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探索与发展新论
14358300000001

第1章 新闻真实和审美的表达(1)

周小其(四川工人日报社)

[摘要]新闻真实的表达以真实表达的重要元素和真实表达的体现进行了新的探索。同时,依据新闻审美的表达,对审美表达的特征和审美表达形态的进行了更深入的论证。

[关键词]新闻 真实 审美 表达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新闻真实与审美的表达都是一种复杂的表达系统。这些表达是人们各种学习能力与智力作为的能动反映,体现着观察、记忆、思维、创造等心理质量,表现着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以及直觉、情感、愉悦、距离等审美的形式和内容。对二者的表达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对提高对新闻对象的真实反映与审美表达,增加大众对新闻审美的认知和运用,进一步促进现代新闻事业的更大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新闻真实的表达

美国新闻学者C.约斯特在其《新闻学原理》著作中指出:一切新闻的主要因素是真实。新闻真实的表达,核心就在于新闻的真实性。它源于客观的真实,突出了具体的人和事物具有的特殊表现和本质,反映了真实与表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性质和能力,成为了新闻报道的原因和依据,也成了新闻表达的一种基本准则。

(一)真实表达的重要元素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从目前关于新闻定义的最有影响和最具典型特征的概念界定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真实报道”。它指出,报道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以真实准确的对象为前提,才可能构成报道的首要条件。新闻真实的表达在传播中一经具化,就可以在真实的条件、表达方式、真等方面表达出出新闻的真实,引起大众的肯定、赞赏与共鸣。

1.真实表达的前提

任何表达都存在真实的前提要求。新闻真实的表达前提,是一种重要的表达要素和必要的依据。新闻真实性表达要求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包括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和经过等必须予以真实的表达。那么,新闻真实的表达前的表现就有这样的基本特征:必须保证形式的真,即形式规范,科学,符合客观形态,规律清晰,能够体现表达形式的完备、充分、稳定、持久,能真实反映人和事物的本来面目;表达形式的容量、构架、体式等还可以为内容的表达提供最佳的表现方法或表现模式,使要表达的内容也同样达到表达的完美;真实表达必然要体现人和客观事物内容的真实。它不容许假冒伪造,杜撰虚拟,随意夸张,任其渲染。这就是说,表达的内容必然也会成为表达的一种前提;表达的内容与表达形式互动关系紧密,形式作用于内容,内容反作用于形式,二者转化特征是表达的必要参考;存在表达者和被表达者关系链接。表达者自身表达的条件,如个人素质、学识水平、写作能力、表达悟性、表达技巧等,都可以成为表达的要素前提。反之,被表达者的基本情况、行为过程等,同样可以作为表达前提的必要的参考依据。

2.真实表达的方式

新闻表达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基本形式。这五种表达方式,作为新闻表达的形式要素,已成为新闻内容表达的物质构架。新闻表达的方式可以反映不同的内容,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表达功能十分明显。依据五种基本表达方式,记叙为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对人物、事件等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它包括心理、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环境等的描写,用生动的形象表达把人和事物的状态等具体特征描绘出来。描写一般分为人物描写或景物描写。它能生动传神,现象逼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它以形式化的话语组织,表达个人内心情感,主观性、个性化和诗化意味很浓;议论就是作者对某个议论对象发表见解,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它通过讲事实、说道理等方法对人物或事情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通常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它强调表达的鲜明、深刻,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说明是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表达方式。这种被解说的对象,可以指具体的事物,可以指抽象的哲理,具体说明的手段和方法比较多。如果按照表达方式的类别划分,新闻表达存在再现客观类和表现主观类的习惯划分。再现客观类,即可以共同反映客观物象,对人和事等进行客观真实的表述的叙述、描写、说明三类;表现主观类,即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见解和主观情感,是人在表达时,主观精神由内至外的转化或传递形式,包括议论和抒情两类。新闻表达表达除以上的表达方式外,常用的插叙、倒叙、补叙、追叙等也可以视为新闻表达的具体方式加以应用。同时,它还有更多非语言形式的行为表达、特定的综合表达、非语言或形式的意义符号的表达等,都为新闻表达提供了更多的补充、参考和表现的依据。新闻表达的方式只是新闻表达表达的外壳或式样,是为新闻内容的真实表达提供必要的依靠,是一种有形的,物质性的保证系统。此外,新闻真实表达的方式在新闻报道中,还可以从另一面看待表达的方式:可以具化有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表达的媒介形式;有材料、语言、结构等表达的要素形式;有消息、通讯、评论等表达的体裁形式;有版面、栏目、等表达的组合形式。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的真实表达还会有更多“多媒体表达”等创新性表达形式的出现,为新闻真实的表达提供了极大的应用空间。

