才俊。崇祯曾用出题测试的办法考察廷臣,企图以对策考试选拔良才,但这种考试拘泥于文论,不能考出真实水平,在明末阶级矛盾激化、民族矛盾急迫的客观环境下非但难出应变之才,甚至给奸巧之人提供了弄假作弊的条件。陈演本是一个“庸才寡学”善于拉拢逢迎的人。在朝廷廷试之前,他勾结买通宦官,窃得皇帝考试题目,做好准备,考试之时“条对独称旨”,合于皇帝口味,被选入阁,不久任内阁首辅。他对国事“无所筹画”。却贪污受贿,臭名远扬;崇祯帝又改为从六部和地方大员中各选一人入阁,采取平均主义凑数办法,结果人非其才。如张至发以外僚入阁,不懂朝廷制度,“诸翰林多不服”“一切守其所为,而才智机变逊之”,崇祯皇帝也发现他不能胜任,匆匆将他撤换,理由是身体原因,其实张至发结实得很,皇帝让他回籍调理。时人传笑,以为“遵旨患病云”说是皇帝命令他生病回籍调养的。后来,崇祯又以圣人之后为理由,选孔贞运为首辅,孔贞运是孔子六十三代孙,不尚实际,只务虚名,也匆匆而去。

崇祯皇帝采用枚卜的方法决定内阁成员,先让廷臣推荐一批候选人,然后“贮名金瓯,焚香肃拜,以次探之”,决定人选与次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皇帝已失去判别人才决定人事的能力,更谈不到知人善任。在这种心存疑惑、无所适从的状态中,崇祯一朝的阁辅大臣走马灯似地轮换。内阁与六部,始终没有涌现出一位杰出人物。崇祯掌权十七年中,内阁成员五十余人被更换。其中十人被削职、革职,二十五人离职回乡,正常致仕或卒于任所的只有六人。刑部尚书易十七人,兵部尚书凡十四人,亦罕有善全者。

二是刚愎自用,猜忌忠贞。

明朝阁臣并非都是无用之辈,只不过皇帝多变多疑,使他们无从施展才干而多有后顾之忧。如孙承宗曾以首辅身份视师辽东,初有成效。刘鸿训处事果敢,颇有魄力。钱龙锡协心辅理,朝政稍清。文震孟刚方贞介,有古大臣风。这些人物的素质是不错的。但他们同情过东林党人,崇祯皇帝便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猜疑,怀疑他们朋比为奸,将他们相继罢免。

崇祯皇帝的一个战略性错误酿成无可挽回的损失,是因猜忌错杀了袁崇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