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贝古城位于维苏威火山脚下,现在是那不勒斯市的一部分。古城始建于公元前8世纪,后发展成为古罗马帝国的重要行政中心,城市居民人数达到2万。公元79年在维苏威火山喷发中被吞没。1713年一个农民掘井挖到6米深时,意外地挖到庞贝古城遗址。古城挖掘工作从1748年开始,至1960年基本完成。古城面积约63公顷,建在‘个五边形台地上,石砌的城墙长4.8千米,有7座城门和14座城塔。城内有用巨石铺成的四条大街,交叉成“井”字形,将全城分为九个区。城内的建筑物很多,有美丽的街心喷泉、宏伟的奥古斯都庙宇和农牧之神神殿等。
埃尔科拉诺有“第二个庞贝”之称,也在火山爆发中被摧毁。古城坐落于那不勒斯海湾靠近大海的山丘上,它的身后是维苏威火山。罗马帝国建立之前,埃特鲁里亚人从希腊移民至此,并定居了下来,逐渐形成了繁华的城镇。公元79年8月24日,维苏威火山爆发时,炽热的岩浆混杂着火山泥石流将整个古城吞没。从此,古城便长眠在20米深的地下。经过长时间的发掘和整理,现在这里已成为一座露天博物馆。城内店铺林立,街道纵横交错,花园庭院与温泉别墅在乱石碎瓦、古木杂草之间依然清晰可辨。
托雷安农济亚塔,也坐落在那不勒斯湾。罗马帝国时期富贵人家的日常生活都舆实地记录在这里的壁画遗迹中。
韦内雷港、钦克泰勒及群岛
韦内雷港、钦克泰勒及群岛,位于意大利中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一地区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韦内雷港和钦克泰勒之间是景色秀丽、地势陡峭的利古里亚海岸地区。这里将布局合理的城市和周围秀丽的风景自然融台起来,别有情趣。从中可以看出千余年来这一地区人类生活的历史,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阿马尔菲海岸
阿马尔菲海岸,位于意大利阿马尔菲沿海地区。那里的风光优美迷人,水天相接,令人胸怀舒畅。在这一地区的城镇,既有古时的遗迹,又有如今发达的农业生产。1997年,阿马尔菲海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世纪早期,阿马尔菲海岸就已经有人在这里居住了。
这一地区的阿马尔菲和内温罗等城镇保存着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与建筑。人们因地制宜地在城镇周围的乡村地区种植了各利-各样的农作物。因此,城镇周围既有种植葡萄等水果的小山坡,也有用来作为牧场的广阔丘陵。
阿格里真托考古地区
著名的阿格里真托考古地区,位于意大利的西西里岛。这一地区形成的年代久远,保存着众多有价值的建筑。1997年,阿格里真托考古地区作为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格里真托是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修建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地中海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这一地区的多利安式庙宇的遗址,集中了许多最重要的建筑。现在,广阔的果园和田野分布在庙字遗址的周围。古希腊与罗马时代城市的繁荣景象,以及古代基督教居民葬礼的习俗,都可以从遗址中看到。
十五、马耳他
马耳他巨石文化时代的神殿
属于巨石文化时代的马耳他的神殿,是马耳他在戈佐岛上的一处历史古迹。在众多的神殿中,尤以杰刚梯亚神殿和哈格尔基姆神殿闻名于世。其中杰刚梯亚神殿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神殿,其建筑结构之复杂,工艺之精湛,堪称奇迹。1980年,马耳他巨石文化时代的神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位于戈佐岛上的杰刚梯亚神殿,形成于公元前24世纪以前,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迹。庙宇大门和墙壁都是用巨石垒成的,最大的巨石重达几十吨,高6米,庙外至今散落着曾经用来搬运这些巨石的滚石球。在距今4000余年前,居民就能用原始工具将这些巨石用于建筑之中。大门内的宰牲台,凿有盛血的坑穴,据说是用来祭神的。一条走廊从大门处延伸至内殿,两对相对称的半圆形配殿分列在走廊两边,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各殿内均设有神龛,还供奉有妇女的石雕像,她们体形肥硕,象征生育旺盛的大地之母。各殿中的石雕神像都没有头部,可能由于是用木雕成的,现在已经腐朽风化。
