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瓷之源:上虞越窑
14380100000011

第11章 虞越瓷瑰宝赏析

越瓷以千峰翠色、类玉类冰的优美外观及精湛的工艺博得世人青睐,同时以出现时间最早、器物种类最多、花纹装饰最丰富著称于世,在瓷坛中独树一帜,唐代诗人陆羽在《茶经》中评越瓷为天下第一。

越瓷在东汉时期就诞生在越窑的母腹中,浙江因此成为中国瓷器的诞生地。越瓷自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探索和艺术之美的孜孜追求,致使千百年来越瓷这朵奇葩在我国的瓷苑中大放异彩。

越瓷品种丰富,种类齐全,应有尽有。它有日用器具碗、罐、盘、碟、钵、盆、盏,有酒具扁壶,茶具托盏,卫生用具熏炉,照明用具灯盏,化妆用具粉盒,文房用具水盂,其他还有造型惟妙惟肖的雕塑瓷,以及供墓主人阴间使用的随葬冥器,等等。上虞文物部门半个世纪以来,己收藏了数以万计的出土越瓷器,这些造型别致、工艺精湛的越瓷瑰宝,蕴涵着本地区社会各阶层在千余年的历史发展演进中所积淀的理想信念、民风习俗、审美情趣和工艺传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当然其间也融入了不少先进的外来文化因子。这些年代久远的历史文物,各自都有不同的用途和独特的器形演变过程,反映着各个时代不同的文化内涵,见证了越窑光辉灿烂的制瓷历史,也支撑了早期浙江青瓷烧造中心的历史地位。它已成为研究我国陶瓷发展史,浙东地区历史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弥足珍贵。本书撷取部分具有代表性、较常见的越瓷器,根据器物年代的早晚加以考析、叙录。

罐 贮盛器,也是越窑主要产品之一。罐的品种丰富,器形繁多,每个朝代的罐各有各的器形风格和特征。东汉时期,罐的器形为尖唇、直口、高颈、鼓腹、平底。肩部划水波纹、弦纹作装饰,器表施青绿色釉为主,也有施青黄色釉的。三国时期,罐的器形为圆唇、直口、广肩、扁圆腹,肩部附对称的双耳,器表划密集的细弦纹,这种罐在上虞孙吴时期的窑址和墓葬中常可见到。西晋时期,罐的器形以方唇、短颈、丰肩、弧腹、内凹平底、肩部贴双复系为特征。另外,上虞越窑还生产一种双唇、溜肩、鼓腹、平底内凹、肩部附对称双复系的罐,这种罐俗称泡菜罐或双唇罐。除以上品种外,还有一种罐,其肩部一面贴鸡头,另一面附鸡尾,头与尾的间隔部贴对称的双耳和衔环铺首,人们根据装饰的特点,称之为鸡头罐。西晋末至东晋,越窑生产一种筒腹罐,其器形为浅盘口、短颈、斜肩、直筒形腹,其肩部拍印一圈网格和花蕊纹带,并等距离地附四横耳,这种器物较少见。南朝时期,罐的器形特征是:罐的重心在上部,肩部附四只桥形耳,并且耳的位置紧靠口颈部位。到了唐五代时期,上虞越窑烧制出圆唇、侈口、溜肩、平底、肩部附杏形耳的罐和敞口、翻沿、弧腹、平底的大口罐。上浦黄蛇山窑场还新生产出一种翻沿、短颈、溜肩、弧腹、底置矮圈足、腹部压印四条凹线作瓜棱纹的瓜棱罐,等等。总之,唐五代时期生产的罐,式样比前朝新颖,品种也更丰富。宋代,罐的器形由大向小发展,出现敛口、圆腹、撇足的罐,有的罐的上面还置盖,一般称之为盖罐。宋代的罐,它的外壁往往刻划牡丹、荷花、菊花以及蝴蝶、鹦鹉、鸳鸯等纹样。

青瓷四耳罐 1973年上虞市百官街道下市头村出土。东汉。高19.8厘米,口径10.5厘米,底径11.8厘米。直口,高颈,斜肩,肩有棱,鼓腹,下腹斜收至底,平底。肩部置对称的环形四耳,肩部划弦纹和水波纹。施青釉,釉色纯正,釉不及底,釉面光洁,釉色滋润,是东汉成熟瓷的代表器之一。

虎子 对于它的用途,通常认为是一种溺器。源于战国、西汉时期的铜虎子。东汉时期,上虞越窑生产的虎子,口部饰张牙露齿的虎头,并且虎头成90度角折向左侧,背装扁平式提梁,下置四足,腹部划一条条虎皮纹饰。到了三国时期,器形呈蚕茧状,置圆管状口,背附奔虎状提梁。西晋时的虎子,通体作成两端略平的椭圆形,圆口上翘,腹部略为收敛,腹下置蜷曲的四肢,背上安绞索状提梁。东晋、南朝时期,圆形虎子盛行,圆口、平底、口颈与背上附圆条形提梁。在江苏省赵士岗吴氏墓中出土的一件腹部刻“赤乌十四年(103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的青瓷虎子,它既有器物的纪年,又有匠师的姓氏,确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品。

褐釉虎子 1972年1月上虞市百官街道糜家岭出土。东汉。长26.8厘米,高18.6厘米。器形作站立的老虎,呈蚕茧状,两端略平,前作虎胸,后作虎臀,正前方作凸出上翘的圆筒口,与腹相通,口部一侧饰一虎头,虎头张口露齿,背部按绞索状提梁,底部置四足,器身遍布刻划曲线纹,施黄褐色釉,臀部无釉露胎。

黑釉俑头 1973年5月上虞市百官街道岭光村出土。东汉。高19.9厘米。“胡人”俑头,头戴尖顶帽,凹脸深目,划刻双眉,尖高鼻,颧骨凸出,嘴张开,络腮胡须,双耳小而前倾,额头隐划三道皱纹,内孔,颈作插榫,灰胎,施黑褐色釉,釉稍剥蚀。