3.真实表达的独特性

新闻真实表达就是新闻“完全真实”的一种再现。这样的表达不是对真实的完全或部分的复制,也不是简单的描述或刻写。新闻真实表达首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表达,不具有表达的多维特征,不可能以这样的表达替代艺术、文学等真实性的表达。新闻的真实表达性,具有明显的自我独特性,与艺术表达、文学真实的表达有明显区分。新闻的真实性表达不同于文学、艺术等的真实性表达。文学等的真实性表达可以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社会的生活来塑造典型,设计情节,可以用“虚构化”手段来集中一些表达要素,不受真人真事的局限。它们可以“艺术化”地虚构来反映和塑造文学或艺术的形象。新闻的本质在于传达信息,文学等的本质在于表现艺术,它们对真实表达的形式不同,要求不同,目的亦不尽相同。新闻则必须真实,不能有任何的虚构。新闻真实表达的独特性表现非常明确:它的真实表达是对新闻事实等表达对象的真实的“再现”,严谨而客观,不能有任何的虚构或夸大;表达的观察,情感、态度、过程、结论和价值等在的个性色彩较浓,富有自身特色;表达在具体的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上有明显的侧重点,更突出新闻自身属性和真实表达的特质。

(二)真实表达的主要体现

我国最早的新闻学专著《新闻学》的作者徐宝璜就指出:“新闻须为事实,此理极明,无待解释,故凡凭空杜撰、闭门捏造之消息,均非新闻”。新闻的真实性本质决定了新闻真实表达的特征和形态,它所强调的正是新闻的事实性的真实。新闻表达必须完全立足事实、引用事实,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判断,得出的结论仍然是明显的事实,是依据真实进行更有意义的真实性再现。对事实进行真实的表达是新闻真实最重要和最突出要求。

1.表达具有过程性

新闻真实表达的过程性是表达相关的人或事等的发生、发展至结束的具体情景表现。过程性实有三个基本作用:运用过程性指引表达和方向;用过程性知识或手段处理整个“再现过程”;可以增加行为真实性表达的完备性和一致性。过程性还有两种表示类型:陈述性表达和过程性表达。陈述性表达强调表达对象的静态为多,主要在于描述人或事物这些对象自身的属性或存在的相互关系;过程性则强调对象的动态情况,包括表达反映相关相关事实等运用知识的过程。新闻表达真实的过程性,决定了新闻真实也是一种过程反映的真实,是事实变为“新闻事实”的实际情况与逻辑统一表达的过程。新闻事实是客观存在的真实,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成为人们衡量各种报道真实性的唯一标准和根据,而过程性体现了真实表达的范围和程度。过程性对新闻报道相关的人和事再现产生了“再现过程”的情景,是新闻表达真实的一个重要元素。过程性真实,全面、及时、灵活、深入、持久,保证了新闻报道真实的基本构架的稳定。没有过程性的表现,就不可能再现新闻报道的对象环境、相关事件或人物的具体表现等,也就难以进行新闻真实性的表达。

