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论语》管理日志
14911000000010

第10章 三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

星期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治长篇》5.15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得到‘文’的谥号?”孔子说:“他聪明灵活爱好学习,(又能够保持谦虚,)不以向身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所以得到‘文’的谥号。”

【笔记】

好学、多问对于一般人来说并不难,但是对于一个聪明并且地位很高的人来说,就很难了。朱子说得好:“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但孔文子虽很聪明并贵为大夫,却可以爱好学习,而且保持谦虚,不耻下问。这是难能可贵的。

我见过很多自以为爱好学习的聪明人,他们大多信奉“好读书不求甚解”,说起来知识面极广,事实上大多只了解了皮毛而已,远远没有登堂入室。同样,也有很多处于高位的管理者自谓善于学习,可是对于市场一线的问题从不曾向下属请教,真不知他所谓的学习是指什么?一个人连企业最根本的市场状况都不学习,还能学习什么?

【行动指南】

无论你有多么聪明,你都会无法掌握所有的知识,因此,学习是必须的。

如果你处于管理者的位置上,如果你不能够虚心向下属学习,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你成为不了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因为优秀管理者总是能够对市场、生产等一线情况了然于胸。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将向一线员工学习视为必须。

星期四

君子四道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公治长篇》5.16

【译文】

孔子评价子产说:“(子产)具备四种君子应该具备的德行:行为端庄恭谨,侍奉君主充满敬意,照顾百姓广施恩惠,遣使百姓合理恰当。”

【笔记】

子产是郑国的大夫,担任执政卿相二十二年之久。在他执政期间,郑国国势强盛,子产由此被许多大夫引为榜样和标杆。从本章看来,孔子对子产也很敬仰,因为能够得到孔子如此评价的人非常罕见。

当我们看到孔子对子产的评价之后,就会觉得他治理好郑国理所当然。可以说,子产具备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全部品德(或许概括出来只有四种)。首先,自身的行为端庄严肃,下达的命令就会受到重视;其次,对君主尊敬,下属自然也会对子产尊重;第三,以恩惠照顾百姓,百姓就会回报以忠诚;最后,遣使百姓合理恰当,不影响农田耕种,从而可以确保百姓生活无怨。做到这四点,何愁国家不安定富强?

孔子所谓的“君子四道”其实就是“为政四道”。

【行动指南】

一位领导者应该以“君子四道”进行管理:

首先,端正自身的行为,发布命令严肃认真。

其次,做好表率,敬重上司,赢得下属的信任和尊重。

再次,处处为下属着想,关心他们的工作状态,及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最后,合理安排工作,不占用员工业余时间,使他们始终保持工作热情。

星期五

久而敬之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公治长篇》5.17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很善于和他人交往,交往越久,他人对他越是尊敬。”

【笔记】

晏平仲,名婴,又称为晏子,齐国大夫。我对晏子最初的印象来自于初中课本,记得有一篇文章记述了晏子使楚的故事,晏子灵活巧妙的应对令我记忆颇深。后来,在冯梦龙撰写的《东周列国演义》中又读到了晏子的故事,才知道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的门人们甚至编著了一本《晏子春秋》来记载他的言行。

孔子与晏子生活在同一个年代,还有过一些交往,对晏子有着很深刻的了解。能够获得孔子如此夸奖的人很少见,由此可见晏子的确有一些君子风范。

让孔子夸奖的原因是晏子善于与人相处,而且能够做到“久而敬之”,这相当不易。人与人在刚认识之时,往往能够保持相互尊敬,但时间一久便会发现对方的缺点,或是因为精神松懈而不能够继续保持端庄严肃,双方便会相互失去敬意。晏子能够使人“久而敬之”至少证明了两点:一是晏子为人正直,为政清明,否则难以获得他人的敬重;二是晏子始终保持严谨和礼节,唯有自重才能够获得他人的尊重。

“久而敬之”意味着我们为人处世,不但要符合仁义道德,还需要有自身的原则,对待他人掌握分寸。这便是孔子所强调的君子之风。

【行动指南】

评价一个人是不是好领导,一个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观察他的下属,看下属们能不能够对他“久而敬之”。

同样,如果下属对我们没有做到“久而敬”,那意味着我们自身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要么与下属交往时过于轻佻,要么让下属们觉得我们能力不足。总之,这时我们要找到原因,及时进行修正和改进。

第三周

星期一

忠、清非仁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公治长篇》5.19

【译文】

子张问道:“令尹子文三次出任令尹,没有得意的神色;三次遭到罢免,也没有任何不悦的神色。(离职时,)一定把以往的各类政务告诉接任的令尹。(子文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可以称得上忠了。”(子张)又问:“算得上仁吗?”(孔子)回答说:“不知道,这怎能说是仁呢?”

