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杨力讲易经领导智慧
14904900000012

第12章 审时度势驾驭全局:领导者经营智慧(2)

司马光说过:“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一个常常挥霍的人,一旦到了经济紧缺之时,便会多欲。而多欲者便会做出“居官必贿,居乡必盗,”即使不盗,思想也会腐败,而自己会变得懒惰,不愿付出劳动去赚得回报。自古以来的贪官污吏其最早的生活不都是很清贫吗?最后还不都是因为一己贪欲而葬送了自己的人生。曾经有媒体披露某地级市的书记和市长实现了“豪华办公”、各自独占6间办公室,某市为书记和市长设置专用电梯等新闻,让老百姓咂舌惊叹!当然,他也不会有好下场的。

唐代大诗人李商隐说得好:“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节俭败由奢”这句千古名言告诉我们,个人的发展、家庭的幸福、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节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精神理念和工作作风。

由此看来,当今我们国家的领导人胡锦涛同志强调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节俭意识,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可谓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领导法则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提倡节约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过分节约。俗话说:“过犹不及。”任何事情过了头都不会有好结果。节约也要讲求有所节约,而不是一棒子打死。节卦中说:“苦节,贞凶,悔亡。”过分节约,坚持下去凶险,但是由于不节约所引起的悔恨可以消失。“苦节”意味着“枯竭”,是不可以持续的。也就是说,过分节约,该花的钱舍不得花也是不可以的,应该做到适可而止。

第19讲:不要过多模仿——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当企业的领导者们被那些先进的运作模式和手段弄得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时,很多领导者对这种情况便采用一种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模仿。对手上一个新产品,自己马上跟进;对手在繁华路段开一个店,自己也跟着在附近开店;对手策划一个大型的公益性活动,自己也搞公益活动;对手提出一个新理念,自己也马上推出一个相同的理念。即使自己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模仿,仿佛不这样不够时髦,而最后的结果呢?是大多数的模仿者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相反还拖累了自己、搞乱了阵脚、贻误了战机、稀释了品牌,最终折戟沉沙。

尤其是初期模仿的“轰动”和“成功”,让模仿者尝到一些甜头,更会坚定企业“模仿”的信心,只可惜,很多企业在风光过后逐渐暴露出“东施效颦”甚至“邯郸学步”的缺陷。囫囵吞枣,形似而神不似,甚至就连模仿都没有模仿好,没有模仿到位,怎么会有成就和效益呢?

曾经让中国企业界为之动容的郑州“亚细亚模式”,引来众多企业的争相模仿,而亚细亚本身却在模仿的冲动之下走上了不归之路。当时,亚细亚总裁王遂舟带着成功的亢奋,在全国各地大势开店,并涉足房地产等多个领域,不断模仿“亚细亚模式”,可惜那些被模仿的成功模式并不总是显灵,亚细亚连锁店最终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全部倒闭,一个企图靠模仿成功的神话就此破灭。

一种成功的经营模式,在受到市场关注和风投热捧时,无数的模仿者会立刻冒出来,梦想踩着成功者的足印,复印出一份成功。而真正胜人一筹的经营模式,是难以被模仿的。如果一种成功的模式能够被轻易模仿的话,任何一个新办的企业或处于困境中的企业只要模仿那些成功的企业模式不就行了吗?那这世上又怎会有失败的企业呢!纵观全球500强企业,没有几个是靠模仿别人的成功模式来安身立命的。全球第一CEO、通用公司前董事长兼CEO杰克·韦尔奇曾坦言:通用的模式非常成功,举世公认的投资大师巴菲特与个人创业英雄李嘉诚模式也非常成功,但是任何一个成功的模式都可以被学习却不能被完全模仿。

《易经》颐卦中说:“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舍弃自己灵龟般的智慧和宝贵的领域,呆呆地看着别人,羡慕别人的方式和方法,这是凶险的。它提醒领导者,如果不懂得运用自己的智慧在最熟悉最有优势的领域经营,只是羡慕人家在其它领域发财,而企图模仿别人,这是危险的。所以,领导者在经营企业时,不要过多地效仿别人的成功之道,或贪图某些不适合自身发展的形式,应从实际出发,认识自己的优势所在,充分开发自己的有利条件,培养自身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联想集团曾经在产品创新的过程中走过一段弯路。

