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波:这方水土这方人
14393700000026

第26章 明州岁月

宁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7000年以前,河姆渡遗址的发掘证明了宁波是世界上种植稻谷最早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有相传是秦代徐福东渡的起点达蓬山,是唐宋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与瓷器出口的启航地。

宁波人文荟萃,儒商鼎盛。王守仁开创的“阳明学派”天下流传;黄宗羲的“浙东史学”影响深远;民族英雄张苍水浩气长存;京剧麒派祖师周信芳,著名作家殷夫、柔石,书法泰斗沙孟海,国画大师潘天寿名闻全国;商界巨子包玉刚、邵逸夫、王宽诚、应昌期等以“宁波帮”享誉海外。我国“两院”院士中有80余位宁波人;太空中有5颗以宁波籍人士命名的小行星在运行。

河姆渡人

出城区西行约20公里处有个余姚河姆渡村,该村位于姚江之滨,背靠四明山,面朝宁绍平原,风景秀丽。1973 年夏天,当时的余姚县罗江公社渡头村的农民们正在进行水利建设,在为安装大型水泵而深挖地基的过程中,发现了许许多多古代陶瓷的碎片和古动物的遗骸,从而使一个被尘封了几千年的村落重见天日。

经科学探测,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叠压着的四个文化层,最下层经C14测定,距今约7000年左右。经1973年和1977年两次科学发掘,出土了骨器、陶器、石器、木器、玉器等各类质料制成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装饰工艺品以及人工栽培稻遗物、干栏式建筑构建、动、植物遗骸等文物近7000余件,重现了我国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的生活场景。为研究农业、建筑、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被学术界命名为“河姆渡文化”。大量的遗存文物充分、有力地证明,宁波是世界上水稻种植的最早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河姆渡遗址中大量人工栽培粳、籼稻以及木耜、骨耜、骨铲等农具的发现表明,早在7000年前我国已进入“耜耕”农业阶段,填补了国内新石器时期考古史“有粳无籼”的空白,从而宣告,中国是世界上人工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遗址下层发掘出的上千件利用石、骨器加工而成的干栏式建筑构件,尤其是采用榫卯结构、企口板等工艺的构件,可以称得上是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观。在50 多种动物遗骨中,有不少是人工饲养的猪、牛、狗等遗骨,特别是陶塑猪和猪纹陶钵的出土,证实了河姆渡是我国最早饲养家猪等原始牲畜的地区之一。遗址中出土的6支木桨、1个陶舟模型,告诉人们,当时河姆渡先民已经具备了水上航行的意识和从事采集、渔猎、捕捞活动以补充衣食来源的能力。各类陶器纺织制品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原始人类的饮食衣着和储藏条件,对定居生活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河姆渡先民不仅在物质文明方面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原始艺术上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各种雕刻精美的原始艺术品,特别是那栩栩如生的陶塑猪、技艺精湛的双鸟朝阳象牙蝶形器、手雕乌纹骨匕等珍贵文物表明,宁波先民早在7000年前已经具有强烈的原始审美意识和以工艺形式物化心智的技能。漆碗和木构水井的发现,使宁波成为迄今我国最早发明装饰漆和水井的地区。

由于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内涵丰富,具有十分鲜明的区域特征,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河姆渡文化,为深入探索我国农业、畜牧业、古建筑、纺织、陶器、艺术的渊源,以及开展对古地理、古气象、古生物、民俗、宗教诸学科的综合性、跨学科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并且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瞩目。河姆渡出土的珍贵文物曾先后多次参加国内外重大展览,有的已被列入《中国文物精华》等国家级出版物。日本学术界在1979年就已将其载入《世界考古学事典》;1980年英国出版的《剑桥考古学百科全书》,已翔实地介绍了它,并配以彩色图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随之将其画入标举世界著名文化景点的地图。

当我们借助出土的文物,掀开历史的重帷去窥探先人们生产、生活乃至宗教、艺术等活动时,发现河姆渡文化与同时期的中原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浓郁的江南水乡的地域特色。它所展示的种种文化现象与后世的江南文化,特别是百越民族文化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表明它在缔造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过程中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当时的社会文化特点是:

一、过着饭稻羹鱼的农业经济生活。河姆渡遗址所有的出土文物中,影响最大的是发现了迄今为止时间较早、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人工栽培稻谷。在第四文化层上部广达400平方米的范围内,普遍分布着稻谷、谷壳、稻秆、稻叶以及木屑等混杂在一起的稻谷堆积层,平均堆积厚度50厘米,最厚处达80厘米。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刚出土的稻谷外形完好,色泽金黄,有的甚至连谷壳上的隆脉、稃毛以及芒尖仍然清晰可辨。这一发现震惊了学术界,并在学术界掀起了研究亚洲栽培稻起源的热潮,从而也以大量保存完好的出土物雄辩地证明了中国长江流域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栽培水稻,并以大米饭为主食的地区之一。