青瓷弦纹双耳罐 1988年1月上虞市东关街道湖田村出土。三国。高16.8厘米,口径18.3厘米,底径15.7厘米。圆唇,敛口,溜肩,鼓腹,腹下部内收,至近底处外撇,平底。肩部贴附扁条形双耳,肩部饰一周水波纹,肩腹部饰细密弦纹,施青黄釉。

青瓷鸟形魁 1974年百官凤山出土。三国。高6.1厘米,口径10厘米。圆唇,敛口,弧腹,平底内凹。口沿下划两道弦纹,前贴展翅飞翔的鸟,后附鸟尾,施青釉。用动物作为装饰或将器物做成动物或植物瓜果的形状,是越窑在器形和装饰上的一大特点。这件魁,前有鸟头、双翅和双足,后有尾巴,中间的杯身以为腹,鸟圆头似鸽,向左回顾,双翅飞展,两足上缩,尾上翘,器形生动活泼,酷似一只展翅飞翔的小鸟,真正达到了观赏与实用的完美结合。

五管瓶 亦称五联罐,塔式罐。其用途与性质目前学术界观点不一,有的认为是象征五谷丰登的冥器。也有学者认为这种器物应称塔式罐,是一种带有佛教意义的冥器。它的器形演变是,东汉早中期,器形矮胖,到了东汉中期以后,器身增高显秀长,到了东汉中晚期,器物的颈肩部堆塑人物、禽兽、爬虫之类的饰物。这类五管瓶碎片在上虞上浦渔家渡汉代窑址中常可见到。

青瓷堆塑五管瓶 三国。通高42.2厘米。器物上层置五联罐,中罐较大,与本体相通,四小罐贴附于中罐四周,其间及下方堆塑形貌不同的胡人、飞鸽、犬、熊、爬虫等飞禽走兽。施青绿色釉,釉不及底,器上半部釉面滋润光洁,下半部无釉处呈火石红色。

香熏 又名“香炉”、“熏炉”。是一种卫生洁具,作辟邪去味、熏衣室用。《汉宫典职仪式选用》载:“尚书郎女侍史二人洁衣服,执香炉烧熏。”这种焚香熏室的习俗,至今还在流传。各地出土越瓷香炉众多,但造型风格各不相同。东汉三国时,有镂孔罐形状的熏炉。西晋时,有形似馒头,上部镂雕出花纹,中间开窗作放香用,底置三足的镂雕香熏。东晋时期的博山炉,炉体为豆形灯盏式。炉盖做成三层重叠交错的山峰,每层四峰,形似升腾的火焰,顶点飞鸟钮,山峰处各镂一个小圆孔,使用时山峦间香烟缭绕,设计巧妙,别有情趣。在杭州临安吴越水丘氏墓中,出土了一件褐彩云纹镂孔鼎炉,它由炉盖、鼎炉、炉座三部分组成,鼎炉为筒腹平宽唇,唇面绘褐色莲瓣纹,腹部绘如意形云纹,底装五个虎头足;盖似将军头盔,盖顶置葫芦形钮,钮与盖顶环镂各种花朵形状并绘褐彩云纹;炉座镂如意形孔和绘彩云。器物制作精良,造型庄重而优美,它代表了五代时期越窑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平,确实是一件罕见的文物瑰宝。

青瓷点彩香熏 2000年7月上虞市小越镇驮山出土。西晋时期。通高17.5厘米,盘口径15.4厘米,盘底径11厘米。器物由焚香熏冈炉和三足承盘组成,熏炉呈球形,顶部开一小口,上置瓜形小珠。腹部自上而下有四组三角形镂孔,内缘呈锯齿状。炉壁镂空三层,孔作凸字形,底附三兽足,烧结在承盘上。承盘平唇宽沿,口微敛,壁斜直,平底微内凹。炉及承盘下均有三个兽蹄形足。熏炉及承盘点褐彩,通体施青灰色釉,釉层微泛青绿,釉玻璃质感强,器形规整,保存完整。

堆塑罐 俗称谷仓罐、魂瓶,也有学者称之为佛寺罐,是一种专门用于随葬的冥器。它由五联罐演变而来,早期的五联罐,形状像个矮胖的葫芦,扁圆腹,假圈足,罐的上半部装五个盘口壶状的小罐,中罐较高,周围四小罐较矮。到了东汉晚期,器形增高,像个两次束腰的长葫芦,其造型为:直口、方唇、长颈、平底,外围直立四小罐,中罐大而高,直通器底,四小罐较矮小,与器腹不相贯通。肩部和上腹堆塑爬虫和熊兽之类的形状。进入孙吴时期,器形发生了重大变化,罐的中间凸棱盘为界,可分上下两个部分,下部为罐,上部虽然五只罐还继续存在,但堆塑物已明显增加,中罐扩大,四小罐缩小,并开始出现吹打乐器和耍杂技的人物俑,以及宫殿式建筑物。到西晋时期,四小罐被亭台楼阁、门阙和其他各种堆塑物所掩没,并且上面还出现了盖顶。堆塑物内容丰富,造型别致,有的是反映高大宏伟的建筑,有的是抚琴吹箫、表演杂技的人物俑,有的则是盘腿静坐,双手作揖,头戴尖顶或平顶帽、突目、高鼻、多须的胡人俑;还有的是头饰螺肉发髻,有头光或背光,作全跏趺坐式的佛像等等。有的堆塑罐上,还有堆塑龟趺碑铭。碑铭均系划写的阴文,记载制造的年月、产地以及吉祥语。如余姚市和平阳县出土的两件堆塑罐,分别刻划着“元康四年九月九日(造)□州会稽”和“元康元年八月二日(造)会稽上虞”。绍兴南池出土的一件堆塑罐,龟碑上阴刻三行直书“会稽出始宁,用此灵,宜子孙,作吏高迁,众无极”数字。到了东晋以后,这种堆塑罐突然消失。

