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看懂中国经济的第一本书
14345500000013

第13章 企业江湖,你该投靠哪路阵营?(5)

然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人们越来越用市场化的眼光看待企业。当中国企业在与跨国巨头竞争的时候,如果还想打民族牌,不仅不会得到声援,甚至会被人指责别有用心。娃哈哈在与达能对决时,宗庆后涉嫌煽动民族情绪,就遭到了很多国人的指责。不少评论人士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表示自己同样热爱民族品牌,但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都应该坚持让市场和法律说话,不能越俎代庖。更为理性的说法则是:民族企业应该受到保护,但应该是那些诚信、健康的民族企业。

这种言论有点像“马后炮”,在企业出现问题之前,政府、仲裁机构、民众能知道企业是不是诚信、健康?显然不能。我们不能因为部分民族企业存在问题,就对所有民族企业做一次通盘调查,那是不现实的。因此,如果我们认定某个产业的民族企业和民族品牌需要保护,就应该坚持保护,而不是先问一声:“你诚信吗?”

中国法律曾因有罪推论的原则而频遭诟病,如果在保护民族企业时首先假定其不诚信、不健康,是不是也犯了“有罪推论”的逻辑错误?当媒体和专家学者以卫道士的形象将民族企业放在被告席上让大家进行举证的时候,我们已经站在了真理的背后,失去了仲裁的权利。

保护民族企业,从而保护关键的民族工业,原本就是后发展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国际社会都认可的做法。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加入WTO时执行不同的时间表?为什么一个国家各个产业开放的时间先后有别?就是因为国际社会承认部分落后的国家和落后产业应该受到保护。我们不能因为想争取名义上的大国地位,就放弃发展中国家应该享有的特权。看看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都曾有过保护民族工业的经历。即便今天,我国还是国际社会贸易保护和反倾销的主要对象。

数据显示,过去10余年间我国遭遇的国际贸易摩擦和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增加。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为保证经济复苏,自我保护倾向非常明显。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日益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10年间,我国被诉反倾销的数量仅占世界反倾销案总数的4%多一点,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数据上升到13%,而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间,这一数据已经攀升到26%,近5年更是超过了30%。

以我国传统优势产业纺织业为例,从2001~2008年,我国仅遭受了国外55起特别保障措施,但到了2009年,仅一年间我国纺织出口产品遭受的反倾销案件就达到了45起。这些反倾销案的发起国既有像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也有欧美发达国家。这两类国家反倾销策略是不同的,发展中国家通常依赖政策保护措施,而发达国家则主要靠技术手段。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采取反倾销、反补贴和特别保障措施等法律手段,制约中国的纺织品进入其市场,以达到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的目的。当前,印度、巴基斯坦和巴西等国就经常采取类似的政策,以便更好地保护本国的民族工业。

与发展中国家不同,发达国家由于标准体系和检测机构比较完善,有条件也有能力通过其他方式阻止别国优势产业的入侵,因此在做法上更为市场化,也显得相对温和一点,但结果无疑是相同的。发达国家更多地采用技术手段,也就是通过提高技术标准等方式形成贸易壁垒。同样以纺织业为例,为阻止我国纺织品对本地市场的冲击,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就针对我国的纺织品先后出台了各式各样的新标准和新规定,比如说纺织品生态标签标准、REACH法规和禁用偶氮染料等。

当然,这种保护不是毫无选择,而是要明确需要保护的关键领域,否则就会成了众矢之的“商业民粹主义”的替罪羊。

在外资投放急剧变化的今天,看清跨国企业的动向,能让我们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众所周知,外资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摆出的是一副友好的面孔,采取的是合资合作的投资方式。这段时期是跨国企业和中国企业的蜜月期,中方虽对不能获得真正的先进技术略感不满,但总体上双方都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之后,外商独资企业虽然有所增加,但并没有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直到21世纪,已经适应了中国市场的跨国企业才开始蠢蠢欲动,先是选择直接投资,在感到见效过缓后,又开始将目光瞄准各行各业的民族品牌。2005年之后,跨国企业的独资化倾向和并购之心日益明显。在20年时间内,独资企业的资金额占外资总额的比例就从32.77%上升到了79.20%。如果说这还不足以引起我们重视的话,那么跨国企业频频将“魔爪”伸向我国各行各业排名前几位的民族品牌,就理应让我们有所警觉了。

跨国企业的并购目标明确,通常都是各行各业排名前列的优秀企业。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就曾说过:“一些跨国公司的目标是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未来预期年收益必须高于15%,这三条‘必须’目前正在成为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活动的基本要求。”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跨国企业收购优秀企业可以理解,这样可以借助对方的优质品牌迅速打开市场,但跨国企业似乎对本土品牌并不感兴趣,在多宗并购案例中,跨国企业将本土的民族品牌弃之一旁,丝毫也不觉得可惜。比如扬子冰箱与西门子合资的时候,双方约定封存“扬子”品牌60年;德国美洁时并购“活力28”的时候,约定前者独营50年。其实,不要说50年了,哪怕是5年,这些稚嫩的中国品牌也不可能维持原有的品牌价值。

跨国企业大肆并购的结果就是,我国众多行业和领域被跨国企业垄断。据统计,中国最主要的28个产业中,跨国企业在21个产业中拥有多数资产的控制权。当汽车、手机、轮胎、饮料、日化市场、电脑操作系统、房产中介高端市场等众多领域被外资掌控时,我们悚然发现,其中任何一个行业的失控,都可能危及我国的经济安全。

比如说信息安全:2011年8月,标普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引起的震动,彰显了信息的重要性。比如说金融安全:近几年来,外资已经全面介入中国的银行业、保险业、信托投资、基金管理等金融领域,合作对象几乎包括了这些领域最大的几家公司。以国外投资机构撬动一个国家经济的经验和实力,一旦有意为之,震动中国金融市场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比如说资源安全:我国的自然资源并不丰富,当大量的跨国企业选择到中国直接投资,在为中国带来财富和就业的同时,是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代价的。

对此,政府也开始警惕起来。2008年9月,可口可乐宣称将以179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可口可乐虽然做通了三大股东的工作,但却被商务部拦截下来。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商务部于2009年3月18日表示,可口可乐并购汇源未通过反垄断调查,因为收购会影响或限制竞争,不利于中国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

由于社会影响广泛,商务部特意解释了原因:第一,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有能力把其在碳酸饮料行业的支配地位传导到果汁行业。第二,如果收购成功,可口可乐对果汁市场的控制力会明显增强,使其他企业没有能力再进入这个市场。第三,如果收购成功,会挤压国内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抑制国内其他企业参与果汁市场的竞争。

事实已经一再证明,中国试图以市场和股权换得跨国巨头的技术,只是一厢情愿的选择。面对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困境,汽车分析师杨再舜认为“中国商用车应该放弃民族汽车工业”。其实,如果按照这样的观点,我们需要放弃的民族工业远远不止汽车,还包括手机、轮胎、饮料、日化产品和电脑软件等。如果不以产业划分,而是以产品形态划分的话,这个单子可以列得很长很长,长得让所有人瞠目结舌。但我们最好不要如此“心狠”,毕竟还要给民族工业和民族企业一定的自尊和信心,否则我国的民族工业就会失去最后的底盘,民族企业就会失去最后的生存空间。

有鉴于此,我们必须给予民族企业足够的信心和帮助,让民族企业用更强大的实力挺起民族工业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