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院士世家:杨廷宝·杨士莪
14643800000029

第29章 执教南工(7)

人民会堂

1957年,为了迎接新中国建立十周年大庆的到来,中央决定修建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工程,以向新中国十周年献礼。所谓的北京十大工程是:人民大会堂、革命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国家大剧院(后未建)、军事博物馆、科技馆、艺术展览馆、民族文化宫、农业展览馆,加上原有的工业展览馆(即北京展览馆)共十大公共建筑。杨廷宝参加了十大工程所有的建筑设计讨论,并亲自进行了人民大会堂的初步设计,绘制了平面图、立面图、鸟瞰图以及各种剖面图和透视渲染图。他还提出了北京火车站初步设计方案,以后又参加人民大会堂工程验收,对来自全国的建筑师们发表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

1958年8月,中共中央指示,在建的包括人民大会堂在内的十项重大建筑工程必须在1959年国庆节时投入使用。9月8日,北京市副市长万里向在京的设计、施工单位的专家做动员报告。他指出,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做出了明年要大规模庆祝建国十周年、展现我国各方面成就的决定。届时将邀请外宾和华侨来参加国庆活动,需要建设万人大会堂和5000人的大宴会厅以及居住的宾馆等重点工程。

这些工程要少而精,既实用,又美观;既保证质量,又讲究艺术,且要具有民族风格和特色。报告会结束后,根据中央指示,北京向各地的建筑专家发出了邀请信,在全国范围内请来了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老、中、青专家和学者进京共商建设事宜,并提出按共产主义大协作精神参加竞赛。

9月9日晚,杨廷宝正在家中看书,江苏省一位副省长忽然亲自登门造访。这位副省长是来通知他和江苏省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江一麟到北京参加紧急会议,并送来了第二天一早到北京的飞机票。

翌日午后,杨廷宝与江一麟顺利地到达北京并到指定宾馆报到,才知道此行的目的是为了设计建造人民大会堂。会上,有关领导带来了中央最高指示:请专家们五天内务必完成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初稿!

来自全国的建筑专家和学者于9月10日晚到齐,在杨廷宝的带领下,立即投入工作,加班加点,酝酿讨论,在世界建筑史上首创类似集体创作的规划设计方案的做法。9月15日,设计初稿完成。不过,时间紧迫,难免粗糙。9月20日,专家们又完成了第二稿设计方案。较之初稿,显得清新有创新。很快,第三稿也顺利完成。

近代,中国人很少自己设计大型建筑,建筑师在设计大型建筑上缺少经验,起步不高。杨廷宝对设计稿不太满意,认为面积超标,不合要求,几次提出自己的意见,觉得方案在建筑形式上类似于西方古典柱式的莲瓣、束草花纹与柱础形式,没有鲜明地反映出中国建筑的特色。但专家们认为,人民大会堂时间紧迫,从选址到确定设计图纸,仅用了50天的时间,而且任务十分繁重,无法精益求精。当年曾参加人民大会堂方案会审的唐璞先生,在《不是我师,胜似我师》一文中写道:“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设计,这个设计方案是周恩来总理和万里部长(万里担任过城市建设部部长——编辑)主持的,会审地点在前门饭店,我也被邀请在内,会审的方案只有几个,其中就有杨先生的方案,当时我最欣赏的就是杨先生的方案。当我看到杨先生的方案时,发现这个方案的风格是与天安门十分谐调的,他结合使用上的需要,利用各式屋顶组合,形成了一座雄伟、庄严、生动、壮丽的巨大的雕塑形建筑。使我想到,如果能把杨先生的方案选上并实现,则将与美国的白宫各据东西,堪称奇迹。”但可惜的是,杨廷宝的这一方案最后并未被采纳。

杨廷宝的学生、中科院院士、第二代建筑师戴念慈在《回忆杨廷宝老师》一文中深情地写道:“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而建的工程,以及北京图书馆等重大工程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每次都要集中很多专家、学者。搞方案竞赛,杨老几乎每次都提供一两个方案。参加竞赛者,都希望自己的方案被采纳,有的便红着脸去争,如果不被采纳,情绪就一落千丈,甚至把别人被采纳的方案挖苦讥笑一番,以此来消气。杨老则大不然,他不管自己的方案是否被采纳,或被采纳多少成分,也不管自己的意见是否得到重视,都采用同样积极的态度,有时,别人的方案被采纳了,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来请教杨老时,他照样客观地提出意见,并加以解决”

经过专家们多次集体研究和商讨,最后,赵冬日、沈其合作的设计方案中选。在此基础上,赵、沈两位建筑师又广泛听取众多专家的合理化建议,对设计进行了多次修改和细化,使整个设计方案更趋于合理。

当时,周恩来总理一直在关注人民大会堂设计的进展情况,他在百忙中多次抽出时间听取设计组专家的汇报。在看过图纸后,他用商量的口气说:“大会堂是不是这个方案(第六方案)比较好一些?”同时,他又指着一个设计有大屋顶的方案说:“这个可以作美术馆的建筑形式。”接着又说:“革命历史博物馆可以和大会堂基本对称,但建筑面积要小一些,做成一实一虚。”关于人民大会堂内部的形式,设计方案有圆形、方形、六角形、扇形和椭圆形等几种形状。

周恩来审视了一会儿又说:“大会堂要看得好,听得好,是不是可以采用这种形式?”说着,他用笔在纸上画了一个近似的马蹄形,又补充说:“你们研究一下,是不是这样好一些?”他还提出人民大会堂的穹隆顶设计满天星的构想,以达到水天一色的效果。

人民大会堂的设计定稿完成,离1959年的国庆节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时间。人们很难相信,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会堂从规划、设计到施工,一共只用了短短的一年零十五天时间,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不但体现了中国优秀建筑师集体的智慧,也充分地体现了新中国人民积极向上、奋发豪迈的拼搏精神。为了赶在建国十周年大庆之前完工并交付使用,人民大会堂“边设计、边供料、边施工”,落在设计图纸上的每一笔都将立即被付诸实践,每一个小小的疏忽都可能是致命的隐患。杨廷宝在这一年中,可以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他总揽全局,严格把关,终于按照中央的指示,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党和人民所赋予的光荣任务。

1959年8月,人民大会堂的建设工程顺利进入尾声阶段。9月9日凌晨两点半,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万里和张鸿舜(北京市建工局副局长——编辑)等人的陪同下,连夜到施工工地上视察。临走时,毛主席亲自将这项伟大工程定名为“人民大会堂”。

十余天后,杨廷宝又应邀从南京专程赴京,主持负责工程检查验收工作,对工程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改进的方案。

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巍峨壮观的人民大会堂终于在1959年9月24日胜利竣工!

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雨检验,今天的人民大会堂不但成了北京这座古城的地标之一,也成了中国建筑史上当之无愧的经典佳构,成为中国人心中的一种象征,一种精神的向往与寄托。

著名作家冰心这样描述人民大会堂:“走进人民大会堂,使你突然地敬虔下来,好像一滴水投进了海洋,感到一滴水的细小,感到海洋的无边壮阔。步进万1959年建成伊始时的人民大会堂人大礼堂,使你突然地开朗舒畅了起来,好像凝立在夏夜的星空之下,周围的空气里洋溢着田野的芬芳。”

2007年12月19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北京市文物局将人民大会堂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第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