子张又问:“崔子杀了齐国的君主,陈文子是拥有十辆马车的人,全都放弃离开了齐国。到了一个国家,不久就说:‘这里的执政者与我国的大夫崔子没什么不同。’于是离开此地。到了另一个国家,不久之后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与我国的大夫崔子没什么不同。’于是离开此地。(陈文子)这个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洁身自爱之人。”(子张)又问:“算得上仁吗?”(孔子)回答说:“不知道,这怎能说是仁呢?”

【笔记】

子张问了孔子两个关于“仁”的问题。一个是关于楚国令尹子文的,一个是关于陈文子的。或许在子张眼中这两个人可以称得上是“仁”了,因为他们的确做到了常人不易做到的地步。

首先,诸位可以想想,你身边的那些人有哪一个可以像子文一般,升职了不得意,降职了也不恼怒,还能够恪守职责做好工作交接?而且是三上三下。

其次,我们也可以想想,如果你的某个上司做了不仗义的事,比如要带着企业的一群得力骨干另行单干,而你恰恰又是他的重点关注对象,他为你提供了比以往更好的待遇和条件,你会选择拒绝吗?或是你所在的企业以消费者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而取得盈利,例如以杀戮和暴力吸引青少年的游戏提供商,你会因此而选择离开吗?恐怕很少人能够做到。

因此,在子张看来,子文和陈文子已经非常值得学习了。但是在孔子看来,做到这两点固然不错,一个是“忠”,一个是“清”,但是“忠、清非仁”,“仁”是“爱人”,子文和陈文子的行为都只是关注自身修养,而没有体现出如何爱民。所以,“焉能称仁”?

【行动指南】

尽管做到“忠”“清”已经相当不易,但是仅仅如此还远远不够。为什么?因为作为管理者,“忠诚”和“洁身自好”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你不能够关心和尊重你的员工,你就没有真正履行管理者的职责。要知道,管理者的价值在于提升整个团队的效率,而非仅仅是明哲保身。

星期二

三思而后行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公治长篇》5.20

【译文】

季文子每件事都要考虑三次以后才采取行动。孔子听说了之后,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笔记】

今天,“三思而行”已经成为世人劝说人慎重行事的成语。每当作一个新的决定时,身边总会有一些人在不断告诫我们要“三思而后行”。事实上,正是因为我们过于思前想后,最终导致错过了很多机遇。“三思而后行”并非不好,但是一旦对一件事思考过多,会使人失去努力奋争的勇气和果断。

现实中并不缺少“三思而后行”的人,而是缺少拥有魄力果敢采取行动的人。事实是,在机遇面前敢于行动的人大多取得了成功,失败的则是那些在机遇面前犹豫不决者。毕竟机遇是不等人的,而且往往是稍纵即逝的。

孔子知道反复思考的问题所在,因此,当听说季文子要三思才会采取行动时,他告诫学生们:“思考两次就已经足够了。”

【行动指南】

在采取决策之前,多思考自然不是坏事。但是在需要立即作出决断时依然犹豫不决,那就意味着领导能力的缺失了。

思考问题并不在于次数的多少,而在于思考是否透彻,一旦思考透彻,哪怕是一次也已经足够。

星期三

匿怨而友,耻之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公治长篇》5.25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虚情假意、过分恭顺,(这些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内心怨恨一个人,表面上却与他交朋友,(这种人)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笔记】

巧言令色、花言巧语之徒,不足以与之为伍,更不足以信赖和重用。这一点在前面我们已经探讨过。

“匿怨而友其人”,这是一种很不正常的情况。明明很讨厌怨恨一个人,为何还要与他交朋友?我想原因只有两个:一是伺机报复。历代不乏这样的例子,为了报仇雪恨,一些人假装与对方亲密,然后寻找机会痛下杀手。这种行为一般为君子所不屑。二是屈服于利益。尽管怨恨对方,但是由于与对方为伍能够获得一定的利益,所以选择与其交朋友。

无论是伺机报复,还是屈服于利益,这两种都是令左丘明和孔子所不齿的。尤其是后一种。儒家强调“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所以,孔子与左丘明对“匿怨而友其人”感到可耻。

【行动指南】

做人要爱憎分明,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的是真实,屈服于对方的利益而“匿怨友之”是为人所不齿的。

同样,一旦身边出现这种“匿怨而友”的小人,应该立即采取回避措施。

星期四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弊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公治长篇》5.26

【译文】

颜渊和子路站在孔子身旁。孔子说:“你们何不说说自己的志向?”

子路说:“我希望与朋友们共同使用车马和衣物,用坏了也毫无遗憾。”

颜渊说:“我希望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使老年人得以安逸,朋友相互信任,年轻人得到爱护和关怀。”

【笔记】

人各有志,一个人的志向决定着他的人生。作为老师,孔子只要知道学生的志向,就能够判断他们的人生轨迹。因此,在教学的闲余时间,孔子总是会询问学生们的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