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之人生十大观
14115300000010

第10章 修行观(1)

《中庸》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诚然,当人人以身示道,个个大德不德,试问还需要修道正德吗?

恐怕提出“道德”这个概念也是多余的。可是,人类离道已远,正如老子哀叹的那样:“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孔子对此也深有同感:“道其不行矣夫。”于是乎才倡导:“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作为修身立命的一个基本方针。儒家以《大学》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世界大同的三纲领;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是自觉、觉他和觉行圆满。那么老子又以什么作为天地人合一的宗旨呢?

一、得一

何为一?老子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天地万物生成之总原理,“一”是道所生,所以“一”可以代表道。故宋代林希逸注曰:“一者,道也。”万殊不论大小,凡不得此“一”,即不存在,因为“一”即是道,它在天地万物未有之前就已存在,由它生出天地万物之后,便在它的准则下周行不殆。

《道德经》得一章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自古以来,凡是得“一”者,其情形如此。天得此“一”之道,则高远而清明,日月星辰、风霜雨雪、春夏秋冬皆由其生发,周而复始依其规律而井然有序。地得此“一”之道,则宁静而不摇撼,地载于下,河山归位,发挥自然。神得此“一”之道,则充实无间,变化无穷,微妙不可见,不怒而威,不感而应。空谷若得此“一”之道,则充满生机而生万物。身为万物之长的王侯若得此“一”之道,必能正心处己,诚意处物,仁民爱物,使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其致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谷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

反之,若上天不得此“一”,必不能清明,分裂而不能圆覆于上,致使有星移宿易、星辰不顺、五行错乱、四序失和等现象。若大地不得此“一”,必然有山移地动,河竭旱涝,万物不能生长而无法宁静之象。若神不得此“一”,必然有不灵验之果,感之不应之象。若谷不得此“一”,便枯竭而不能盈。若王侯不得此“一”,则无以为尊贵,再无法为天下人之楷模,亦愧为“天子”之称。

可见,一切都不能离开“一”,“一”在其中运行,才可自然而然。故《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沩山大师一日筛米之时,不小心掉出了一粒米,他从地上拾起这粒米对众弟子说:“你们不要小看这粒米,百千粒米尽从此粒生。”六祖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乃数之元,理之始,一数立无数不立,一理真,无理不真,万物均赖此“一”而成,故得一即无所不得,知一即无所不知,了一即了万。这个“一”是道之妙用,佛日:一本散为万殊,万殊合归一本。

既然万物出于道,皆为道之妙用所生,那么最终也要回归于道。就像我们白天出门工作,晚上下班也要回家一样,所以“回家”乃修行之要旨,也是世人来此世间最重要的一件事。

有一个武林中人发现一个千年古洞,据说这个古洞中有一处巨大的宝藏。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在武林中传开了,整个武林为了这处宝藏而开始了腥风血雨,仅仅三天时间,这个洞的洞口、洞中已经尸体横陈,有许多人丧命。最后只有一个人杀出重围,战胜了所有敌手,独自一人进入了这个千年古洞,洞中血折迂回,他走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洞的最深处,只见宝物堆砌如山,将里面映射得金碧辉煌。他冲进里面,躺在宝山上大声呼喊:“从今以后,这些就都是属于我一个人的了。”他就这样带着满意的笑容,满身覆盖着宝物睡着了。当他醒来后,他开始装着第一批宝物出洞,可是却怎么也找不到来时的路,就这样找了七天七夜,最终因为精疲力竭又没有水和食物,而倒在了山洞里。

世间人为了追逐“宝藏”而展开争斗,为了得到“宝藏”而失去了生命。最后自认为得到一切,却迷失来时路,最终葬身于这些“宝藏”当中。世人每天为了追逐名、利、恩、爱这些“宝藏”而疲于奔命,不也是不仅没有得到,反而迷失了回家的路吗?

“得一”只是强说,“家”仍在原处,道本无动摇,本来就没有失去,何谈“得”呢?说“得”是因我们走得太远,迷失得太久,已经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回去,只好在“识途者”的指点之下,最终找到正确的路径。

萤火虫非常羡慕路灯,因为它的光芒在路灯下是微不足道的。于是它便去赞美路灯:“路灯伯伯,您的光好亮啊!我好羡慕您啊!”路灯说:“我有什么可羡慕的,我的光都是发电厂提供的,只要月亮一出来,我的这点光就黯然失色了。”萤火虫又去赞美月亮:“月亮娘娘,您的光好亮啊!我好羡慕您啊!”月亮说:“我有什么好羡慕的,我的光都是太阳给的,太阳一出来,我就不见了。我倒是很羡慕你,因为你发出的光芒虽小,但它却是你自己的啊!”

我们自身当中就有一颗宝珠,不但可以自照,还可以照人。

有诗为证:“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二、复一

既“得一”就要努力修持,使之不堕,故称“复一”,即恢复其本性光明之意。人皆有一宝珠受尘垢遮挡,失去本来光明,复一之宗旨即“返本还源”。

老子日:“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天下万物拥有同一个本源——道,道乃天地之根,万物之母,既知道生万物,人又是万物之一,当知道自己的“母亲”就是大道之时,就应该明白做人的立场与天赋,效法天地之无私,牢守大道母亲,依道而行德,不违天理人事,这样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

老子云:“使我絮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如果我找到了道,并认定了道的宝贵,便要时时处处行于光明大道之上,远离那崎岖与诱惑,以免走人邪径。

鲁君听说颜阖是一个有道的高人,便派了使者去聘请他。

颜阖住在简陋的巷子里面,穿着粗麻制的大衣,亲自在喂牛。使者来到颜阖家门口,问说:“这是颜阖的家吗?”颜阖说:

“是啊,这是我颜阖的家啊!”使者就把鲁君托他带的金帛礼物奉上。颜阖说:“先生恐怕弄错了吧!请你回去重新打听一下好吗?不然送错了人,你回去还是要挨骂呀!”使者见颜阖这副穷酸相,心中已经半信半疑。于是只好带着礼物回去了。

使者回去以后,不久又赶了回来。但是使者到了颜阖家,颜阖却早已走了。大智慧者不以外物自累。金帛礼物在颜阎看来,正是利缰名锁,所以便逃之天天了。

光明坦荡的大道非常可贵,然而在这个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变化万千的世间,世人性迷情执,颠倒倒置,舍弃平坦大道不走,要走那蹊径,以致愈走愈远,离道十万八千里。

因世人迷之深浅以及其根性利钝都有所差别,而对听闻真理也产生了不同之态度。所以老子在第四十章闻道章中提出:“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上等根性之人知道了道的宝贵与真实,便努力不懈地去实行。中等根性之人听到了道,却由于其知见不足,认识不清,所以将信将疑。下等根性之人听到了道,却由于其知见浅薄,便以为荒唐胡言,自己大笑起来。孔子就是一个为道忘躯之人,他曾经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足见其大智慧以及好道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