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门科学、是关于人的科学,管理者不能以某种借口来忽视个人的存在。管理者不仅要研究人的共性,更要研究人的个性;按照人的本来面目去理解人、教育人、培养人。教育又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解决下级的能力问题,更要解决品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良好的沟通和理解,是实施教育和管理的前提,禅宗祖师们对徒弟的教育,就是从对人的本性与特点上的理解开始的。如果没有对人的理解,那么,教育就是盲目的。管理者失去对下级的教育,与下级的沟通就会更加困难,就会造成更大的误解。最终的结果是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应该向禅宗祖师们学习,让管理工作从理解人开始。
八、休养生息以逸待劳
禅宗公案:
传说一天夜里,慧可的母亲家里一片光明,于是怀上慧可,所以给他起名叫光。
光十五岁的时候就会念很多经书,三十岁的时候跟随宝静禅师修禅定。又过了几年,忽然有一天头痛欲裂,僧人要请大夫为他医治,只听空中有人说话:“不要,不要,他这是在脱胎换骨,所以很痛。”
从此慧可头上有五个突起。于是他离开了老师。后来,慧可遇到了在嵩山面壁的达摩祖师,便上前求教。
二祖慧可问达摩祖师:“佛法心要,师父能讲给我听听吗?”
祖师说:“佛法的心要,不是能够从别人那里所能得到的。”
慧可说:“我的心不安宁,请祖师给我安心。”
祖师说:“将你的心拿来,我给你安。”
慧可过了很久,才对祖师说:“我实在找不到我的心在哪里。”
祖师便说:“我已经给你安好心了。”
管理禅悟:
在禅宗修行过程中,有一种境界叫轻安,就是当修行者达到某种修行境界时所获得的一种身体轻松康健的状态,这样对于修行是非常有帮助的。一个企业如同一个人一样,自身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也需要适当的调养,这就是管理过程中的休养生息政策。
当企业经过激烈的竞争之后,应该静下心来养精蓄锐,对自身在竞争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加以纠正,以提高企业自身的健康水平。这对企业进入下一轮的竞争是非常有好处的,如果管理者匆忙应战,让企业拖着一个有病的身体面对强敌,其后果可想而知了。
孙子说:凡是先到战场而等待敌人的,就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的只能仓促应战,一定会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调动敌人,而决不会被敌人调动。
以逸待劳,休养生息并不是怯懦,也不是推卸责任,它是一种权变手段。管理者要使自己的意志不为猝然发生的事件诱惑,则永远站在主动的地位。另一方面,静观事物的变化,以作最后的决策;设法使对方疲于奔命,挫伤锐气,然后伺机出击,也是竞争取胜的法宝。
市场是瞬息万变的,没有做好各项准备是不能当上赢家的。以逸待劳,休养生息并不是消极被动的等待,而是趁着这个机会大力调整内部战略战术。管理者首先要制定发展战略,制定发展战略就是必须依据自身企业的发展要求及资源、资金实力、项目运行、人员状况等实际情况,结合行业的发展态势、市场变化情况,经过综合分析后,及时、准确地发现市场机会与存在的困难,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方案,以利于企业实现发展目标。
要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必须以科学的数据作为基础,做好市场调研。市场调研的内容及任务较多,主要是做好市场的供求关系调研、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的调研、竞争对手的调研,还需做好国家宏观政策的调研,社会发展计划及有关政治、经济动态,让企业更能掌握市场主动权。管理者要根据市场调研的结论,企划开发建设项目的市场定位,确定项目的规划设计、产品设计、资金投入与筹措等实施运作方案,以适应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要求。
内部调整的方向还有很多,其中包括建立营销组织、价格战略、宣传推广等。总之,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管理者必须在适当的时机,放缓步伐,眼光向内,自我调整。从内部不断完善、不断提高,才能更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才能保证企业发展战略及目标的实现。
以逸待劳的前提是“安心”,如果心思不安,就难以有休养生息境界,管理者身心不安,强压躁动,结果内心压力一旦爆发,往往更具破坏性,容易造成决策失误。
九、规矩在心随心所欲
禅宗公案:
有个尼姑叫无尽藏,经常高声诵读佛经。
有一次,她在读《涅槃经》时遇到了一个问题,怎么读也读不懂,碰巧,被六祖慧能禅师听见了,就为她解释经中意义。
尼姑大喜过望说:“请你为我宣讲一下《涅槃经》的意义吧。”于是尼姑就拿着经卷给慧能看。
六祖说:“我并不识字,至于佛法的意义请只管问。”
尼姑十分惊讶说:“师父您字都不识,怎么能够领会佛法的意义呢?”
