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瓷之源:上虞越窑
14380100000010

第10章 虞越窑兴衰原因

上虞越窑的制瓷历史,先后经过东汉的蓬勃发展期、三国西晋的繁荣期、唐五代的全盛期这样三个发展时期。其间,虽在东晋南朝时期有过停滞发展现象,但总体上说是长盛不衰的,作为一个如此庞大的窑系,繁荣兴旺的时间能保持如此长久,确属罕见。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具有丰富的瓷土资源,充足、方便的燃料供应,以及便捷的交通运输,是制瓷业发展的三个前提条件。并且制瓷工艺的改革创新与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使产品能长期受到社会各类人士的欢迎喜爱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此外,它的兴衰原因还与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因素密不可分。

第一节 兴盛的原因

东汉时期,上虞瓷业生产在短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在曹娥江两岸的山坡上骤然间窑场林立,规模日益扩大,窑址数量达49处之多(1),成为越窑青瓷的主要产地,并能成功地创烧出成熟的瓷器。制瓷业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究其原因,无疑与当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密切相关。

东汉立国后,就施行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注重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一系列政策,使全国很快出现了较为安定的局面。江南会稽郡也同样如此。史籍记载,张霸为会稽太守时,郡内政局稳定,社会秩序安定,政治清明。当时歌谣曰:“弃我戟,捐我矛,盗贼尽,吏皆休。”(2)又曰:“城上乌,哺父母,府中诸吏皆孝友。”(3)社会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此,当时会稽郡的经济获得长足的发展。在农业方面,会稽郡境内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如马臻任会稽太守时,在会稽、山阴两县(今浙江绍兴)境内,创建了长127里,周围300余里的鉴湖,水少时泄湖灌田,水多时泄水归海,使会稽、山阴两县的9000余顷田地得到灌溉,确保了这一地区农业的丰收(4)。会稽郡的上虞县也同样大力兴修水利,据《上虞县志》载:“白马湖原名渔浦湖,创自东汉,三十六涧水悉会于湖,溉永丰(上虞)乡田四十余顷”(5)。由此可以窥见当时农业发展的盛况。由于东汉统治者施行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的政策,在东汉政权建立40余年后,出现了“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披野”的繁荣景象。经济的发展,又使人口的数量很快地增多,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劳动力。而人口的增长对瓷器的需求量必然随之增加。同时,东汉时期厚葬风盛行,《后汉书》载:“……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列乃崇丧,或至金镂玉匣,檽梓梗楠,多埋珍宝,偶人车马,造起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务崇华侈……”(6)这样,社会上又对制瓷业提出了烧制大量冥器的要求。绍兴、上虞等地的东汉墓葬中大量瓷器的出土就是明证。总之,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人口增长等原因促使了东汉时期上虞瓷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三国西晋时期的上虞瓷业生产,在东汉的基础上得到空前的发展。调查情况表明,窑址数量成倍增多。产品种类成为整个六朝中最丰富的一个时期。从南京赵士岗吴氏墓出土的腹部刻“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等字的青瓷虎子(7),江苏金坛县出土的刻“紫(此)是会稽上虞范可休作者也”的青瓷扁壶(8),以及吴县狮子山傅氏家族西晋墓出土的铭有“元康二年闰月十九日超(造)会稽”,“元康出始宁(今上虞县南部)用此□□,宜子孙,作吏高,其乐无极”等字样的堆塑罐情况看(9),上虞越窑所烧制的优质青瓷器,已受到当时统治阶级的青睐。那么,上虞瓷业生产为什么能在短短的数十年内如此迅猛地发展,取得这样巨大的成就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政治稳定,经济发达

上虞古隶会稽,战乱较少,并且孙吴统治者以“保江东,观成败,在曹魏和蜀汉敌对的空子里求生存”作为外交政策,社会相对稳定,使广大人民有精力去重视和发展生产;而且孙吴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据史籍记载:(黄武五年)是时陆逊以所在少谷,表令诸将增广农田,权报曰:“甚善。今孤父子亲自受田,车中八牛以为四耦,虽未及古人,亦欲与众均等其劳也”(10)。上层统治阶级的倡导,无疑会使农业得到迅速发展,从而刺激瓷器业的发展。