青瓷堆塑罐 1984年上虞市曹娥街道严村凤凰山出土。西晋。通高43.5厘米,底径15.4厘米。器身为腰沿罐,口部覆盖,盖底方形,上塑一组建筑物。腰沿上堆塑为二层,中为筒状颈,周围塑拱手跪姿的胡人俑,展翅雀跃的飞鸟,以及门阙等建筑物;罐体为溜肩,弧腹,平底,肩腹部划弦纹,罐身上贴附蛙头、铺首、骑兽俑、舞蹈俑。纹饰内容丰富,制作精良,施青黄色釉。

青瓷太熙元年堆塑罐 1995年驿亭镇出土。西晋太熙元年。通高54.8厘米。器身呈腰沿罐状,口部覆盖,盖底方形,上塑一组建筑。腰沿上堆塑分两层,上层中为筒状颈,四角各设一小罐,周围堆塑佛像、飞鸟;下层设门楼(阙),周围塑吹奏、弹琴、拱手跪姿的人物,其间有一龟趺碑,碑上划“太熙元年”铭文。罐体为溜肩,弧腹,平底内凹。肩腹部戳印八圈联珠纹,联珠纹间印网格纹。肩腹处堆塑跪状熊、铺首、骑士以及龟、蟹之类的水族纹饰。施青釉,制作精良。保存完整。

我国古代照明用具,品种丰富,质地多样,但陶瓷制品最为普遍。油灯的基本造型是由油盏、灯柱和承盘三部分构成。上虞出土的东汉熊灯,灯柱和承盘做成熊形,熊头顶置油盏,前肢捧物,作进食状,在油盏上写“吉祥”两字,通体施酱褐色釉,它不但是照明的实用器,而且还是一件辟邪的吉祥物。到三国西晋时,油灯的承盘下附三兽形足,有的灯柱上堆塑裸体人像,这是人体艺术在越瓷中的反映。东晋南朝时,油灯纹饰简单,只在圆筒形的灯柱上饰几道凸弦纹,有的承盘下置蹄形三足。到了唐代,油灯造型极为简朴,油灯无灯柱和承盘,只有敞口,浅腹的油盏,盏内安环形提梁,作照明时提取用。陶瓷制品的油灯到宋元明清时还继续烧制。

青瓷俑形灯盏 1983年4月上虞市梁湖镇罗岭村出土。西晋。通高13.8厘米。器呈俑顶罐之形状,由油盏和灯柱两部分组成。油盏为一小罐。罐,敛口,硕腹,假圈足,肩部等距离附四圆条形横耳,罐身上戳印菱格填浅纹;灯柱做成半身俑状,俑头的前后左右各梳一发髻,发髻内外斜挑,托住油盏,俑的面部正视前方,双目紧闭,双手捏住一环状物于胸前,身前对襟衣服,腰沿衣服上戳印联珠纹,施青黄釉,造型别致,制作精良。

青瓷提梁香熏 1990年8月上虞市上浦镇出土。西晋。通高15.4厘米,底径12.5厘米。圆唇敛口,口沿微外翻,折肩,圆筒形直腹,平底,肩部划细密的弦纹,腹部划四道弦纹,弦纹间划一道道斜线,组成一个个菱格,在菱格内镂一圆孔,肩部按一拱形的“T”状提梁,施青黄釉。

青瓷钵 1991年5月上虞市曹娥街道漳汀村出土。西晋。高10.5厘米,口径26厘米,底径16.3厘米。敛口,斜弧腹,平底,划二道凹弦纹,口沿下并有三个等距离铺首衔环,外壁近底处划一道弦纹,似饼足状,施青黄釉,釉色滋润光亮,釉不及底。

青瓷三足灯盏 1984年上虞市曹娥街道严村凤凰山出土。西晋。通高12.5厘米,口径10.2厘米,底径15.2厘米。器由油盏、灯柱、承盘三部分组成,油盏与承盘由灯柱连接,烧结在一起。油盏,碗形,平唇,弧腹,平底,腹外壁划三道弦纹。承盘,平唇,斜直腹壁,平底,唇面饰网格纹,底下置三兽足。灯柱为上细下粗的喇叭柱形,柱上饰竹节纹,施青黄釉,釉面光滑,保存完整。

水盂 传统的文房用具,用以砚池滴水。千百年来,无论是诗文大家,还是学子秀才都很喜好。越窑生产水盂的时间很早,在东汉时期已经开始生产这类器物。三国时期的水盂,形状有小敛口、扁圆腹、平底内凹的和作成青蛙形状的。上虞市文物管理所收藏的一件三国时期的蛙形水盂,蛙作蹲伏状,口置滴水小孔,背部置短管状口,器物既美观又实用。蛙盂以三国至西晋时期造型比较优美,工艺也精巧。到了东晋,蛙盂的下腹向内收敛,底部置假圈足,蛙头缩进,短尾上翘,四肢僵硬,蛙形显得比较呆板。南朝时,蛙的前身上仰,头前视,双眼突出,臂部着地,背上开圆形口。六朝时期,还出现鸟形水盂和兔形水盂。在唐代,越窑创制出模仿植物形状的水盂,它有矮直口、扁圆腹、平底、腹部压六条凹线的蒜头形水盂,有纹口、扁圆腹、肩腹部堆贴四条直棱细泥条,直棱至底折进成足,口上置斗笠状盖的瓜棱水盂。这种水盂造型别致,小巧玲珑,确为一种精巧的文房雅品。

