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到远方去
1455300000116

第116章 积累就是分量

文学创作是一条艰难的路,谁准备得更充分,谁就会站得更高,走得更远。准备就是积累,而积累是一辈子的事。

一个优秀的作家需要各种积累,生活的积累,知识的积累,艺术的积累,思想的积累,人生的积累,等等,积累的是精神财富,是人的分量,是脚下的高度和视野。

积累的渠道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篇小文里,我主要想和青少年朋友说说阅读,因为阅读是接近文学的主要方式。我之所以走上文学之路,就是源于阅读。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从乡下考入丰县中学。丰县中学是当时全省很有名气的重点中学,学校藏书很多,因为年龄小,都是由班里统一借书,由班主任随意发放。记得我得到的第一本书是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这是一本内容很沉重的书,看了心里很痛。这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现代文学。作者柔石是笔名,原名叫赵平复,读音和我的名字只差一个字,这让我好奇而激动,居然由此爱上了文学并萌生了作家的梦想。此后就不断跑图书馆借书看,有时上课也看,被老师逮住是经常的事。“文革”断送了我的大学梦和作家梦,不久回乡务农。到1971年参加工作,又重拾作家的梦想。那时我在县革委会通讯报道组,经常为报纸、电台投稿,有时间接触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也有时间磨练自己的文字。但我知道这距离作家写作有很长的路要走。

家乡丰县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地,十分偏僻,我生活在那里,不可能认识任何一位文学编辑和作家,无法向别人请教,没人能告诉我文学究竟是什么,小说该怎么写作,唯一的办法就是找书看,从阅读中接触文学,感悟文学。有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告诉我,做一个作家要有广博的知识,不能只看文学作品。于是我就到处搜集各类书,文学、政治、历史、军事、美学、哲学,凡能找到的书,我都视为珍宝。上世纪七十年代,正是书籍匮乏的年代,可看的书很少,以前的很多书籍都被列为“封资修”的东西毁掉了,封存了,要找到并不容易。不久县委、县政府恢复建制,革委会通讯组并入县委宣传部,我仍搞新闻报道。那时“文革”结束不久,大量从全县收缴来的“封资修”书籍,都堆放在县委宣传部库房里,这个库房和我的办公室只一墙之隔,但中间开一个小方洞,是放电话机的。拿开电话机,可以勉强爬进一个人。这真是天助我也。此时宣传部有一位同事,是我好朋友,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也爱看书。我们两个便约好了,经常在星期天没人时,爬进库房偷书看,一个在里头挑,一个在外头接应。

看完了放进去,再偷一批书出来,真是其乐无穷。但有一次却被军代表当场活捉,他大叫一声:“啊?隔窗偷书!”一头撞了进来。我们都吓坏了。谁知道他是恶作剧,大叫一声故意吓我们的。原来这位军代表也是个爱书的人,性情豁达幽默。我们曾听他讲过为部队首长写讲话稿时如何糊弄领导的事。他不仅没有处分我们,还一同分享了我们的“赃物”,后来又命人打开库房,让我们随意挑选。那些年,我就是这么寻找书籍,并如饥似渴阅读的。阅读不仅给了我极大的享受,而且给了我更多的知识,阅读杂书丰富了我的学养,阅读文学经典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好作品。上世纪七十年代,仍是极左思潮泛滥的年代,文学界也是如此,中国的文学已走入死胡同。我当时并没有急于写作,因为看来看去,很多发表的所谓文学作品不是文学。后来证明,那时不认识编辑和作家反倒成了幸事,因为他们告诉你的可能都是错的。而直接从中外文学经典中接触文学反倒走了捷径。直到三中全会之后思想解放开始,我才动笔写作,并以处女作获全国大奖。后来评论界称我为“厚积薄发”,更让我理性地认识到积累多么重要。

2006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