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善良丰富高贵
14138800000025

第25章 哲学家的思和艺术家的看(3)

细节的发现一开始往往是偶然的,但是,这种偶然性多半只能发生在有心人身上,绝对只能在有心人手中修成正果。在一定意义上,照相机已经长在王小慧的身体上,成为她的一个最警觉、最灵敏、最智慧的器官。她用镜头看、触摸、思考。她甚至用镜头变魔术,把人们熟视无睹的细节变成人们百思不解的图像。这是她的调皮之处,她藉此把创造和游戏统一起来了。

世界的秘密隐藏在细节之中,然而,那个看见了细节的人不是揭开了、而只是感应到了这个秘密。所以,包括王小慧自己,无人能够说清楚她的抽象摄影作品的确切含义。虽然一切优秀的抽象作品都会以其艺术力量诱使人们做出诠释,但是,任何确定的诠释都必定是牵强的。在这些作品面前,我宁可放弃诠释,让它们的含义处在丰富的不确定性之中,让我自己处在面对某种不可言说的秘密时的惊讶和震颤之中。

王小慧的工作热情和效率是惊人的,以至于有人说她一个人有七条生命。可是,她自己说对她的人生和艺术影响最大的是道家思想。她的进取和动荡是如何统一于道家的恬淡和静笃的呢?我相信,就统一在顺应她的本性之自然。正因为她在做她今生今世最想做最喜欢做的事,所以能够既全身心地投入,又一无牵挂地放松。

道家主阴柔,但并不排斥阳刚。所谓“知其雄,守其雌”,知雄是守雌的前提,唯有了解、吸纳、善用阳刚之因素,然后才能“柔弱胜刚强”。我几乎要认为,老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一个有内在力量的柔弱女子,难怪王小慧如此喜欢道家。

“道生一,一生二”,这个“二”就是阴与阳。两极之间存在着永恒的冲突,仅在极其幸运的场合达成了和合,于是“二生三,三生万物”,幻化出了绚烂的人性、人生和艺术。

第一次离父母远行,你审视着这个熟悉的家,仔细挑选要带走的东西。在屋子的各个角落里,到处藏着一些小物件,也许是幼时玩过的一个布娃娃,上小学时写着歪歪扭扭字迹的练习簿,某一次郊游采集的标本,陪伴你度过了许多寂寞时光的书籍和录音带,一沓沓还没有来得及整理的相片和信。你为你即将走向新的生活而激动,却仍然与昨天的生活难舍难分。这间屋子里藏着你的童年和青春,你多么想把珍贵岁月的一切见证都带走。

一个年轻女子从前方走来,她左手端着烛台,右手小心翼翼地护着摇曳的烛光。她无法阻止蜡烛在时间中渐渐燃尽,但她想让烛光永驻,带着它走向世界,照亮一切时间。

人在世界上行走,在时间中行走,无可奈何地迷失在自己的行走之中。他无法把家乡的泉井带到异乡,把童年的彩霞带到今天,把十八岁生日的烛光带到四十岁的生日。不过,那不能带走的东西未必就永远丢失了。也许他所珍惜的所有往事都藏在某个人迹不至的地方,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时刻,其中一件或另一件会突然向他显现,就像从前的某一片烛光突然在记忆的夜空中闪亮。

我相信,人生中有些往事是岁月冲不走的,仿佛愈经冲洗就愈加鲜明,始终活在记忆中,我们生前守护着它们,死后便把它们带入了永恒。

2003年11月

全球化时代呼唤中国出大思想家

读邓正来的近作《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为其横空出世的气势所震撼。作为对当代中国法学乃至中国学术的全面反思,本书最发人深省之处在于,作者立足于中国已经进入世界结构之中并承担发言责任的全新形势,对支配中国学术的“现代化范式”提出了根本质疑,开启了中国学术建构自己的“理想图景”进而建构“主体性中国”的重大任务。

近些年来,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随着中国加入WTO等国际组织和一系列国际条约,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纷纷谈论这个变化给中国政治和经济带来的机会和挑战,然而,似乎少有人阐释这个变化对于中国学术意味着什么。在我阅读所及的范围内,作者是自觉地立足于这个变化思考中国学术新使命的第一人,至少是就此发出最明确最响亮的声音的第一人。