马耳他群岛南部克雷蒂的哈格尔基姆神殿,建筑年代晚于杰刚梯亚神殿,但具有更高超的技术,巨石之间吻合严密,很难找到缝隙。
哈尔.萨夫列尼的地下陵墓
哈尔萨夫列尼的地下陵墓,地处马耳他首都瓦莱塔南部,是一处著名的历史古迹。该陵墓历史悠久,是由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在地下的岩石中挖凿而成的,深达12米,工程浩大,令人惊叹不已。该陵墓内的宫殿是这一古迹的亮点,内存各式遗物,对考古研究具有宝贵的价值。而宫殿内的奇观更为地下陵墓增添了神秘色彩。1980年,哈尔萨夫列尼的地下陵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哈尔.萨夫列尼的地下陵墓是欧洲建筑史上最早的石造建筑,建筑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这座地下陵墓面积达500平方米,包括38间石屋。
一架转盘楼梯从陵墓前殿往下延伸,尽头是一座具有拱形圆顶、橄榄形的地下岩石宫殿。宫殿洞穴很多,用途各不相同,设有储粮室、储水室、神谕室、殉葬室等。洞壁和洞顶画有螺旋形、圆形和曲形图案,花纹呈淡褐色,连绵不绝,象征着绵延万代的生命。其中一面墙上的人手轮廓用木炭画成,另一处岩石上还画有一头公牛,长4英尺,高3英尺。此外,在另一处洞穴内发掘出两个赤土陶器塑像,其中一个是“睡觉的胖女人”,在马耳他被视为多育子女的大地之母,非常受崇拜。另外,在埋葬人的洞穴中还发掘出6000余具尸骨。神谕室内有一个刻在墙壁上的壁龛,据说是用来传达圣谕的。如以男低音对着神龛壁洞讲话,地下宫殿各洞穴和地面洞口都可听到,堪称世界一绝。
古城瓦莱塔
古城瓦莱塔是马耳他的首都和重要海港城市,地处马耳他格兰德港和马尔萨姆特湾之间的海岬上,有极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瓦莱塔是全国的文化、商业和行政中心,同时也是天然的海军良港。该地建筑风格古朴高雅,别具特色,城内布局简洁整齐,十分合理。此外,圣保罗教堂、圣爱尔摩城堡、马耳他皇家大学及著名的圣约翰联合教堂是瓦莱塔的代表之作。1980年,古城瓦莱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整个城市布局整齐,很多古迹坐落于此。建于1574年的大公宫,即皇宫,内部装饰得极其豪华,原为马耳他总督官邸,现为总统府。宫内有历代兵器库,存各种作战装备5000多件。1798年,拿破仑曾将巨贾街的一座古建筑用作临时司令部,现在为外交部所在地。到马耳他的旅游者都要去参观麦努尔剧院,据说该剧院是欧洲尚存的第二家最古老的戏院,目前仍在使用,20世纪60年代当地政府曾对它进行过精心维修。
圣约翰联合大教堂建于1573~1578年,是由马耳他建筑师卡萨尔设计的。教堂初建时为巴洛克风格,部分建筑融合了哥特式风格。内部用罕见的绘画和各种大理石雕刻装饰,可谓富丽堂皇。一幅很大的壁画装饰在教堂整个圆顶内部,由著名画家普雷蒂耗时5年完成。圣约翰骑士团首领们的遗体,就安放在教堂的小礼拜堂里。上文提到的法国大公瓦莱塔(首都即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遗体也安放在大教堂下的墓穴内。
十六、荷 兰
斯赫克兰德及其周边地区
位于荷兰境内的斯赫克兰德及其周边地区,在阿姆斯特丹附近。经历了由陆地变为海洋后又变为陆地的曲折过程,其中面积达480平方千米的瑙尔德奥斯特.波尔达工程,造就了今天闻名遐迩的斯赫克兰德及其周边地区。1995年,该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与陆地相连的斯赫克兰德,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个地区活动。15世纪末,海水不断上涨,淹没了它和陆地之间的沼泽地,于是斯赫克兰德成了须德海中的一个小岛。为此,在1859年的时候,最后一批居民离开了这里。
1918年,工程师出身的大臣考尔耐利斯莱利计划围海造田,1927年计划得以正式实施。首先修建了围堰大堤。大堤于1932年完工,它长达30千米,底部宽90米,顶部宽50多米,高出水面7.6米。大堤上除了有高速公路和自行车道之处,还建了3扇闸门、25座水闸,以便于船只过往。大堤的修建使得斯赫克兰德与大陆相连。
大规模的围海造田工程填平了须德海,形成了荷兰的第12个州——弗兰德州,面积达2200平方千米。这里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耕种的人只有使用权。阿姆斯特丹的堡垒
