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刘邦驰文集
14359400000070

第70章 税收与国债经济(21)

二十、国债与宏观经济调控

国债是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正确认识和运用国债与经济运行的关系,充分发挥国债调节经济的功能,对于政府把握经济运行走势、缓解经济周期波动、稳定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一、国债与宏观经济调控

市场经济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但与此同时,也要充分注意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作用。以克服市场失灵所导致的资源浪费。国内外市场经济实践反复表明。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力量,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新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所导致国际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只有准确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络,把市场机制同政府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切实解决经济社会中更深层次的突出矛盾,有机调整社会经济结构,系统整合社会资源,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极大地增强竞争力和综合国力,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国债是政府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把握社会整体经济运行走势,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重要手段。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从总体上看不外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三大类别。就经济手段而言,国债较之税收、利率、货币等调控手段,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以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条件。如果减税过多会造成政府财力无法承受,国家机器运转困难;增加税收,又有可能使经济社会不堪重负,加大生产成本,影响生产力下降,经济萧条。而过量投放货币则会导致通货膨胀,引发经济泡沫;紧缩银根,有可能造成经济衰退。利率的频繁调整,也不利于经济稳定发展。由此可见,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尽管手段多种多样,各种调控手段的运用对调节资金供求,引导资金流向,调节投资结构、产业结构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上述调控手段从实践效应看,都存在着一定局限。政府启用国债调控经济,运用得当,则可以克服税收、利率、货币等调控手段的缺陷,一般不会导致扩大信贷规模,引发通货膨胀,或造成经济萎缩,又易于为社会广大民众所接受。为此,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求,充分发挥国债调节经济的功能,对于缓解经济周期性波动,稳定经济增长,起着巨大作用。

二、国债调控经济运行的效应

国债对宏观经济运行调控的效应主要体现在:

1.国债对生产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充分发育的条件下,政府按照市场运行原则,采取自由认购方式发行国债,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并将国债募集的资金投入生产建设领域,有效使用,扩大就业,能够对经济增长产生积极效应。当前制约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至关重大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创新不足。国债投资与结构调整相结合,重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发挥国债投资的引导、调控作用,必然孕育着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同经济发展协调平衡,推动产业升级和地区结构调整,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当然,如果国债投资力度和方向不当,从长远来看,也有可能加大经济波动的不确定性风险。

2.国债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国债对分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国债对社会财富分配的社会效应。从理论上分析,这种社会效应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府发行公债多为富有者承购,如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巨头、金融家、食利者阶层,结果会增加社会财富分配不公,拉大贫富差距,起着社会财富集中和财富资本化的负效应。二是政府发行公债多为中低收入者应募,则有利于社会财富分配的改进,起着缩小贫富差距,增加一般民众所得的作用。中国国债的发行对象为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企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城乡居民个人、国有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政府举债收入又多用于公共投资,有利于增加一般公民所得,起着推动社会财富分配公平的效应。例如2000年国债累计发行总额4657亿元中。凭证式国债发行额为1900亿元,占全年国内国债发行总额的41%、充分满足了广大城乡居民投资国债的需要;记账式国债发行额为2519.5亿元,其中在银行间市场发行2259.5亿元,在交易所市场发行260亿元,记账式国债发行总额占全年国债发行总额的54%,推动了国债流通市场的健康发展。2000年政府向社会保障基金发行定向国债237.5亿元,占全年国债发行总额的5%,这种定向发行,有利于社会保障资金的保值和增值。

3.国债对就业的影响

当经济不景气,有效需求不足,商品市场疲软,物价连续下跌,民间投资锐减,导致失业问题严重时期,政府利用国债“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通过加大国债发行规模,扩张财政支出,投资于公共工程,发挥财政支出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解决经济发展资金短缺,提高社会消费需求,增加就业。我国1996年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后,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伴随而来的是商品供大于求、市场萧条,物价持续下跌,面临企业开工不足,就业压力增大,经济滑坡的严峻形势。针对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中央作出了实行积极财政政策的重大决策,增大国债发行量。根据资料显示,1998—2000年三年我国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3600亿元,安排国债项目6620个,直接带动地方、部门、企业配套资金和银行安排贷款共计约7500亿元,有效地增加了货币供给,为扩大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缓解就业压力奠定了基础。三年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5、2.0和1.7个百分点。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553亿元,比上年增长7.8%。年末全国从业人员699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7万人。1999年国内生产总值82054亿元,比上年增长7.1%,年末全国从业人员705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29万人。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89404亿元,比上年增长8.0%,年末全国从业人员711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64万人。国民经济发展连续保持良好态势,人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由此,中国经济将步入新一轮繁荣期。

