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都会产生错误,无论是身份高贵的人,还是身份低微的人都一样。而且,地位越高的人,错误就越大,后果就越严重。因为,这些高贵的人往往掌握着较大的权力,影响着许多人的工作与生活。
企业中,身份和地位比较高的莫过于管理者。作为下级应该掌握劝说的技巧,虽然是治病的良药,但是毕竟是非常苦口的。如果一点也不顾忌领导的面子,伤及领导的权威,这样提意见的人,自己的位置恐怕也难保住。
所以,韩非子认为,不可当面指责权贵们的错误,否则就会致危险。古代的人难以直言时,就假借鱼以喻说。人不能总是直言不讳,说话时要讲究艺术,善于委婉进言。
《三国志》中有一件有趣的事:曹操的儿子曹植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很受曹操的宠爱。因此曹操便想废除长子曹丕的世子地位,而改立曹植为世子。这一天,曹操叫来谋士贾诩,屏退左右,向贾诩说起自己打算废丕立植之意,并问贾诩:“你说说你的看法。”贾诩心中是不赞成改立世子的,可直截了当地否定曹操的心愿当然不行。贾诩听完曹操的述说后,一直默默不语,也没有回答曹操的询问。曹操见他半天不说话,便问道:“和你说了半天,可你却不回答我的问题,这是为什么?”贾诩慢悠悠地回答说:“臣下在想一件事,因而未能及时回答您的问题。”曹操又问:“你在想什么事?”贾诩沉思半晌,回答道:“我在想袁绍、刘表父子的事呀!”袁绍和刘表都是东汉末年称霸一方的豪强,袁绍因为非常喜欢小儿子袁尚,便让他代替了长子袁谭做了世子。袁绍死后,袁尚、袁谭各树一帜,互相争斗,最后都被主公您灭掉了。刘表也很喜欢小儿子刘琮,后来便废掉了长子刘琦,让刘琮做了继承人,最后也被主公灭掉。贾诩特意点出这两个废长立幼而最终又被曹操攻灭的人来,意在表明废长立幼终不可取,非常巧妙地表达了自己的劝谏。
曹操听了贾诩的话,当然马上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哈哈一笑,从此再也不提改立世子的事了。上级有失误不是不能批评,但一定要注意方式。
韩非子曾打了一个比喻,龙这种动物,看上去好像很威严很凶艋,但如果把它伺候舒服了,哪伯骑在它背上玩耍都没事儿。可是,它脖子下方有几片逆鳞,那可千万不能碰。若有人动了它的逆麟,它就要杀人了。领导也有他的“逆鳞”,游说的人如果避开领导的痛处不去触动它,游说的技巧也就差不多掌握到家了。
劝说领导要把握以下三个原则:一、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二、用婉言相劝,忠言顺耳利于听;三、巧施攻心术,先对方之忧而忧。
公元前356年,齐桓公死后,其子齐威王即位。齐威王迷恋弹琴,经常独自在后宫内抚琴自娱,不理朝政。一晃九年过去了,国家日趋衰败。周边国家看到齐威王如此荒唐,接连起兵进犯,齐国连吃败仗。
一天,有个名叫邹忌的齐国人,自称是高明的琴师,走进王宫,对侍臣说:“听说大王爱弹琴,我特地前来拜见,为大王抚琴。”侍臣禀报齐威王,齐威王一听很高兴,立即召见邹忌。
邹忌走进内宫聆听齐威王弹琴。听完后,他连声称赞道:“好琴艺呀!好琴艺……”齐威王不等邹忌称赞声落音,连忙问道:“我的琴艺好在哪里?”邹忌躬身一拜道:“我听大王那大弦弹出来的声音十分庄重,就像一位名君的形象;我听大王从那小弦弹出来的声音是那么清晰明朗,就像一位贤相的形象;大王运用的指法十分精湛纯熟,弹出来的个个音符都十分和谐动听,该深沉的深沉,该舒展的舒展,既灵活多变,又相互协调,就像一个国家明智的政令一样。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怎么不令我叫好呢!”邹忌接着说道:“弹琴和治理国家一样,必须专心致志。七根琴弦,好似君臣之道,大弦音似春风浩荡,犹如君也;小弦音如山涧溪水,像似臣也;应弹哪根弦就认真地去弹,不应该弹的弦就不要弹,这如同国家政令一样,七弦配合协调,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这正如君臣各尽某责,才能国富民强、政通人和。弹琴和治国的道理一样呀!”齐威王说:“先生,你的乐理是说到我的心坎里,但是光知道弹琴的道理还不够,必须审知琴音才行,请先生试弹一曲吧。”忌于是离开琴位,两手轻轻舞动,只摆出弹琴的架势,却并没真的去弹。齐威王见邹忌如此这般,恼怒地指责道:“你为何只摆空架子不去真弹琴呢?难道你欺君不成?”邹忌答道:“臣以弹琴为业,当然要悉心研究弹琴的技法。大王以治理国家为要务,怎么可以不好好研究治国的大计呢?这就和我抚琴不弹,摆空架子一样。抚琴不弹,就没有办法使您心情舒畅;您有国家不治理,也就没有办法使百姓心满意足。这个道理大王要三思。”齐威王因之醒悟,便和邹忌大谈治国定霸大业。