六祖说:“诸佛借语言文字宣说的真理,和文字没有大关系。语言文字有时表达不了真理的意义。只是方便。”
尼姑对此感到敬佩,告诉乡里老人说:“慧能是个深通佛道的人,应该让大家供养他。”于是人们纷纷前来拜见慧能,聆听佛法。
真理寓于文字有时只能隔靴搔痒,要寻找人生的真谛,要在人生的实践中才能获得。
管理禅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禅的妙境就在于轻松自在,一切的禅法都融会于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文化的精髓之中。事实上,禅宗并非没有规矩,只是禅的“不立文字”的态度,形成的一种超乎于言表之外的意境。因为任何语言都是有局限性的,在表达管理理念的时候,语言往往失于拙劣。如果文字能表达一切,那就不存在多种解释了,人类也不会发生如此多因语言而产生的误会。所以,管理者往往十分重视沟通,特别强调沟通,而不说是传达指示。禅的智慧,早就发现了语言的弊端,而高举“不立文字”的大旗,号召人们用心去领悟佛法的真谛。在管理过程中,下级的领悟能力往往是好的执行力的前提,悟性高不高是衡量管理者好不好的标准之一。
禅宗的特色既体现为一种文化,同时更体现为一种精神。当文化转变成每一个人所拥有的精神境界时,那么任何形式上的东西都形同虚设了。管理工作当然离不开很多的规章制度,条条框框,当这些文字所要表达的精神内涵,一旦融人了员工的心灵,转化为员工的精神,那么,企业的文化就真正建立起来了。当企业文化得以建立的时候,那些文字上的规定,也变得不在重要,因为大家已经在工作中形成自觉的行为。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内涵的表现,它体现在员工的精神风貌中。但很多情况下,许多所谓的“企业文化”,被贴在走廊、办公室和车间的墙壁上,并没有在员工的心中产生共鸣,这些口号似的标语,仅仅体现了管理者的一相情愿,而在实际的工作中,许多员工甚至管理者自身都与口号上要求的背道而驰。
鉴于此一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应该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这样就比较容易将制度落实到行动中,而不是落实在“墙面上”。很多管理者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企业的规章制度越严越好,甚至是越负责越好。结果,连管理者自身都难以执行。或者制度的制定本来就是针对员工的,那么这怎么能够将文字的表述,转化成人的精神?
另一方面,如果企业的规章制度越严越好,而不顾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那么全世界要一套规章制度就可以通用了,但事实上,各种不同的性质的机构、组织、企业都采用的各自的规则,同时形成了不同的企业精神,建立了不同的企业文化。
无论如何,任何规则都必须融人人心,才能落实到行动,而制定符合实际,迎合人心的规则,这是规则的最高境界。否则,企业的规则永远也不能成为企业的精神,企业的文化,这样的企业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既不能有准确的目标,更不能有到位的执行。
十、了解自己管理有道
禅宗公案:
法融十九岁出家,阅读大量藏经,入山凝心静坐,在一间石屋内修定,过了二十年修定的生活。
一次,四祖入牛头山,见法融端坐自若。
祖问:“你在这儿干什么?”
“观心。”
祖问:“观心的是何人?心又是什么东西?”
法融不能答,于是起身作礼,请四祖为他说法。
祖说:“八万四千解脱方法和一切妙德,同归戒定慧三门,虽有神通变化,却离不开心境。烦恼业障本来空无,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大道虚旷,绝思绝虑。不作观行,不起贪嗔,不怀愁虑,快乐无忧,这就是佛了。”
师问:“既不许观行,各种境界出现时,如何对治?”
祖说:“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自在,无须治理。”
法融从四祖得法,作《心铭》说:“菩提本有,不用守,烦恼本无,不需用除。”
休息不用起心,本来无亨为悟。
管理禅悟:
禅宗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其本来面目的显现,什么是本来面目?这正是禅修者经常问自己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参破,一切的修行都是浪费时间。不明本心,修法无益。禅宗把事物赖以生存的土壤,即事物存在的客观基础看得非常重要,假如忽略这一本质,就可能使我们的管理进入误区。你走得越远,错误就越大,因为你失去了自己的本心,忘却了管理的目的。
人想有所作为,了解自己非常重要。有些人似乎天生就是当领导的料,拥有领导、管理的好能力。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特别能力,有些人智力很好,工作却表现不佳;有些人智力平平,但是工作表现却很好。
了解了自己的能力,在工作中,就会目标明确,就可以扬长避短,放弃不适合自己的机会。顶住金钱、地位的诱惑,逐步走向成功。事实上,每一个人在这个世上都有可以发挥自己潜能的空间,但是必须首先学着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也了解自己的缺点。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与长处,就为自己开创了一片事业的天空。
管理企业和管理个人一样,对于一个企业,了解企业自身的情况也同样重要。既要了解企业的长处、特点,也要了解企业的“短板”在哪里。对于哪一项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瓶颈,应该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例如:曾经辉煌的公司,创新的热情将不如一个新创的公司,因为随着人员的沉淀,安于现状的、保守思想越来越严重。那些原来造就公司成功的旧有工作模式与价值观,反而变成了公司改革的最大羁绊。管理好的企业更易存在隐患,管理太好,各部门运转良好,常会使人由于眼前的成功而丧失长期的忧患意识,即使看到了这一点,如果不能明确危险出现的方向,仍是无法进行防范的,而一旦危机真的出现,再进行防范就已经晚了。
有时情况也会随着规模的变化而改变,有些小企业市场反应敏锐、上下沟通顺畅的小企业,一旦做大了,成为集团公司,常会变得上下沟通困难,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建立在功利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其实是不牢固的,它将削弱企业全局性的系统思考。
禅告诫我们,了解自己,重要的是端正思考问题、面对问题的态度,用你的心决定你的未来。管理者为了实现企业目标,也要了解企业在哪些方面有优势,哪些方面有弱点。那些不懂的行业、不能发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投资、偏离企业目标的项目,不要轻易尝试,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实施正确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