4.国债对通货的影响

国债作为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结合点,对通货膨胀与紧缩的抑制效应特别显著。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重大缺陷就是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当经济发展出现高速增长,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物价不断上涨的情况,政府采取适当从紧的财政政策。提高国债利率,加大向居民个人和工商业者国债发行规模,可以起到吸收社会闲置资金。减少社会消费和投资,减轻通货膨胀压力,缩小总需求与总供给矛盾,稳定社会经济的效应。相反,当经济运行出现通货紧缩、有效需求不足、连续滑坡、物价水平不断下跌的萧条时期,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向金融机构加大国债发行量,比如向商业银行或中央银行发行国债,用于投资或消费支出,可以松动银根,直接使政府债务货币化,增加市场货币供应量,有利于刺激经济恢复活力。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根据各个时期经济运行状况,正确把握国债发行数量界限,适时利用国债手段抽紧或松动银根,有效地调节了宏观经济运行走势。例如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988—1993年以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对象发行财政债券,1989年向城镇职工、居民、个体工商户、各种基金会、保险公司以及流通领域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公司发行保值公债,1998—2000年中央政府连续三年向国内金融机构发行长期建设国债等等,对通货膨胀与紧缩的抑制,调节经济运行,稳定物价,安定人民生活,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成效。

三、国债与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是世界各国政府和理论界关注的一个重大财政政策选择问题。当代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预算收支平衡是不多见的。预算收支失衡则是经常的、大量的。根据资料显示。1997年,全世界115个国家中,中央政府财政收支失衡的高达87个,占国家总数的75.6%。因而在财政政策选择上,出现了平衡财政政策观和不平衡财政政策观两种相互对立的理财思想。两种理财观孰是孰非,我们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关键在于采取什么方式弥补财政收支缺口。从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实践看。除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期财政收支平衡的年份较多外,1980年改革开放到2000年的21年中,只有1981和1985两年是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其余19个年头都出现了财政赤字。而同一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较1980年增长了19.78倍。

既然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失衡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那么采用什么方式来弥补财政赤字才有利于宏观经济运行稳定呢?国际上弥补财政赤字可供选择的方法通常有:(1)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2)动用外汇储备;(3)增加税收或动用财政结余;(4)政府举债。前两种方式弥补财政亦字会增加信贷投放规模,造成货币的非经济发行,推动通货膨胀,居民生活水平下降,造成宏观经济不稳定。采用增加税收办法弥补财政赤字,从法律角度看,增加税收种类,提高税率涉及到修改税收法规、变更税收制度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程序,花费时间较长,以及税收入库时间滞后等因素制约,难以满足政府即期筹集大量资金的需要。此外,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特点,征税不是自愿纳税人与市场的交易行为。增加税收,实际上是政府强制地将企业和居民群众的消费需求纳入国库,客观上起着减少社会购买力,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影响储蓄和投资的负效应。而且还由于纳税人有可能将增加税收的超额负担,通过提高商品价格转嫁给购买者,不利于生产、流通和物价稳定。因而采用政府举债方式弥补财政亦字,几乎成了当今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普遍的做法。由于政府举债方式灵活多样、弹性大,除非常时期(比如战争时期)自由公债筹募无效,必须强制摊销外,一般都是自愿和有偿发行,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则,而且政府举债只涉及资金使用权的让渡,不会改变流通中的货币总量,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易于为社会接受,避免了前述三种弥补财政亦字方式的局限性。可见采用政府举债方式,把社会上闲置或暂时不用的资金聚集起来,弥补财政收支缺口,既稳定经济,繁荣了经济,又使承购者得到了应有的收益,利国利民。因此,通过政府举债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财政平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是最终建立巩固平衡财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最佳选择。政府根据经济循环需要,适时发行国债,应当视为一项长期的国策,而不是权宜之计。

二十一、国债与经济运行

一、经济运行中的“两只手”

(一)经济运行一般

经济平衡运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本身是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的,因此,无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还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在经济运行一般原理和规则方面,必然具有一些相通的共同点。例如: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决策,自担经济风险;市场竞争中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经济运行的规范化和法制化等。然而经济运行往往又是同一定的社会制度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经济运行又必然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其运行目的是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经济运行涉及到社会再生产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多方面,同社会的经济活动息息相关。影响经济运行的因素错综复杂,人们观察当代经济运行的态势,从来就有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之分。经济运行从微观层面看主要研究各个消费者、生产者和企业的经济行为。从宏观层面看,则着眼于分析整体消费集团和生产集团之间的关系,发现问题,解决更深层的矛盾。纵观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现代经济平稳运行必须密切关注经济形势的变化,交替运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使之如影随行,才能促进微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运行更加密切地协调起来,从而最充分、最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达到帕累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