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王小波传
14914000000010

第10章 爱情路:碰到、爱上与特立独行(3)

李银河常常这样担心,因为她受不了冷淡,她希望王小波时时刻刻都热烈地爱着她,因为她“是一个十分不安静的、过于敏感甚至有点神经质的灵魂”。她受不了冷淡,一点点都受不了,如果让她感受到了冷淡,那么王小波就会失去她。她同时也深爱着王小波,曾对他说:“我觉得能给你带来快乐,因为我你能快乐,这是我最高兴的事,也是引以为自豪自慰的……我还常常想,为了你我想变得美一些……我愿意变成你希望的样子,希望给你一切。”

正是因为爱得这么热烈,李银河时常会担心,她一遍一遍地问着自己,也问着王小波,他们会幸福吗?王小波明确地告诉她说,一定会的,因为他爱她爱得要命。对他来说,她就是一件无价之宝,只要她想要,他就会给。但是,尽管王小波说得这么肯定,李银河还是无法打消自己心中的疑虑。

她就是这样,性格之中有着一些弱点,常常摇摆不定,对于很多事情都没有坚定的信念,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情。有时候她觉得,像美国人那种自由的随心所欲的关系非常好,但是有的时候她又觉得,始终如一的爱情好,她真不知道自己该选哪一种。不过,有一点她是很明确、很坚定的,如果他们之间有一天没有感情了,那么就马上分手。

曾经有一次,他们还拉钩,约定他们如果分手了,还是要做朋友,并且双方有互相安慰的义务,“即一个人虽然已经不喜欢对方,但如果对方要求安慰,那个人有义务安慰对方,使这个人心里好受一点”。好在,这件事没有发生,尽管一开始的时候王小波可能爱得更多一点,但后来李银河对王小波的爱也很深很深,出差期间几乎不间断地给他写信。别人见她这么爱写,写得又这么快,觉得她以后肯定要当大作家,没有料到她其实是在给王小波写信呢。

带着些傻气的人

看王小波和李银河的书信集,便能对王小波的性格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他在写给李银河的信中偶尔会提到自己,可能只是零星几句,并且是一笔带过的,但是这几句却不容小觑,虽然简单,却已经将王小波的形象勾勒了出来。那是一个充满诗意,向往美好,容易灰心,又带着些傻气的人。

在情书的一开头,王小波就铺展出了一幅诗意的画卷。他写道:“你知道吗,郊外的一条大路认得我呢。有时候,天蓝得发暗,天上的云彩白得好像一个个凸出的拳头。那时候这条路上走来一个虎头虎脑、傻乎乎的孩子,他长得就像我给你那张相片上的一样。后来又走过来一个又黑又瘦的少年。后来又走过来一个又高又瘦又丑的家伙,涣散得要命,出奇地喜欢幻想。后来,再过几十年,他就永远不会走上这条路了。你喜欢他的故事吗?”这些话似乎是用一种水晶般的声音说出来的,稍有不慎就会破碎,让人只能小心翼翼地捧住它。

在王小波的小说中,他常常会写到自己,但小说中的他往往是一个满嘴脏话、玩世不恭、我行我素的样子。有人曾这样形容黑色幽默:黑色幽默是一种赤裸裸的语言暴力,是以残酷应对残酷,以不讲理应对不讲理,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是将世上的一切事物从给它定的秩序中释放出来,打破一切等级和界限,在事物之间强行建立突兀的、荒谬的、不合理的、不合自然的联系,它要打破世界的光滑外壳,暴露出它的疯狂和混乱。小说中的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但这只是王小波的一个侧面,他自己也说:“我多一半是一个粗人。”但内在他却不是这样。

王小波说:“我的灵魂里有很多地方玩世不恭,对人傲慢无礼,但是它有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害怕黑暗,柔弱得像绵羊一样。”事实上,王小波是非常情绪化的,包裹着那个核心的,正是他那些丰富灿烂的情感,那些情感不断地变幻着、聚散着,就好像一颗晶莹剔透的蓝色光球。但是,王小波从不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至少他不会以一种煽情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多愁善感的一面。只有面对李银河的时候,他才会吐露出自己这样的真心。

在王小波看来,能够随时表演给人看的感情,必定是肉麻的,而他最痛恨的就是肉麻。如果他爱一个人,就会待对方好,不会用夸张的言语表示什么,更不会手舞足蹈地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因此,在别人眼里,王小波有的时候显得有些傻气,有些木木痴痴,他妈妈甚至常常叫他“傻波子”,但王小波其实并不傻,他只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已。那种情感他也有,不比别人少,甚至可能比别人更多一点,只不过他不善于以一种世人惯用的方式来表现。

把生命贡献给人类的事业

王小波和李银河相恋的时候才25岁,25岁的他思想还不成熟,但是他后期很多成熟的思想,在这时已经能找到一定的基础了。在25岁的时候,他已经想到要对得起自己,要对未来有所贡献,就该“不虚度光阴,把命运赐给我的全部智力发挥到顶点,做成一件无愧于人类智慧的事情”。并且他还相信,世界上有正义,需要人为正义斗争,他要成为“正义的战士”。

王小波说,他要把生命贡献给人类的事业,决不做生活的奴隶。这是他一直孜孜追求的东西,他喜欢美好的事物,一直都在说,自己要去创造一些美好。在他看来,人类的事业无疑是最美好的。他爱这些东西简直爱得发狂,他曾对李银河说:“我爱一切人类想出来的美好的东西,它们就像天外来客一样突然来到人间,有时候来龙去脉丝毫也没有呢。没有它们我们就太苦了。”

王小波希望每个人都能享受这种美好,因为这种美好是“全人类的财富”。很多人享受不了这种美好,他就觉得可惜,“觉得他们可怜”,甚至因此感到难过。他曾不无哀伤地说:“很多的人在从少年踏入成人的时候差了一步,于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就和他们永别了,真是可惜。在所有的好书中写得明明白白的东西,在人步入卑贱的时候就永远看不懂,永远误解了,真是可惜。在人世间有一种庸俗势力的大合唱,谁一旦对它屈服了,就永远沉沦了,真是可惜,有无数为人师表的先生们按照他们自己的模样塑造别人,真是可惜。”

这一连串的“真是可惜”,把王小波所有的无奈都表现了出来,但是他随即就恢复了急切热辣的口吻,对那些俗不可耐和失去理性的东西进行了大力的抨击,他说:“我看见有人在制造一些侮辱人们智慧的粗糙东西就愤怒,看见人们在鼓吹动物性的狂欢就要发狂。”他特别反感肉麻的东西,李银河曾误会他,奇怪他怎么会如此痛恨激情,其实他痛恨的是肉麻。我们知道,鲁迅就特别痛恨肉麻,事实上,王小波的这个思想,就是“从他老人家那里批发来的”。

在王小波看来,所谓肉麻,“就是人们不得不接受降低人格行为时的感觉”。这是王小波特别反感的,他曾说道:“我总以为,有过雨果的博爱,萧伯纳的智慧,罗曼·罗兰又把什么是美说得那么清楚,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再是愚昧的了。肉麻的东西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赞美了。人们没有一点深沉的智慧无论如何也不成了……没有像样的精神生活就没有一代英俊的新人。”或许,我们真的应该停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这位自由思想者苦口婆心宣扬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