2.表达的一致性

一致性,即指事务的基本特征或特性相同,其他特性或特征相类似。新闻的真实性就是新闻的本源必须是真实的事实,报道是做出的反映。表达也必须依据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的原则,要事实在先,新闻在后,是反映新闻的唯物论还是唯心论的一条明确界线,主张尊重事实,而且在实践中真正尊重事实,是表达真实一致性的核心。新闻真实表达的一致性还表现在:新闻自身对新闻主旨、表现手段、传播形式等的一致性,即新闻采、编、发过程的统一性;新闻的表达真实是用事实来描写事实,不是根据希望或想象来描写事实。没有事实描写就没有表达依据,也就构不成真正的新闻;真实表达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背景、情节、描述等不仅要真实,还要必须准确,连贯,具有明显的同一性;尤其强调真实表达要在总体上、本质上和发展趋势上去把握一致性表达的真实,不能以点带面,以偏概全,防止出现片面化和绝对化表达,引发新闻报道的失实;新闻真实表达的解释、运用要合乎客观事实本身的逻辑,通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

3.表达的时效要求

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新旧程度、事物最新动态和进展。在新闻真实表达中,时效性以一定的时间段或时间点来反映一定的事实和对象在某一时间范围内的存在状态、变动情况,被视为新闻的生命力所在。时效性也是新闻表达与文学或艺术等表达的明显区别。依据时效性,新闻真实的表达可以凭借新闻内容的鲜活与新颖,迅速反映,及时表达,使真实的新闻传播更为快捷明朗,特点突出。在这个层次上,表达一是时间要新,是新近发生的事;二是内容要新,所反映的事实要有新意。这样才可以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扩大传播的效力,影响更多的读者。在一定意义上,新闻的真实表达也同样需要如“抢新闻”、“抢传播”那样去“抢表达”。这样的“抢表达”,表现在抢时间,抢信息,抢表达的组合、创新、运用和传播。没有时效性的真实的表达,报道再及时也难以反映新闻新与快的特质。

4.表达的限度表现

新闻报道的真实要与事实的真实绝对的吻合实际上是难以做到的。新闻报道应该尽可能把真实表达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和目标境界,使报道与对象的本来面目绝对符合。但在事实上,新闻报道能够达到绝对的真实有限度的。采访者自身条件、人和事的不断变化、一些细节不明、相关的处置结果难以立即知晓等,不少报道还都多多少少存在一些后续报道的情况,影响到真实表达的是显而易见的。真实表达的真实性只能相对而言,力求真实的最大化而不是完全的真实重合或绝对的再现。面对新闻的真实性要求,由于对真实性的限度性表现关注不够,一味强调或追求百分之百的真实并要百分之百地予以真实表达,因而极容易忽视真实表达的相对性,结果是要么去绝对追求真实反而可能失实,要么为了所谓“真实”而去刻意渲染,东拼西凑而出现“超真实”。

5.真实表达的层次

层次是人们对复杂问题处理的基本方法,也是人们认识和表达问题的思维过程。新闻真实表达的层次,就是表达形式或内容的表现次序。没有表达的层次性,就没有准确的表达。层次表达有时间推移法、方位变换法、时空交错法、认识变化法等,存在于新闻的各个侧面,常常被称作“意义段”、“结构层”或“部分”。新闻的真实表达具有形式到内容的三个基本表达形态,有比较明显的一致的层次性:总要把不同的表达功能置放于不同的层次中;对每个层次表现有明确的界定和运用;不同的报道依据不同的表达具有不同的层次。从表达的布局分,层次在表达上总有它的次序形态,即按照新闻报道事实必须真实的要求,层次要准确表达构成新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要引用材料,包括引语、数据、事例、背景材料等。因此,它必须完全真实,准确可靠,不夸大也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生编硬造。反映在新闻报道中对事实的概括等,层次也必须真实,线条明确,真实与事实要总体一致。同时,在层次表达的过程中,总会有各个不同层次来组合共同的表达整体以优化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