青瓷水盂 1984年上虞市曹娥街道严村凤凰山出土。西晋。高4.2厘米,口径4.5厘米,腹径8.5厘米,底径4.8厘米。敛口,扁圆腹,平底内凹,口沿处划二道,肩部划一道弦纹,两道弦纹间印菱格纹及戳印针点纹。施青黄色釉,保存完整。

槅 又称“果盒”、“多子盒、“槅盘”。其用途,有的认为是用作盛放果子,有的认为是用作调和颜料,众说不一。越瓷槅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早期的槅,器形呈长方形,平足、平底内凹,槅盘内有隔梁,把盘分成九小格,一格较大,八格较小。三国晚期至西晋,足壁下部切割成花座。东晋以后流行圆形槅,槅盘内置圆形隔栏,把盘分成内外区,外区一般分成七小格,内区分四格。到了南朝,器形比前朝明显缩小,并且,外区分成四格,以后这种器形就消失了。

青瓷槅 1984年曹娥街道严村出土。西晋。长20厘米,宽15厘米,高4.9厘米。长方形,斜直壁,有肩,花口足。槅盘内置隔梁,把盘分成九小格,施青灰色釉,施釉不够匀称,有缩釉点,保存完整。

青瓷猪舍 1991年小越镇出土。西晋。通高10.7厘米,长13.5厘米,宽9厘米。器形呈方形小屋,悬山顶,正脊两端微翘,屋面刻划瓦垄纹,屋正面一侧划斜方格纹,象征窗户。屋边围一栅栏,栏内一猪卧地酣睡,憨态可掬,屋后紧依一堵高墙。施青釉,制作十分精细。在越窑冥器中,圆形猪圈较为多见,方形猪圈出土甚少,故弥足珍贵。

耳杯 又称“羽觞”,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酒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叙述的曲水流觞的“觞”,指的就是这种器物。耳杯盛行于战国、汉、六朝时期。上虞越窑生产的耳杯,东汉时期的器形为椭圆形,平口沿,长向两侧口沿处各附一半月形耳,平底或假圈足。六朝时的耳杯,两侧月耳缩小,口的两端上翘,口沿弧曲。有的耳杯还常常与托盘连在一起,习惯称它为耳杯托盘。

青瓷耳杯 1984年上虞市曹娥街道严村凤凰山出土。西晋。长18厘米,宽13.4厘米,高6.4厘米。椭圆口,口沿两侧置捏柄,平底。器壁不够光滑,有明显的刀削痕,青灰色釉,保存完整。

青瓷猪圈 西晋。高6.4厘米,直径10.8厘米。圆形,直口,圆唇,直腹,平底。口沿处有一槽,并饰一道凸棱。壁楼长方形栏,圈内塑一酣睡的卧状猪,形态惟妙惟肖。施青翠色釉,釉面滋润光洁。

扁壶 系盛酒和装水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陶制品,汉、晋时期称“<土甲>”,宋代以来才称扁壶。《博古图》云“形制特匾,故因其形而名之”,至今不变。

据目前考古资料,上虞越窑生产扁壶则首创于西晋。1971年,上虞百官镇外严村出土的一件西晋时期划花鸟兔纹扁壶,高12.7厘米,口径3厘米,器形为圆口,扁圆腹,扁圆高圈足,两侧各装三横系,肩部拍印菱格纹,戳印联珠纹,肩腹部贴铺首衔环,腹部划飞鸟和奔兔,足底划“先姑 一枚”五字。器物制作精细,造型优美,确系越瓷中珍品。

青瓷“渔浦”扁壶 1970年江苏省金坛县出土。西晋。高23.2厘米,口径6.3厘米。圆唇,直口,溜肩,扁圆腹,圈足。肩腹处贴附对称的兽耳,两腹各划“紫渔浦七也”、“紫(此)是会稽上虞范可休作 者也”等銘文;刻文中0指出了器物的名称、烧造地点及工匠姓名。

狮 古称“狻麂”,相传汉顺帝时,由疏勒(古西域城国)王献入。《尔雅·释兽》载:“狻麂”,如猫,食虎豹。狮,素有威武猛烈见称,为兽中之王。器物作成狮形,寓意深刻。

青瓷狮形器 1970年梁湖镇华光村晾网山出土。西晋。通长14厘米,高9厘米,器物作狮状,仰首、挺胸、龇牙,双眼圆瞪,双耳耸立,颌下长须紧贴前胸,作卧伏状,颈披鬃毛,臀部饰长尾,腹部刻划飞翼及卷毛纹,背部安圆形短管,管与腹腔通,灰胎,青釉。

青瓷猪圈 上虞出土。西晋。通高5厘米,圈高3.1厘米,底径11.9厘米。圆形,直口,口沿及底处各饰一道弦纹,腹壁饰竖条纹似作栏栅,猪圈一端堆贴一斜形饰物,似作踏梯,圈内一猪较大,口微张开,双眼微突,双耳竖起,鬃毛竖立,短尾,双足直立,作进食状,腭

下两边各一直立饰物,作为猪槽。灰胎,施青黄色釉,釉不及底。

青瓷鸟钮盖罐 1990年上浦镇小坞村出土。西晋。通高5.8厘米,口径5厘米。器呈扁圆形,器身作母口,盖作子口,两者吻合。罐,敛口,扁圆腹,底部置圈足,圈足稍外撇,肩部置对称的环状耳四个,肩腹部印菱格纹。盖呈伞状,一对贴面贴胸的小鸟作钮,造型别致,灰白胎,施青灰色釉。

青瓷堆塑灯盏 1970年上虞出土。西晋。残高26.5厘米,底径14.2厘米。器物系油盏、灯柱、底盘粘接而成。油盏呈碗状,灯柱为束腰的圆柱,底盘为覆钵状,在灯柱上有两层堆塑各种形态的裸体男女人像和小鸟。