集团1988年底买下香港Quantum公司之后,就利用Quantum的厂房设备搞产品开发。在初期,联想倾向于对名牌产品的“跟风”战略,希望以优良的质量和低廉的价格在竞争中取胜。但没想到事与愿违,联想在做激光打印机时,试图针对HP某个型号去做,结果做完以后,HP又推出了新的型号,最后集团积压了大量的过时产品,价格优势的作用便表现得微乎其微。

通过这件事,使联想认识到了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为此,联想一方面尽量避免和国外实力品牌直接竞争,而将台湾和香港的厂商作为竞争对手,适度降低产品的市场定位,在此范围内追求顶级实力;另一方面,联想加强对市场信息的收集,不断研发迎合客户最新需求的产品。比如1999年,全国兴起了一片网络热潮,联想便开发了一款“Internet”电脑。这款电脑营造了网络时代的新时尚——“一键上网”电脑,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颐卦中说:“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颠倒颐养关系,违背常理去很远的山里养生,前往不吉。企业应重在实效、提高自身素质,寻求企业的“阴阳平衡”,不可违背规律、南征北战、舍近求远,贪图某些不适合自身特点的形式。一个企业要想走向成功,首先要认清自己的角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企业的弱势在哪里?如果企业领导者能通过自我反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经营方法,根本就用模仿别人而走不必要的弯路。即使是“拿来主义”,也得分清糟粕,看清楚了,再下手。如果只是照猫画虎地生搬硬套他人的经营模式,难免不落得个画虎类犬。

任何一种经营模式都有其社会、文化、市场背景,要想模仿就必须考虑其适应性。自己的管理模式、企业运作方式是否能与被模仿的经营方式适应和配套、新的经营方式能否被消费者认可等等。

一套成功的经营模式需要在特有的环境下通过优异的团队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企业要想取得成功,最好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寻求一条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模式,以推动企业走向成功。

领导法则

成功的经营模式不可简单地模仿,但可以分享,可以创造性地加以模仿。在这个竞争手段、经营方法愈来愈同质化的今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到底体现在哪里?企业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除了创新还是创新。创造性地模仿他人成功的经验是企业成功的一条捷径。学习他人的成功之处,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加以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明智之举。

第20讲:塑造企业的文化——贲,亨。小利有攸往

《易经》贲卦象征装饰、文饰。它说:“贲。亨,小利有攸往。”意思是美化自己的形象,有助于做事通达。不过这种自我美化只在小事情上起作用,可以得到一些小的利益。

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团体,都应注意自身的外观形象。作为一个企业,要想事业发达,也需要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企业文化可以装点企业形象,修明企业制度,塑造企业员工。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

上海汽车集团总裁胡茂元曾说:“办企业,办到最后的也是最高的层次,就是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制度和员工行为的综合体现,表现在企业内部和外部活动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是可以塑造的,也是可以改变的。适宜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形象塑造和经营管理有积极意义。

文化对于人类生存和社会繁衍这种最基本的功能来说就像是美丽的装饰。企业文化对于以盈利为基本目的企业来说也是一种装饰。就像一套房子,不装饰也可以居住,但装饰后更适宜居住,他能折射出主人的文化品位。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一个企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

曾先后担任过IBM和微软这两家驻中国公司的总经理吴士宏女士说:“我喜欢IBM的企业文化,人际之间的公平、温暖、与人为善,追求丰富、综合的完美;经商为人的道德准则等。这些与我个人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主流吻合……我也喜欢微软的企业文化里的很多成份,精彩、个性张场、求新、速度、创新、实现,这些与我的性格相符。但是它的‘人治’机制,以及因此而产生的一些行为准则上的混乱,它的自大自我自私,与我的审美观有根本的冲突,所以我离开了它。”

