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刘邦驰文集
14359400000054

第54章 税收与国债经济(5)

(一)公平企业税负

税负公平合理,是企业实现公平竞争的重要条件,也是市场能否真正引导商品生产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前提。为适应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需要,我国税收制度的完善,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创造平等竞争条件。排除各种非主观因素对企业收益的影响。如果进入市场各主体之间没有必要的平等竞争环境,不同企业和个人不能在条件大体相近的同一起跑线上开展竞争,结果会造成由体制性原因的收益不均而作出不同的决策,影响生产正常发展和商品流通的合理流向。根据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税收负担中,国有企业与其他经济成分相比较。1994年实施新税制以来,外资企业负担的流转税只及内资企业的63.6%。外资企业负担的所得税也只及内资企业的58.4%。在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的税收。负担又普遍高于非国有企业。如非国有企业负担的流转税只相当于国有企业的78.2%,所得税也只及国有企业负担的68.5%。由于税收环境不顺,税负不公,国有企业税负重,导致竞争乏力,经济效益不佳。为此,要改变国有企业在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增强活力,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税制建设中,应把公平税负问题作为优化企业税收环境的突破口,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逐步统一税制,相应调整消费税和扩大增值税范围,尽可能在不太长的时期内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行为

规范行为事业性收费行为,清理企业非税负担,是优化企业税收环境,提高经济效益不可缺少的又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征收主体几乎扩展到了所有的政府机关和相当大一部分事业单位。收费管理政出多门,收费项目五花入门,范围越来越广,数额愈来愈大,巳成为蚕食企业利润,经济效益下滑的一大隐患,妨碍着企业改革和发展。据有关方面对全国六省24户企业的调查,在税收之外,这些企业承受的各种收费、摊派、集资、赞助和基金等非税负担,约占应税负担的50%,其中一半以上是不合理的。另据不完全资料统计显示,目前全国近690个基金项目中,仅省级以下政府部门擅自设立的基金项目就接近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如此名目繁多的基金项目,以及多如“牛毛”的收费、摊派,使企业苦不堪言。可见,“三乱”不治理,不只是加重了企业负担,经济效益难以好转,国家财政收入萎缩,而且严重干扰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给国有资产流失,以权谋私不正之风以可乘之机,污染着社会风气,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治理“三乱”的核心在于规范行政事业收费行为,改变目前政出多门,多口征管的混乱状况。认真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各种摊派、收费、集资、基金,罚款,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规定精神,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整顿,完善政策法规,严格报批程序,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监管体系,实行收费统管,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流量。

(三)对外资企业逐步实行国民待遇

国际经济交往中,为了公平内资经济和外资经济政策,各国按照国际惯例,普遍推行了公认的国民待遇做法。即把外商投资企业同国内企业无差别地等同看待,以利于本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这是深化改革开放,内外资经济接轨,内外资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国际竞争的历史必然。国民待遇原则,体现在税收方面,其基本精神是缔约国在税收、费用方面,不应对进口产品征收高于本国相同产品的税收或费用。进口产品在国内销售、摊销、购买、运输,分配或使用的全部法令、条例和规定方面,所享受待遇应不低于相同的本国产品的待遇。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缔约国的保护主义以限制他国商品进口。

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内资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经济效益普遍不理想。为了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当前一个时期内,有必要对外商投资企业给以税收优惠,使外商企业的税收负担低于内资企业,以鼓励外商企业积极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加速本国经济发展。国民待遇问题,只能从国情实际出发,—逐步到位,那种不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实事求是地主张立即取消一切优惠政策的观点,对外商企业过早实行国民待遇的思考,显然不符合国情,是不可取的。

(四)加强法制建设

税务法规是国家管理经济,调节社会分配的主要法律手段,是调整税收关系的准绳。进一步完善税务法规对市场经济的发育,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和秩序有着重要意义。从目前我国税收工作的实践看,一些地区为了局部利益,擅自搞变通税法,越权随意制定税收减免政策,加上部分税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执法不严,以致偷税、骗税、漏税、逃税现象仍然比较突出。优化企业税收环境,应结合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新(刑法)和十五大精神,修订完善,(税收征管法),尽可能将一些“暂行条例”上升到法的高度,提高财政法规的权威性,依法征税,从严治税。只有如此。才能从立法上强化财政宏观调控职能,维护公平竞争,为市场主体参与竞争创造公平的外部环境,排除非主观周素的影响,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七、企业税收环境与经济效益