青瓷力士俑 1979年上浦闸出土。西晋。高8.3厘米,肩宽6.7厘米。平顶缩颈,凸肚跪坐,眼神贯注,粗壮的双手撑在大腿上,把一个身体魁梧强壮、头顶重物的壮士塑造得淋漓尽致。

樽 酒器,器形如现在的盆,底部置三足。东汉时,器形为宽唇,唇面微上卷,弧腹,平底微内凹,底置三足。三国西晋时,器口微敛,腹部自上至下向底部弧收,平底内凹。到了东晋,樽已极少发现,可能被铜、木器具所代替。

青瓷樽 1982年道墟镇稷山村出土。西晋。高7.3厘米,口径16厘米。侈口,折沿,深弧腹,口沿上饰水波纹和弦纹,口沿下腹内壁饰一道弦纹,内底中心饰两道弦纹及一道网格纹,周围饰波浪纹。腹外壁贴对称的铺首一对,外腹壁上下饰四道弦纹,两道联珠纹,一道网格纹。底部贴三兽头,兽头双目圆睁,两耳竖起,一副威武的样子,蹄足。胎灰白色,施青釉,制作精良。

青瓷高足蛙形水盂 1991年上虞出土。晋。高4.7厘米,口径4.1厘米。敛口,扁圆腹,高圈足外撇,肩部一端置蛙首,闭嘴,突眼,首对称一端置蛙尾,四肢弯曲紧贴肩腹部,器身刻划羽翼纹及针锤纹,口沿处饰绳纹及弦纹,圈足饰弦纹,施青釉。

青瓷蛙形水盂 1990年梁湖镇皂湖村出土。晋。高3.8厘米,口径4厘米。敛口,圆唇,扁圆腹下收,平底,肩部二端置一昂首蛙头,蛙头双眼圆鼓,宽嘴微张,头的对称一端置蛙尾,尾短小,四肢弯曲作伏状,并紧贴肩腹部。肢上刻划羽翼纹,肩部对称贴两小圆点,口沿处饰一道弦纹,施青黄釉,釉不及底,口沿点四个褐色彩点。

青瓷灯盏 1990年出土。东晋。高23.2厘米,盏径10.6厘米,盘径17.1厘米。器物由油盏、灯柱、承盘三部分组成,盏作钵形,灯柱细长,上细下粗。承盘宽沿,斜直壁,盘下置三小足。盏及柱身划弦纹数道,盏口饰四点褐彩。施青黄釉,釉面光洁滋润,保存完整。

羊 是美的化身,也是吉祥的象征。将器物做成羊形,既象征美丽,又寓吉祥之意。

青瓷羊形器 1977年上虞市松厦镇喻光村出土。东晋。高14.3厘米,长15.5厘米。羊作引颈跪伏状,双目外突,两角后卷,闭嘴,颌下一胡须,凸胸细腰,肥臀短尾,四肢强健。施青釉,釉面滋润光洁,眼、腿部点褐彩。制作精良,造型优美。

青瓷鸡首壶 1975年驿亭镇五夫村出土。东晋。高15.8厘米,口径5.3厘米,底径10.1厘米。小盘口,细颈,扁圆鼓腹,平底,一侧安鸡头流,另一侧安圆环形把,流与把间各安方桥形耳,鸡首、口、耳显眼处点褐彩。

鸡首壶 是一种酒器,创制于三国,延续到唐朝。三国至西晋时期,器身矮胖,盘口小而浅,前贴鸡头,后附鸡尾,头尾前后对称,有的在两旁还饰翅膀。这时期的鸡头尖小,实心,仅作装饰用。东晋时,器身增大,鸡头引颈高冠,形似报晓的公鸡,形象十分逼真,后置圆股形把手,肩部附对称的桥形系。进入南朝,器身变得修长,颈增高,壶柄粗壮,曲度加大,鸡嘴为圆孔,最大直至在腹中部,下部股的较紧,造型线条十分优美,在肩腹部常常刻划莲瓣纹,口沿处用褐色点彩作装饰,把手接盘口的一端作龙头形,俗称龙柄鸡头壶。到了隋唐时期,鸡头盘口缩小,颈部出现数道凸棱,唐代以后鸡头壶消失。

青瓷鸡首壶 1975年驿亭镇新民村出土。东晋。通高15.5厘米,口径5.4厘米。盘口,细颈,圆腹,平底微内凹。鸡首引颈高冠,双眼正视,鸡首相对处置圆条形把,连接口与腹,上腹置对称的两桥形耳。肩部饰弦纹,双耳及把上点褐彩,灰白胎,施青灰色釉。

青瓷蛙形点褐彩渣斗 2001年上虞出土。东晋。高7.3厘米,口径5.8厘米,腹径7厘米,底径4厘米,圆唇,唇饰蛙尾,两侧各贴前后肢。口沿、蛙头、肢点褐彩,施青灰色釉,近底处无釉露胎呈红褐色,器形规整,保存完整。

洗 主要作盥洗器具,器形如现在的面盆。东汉时,器形为直口,宽唇,弧腹,唇面微向上卷,腹部外壁安对称的双耳。三国、西晋时,器口微敛,宽唇,腹自上至下向底弧收,内凹的平底。到了东晋时,唇面较窄,上翘,上腹弧,下腹近斜直,宽底微内凹,腹部划弦纹。南朝以后这种器物已极少发现,被铜、木器取而代之。

青瓷洗 1972年梁湖镇沿山村出土。东晋。广口,折沿,沿上翘,腹微下收,平底。外壁中部划三道凹弦纹,近底处划一道凹弦纹。似饼足状,内底一小圈,施青釉,釉不及底,灰白胎,该器形规整,施釉匀称,釉色滋润,制作精良。