韩非子认为:说话的关键在于,要知道去美化别人所自夸的事。遮掩别人感到耻辱的事。人说话时要尽量捡别人爱听的来说,可以讨别人的欢心而不被厌恶。下级将有所陈说时,一定要弄清领导对自己的爱恨态度,否则就有可能受到疏远,丧失更多的进言机会。因此,下级进言时一定要讲究方法。
五、进言时要顾及领导之私
彼有私急也,必以公义示而强之。
《韩非子·说难》欲内相存之言,则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见其合于私利也。
欲陈危害之事,则显其毁诽而微见其合于私患也。
《弊非子·问辨》今听言观行,不以功用为之的彀,言虽至察,行虽至坚,则妄发之说也。
韩非子说:领导如果有个人的急事,会说话的下级一定要指明这是合乎公义的,并鼓励他去做。这样领导就会高兴了。
如果想向领导进献有利于企业的言论,必须用好的名义加以阐明,并暗示它也合乎领导的私利。想向领导陈说危害企业的事,就要说明这事的坏处和可能招致的非议,并暗示它也会给领导本人造成祸患,这样说话就比较容易成功。
韩非子认为,为了实现政治手段,要不惜使用一切手段。所以他主张臣属向领导进言时,可迎合人主,从而得到领导的信任,个人的主张也能得以实行了。下级进言时要讲究策略,不仅要讲明某事对企业的功过利弊,还要暗示这对领导本人的利弊,这样他的言论才易于被采用。
提建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给领导提建议更难,当下级表述了自己的建议后希望领导能够采纳就难上加难。这不是难在建议者心中首先要明白事理、理清思路,然后才能有好的建议可以提出,并不是难在我们表达得不清楚,甚至是巧言善辩,然后才能把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
说话最难之处,在于必须揣摩听话的领导的真实心思,领导的意图和利益所在,然后用我的话去迎合领导,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接受下级的建议。
如果领导一心想得到某种名誉和威望,心里甚至为了获得名不惜代价;可是,提建议的人却提建议说做什么什么最来钱,这样,在领导眼里就会认为你是一个不知趣的人,就会看不起你,也就不会重用和信任这样的下级。
如果领导现在所想的当务之急是怎样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一心想嫌大钱,为了赚钱什么都愿意干的时候,可是你却不识相地为领导出主意,说做什么什么名声最好听;这样,领导也会认为这个下级不会算账,不切实际,甚至叫你走人。
还有一种情况是提建议的下级最难把握的,就是当领导暗里想赚钱,明里却说要名声;下级信以为真,提出赢得名声的办法,正当下级以为正中领导下怀而自鸣得意时,领导表面上接纳你的主张,而实际上就会疏远你。
在这种情况下,下级必须认清领导的真实想法。根据领导的主意去游说,领导就会暗中采纳你的主意,表面上也许不认可你,而实际上会重用这个下属。
事实上,韩非子并不是号召大家成为一群奸妄的小人,韩非子之所以希望下级行阿谀奉承的事情,关键在于实用的目的,当下级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的时候,必须获得领导的信任,当下级的策略需要实施的时候,也不能使领导的利益受到损害。
韩非子认为,如果一个下级不被君王所信任,他的主张甚至有损领导的利益的时候,这个下级的言论和主张自然不会被采纳,那么,任何高明的主张都是废纸一堆。
在管理中,作为一个下级赢得领导的信任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被领导所理解,得到领导的理解,则容易获得领导的支持,工作起来也比较得心应手。反之,遭到领导的怀疑,那么,自己的主张就很难实施下去,在员工中的威信也很难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