一、税收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比较发达和发达的商品经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是商品经济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对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间的配置起着基础作用。市场配置资源的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引导不同生产者的交换活动,促使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和重新组合,从而达到资源运用效率最大化,实现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市场机制运行,客观上要求参与市场的主体必须产权关系明确、清晰,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也就是说进入市场的企业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决策,依法平等竞争。这说明市场机制运行中,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较量,只能依靠各自的经营实力,管理水平及其他比较优势,优胜劣汰。没有这些最起码的条件,就谈不上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社会资源的合理组合和有效运用。

税收作为政府实现其职能,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形式,在贯彻政府政策,调节、引导生产、分配和消费,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生产和流通有着巨大影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科学、完善的税收制度及其体系,不仅在宏观经济运行方面为进入市场主体消除级差收入提供良好的竞争外部条件,而且通过税收纠正市场价格扭曲行为,有利于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税收环境对企业的影响

税收环境对企业的影响,实质上是税收机制作用与反作用于企业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这种作用与反作用于企业所导致的经济效应同税收因素构成;税收机制适应客观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税收制度的自我完善等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一定的税收环境对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从税收因素影响企业经济的力度和范围看,税制结构的变化,比如适应市场经济建立需要扩大增值税的征收力度,必然减少市场对价格的扭曲行为,影响到企业的经营活动。又如企业税收负担水平的高低,会直接激励和影响企业简单再生产的积极性,而且还会抑制或刺激投资的积极性。再如为了执行政府政策需要,通过设置不同税种,会直接或间接约束企业行为。可见,只要存在着商品经济,税收环境对企业经济运行的影响,不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如何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我们探索企业税收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关系,目的在于尽可能抑制税收的负面作用,充分发挥税收对企业经济效应的正面影响。

那么企业税收环境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在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中,企业税收环境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主要体现现在:

税收环境影响企业的投资行为。众所周知,企业的经济行为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由于市场变化导向,促使经营环境改变所作出的反映。税收环境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所得税和流转税两个方面。在市场经济中,由于利益驱动,各个生产者都会尽力使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以提高经济效益来增强自身的实力。所得税直接以国民收入分配额为课征对象,通过开征企业所得税,参与各类企业纯收益的分配,调节企业收益水平,可以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在市场各主体之间的占有份额,引导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约束企业投资行为。特别是所得税中的一些优惠政策,更能有效地起到鼓励企业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投资行为和帮助企业暂时渡过难关的积极作用,流转税以商品(或劳务)销售收入为征收对象,能消除企业收益中的客观因素影响,有利于企业公平竞争,优化产业结构。

税收环境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对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税收环境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归根到底在于税制中的公平税负。即纳税能力。纳税条件相同的纳税人,税收负担应大体上相同。纳税能力不同的纳税人,其税收负担应有差别。这就是一般所谓的税收负担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制建设坚持公平税负,能较好地体现普遍与公平原则,激励不同经济成分企业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调动业绩优秀企业的积极性,增加投入产出,扩大经济规模,促进经济迅速发展。反之,则会影响企业的积极性,阻碍经济发展。为此.政府在研究企业负担时,应力求体现公平税负,着力完善税收分配格局。只有在公平合理的分配格局下,进入市场竞争各个经济主体才有可能发挥其最大潜力,提高经济效率。

税收环境影响资源配置。市场机制具有显著的效率特征。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通过价格、竞争、供求等各种市场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自发地引导着企业、个人的经济活动,调节着生产结构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单纯的市场调节机制气法克服自身的局限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必然导致财富的过度集中和资源配置的失误。为了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客观上要求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税收是政府干预经济运行,配置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征税,使资源由企业、个人向政府部门转移。同时,税负大小和税制结构的变化,又积极影响着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迫使生产者对生产要素在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之间作出选择,以及人们对储蓄投资的选择等等。从而达到社会有限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获得最佳效益,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实现社会成员和社会利益的最大满足。

三、优化企业税收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

税收是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处于政府直接制的地位,具有集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一身、作用领域广、作用层次深,与企业经济活动密切的特点,作为价格组成部分的税收,同价格杠杆相配合,通过商品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引导企业经济运行,调节企业生产经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良好的税收环境,有利于完善市场机制,使企业适应市场要求,真正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独立经营决策的经济实体。鉴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社会负担重,竞争力不强、经济效益低,亏损面大的具体情况,优化企业税收环境,我认为必须解决以下一些紧迫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