二、北方人口大量南移,“山越人”出山定居,促进了经济的开发

东汉末年以来,牧守连年混战,中原淮泗间士族避乱江东,江西(长江以西,今安徽境内)农民东渡来的就有10余万户之多(213年),大量人口的南移,为江南经济的开发补充了劳动力,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11)。再加当时吴国军队对境内(今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省)的“山越人”多次进行围攻,迫使他们出山定居,并强迫他们屯田,这样便增加了劳动力,使江南经济迅速得到发展。《隋书·地理志》载:“……自吴建都建业,征讨山越以来,经济的发展,实足惊人。”(12)出现“谷帛如山,稻田沃野,民无饥岁”的繁荣景象(13)。当时会稽郡经济繁荣的景象,从绍兴、上虞等地出土的青瓷堆塑罐上“仓口百鸟簇拥,引颈伸翅,粮食盈廪和喜庆丰收的欢乐场面”的堆塑图案中亦能反映出来(14)。

三、繁荣的商业,发达的交通运输,促进了瓷业生产的发展

孙吴以水军立国,造船技术力量雄厚,水上交通十分发达,海船北达辽东,南至台湾,远航海南岛,频繁地进行商品交换。当时已享有盛誉、人民所喜爱的上虞越窑青瓷,无疑是商品交往中的常见品种,而商品交换又必然促进瓷业生产的发展。

四、厚葬风的盛行,使瓷器销售量增大,有利于瓷业生产的发展

从汉代流传下来的厚葬风,到孙吴时期仍继续盛行。据史籍记载:“蜀士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15)而当时吴国的会稽一带也同样如此,这已被绍兴地区历年来的吴墓出土资料所证实。例如:上虞蒿坝狗项颈山一座小型吴墓中,出土青瓷器达20件之多,其中冥器,如堆塑罐、水井、鸡笼、猪圈、米筛、畚箕、米缸有12件(16)。由此可见,上虞越窑为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烧制日用器的同时,还烧制大量的冥器。由于以上诸方面的原因,使三国西晋时的瓷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为上虞越窑发展史上的繁荣发展时期。

五、外贸繁荣、饮茶风盛行、贡瓷烧制对制瓷业的刺激作用

唐五代时期,是上虞越窑发展史上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制瓷业的发展,是与统治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对外贸易繁荣、饮茶风尚盛行、贡瓷的烧制等诸多原因密切相关的。在农业方面,就浙江而言,当时农业生产发展很快,而农业能这样迅速发展,是与政府大力兴修水利有关的。当时的陂塘、河渠、堤堰等排水蓄水工程都得到大量兴修。在今海盐、临安、上虞等地都修建了较大规模的水利灌溉工程,如会稽的捍海塘,东起上虞、北达山阴(今绍兴),全长50多公里。这样,使附近的农田都得到灌溉和排涝,保证了农业的丰收。五代吴越统治者,也同样十分重视发展农业,鼓励群众开垦荒地,并规定新开垦的田地“勿取租税”,于是出现了境内无弃田的状况。由于大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浙江等地的农业生产有较大的发展,人口也随之大增,这一切都为制瓷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外贸方面,唐代对外贸易十分繁荣。当时国外各阶层人士对越窑青瓷十分喜爱,得越瓷如获至宝,所以在贸易交往中越瓷器便成为商品交换的主要物品之一。上虞越窑为供外贸所需,需要烧造大量的瓷器,这样就促进了瓷业生产量的扩大,上虞越窑烧造的大量青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运往国外(17),宁波市和义路唐代码头遗址中出土的一批准备外销(因器物上没有使用痕迹)的越窑青瓷器就是明证(18)。