在本书中,作者指出,这个变化的实质在于,中国从此是一个“世界结构中的中国”了。在此之前的中国,由于置身于“世界游戏”之外,因而从未真正地进入到世界结构之中。现在,经由承诺遵守世界结构的规则,中国成了“世界游戏”的一方,因此而进入了世界结构之中。这意味着中国已经获得了“对这种世界结构的正当性或者那些所谓的普遍性价值进行发言的资格”,乃至“参与修改或参与制定世界结构规则的资格”。“对于中国来说,这才是三千年未有之真正的大变局。”

然而,中国所获得的这种资格,眼下还只是一种形式资格,远不等于实质性的权利。要对世界结构规则的修改和制定拥有实质性的发言权,仅凭中国作为主权国家的身份是无济于事的,中国还必须由一个“主权的中国”进而成为一个“主体性的中国”。也就是说,不能停留在以一个主权国家的身份对世界事务说“是”或说“不”,仅仅拥有投赞成票、反对票、弃权票的资格,而应该是拥有中国自己的思想。在世界上发言的不能仅仅是基于民族国家利益的一种态度,还应该是基于成熟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思想。在本书中,这种核心价值观被称作“中国自己的理想图景”。作者认为,中国能否成为“主体性的中国”,拥有用思想“说话”从而真正参与世界结构规则的修改和制定的实质性权利,在根本上就取决于中国是否具有“中国自己的理想图景”。

正是在这一点上,今日的“三千年未有之真正的大变局”与中国的思想界发生了最密切的关系,向我们提出了全新的使命,这就是“经由中国理想图景的探寻而建构起‘主体性的中国’”。作者指出:“这一探寻中国主体性的努力,可以说是中国当下思想的最为重要的使命之一,也是中国当下思想的全新的使命之一。”按照我的理解,这实际上就是要求中国产生真正世界性的大思想家,向世界提供既蕴涵中国自己成熟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又能对世界未来发生重大影响的独特的思想贡献。

正是站在这样一个制高点上,作者以中国当代法学为具体个案,对中国当代学术进行了全面审视和反思。这个制高点的确高,在我眼里高到几乎让人晕眩的地步。我问自己:就凭我们这一代人,行吗?然而,作者的立论中有一种铁的逻辑,迫使我不得不承认,不管能不能行,现在必须开始去做,否则将会是中国学术界全体的失责。

当作者立足于建构“主体性的中国”而认识到关键在于中国必须具有自己的“理想图景”时,他发现,无论在中国法学中,还是在整个中国当代学术中,这个“理想图景”是完全阙如的,相反只有“西方法律理想图景”之类来自西方的“理想图景”。按照他的分析,其原因则在于中国法学乃至整个中国当代学术始终是被形态各异、实质相同的“现代化范式”支配着。因此,在本书中,对于支配中国法学的这种“现代化范式”的揭示、清理和批判就占据了主要的篇幅。

作者对于“现代化范式”的批判,集中在一点上,便是他认为其中贯穿着“一种把西方的地方性知识经由普遍主义的方式扩展成普遍问题(当然也是中国的问题)的共同的基本态度”。作为一位有雄厚西学功底的学者,作者当然不会否认西方经验和理论中含有人类共享的价值。他真正反对的是,在西方“现代化范式”的支配下,人们不去思考一系列极其重要的问题,包括中国区别于西方的现代化道路的可能性,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时所面临的特殊情势,人类共享价值在中国特定时空中的特定序列,以及西方理论未涉及的诸多中国现实问题。因为不思考这些问题,就不能形成中国自己的“理想图景”,并且还会不自知地把西方的“理想图景”误当作中国自己的“理想图景”,以之为判准来分析和判断中国问题。

按照我的理解,作者如此看重的“中国自己的理想图景”之涵义,大致上相当于或接近于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事实是,在今天的中国,“核心价值观”一语十分时髦,被管理学家和企业家们纷纷谈论,但要问今日作为整体的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却无人能够回答,或者只说一些陈词滥调。由此可见,“理想图景”问题的提出是极具针对性的。对于学界更是如此,人们往往把现代化问题归结为发展问题,少有人深入其下思考和追究我们所选择或准备选择的社会秩序和根本生活状态的正当性问题。我把这个概念的提出看作一个召唤,召唤我们立足于今日世界结构中的当下中国,参照西方经验和中国传统,认真思考中国人可能和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这个重大问题。我相信,该书一出,中国学者不管有何不同看法,无人再能够回避作者提出的问题。

2006年6月

心灵究竟是什么?