美国明尼苏达采矿制造公司,它的混乱令人难以想象。有人说它几乎没有什么组织,而工作就是围绕着那些从事产品革新的人展开的。像在它所属的数字设备公司,混乱几乎到了难以驾驭的程度。有位高级经理说:“连顶头上司都不知道是谁的人实在太多了。”而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它的产品的可靠性却达到了令人无法想象的程度。

到底是什么东西能把员工聚拢在一起,又能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呢?是文化,是那个公司所给予的文化。正如一位公司董事会主席所说:“没有一个办法能使领导层在所有时间内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指导他们的必须是战略和文化。”

IBM前董事长小沃森说:“我相信任何一个企业如果想要生存并获得成就,就必须有一套健全的信念。”“其次,我相信公司要想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信守这些信念。”“换言之,一个企业基本的哲学、精神和原动力与公司成就之间的关系远超过技术或经济资源、组织结构、创新能力和时机。虽然后面这几种因素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是我认为,它们都比不上企业里的人员对基本原则的强烈信仰,诚恳笃行。”他还说:“尊重个人。这是个简单的思想,但是在IBM公司,它却占去了大部分管理工作的时间。我们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哪一方面都多。”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文化所起的作用。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都是基层员工人娄比较多,其行为表现真实地反映其所在企业的文化。就像麦当劳,全国不同地区的铺面装修风格和员工着装都一致。这是麦当劳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贲卦中说:“贲其趾,舍车而徙。”装饰脚趾,舍弃车不坐而徒步行走。如果坐在车上,人家就看不到装饰得漂漂亮亮的脚趾了。脚处于一个人的最下层,这意味着领导者应进行基层员工的企业文化塑造,基层员工人多面广,其行为表现最能折射出企业文化的魅力,所以应把企业文化的理念灌输于他们,使客户能够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企业的特色。

企业文化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内在的部分是价值观,外在的部分是价值观的表现形式,它包括行为规范以及仪式、视觉符号等等。价值观是核心,表现形式是外壳。价值观可以经久不变,表现形式则要与时俱进。价值观是本,表现形式是末。但是,很多企业容易将企业文化本末倒置。也就是说在创建企业文化时容易渐渐忘“本”,而把“末”当做了企业文化的核心来坚守。IBM公司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

IBM创始人汤姆·沃森要求员工穿正装,以表示对客户的尊重。但久而久之,员工把着装正式、规范当作了企业文化,却忘记了穿正装代表的价值观,即尊重客户。后来,被请来拯救IBM的郭士纳冒天下之大不韪,废除了已经成为IBM图腾的着装规范,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火波。但郭士纳本人认为,他只是回到了沃森的本意:尊重你的客户,选择合适着装。

因此,《易经》贲卦又说:“白贲,尤咎。”简单、素雅的装饰,没有咎害。也就是说,企业文化不可弄得华而不实,以简单朴素为好。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是最高境界的贲。

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比如,酒店的企业文化核心可能是“干净卫生,方便顾客”;核电运营单位的企业文化核心是“安全第一,质量第一”。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虽然不多,但形式可能多种多样。时间一长,内容可能会被形式所掩盖,从而忘掉了核心内容。

任何人、任何事物、任何团体,都应注意自身的形象。作为一个企业,要想事业发达,也需要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企业文化可以装点企业形象,修明企业制度,塑造企业员工。所以,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必须要注重企业文化的塑造。

领导法则

任何一种文化,或者文化的核心、即价值观的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主要领导,尤其是初创这个集体的那个主要的领导。正如郭士纳所说:“公司的文化通常是由它的创办人的思想状态所决定的——即这个人的价值、信仰、喜好以及习惯等。据说,所有的组织机构都只不过是某个人的影子的延伸。”

第21讲:见险而止——见险能止,知矣哉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一名教授曾做过一个实验:拿一只敞口玻璃瓶,瓶底朝光亮一方,放进一只蜜蜂,蜜蜂在瓶中反复朝有光亮的方向飞,它左冲右突,努力了很多次,都没有飞出瓶子,可它就是不肯改变突围的方向,仍旧按原来的方向去冲撞着瓶壁。最后,它耗尽了气力,奄奄一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