阿姆斯特丹防线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9世纪末,就已经开始修建。防线呈环状,长达135千米,兼有防守与反击的功能,它上面还建有45座堡垒。这些堡垒散布于今天荷兰的诺尔德赫兰德和乌德勒支。堡垒设计精密合理,具有军用和民用的双重功能,堪称堡垒中的佳作。1996年,阿姆斯特丹的堡垒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
战争爆发时,要塞前可先施放洪水进行防卫,炮兵再利用炮台和堡垒进行还击。洪水泛滥时,控制水位尤为关键,既要能阻止敌人的步兵渡河,又要使敌人的军舰无法进攻。如果水位太低,敌人可以趟过河;如果水位太高,敌舰就可以开过来。控制洪水水位主要靠运河,这就要利用到水闸和水泵技术,荷兰人经过数百年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已经完全掌握了这套复杂的技术。另外,要尽可能使用淡水来制造人工洪水,因为在和平时期土地还要用来耕种。
金德代克-埃尔斯豪特的风车
荷兰被誉为“风车之国”,风车是荷兰的象征。位于荷兰境内的金德代克一埃尔斯豪特,尤以风车闻名遐迩,成为荷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1997年,金德代克一埃尔斯豪特的风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408年,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风车,当时的农田就是用风车的风力来进行灌溉的。18世纪中叶,荷兰的风车十分普及,多达1万台。如今,虽然电力取代了大部分风车,但在仅有的近1000台中,仍有300多台在使用。为此,荷兰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风车日”,这一天全国所有风车都会转动起来,吸引无数的游人前来观赏。
库拉奈岛威廉斯塔德历史地区
库拉奈岛威廉斯塔德历史地区,位于荷兰的库拉奈岛上。该地区分布着众多的古建筑。集中展现了荷兰殖民者时代的建筑风格。此外,荷兰人在世界其他国家创建的城市也都明显地受到威廉斯塔德城市风格的影响,反映出荷兰殖民时代的建筑特点。1997年,库拉奈岛威廉斯塔德历史地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城西修建于1732年的犹太教堂,在西半球是最古老的。教堂内装饰着黄铜大吊灯,宗教仪式的用具一律用红木雕刻、白银镶嵌。教堂有每天以沙铺地的传统,据说是为了纪念圣经《出埃及记》所载以色列人徘徊在埃及沙漠的历史。
十七、挪 威
奥尔内斯的木造教堂
位于挪威中部的奥尔内斯市的教堂——木造教堂,挪威语中称作“斯塔布希尔凯”,又有“桅杆教堂”之称,是因教堂内部的圆柱子像船的桅杆而得名。该教堂建筑风格奇特,具有东方古庙的风格。此外,木造教堂不但历史悠久,保存完整,又有“斯塔布希尔凯的女王”之美誉。1979年,奥尔内斯的木造教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木造教堂建于12世纪,背倚林木苍翠的山麓,前有石砌的围墙。教堂是由木质材料建成的四方形三层建筑,每层都有陡峭的披檐和尖顶。教堂中殿的西山墙上刻有各种图像,后殿的山墙上也同样刻有不同的图像。木质的耶稣受难像和两个利莫格斯的彩饰铜蜡台是中世纪的经典之作。此外,剩下的都是1700年前的物品,如圣台与边座、布道坛、靠背长凳、唱诗班的屏饰以及壁画等。
卑尔根的布吕根地医
位于挪威西南部霍达兰郡的卑尔根的布吕根地区,始建于11世纪,其中“布吕根”的挪威语含义为“堤岸”。这里的房屋建筑结构台理,井然有序,基本反映了中世纪挪威人民的生活。该地区具有长达千年的历史,因而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1979年,卑尔根的布吕根地区被联台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卑尔根城始建于1070年,是挪威第二大城市及最大的港口城市,与博肯峡湾相临。此外,它曾经还是挪威12-13世纪的首都。
布吕根是一座木质构造的小镇。1300年前,小镇的主人是当时经营贸易的贵族;到汉萨同盟时期该地则成为移居此地的德国商人的领地;1754年,经营干鱼生意的“挪威公司”又成为小镇的新东家。由于布吕根屡遭火灾,到20世纪初,虽几经重修,但仍是一个市容破旧、商业萧条的小镇。小镇的复苏始于一个公共基金发起的拯救运动,他们购买了小镇的古建筑,并逐一进行修缮和考古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