——龙君《心灵——大脑与内脏的对话》序

读龙君的这本书,是一件开心的事情。我像在听一位民间高人谈哲学,充满来自直觉的智慧,通俗的语言把一些复杂的道理讲得生动而明白。我未必完全赞同他的理论,不过,即使在我不赞同的地方,我仍觉得有趣,欣赏他的想象力。

古今中外的圣贤都告诉我们,人的高贵就在于人是有心灵生活的。我们这些普通人也常常体会到,心灵有比肉体更高的需要和追求,心灵的快乐远比肉体的快乐深刻而美好。可是,心灵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它与肉体是什么关系?对此有两种常见的回答。一种是把心灵归结为大脑——因而归根结底是肉体——的一种功能,这种回答实际上是把心灵等同于理性思维能力了,作为心灵之核心的那种精神冲动恰恰完全没有得到解释。另一种是宣布,心灵的来源和性质是神秘的,用科学无法解释,我们只能假设或者相信它来自宇宙的某种精神本质,是这种精神本质在我们身上的显现。我承认,我所持的是这后一种看法。作者显然对这种回答仍不满意,他着迷于心灵生活,不甘心让这么一个给人以美妙享受的东西处在不可知之中。因此,在不惑之年,他断然从商界抽身出来,研习哲学,决心弄清楚心灵的来龙去脉,于是有了这本书。

作者找到了一个概念,他相信他藉此掌握了解开心灵之奥秘的钥匙,这个概念就是能量。人不是由精神和肉体两部分组成的,其间还有能量。动物也有能量,但刚够用来维持生存。人的生命中还有多余的能量,推动人去做比维持生存更多的事。人的生命能量分为两部分,一是动物也有的生理能量,二是超出生理需要的多余能量,在精神的作用下——具体地说,在大脑所接受和处理的来自文化环境的信息的作用下——这多余的能量就转化成了人所特有的心灵能量。所以,心灵无非是人的生命能量中受文化影响的那个部分,是冠于这部分能量的一个美名罢了。

在确定了心灵即能量之后,作者便来为现代人诊病了。生命的真正目的是能量而非外物。如果能量不足,人会空虚。如果能量多余而不会用或用不好,人会痛苦。生理能量带来健康,心灵能量带来幸福。幸福作为内心感受,是对能量的感受。心灵能量又叫文化内驱力,文化内驱力得到满足,才有幸福。在生理能量满足后,追求心灵能量应该成为人的主要目的。现代人的毛病是只向外争逐功利,内在的生命能量却遭到了忽视和压抑,结果财富再多也并不幸福。

用这个观点衡量,当今教育的偏差就大了。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多品种、高品位的文化内驱力。“任何一种乐趣深入到内心中都会形成一种内驱力,这可是幸福的源泉。”尤其在儿童期,对美好感受的记忆最深,最易形成文化内驱力,应该以美育、德育为主,让小学变成艺术的天堂,爱心的乐园。现在却受功利的支配,孩子一面被作业和各种培训班压得喘不过气,另一面又从低层次的感受中寻求放松,结果是心灵萎缩。现在的学生差就差在内驱力的品种太少,品位不高,好像知道得不少,但能从中真正得到乐趣的事情不多。

我从龙君的书中归纳出了上面这些内容,觉得它们十分精彩,深合我意。用能量或内驱力概念解说心灵,也令人感到新颖却不牵强。在相近的意义上,我也曾谈到,在肉体本能之外,人还有精神本能。不过,在我的概念中,心灵能量也罢,精神本能也罢,皆具有比喻性质,只是用来强调精神性也是人性中固有的特质。我未尝想到要在人体中为心灵寻找一个器官,我一直认为,这样的器官是不存在的。因此,当作者断定内脏是产生能量的部位,因而也是心灵的所在地时,我不禁犹豫了。他运用他所了解的自然科学知识对此有一番论证,但不能让我信服。比如说,大肠有与大脑几乎相同数量的神经细胞,据此推断内心感受也许是被记忆在肠内的神经细胞里,心灵活动伴随有各种内脏活动,据此推断心灵活动由内脏活动形成,我认为都太武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