青瓷博山炉 1974年出土。东晋。通高18.6厘米,底径12.5厘米。东晋时期,炉体为豆形灯盏状,炉盖作成三层重叠交错的山峰,每层四峰,形似升腾的火焰,山峰边缘划凹线,戳印圆珠纹,顶点飞鸟为钮,钮的边缘及山峰下各镂一个小圆孔,使用时山峦间烟雾缭绕,通体施青釉,胎釉结合牢固。

青瓷蛙形水丞 1979年梁湖镇华东村出土。三国。高6.5厘米。鼓腹,圈足,蛙首上昂,口紧闭,眼圆鼓向上看,四肢紧贴腹

部,上有长毛披覆,胎灰白,施青釉,口沿及头部均点有褐彩,制作精巧。

青瓷羊形器 1979年丰惠镇夹塘村出土。东晋。通高12.5厘米,横长15厘米。羊仰首跪卧,双目正视,卷角似弯月,嘴微闭,神态安详,两肋刻划羽翼纹,胎灰白,施青釉,釉层匀净,是东晋时期越窑的代表作。

青瓷盆 1972年梁湖镇皂湖村出土。东晋。高7.3厘米,口径31厘米。窄沿上翘,弧腹,宽大的饼足,中腹部划弦纹,通体施釉,釉色青中泛黄。

青瓷耳杯托盘 1980年谢家镇五星村出土。托盘口径11.5厘米,耳杯长8.4厘米,高5.6厘米。广口,浅腹,平底。盘内承托一耳杯,耳杯两端微翘,腹深,两侧置月牙形耳,灰胎,通体施青釉。

青瓷蛙形水盂 1976年东关街道出土。三国。高6.5厘米,长12.9厘米,口径2.7厘米。蛙作蹲伏状,扁圆腹,平底微内凹,背置圆管,蛙伸头,张嘴,四肢弯曲,后肢紧缩,前肢捧钵,作饮水状,双眼鼓突,头的两旁置双耳,头的另一端置尾,尾短小,施青黄色釉。

青瓷荷花莲蓬纹托盘 1978年道虚镇凤凰墩出土。南朝。高3.1厘米,口径15厘米。圆唇,敛口,斜腹壁,矮饼足。托盘盘面浅坦,内底下凹,盘内划九瓣复线莲瓣纹,盘中戳印六颗圆珠作莲芯,形状酷似一朵盛开的荷花,通体施青釉。

罂 俗称盘口壶,因形状似壶,上置盘口,故名。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地陆续发现了几件刻铭器物:浙江嵊州市(嵊县)出土的一件罂,器上刻“元和拾肆年四月一日造此罂,价值一千文”。余姚市上林湖东岙南山脚掘得一件,刻有“维唐故大中四年……故记此罂”。从上可知,这类盘口壶本名为罂。关于罂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汉书·赵广汉传》:“椎破卢罂。”《汉书》颜师古注:“瓨,长也。”目前,浙江的文物工作者对这类器物的称谓,有的继续通称盘口壶,有的通称罂,有的则把唐以前的称盘口壶,唐以后的称罂,称法不很统一。罂的器形变化是:三国时,盘口和底都较小,上腹鼓突,重心在上部。西晋时期,腹径减小,底径比例增大,最大腹径在中部,重心下移。东晋以后,盘口加大,颈增高,各部位比例较协调,造型优美,线条柔和。到了南朝,底径比例缩小,器形更显修长。唐朝时期,盘口继续加大,有头重脚轻之感,有的器物的颈肩部还堆贴龙塑,欲称蟠龙罂。上虞龙浦唐代窑址出土的蟠龙罂,器形为喇叭口颈,颈部堆贴龙塑,龙体由宽扁状泥条捏塑而成,用手指压捺出鳞片纹,背置龙鳍,身下划三足,肩部等距离地附四个扁圆直耳,紧紧贴在颈部。上虞丰惠后山唐乾符六年墓出土的蟠龙罂,制作精细,造型优美,设计造型到了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地步。

青瓷蟠龙罂 1982年4月丰惠镇庙山墓出土。唐乾符六年。高41厘米,口径20.7厘米,底径11.3厘米。大盘口,喇叭形颈,溜肩,圆鼓腹,平底。颈肩部附四个对称的双股的鋬,环颈部塑一条腾空的三爪龙。头长四角,张牙咧嘴,龙体扁平,上有捺压出的鳞片,背脊上贴附龙鳍。龙身脚踩祥云,龙尾卷屈,贴附于罂的肩部。施青黄釉,釉面光滑滋润。

青瓷瓯 1978年东关镇水泥厂出土。唐。通高4.5厘米,口径15.5厘米,俗称玉璧底碗。茶具,有时也兼作乐器,使用时在一组瓯内分别注入不等量的水,用筷子打击乐曲,有典故“名动金瓯”。敞口,浅腹,腹壁斜直,玉璧底,施青灰釉,釉不及底,灰白胎,质坚硬,内底留有泥点痕迹。

青瓷瓜棱碗 1979年丰惠镇东升村出土。唐。通高7.5厘米,口径13.5厘米。器呈荷花形,敞口,深腹,腹下收,圈足内凹,内底饰一道弦纹,外壁压印凹线,胎灰白色,质坚硬,通体施青黄色釉,釉色匀称光亮。

青瓷带盖方形水盂 1979年梁湖镇皂湖赵家山出土。唐。口径3.4厘米,腹径5.8厘米,底径4.7厘米,高4.6厘米。圆唇,敛口,腹扁圆微方。自肩部往下用细圆泥条堆贴直棱四条,至底部折进成足,上置斗笠状盖,施青灰色釉,釉色光滑滋润。

