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14115300000017

第17章 道德观(2)

天地之所以长久,亦因其无私而不自生,故能成其私而长生。

2.至仁

天生万物,地养万物,此乃道之“大仁”之心,日:“上天有好生之德。”

《道德经》第五章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道,对万物一视同仁,没有喜悦与憎恨。它令天地覆载万物,春生夏长为仁,却不以仁而自居;秋收冬藏看似为不仁,却也不以不仁而变,故称“大仁不仁”。因其是自然的生灭、消失、变化、新陈代谢,正是道之至仁的体现。

“天道无亲,恒与善人”,说道有“至仁”之德,则表现于此。天道虽对万物没有亲疏之分,却能与其同体相通,世人效仿天道行事,则与天道无别,自然会得到天道之垂青。

3.大义

《中庸》云:“义者,宜也。”对道而言,适合道正常运行之法则即为“义”。

“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宇宙万物由道而生,在其生化过程中,须要借助阳和之气来孕育、蓄养、滋长,再借助物象撮合调配,成之;又借助自然趋势,熟之;并精心保养,而使其不失其本来面目,此为养之覆之。

“天之道,犹张弓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道的作用,是平等中和的,就好像人在拉弓射箭一样,手抬得太高,便要放平些;要是太低,就要扬起些。力道过多,必须留几分;力道不够,要加几分。如此,才可能命中目标。故天道因其“损有余而补不足”,才使万物生生不息。

4.至谦

关于道的至谦之德,老子在《道德经》中多次提及,例如:

八章、二十二章、三十九章、六十一章、六十六章、七十章,可见其重要性。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也。”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溪流的汇聚地,是因为它处在溪谷的下游,具有谦下不争之德。道无形、象,为了便于世人理解,老子以水喻之,水德最接近于道德,道无处不在,水无所不利;道在最低处,水亦避高趋下;道生化万物,水滋养万物;道虚空若谷,水深不可测;道绵绵不绝,水源源不断。

三、身外无道

老子日:“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宇宙中有四大,而人是其一。人身虽小,但思想浩瀚,无边无际,超乎天地之外,这思想即是“心”。孔子日:“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夫道者理也,理赋人身日性,性主百体日心,人人各具一性,大道何尝远人哉。所谓远人者,乃人失五常之德i自远道也,非道远人也。所谓修天道者,须由人道始焉,人道备,则离天道不远矣。故行天道以远人道,则不可以为天道矣。

故孔子日:“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人人皆具道之光明德行,道在自身,身外无道。

《心经》云:“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心经》以“舍利子”表法,代表永生不灭的真空自性,这也是道在人身之体现。圣人了达空性实相,不受拘于五蕴,不受诸法色相影响。从诸法的本然之相上说,垢也没有,净也没有,这叫“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圣人、凡人同具此性,平等无差。

佛家有诗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尔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此“灵山”不正是人类心性之真实写照,心系国土,则身虽千里,亦可瞬间到达;心起一念,则瞬间景象现于脑海,可谓神乎。故六祖赞云:“何其自性?本自清静。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不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黄帝在位第十九年,教化大行于天下。这时候,他听说广成子已得大道,住在崆峒山上,便亲自上山向广成子问道。

黄帝问说:“夫子已得大道,请问大道的精气是什么?我想用天地的精气,帮助五谷成熟,以养活百姓。而且我想调和阴阳二气,帮助保养性情,使百姓生活自在,无忧无虑。”

广成子说:“你想知道大道的精气,这是可以的。但你想利用这精气助长万物群生,那反而是摧残它们了。你看自你治理天下以来,天上的云气还没有聚集,就下雨了。地上的草木,还没有枯黄就凋谢了。日月的光明,也渐渐地昏暗下来。难道你这样做错了,还不知道反省吗?像你这样简陋的心智,岂能了解大道的境界?”

黄帝听后,心如死灰。立刻退位,抛下天下,自己到荒野盖了一间单独茅屋,铺上白茅来休息。这样清清静静地住了三个月,才敢再去求见广成子。

广成子在崆峒山上,面向南方卧在地上休息。黄帝见了,一步一拜,向广成子再度请教大道。黄帝问:“我要怎样修身,才能长久?”

广成子坐了起来,答道:“这次你来,问得很好。我告诉你吧!大道一片混沌,不明也不暗。你不要用眼睛去看,不要用耳朵去听,不要用心去想。劳动形体,摇荡心神,便不好了。形神抱元守一,无知无我,你就可以游于变化无穷的太虚旷野,这样与自然合而为一,便可长久了。”

人之最高境界即是圣,圣德亦如道德之尊贵,扩而充之,大而化之,便能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道者,具足此仁、义、礼、智、信之德,而圣人亦有此五常之德行。一个充满圣德之人,以道为依归,以道为准则,行事达乎道德。故圣人之德,是道的彰显。

圣人亦有无私、至仁、大义、至谦之德。

圣人与天地相合,物我两忘,已入于无为之化境,不恃功,不望报,这种利益众生而不图回报的美德,与道之长养万物而不自居其主的德行相同。

天道无私,圣人无我,但小人则“损不足,而奉有余”,即只有锦上添花,却无雪中送炭,完全是为个人利害得失而虑,与圣人之无私、无我截然相反,故弱肉强食,等级悬殊,世人之不平静由此而来。

公西华作为使者出访齐国。冉有请孔子给公西华母亲一些口粮。孔子说:“给她两瓢吧。”冉有请求多给一点。孔子便答应:“那就两升吧。”冉有自作主张给了她几大袋。孑L子对冉有说:

“公西华到齐国去,骑的是高头大马,穿的是锦罗绸缎.,不像一个穷人的样子。我听说,君子只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非与他人锦上添花。”

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不以仁而自炫。圣人以身示道,行五伦八德、忠孝节义使家齐、国治,犹如春天般施仁与百姓。然要成就圣贤要经历多少考验与磨炼,故使其“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看似不仁,实则是要众生有大成就,故日大仁不仁。

人伦之大义与天道之大义相同,故圣人有之。天道利用自然之势,因势利导,造化万物。人道却顺势而行,酒色财气,声色犬马,卷入欲望的漩涡,无法自拔。

老子日:“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其与江海同德,必出言谦逊,不敢自骄,礼让人先,处处退后,反能成其上,成其先。所以,圣人虽然高居万人之上,而世人却不觉得有压力;圣人虽然站在万人之前,而世人却不嫉妒,天下人都乐于拥戴他。圣人之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以不论多久,世人都不会厌弃他的德业。

“道之尊也,德之贵也,夫莫之爵也,而恒自然也。”人须以身示道,顺天理,方合自然,方可尊贵,可长久。道乃德之本体,德乃道之妙用。人类由道而化育,依道而行德,是做人之本分。然观今日,世人离道远矣,早已失德,大有不能自拔之势。

提出“道德”二字,实属无奈。但老子悲悯苍生,生怕苍生遭劫,故不得已而弘扬道德,以救生民于水火之中,挽道德于颓废之际,重新复德而归道,归根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