二、居住木结构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两次考古发掘中,到处可见木构建筑的遗址,特别是在第四文化层,整个发掘区布满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木桩和纵横交错的木构件,揭示了7000年前江南地区建筑的风格。古建筑学家认为,河姆渡人建造住房时,首先在地上打下许多木桩,在木桩上架设地龙骨,其上再铺设木板,然后立柱、架梁、盖顶,构成底层高于地面的住房。这种既可防潮、防湿,又能防止蛇虫猛兽侵袭的干栏式建筑是河姆渡先民为适应潮湿多雨的气候、地理环境的杰出创造,也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在出土的木构件中,还有加工有榫卯接口的。这种结构科学、符合力学原理的榫卯构件,充分反映了河姆渡先民高超的木作技术。燕尾榫、企口板、带梢钉的构件的出土,更为复原河姆渡时期房屋建筑工艺,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依据。经科学复原的干栏式建筑呈东南—西北走向,东南侧山墙上的门户向南偏东 7°~10°,这一朝向的选择完全符合人类对冬暖夏凉的居住要求。是河姆渡先民长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结晶。

三、划桨行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水上交通工具——船桨,共8支。桨柄、桨叶用整块木料制成,桨叶多呈柳叶形,制作精细。有支桨的柄部还刻有花纹,既增加了摩擦,能有效防止划行过程中的打滑现象,而且还起到很好的装饰作用。按一般的规律,有桨必有船,说明河姆渡人已能凭借舟楫将活动范围拓展到水域以外的地区,从而增加食物的来源,并扩大与临近村落的各种交流和联系。遗址中出土的大量水生动植物遗存证明了河姆渡先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早已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环太平洋地区的诸多岛屿上发现具有河姆渡文化特征的有段石锛,则进一步证明了河姆渡先民从六七千年以前开始,就已经向着广袤无垠的太平洋进发,他们无疑是最具有开拓、冒险精神的海洋民族中的一员。

四、喜爱佩带玉饰件。河姆渡遗址出土了许多用骨、角、兽牙和石质材料制成的各式人体装饰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玉璜和玉玦的出现。众所周知,玉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特征之一,玉自古以来就被赋予高尚、完美的品格,河姆渡先民是否开创了中华民族用玉之先河呢?

五、信奉、崇尚凤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原始艺术品中,不少都饰有鸟和太阳组合的图案,有的干脆就雕刻成鸟的形象。其中有一件“双鸟朝阳”纹象牙蝶形器,堪称国宝。它的正面刻有五个同心圆表示太阳,外圆上端有炎炎烈焰,象征太阳的光芒,两侧各有一只凤鸟,昂首相望,拥载着太阳。形象地反映了河姆渡文化时期农业发达以后,先民们对照耀万物的太阳和知时的鸟的崇拜。这也正是三国、两晋时期越地区特有的明器——魂瓶上多塑鸟形象的滥觞。

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内容丰富,保存完好,大量的出土资料还表明,早在六七千年前河姆渡先民就已经开始纺织纱布、挖凿水井、发明漆器等等。这一切,大大开阔了专家学者们的视野,使长江下游的史前考古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以事实纠正了江南地区史前文化发展较晚的观点,雄辩地证明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是多元而不是单一的,河姆渡也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摇篮。

河姆渡遗址发掘以后,每年都有大批游客和海内外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为了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各级政府共筹资金,先后搬迁了叠压在遗址上面的村庄和工厂,制订了《河姆渡遗址总体规划》,建设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由文物陈列馆和遗址现场展示两部分组成。

1993年落成并开放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占地总面积3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000平方米。建筑结构采用“干栏式”,以体现河姆渡原始时期的建筑特征。屋顶交错构件象征着7000年前先进的榫卯木作技术,序厅屋面形似一只展翅翱翔的巨鸟,表现了河姆渡先民爱鸟、崇鸟的文化信仰。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落成开放10多年来,累计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遍及84个国家和地区。博物馆的落成开放,在弘扬悠久历史文化、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爱国统一战线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来自香港、台湾的不少游客在参观结束后,无不感慨万千,惊叹祖国有着如此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并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台湾省的一位记者在参观以后说,这古老的文化是连接我们两岸人民情感的纽带。台北宁波同乡会几乎年年组团来河姆渡,他们带来了专为河姆渡制作的锦旗,锦旗上绣有“震撼全球”,这四个字反映了无数华人的共同心声。

1999年,遗址现场展示区对外开放。展示区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除了再现两次考古发掘现场之外,还科学复原了河姆渡时期的干栏式建筑,并辅以大量人物雕塑,生动形象地展示河姆渡先民生产、生活的状态及情景,演示远古中华的历史起源和文化启蒙。

2002 年,利用河姆渡遗址地形、地貌高低错落的优势,建起河姆渡原始生态区。生态区占地约700亩,以一片树林植被和一条贯穿森林、沼泽的曲径溪河与小型湖泊沼泽为骨架,营造了古朴幽静的原始生态环境。

目前,体现河姆渡文化古朴野趣的河姆渡原始生态区和河姆渡旅游度假别墅区正在进一步建设中。相信不久的将来,河姆渡不仅是研究、展示南方远古文化的场所,而且还是现代人身临其境,体味史前文化氛围,追索远古历史意境的休闲度假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