此外,唐代以来全国饮茶风盛行,而饮茶最理想的器具是瓷器。《茶经》一书将越碗评为天下第一茶具,它与上虞发现的不少唐五代窑址中,碗的烧制量占压倒多数,可互证。这说明饮茶风对制瓷业的刺激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五代,吴越钱氏统治集团,为巩固和维持其统治的小朝廷,竭力讨好中原君主,大量向他们进贡优质瓷器。为烧制贡献,在上虞窑寺前设置官窑36所(19)。这样,在官方的督办下,使瓷器质量、造型和装饰艺术上都达到了空前的精美程度,并随之使烧造的产量大增。据《宋史》、《十国春秋》、《宋会要》、《吴越备史》等文献记载,从宝大元年(924)至太平兴国八年(983)的60年中,进贡瓷器数量多达14万件以上,由此可见贡瓷数量之大。

总之,唐五代时期上虞越窑制瓷业的空前发展,在扩大生产规模和增加烧造量上,是与农业的发展,对外贸易繁荣、饮茶风尚盛行密切相关的,而“官窑”的设置,又促进了产品质量的精美度。

第二节 瓷业生产的停滞发展及衰落倒闭

一、东晋、南朝制瓷业的停滞、衰微

一度繁荣兴旺的上虞越窑制瓷业,到了东晋突然衰落下去,窑址数量寥寥无几,产品种类大为减少,冥器基本停烧。这种萧条景象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内在的原因。

一般讲,手工业的发展都是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辅相成的。从西晋末年(永平元年)发生的“八王之乱”,至后来晋朝皇族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建立苟安江左的东晋政权的时期,战争连绵不断,时而权臣王敦专横朝政,篡谋反叛,时而举师北伐,国家天天不得安宁。这些战争又均发生在浙江、江苏一带,《晋本纪》记载:“扬州刺史殷浩连年北伐,师徒屡败,粮械都尽……”(20)频繁的战争,使大量农田荒芜,浙江一带出现经济凋敝的景象,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晋书》记载:“……诏曰‘天下凋敝,加以灾荒,百姓困穷,国用并匮,吴郡饥人死者百数。……且当去非急之务,非军士所需者皆省之’。”(21)在这种情况下,手工业生产怎么能得到发展呢?到了东晋晚期,浙江爆发的孙恩农民起义,又给宁绍地区的经济带来更为严重的损失。孙恩起义军活动地点主要在宁波、绍兴一带,起义军曾多次与东晋政府军激战,并两次攻占上虞,杀死县令,攻破会稽郡城(今绍兴),杀死会郡内史(22)。孟子在《离娄》中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在残酷的战争中,宁绍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是不难设想的。战争后,浙东一带出现人相食的凄惨情况,《晋书》记载:“及孙恩乱后,东土饥荒,人相食。”(23)由于经济凋敝,葬俗上也发生变化,开始流行薄葬。《晋书》记载:“……诏曰,……朕枕疾已久,常虑忽然……不幸之日,敛以时服,一樽先度,务从简约,劳众崇饰,皆勿为也……”(24)因此,冥器的生产基本停烧,而且用于随葬的大量青瓷器也不再需要,各地东晋墓的出土情况,均证实了这点。到了南朝,丧事上的薄葬继续流行(25)。由于受战争的影响,会稽郡经常出现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的景象。据史籍记载:“侯景之乱,是时东境饥馑,会稽尤甚,死者十七八,平民男女,并皆自卖。”(26)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影响了上虞的瓷业生产。以上种种,恐怕就是东晋、南朝时期上虞瓷业生产衰落的主要原因吧。

二、制瓷业的衰落倒闭

具有悠久历史的上虞越窑制瓷业,到了北宋中期以后迅速衰落下去。此后便一蹶不振,大约在北宋末至南宋初就停烧了。那么,这种情况为何恰恰发生在科学技术日趋发展、社会经济及农业生产相对繁荣的宋代呢?这是颇令人深思的问题。