瓷枕是我国古代的夏令寝具。有人认为瓷枕能明目益精,因此,无论是富贵大贾,还是平民百姓都很喜好它。瓷枕创始于隋唐,流行于宋元,产地众多,形制纷繁。河北钜鹿出土的瓷枕上有“久夏天难暮,纱橱正午是;忘机堪昼寝,一枕最幽宜”的诗句,说出了瓷枕的妙用。瓷枕除作寝具外,还有医学中用的脉枕。上虞博物馆收藏的北宋时期刻花双龙抢珠虎枕,枕面刻划双龙在波涛翻滚的海水中抢珠的纹样,下部作卧虎状,中间是虎体,左右两端各塑一个虎头,无论是前看,还是后视,都是一只虎,造型巧妙,匠心独具,刻工细腻,形态传神,堪称越瓷艺术珍品。

青瓷双龙戏珠纹虎枕 1977年上浦镇昆仑村出土。五代。枕面残长15.6厘米,宽11.8厘米,高9厘米。由枕面和枕底两部分组成。枕面呈长方板瓦形,两端略上翘。面上刻划双龙戏珠纹饰,并饰波涛纹。枕面下是一只双头单体的卧虎,虎尾甩至胫腹部,虎体下是椭圆形平板底足。胎灰白,质坚硬,通体施青釉,釉面光洁滋润。

鸳鸯,古称“匹鸟”,雌雄常成双成对,形影不离。作为夫妻恩爱的象征,早被古人所吟咏。南朝·陈,徐陵有《鸳鸯赋》:“天下真成长合会,无胜比翼两鸳鸯。”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用鸳鸯形状作酒注,寓意深刻。

青瓷鸳鸯酒注 1991年5月上虞市下管镇童郭村出土。五代。长16.5厘米,高11.5厘米。器呈蹲伏的鸳鸯形状。张口掠翅,双眼怒睁,头上有冠,口张开呈鸣叫状,尾上翘,双爪弯曲于腹下,作蹲伏状。背部开亚字形花口,腹下置椭圆平板底足,头、颈、翅、尾部、腹刻划羽毛纹。鸳鸯造型,高冠,圆目怒睁,喙张开,颈羽后掠,双翼裹体,尾羽高耸,双爪弯曲伏地,遍布刻划的羽纹,背粗腹细密,背部开一“十”字形花口,内空与喙流口贯通。施青黄色釉。

托盏 带有托子的茶盏,由盏和托组成,是一种考究的茶具。盏托,形若带圈足的小盘,内底有一凸圈,圈略大于盏足,用以固定茶盏。盏托相传为唐蜀相崔宁女发明。宋程大昌《演繁露》载:“托始于唐,前世无有也。崔宁女饮茶,病盏热熨指,取碟子融蜡像盏足大小而环结其中,寘盏于蜡,无所倾则,因命工髹漆为之。宁喜其为,名之曰托,遂行于世。”记载虽如此,其实这种盏托早已发明,在湖南长沙的晋墓中已有青瓷盏托出土。上虞博物馆所收藏的一件北宋时的盏托,盘口内凹成六弧,盘唇饰波浪纹,托面戳印七颗莲芯纹,托柱刻双重莲瓣,一眼望去,很像一朵已结莲蓬的荷花,这种托与盏合用的科学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青瓷刻莲瓣纹盏托 1979年上虞上浦镇上浦闸出土。五代。通高7.2厘米,底径7.1厘米。托为直口,内饰莲蓬纹饰,口沿下划莲瓣,形似一朵盛开的荷花,盘为花瓣口,盘沿上饰水草纹及弦纹,内底稍深,高圈足,外撇,足底有一孔,圈足饰瓜棱纹和花口,施青釉,釉色莹润,系五代时期越窑的珍品。

青瓷橄榄罐 1984年2月上虞市陈溪乡下齐村出土。五代。高18.5厘米,口径7.6厘米,底径6.3厘米。圆口,斜颈,橄榄形长腹,平底,颈肩部安对称的泥条形耳,腹部压双线突棱分成四等分,施青釉。

盒 唐宋时流行的化妆用具,多为粉盒、油盒和盛放香料的香盒,也有盛装铜镜的镜盒。其形状有扁圆形、瓜形、果形、多棱形等多种花样,还有盒中有盒的母子盒。装饰工艺有印花、刻花、划花等应有尽有。纹饰题材有翩翩起舞、自由飞翔的蝴蝶,象征荣华富贵的牡丹,出污泥而不染的莲花,不畏霜寒的菊花,花纹含义无不华美高雅。论其时代特征,唐五代时,器形为器身设子口、腹弧收至底,盖作母口,卧足,盖上附瓜蒂状钮。北宋时,盒的器形是:器扁平,底置撇足,盖面刻缠枝牡丹、鹦鹉、荷花纹或印禽兽纹,也有划纤细的蜂菊、蝴蝶采花等纹样。越窑停烧以后,江西景德镇窑继续烧制这种不可缺少的化妆用具盒。

青瓷划花荷叶纹盒 2005年9月丰惠镇梅岙村出土。五代。通高6.4厘米,腹径16厘米。器物有盖和底两部分组成,盖作母口,器身作子口,两者吻合,器身直壁,近底处斜收,平底。盖面微鼓,面上划莲瓣花卉纹,器底划“□”符号,施青黄色釉,釉光滑滋润。

青瓷三联盒 1973年长塘镇下堡村出土。五代。高5.5厘米,口径3厘米。三盒相连成三角形,每盒均为子母口,圆腹,平底,馒头形盖,盖上刻划荷叶纹,盖顶堆贴莲蓬,灰白胎,施青绿色釉。

青瓷粉盒 1979年崧厦镇共建村出土。五代。高5.4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0.4厘米。器形扁圆,子母口,圈足稍外撇,底内凹,弧形,盖面上刻划缠枝花卉纹,器形规整,制作精良,施青绿色釉,釉色滋润。