唐五代时期的上虞越窑制瓷业,在农业发展、人口增多的情况下出现了繁荣景象。但是,这种繁荣已潜伏着制瓷业的危机。而到了宋代,随着经济的进一步繁荣,这种危机便不断加深并充分显示出来,从而抑制了瓷业生产的发展。

北宋以来的人口大量南迁,加之江南经济的空前发展,使南方人口迅速增长。例如,上虞县北宋大中祥符四年有成年劳力28257口,到南宋嘉泰年间已增到32319口,仅在短短100多年时间里,成年劳动力就增加了4062口(27),而且实际数往往超过官方的统计数。在农业劳动力十分充足、先进农具——“江东犁”和灌溉工具翻车、筒车的使用逐渐普及和生产技术提高的情况下,采取了“与湖争田”、“变山为田”的一系列扩大耕地面积的措施(28)。毫无疑问,绍兴、上虞等地的不少山地曾被辟为农田。并且,当时南方种茶极盛,据史籍记载:“量的方面南方最占雄厚,质的方面亦以出于东南为贵,所以当时国外的贸易,茶的输出,已占大宗。”(29)因此,在越窑窑场分布地区的一些丘陵山地就被辟为茶地,出现“山林之广,不足以供樵苏。虽佳花美竹,坟墓之松楸,岁月之间,尽成赤地。根<木赤>之微,斫撅皆遍、芽蘖无复可生”的现象(30),使制瓷燃料无法得到供应。这种不同部门之间发生的竞争,给制瓷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后果。

由于燃料紧缺,使瓷器成本不断上升,同时,农业生产成本低、获利高,加之宁绍一带经济繁荣,工匠的雇值比较高,这就使得上虞越窑的制瓷工匠纷纷改行或迁往龙泉等地烧瓷。事实表明,正由于越窑的衰落,才孕育出龙泉窑这颗中国青瓷史上光辉灿烂的明珠。

注释:

(1)上虞市文物管理所考古调查资料。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三六《张霸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

(3)《全国汉三国南北朝诗》上册《全汉书》卷五,中华书局1959年版。

(4)康熙《会稽县志》卷一二《水利》。

(5)光绪《上虞县志》第一二卷《水利》,光绪壬寅年修。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

(7)中国硅酸盐学会主编:《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8)镇江市博物馆:《介绍一件上虞窑青瓷扁壶》,《文物》1976年第19期。

(9)张志新:《江苏吴县狮子山西晋墓清理简报》,《文物资料丛刊》第3期。

(10)(晋)陈寿:《三国志》卷四七卷二《吴主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

(11)《中国古代商业史》第二册,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年版。

(12)李旭:《魏晋南北朝时政治经济转移》,《食货》第一卷,新生命书局民国二三年版。

(13)(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

(14)上虞文物管理所:《上虞江山乡狗项颈山吴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1982年第2期。

(15)(晋)陈寿:《三国志》卷三九《蜀书·董和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

(16)上虞市文物管理所考古调查资料。

(17)〔日〕三上次男:《陶瓷之路》,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18)林士民:《试谈越窑青瓷的外销》,《古陶瓷研究》1982年第一辑。

(19)光绪《上虞县志》,光绪壬寅年修。

(20)(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卷九九《晋本纪》二一,中华书局1956年版。

(2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元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

(22)浙江教育学院:《浙江历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3)(南朝·梁)沈约:《宋书》卷八一《顾琛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24)(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六《明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

(25)(南朝·梁)萧子□□:《南齐书》卷三《武帝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

(26)(唐)梁思廉:《南梁·梁会要·民政·州郡风俗利病》,中华书局1974年版。

(27)光绪《上虞县志校续·户口》,光绪戊戌孟夏开修。

(28)杜石然等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稿》(下册),科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

(29)张家驹:《宋室南渡前夕的中国南方社会》,《食货》(第四卷),新生命书局民国二三年版。

(30)(宋)庄季裕:《鸡肋编》卷中,琳琅秘室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