青瓷盅

青瓷盅 1987年龙浦乡黎明村出土。五代。高5.4厘米,口径7.7厘米。器呈荷花形,深腹,腹下收,圈足稍外撇,底内凹,灰白胎,通体施青釉,釉层匀称。

青瓷香熏 1976年丰惠镇后山出土。五代。通高7厘米,口径2.5厘米。器形上部为绽放的荷花,莲瓣作沿,莲蓬镂空作熏,束腰,下部为喇叭形圈足,底内凹,圈足隐隐细刻荷叶及荷花,灰胎,施青釉,釉色匀称,滋润光亮。

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饮食器具,出现时间之早,延续时间之长,烧制数量之多,是其他任何器类所远远不能比拟的。不过,各个朝代生产的碗,却有其各自的特征。东汉时期,其器形为圆唇,敛口,弧腹,假圈足。三国、西晋时期,器形为圆唇、敛口、浅鼓腹、小平底微内凹,口沿外壁常饰弦纹和压印网格纹、戳印连珠纹。东晋时期,器形为圆唇、口微侈、腹壁弧收至底,底置宽大的饼足。口沿下常饰宽弦纹一道,外底划凹弦纹一圈。南朝时,器形为敛口,深腹,底置小饼足,碗的内底常常刻划莲瓣纹作装饰。唐、五代时,碗的种类有三:(1)平唇,口近直,下腹折收,平底;(2)圆唇,侈口,腹壁弧收,底部置宽矮的圈足;(3)敞口,斜直腹,底置矮圈足,也有的底成壁状,俗称玉璧底。宋代出现敞口荷花碗和敛口深腹碗等等。

青瓷葵口碗 五代。高4.8厘米,口径13.8厘米,足径6.5厘米。敞口,翻沿,弧腹,矮圈足,圈足微外撇,腹壁压五条凹线,内底有一圈凹弦纹,施青黄釉。

青瓷莲瓣纹粉盒 1984年上虞市曹娥街道严村凤凰山出土。五代。通高6厘米,腹径7.3厘米。扁圆形,由盖和底两部分组成,盖作母口,底作子口,盖底上下吻合。盖上刻划莲瓣纹,盖顶堆塑枝莲蓬、荷叶,中置钮。底向下弧收,卧足,施青黄釉,近底处无釉露胎。器形规整,制作精良。

青瓷蕉叶纹圈足罐 1984 年上虞市曹娥街道严村凤凰山出土。北宋。口径6.2厘米,腹径11厘米,底径6.2厘米,高9厘米。敛口,球形腹,底置圈足,圈足外撇。口沿处划三道弦纹,腹部刻划蕉叶纹,施青黄色釉。保存完整。

青瓷莲瓣纹圈足罐 1984 年上虞市曹娥街道严村凤凰山出土。北宋。口径5.9厘米,腹径11厘米,底径5.9厘米,高7.5厘米。敛口,球腹,底置圈足,圈足外撇。口沿部划弦纹,腹部刻划莲瓣纹。施青黄色釉,保存完整。

执壶 又称“注子”,中唐时出现的一种酒器,据考证,它可能是由鸡头壶演变而来。执壶的器形变化是,唐元和五年(810)户部侍郎北海王府君夫人墓土的执壶,喇叭形口,短嘴,嘴外削成六角形,壶嘴的另一端置弯曲的宽扁形把手,壶的重心在下部,形似一个梨子。到了唐会昌、大中年间(850年前后),颈加高,腹作椭圆形,外壁压印四条内凹的直线,作瓜棱纹,底置矮圈足,嘴延长,把孔加大,式样比以前优美。五代末到北宋时,执壶的腹由弧腹向球形腹演变,瓜棱由凹线变成凸棱,而且大多数为两根并列的双线,在腹部常刻划纤细的缠枝花卉、蜂蝶鱼鸟等花纹。

青瓷执壶 2004年12月下管镇王村面前山出土。北宋。通高23.2厘米,口径12厘米,腹径15厘米,底径9.2厘米。敞口,尖唇,喇叭口径,斜肩,硕腹,底置圈足,肩部置弯曲的长流,流相对处置一环形把,把有三圆条拼粘而成,把的上端粘于颈、下端贴于腹部。肩部饰一道凸棱,腹部六道凸棱,把腹分成六面。肩、腹划花草纹,施青黄色釉,釉色滋润、光亮。

青瓷粉盒 1979年沥海镇炮台下出土。北宋。高6.2厘米,口径6.3厘米。器呈圆形,圆南瓜形盖,瓜蒂作盖钮,平底内凹,灰胎,通体施青釉。

砚 系文房用具。三国、西晋时,外围有子口,砚面平坦,底部置蹲熊状三足,砚面不施釉,易于磨墨。东晋时,子口增高,砚面微鼓,足形以兽蹄状为主。进入南朝,砚面更鼓,周围出现蓄水槽,足有兽蹄足、圆珠足等。并且还出现四足砚和六足砚。唐代时,有的砚面圆形凸起,周缘有下凹的蓄水槽,其砚足多到排列成密集的一圈。唐、五代以后,由于石砚的广泛使用,瓷砚逐渐被淘汰。

青瓷砚 1981年上浦镇甲杖村出土。北宋。长10.2厘米,高2.8厘米,器呈畚箕状,一端无沿,一端内凹呈槽,盛水用,三边沿稍敞,近槽处内底稍凸,近口沿处底内凹,左右两侧各刻划“沼圣五年二月十一日”、“置此砚子永不失者”等字。一端刻划“其年米佰价宜”之字,施青黄色釉,釉面黄中泛酱色,釉剥蚀,灰胎。

青瓷执壶 1980年谢桥镇挖河出土。北宋。敞口尖唇,喇叭口径,粗颈,斜肩,弧腹,底置直圈足。肩部置流,流长而弯曲,流背相对处置一环形把,把的上下两端分别粘于颈、腹部,肩部饰四边弦纹,腹部刻划两朵对称的缠枝花纹,流及把下亦刻划两朵对称的叶状花纹,腹部等距离饰六道直条纹,施青釉,胎灰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