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画界与文化界,有一种风气,在不熟悉时往往喜欢把有出众才华、文雅潇洒的人想当然地看成是南方人,这是对北方文化的无知所致。北京天津是国内书画最重要的城市,而北京、天津之于河北,正如重庆之于四川、上海之于江苏、浙江而又更近一层。河北由于地缘政治学的关系,向来是京畿直隶,地位远较其他省份为重。事实上,在清朝以前北京、天津都是河北的属地,这两个城市在民国以后都充当过河北省会,所以,许鸿宾第一次参加的河北省画展,展览会地点就设在天津。改革开放后,西方的大都市圈的概念引进了,因此,常常有人把河北纳入大北京圈,其实,从文化与风物角度,北京与天津却属于大河北圈,连京腔、津味也只是河北方言的一种而已。自从董其昌提出国画南北宗的理论后,由于这位长江三角洲的书画家崇南抑北,导致后世形成一种刻板印象,也就是南方书画家更高。其实这是对中国文化史与中国艺术史的歪曲。中国有史以来就是一个以北方为中心的文明国度,除了偶尔偏安割据的朝代,基本上都是在北方建都,文化艺术中心也理所应当在北方。这其中,河北在中国书画史上的地位是举重轻重的,代有巨擘。最有说服力的事实是,书画所用的笔墨纸砚,除了纸以外,河北都有骄人的历史。毛笔是蒙恬发明的,唐时河北的毛笔就很名贵,尤其是所谓中山兔毛,连李白都吟诵过,至今衡水侯店笔还是传统名产;保定易州是最早的名墨产地,南北朝时“易墨”就享大名,而唐时“上谷墨”更是出名,后来安徽所有的墨店无不以李氏传人自诩,其祖奚超就是五代时避战乱从保定南下的;歙砚的祖先也是易水砚。虽然时过境迁,文房四宝的产地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慨,然而在国画的工具主要原产地,国画文化积淀之深厚也就可想而知。国画近一个世纪以来,受西画的冲击,最严重的算是人物画,因为西画的最大优势其实也就是人物画。国画中的山水,和西画的风景可谓各有千秋。而国画中的花鸟,则在西画中没有严格的对应物,因为西画的花鸟大都是写生静物,没有生命力。所以说,中国花鸟画算是最有中国特色的画种。在西画中的昆虫基本上都是标本,只有中国画把草虫刻画得如此神气活现。也只有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把草虫纳入把玩豢养的范围,并且形成了一整套的用品用具文化与饲养、赏斗的方法,而且各有著作。在西方人只会养狗养猫这样的宠物时,中国人已经学会了在冬天怀里揣个蝈蝈葫芦玩。中国人对草虫的感情,充分反映出一个农业文明古国的审美情趣是紧紧地贴近土地的。
在评喻继高的画时我曾写过,工笔画最有群众基础。这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定传统。工笔草虫花鸟,在国画中可能是最不需要翻译解说的画种,也是最雅俗共赏的画种。因此,对许鸿宾来说,一直不存在作品寂寞与不被理解或欢迎的问题,相反,他要把握的是不能太一味顺应人们的喜好。从“文革”期间到80年代,还没有形成书画市场,可是人们喜欢他的画,都是以求索的方式,以至于他教过的学生毕业前都至少要一张他的画,连学校看大门的也都要他的画。后来有了市场,他虽在保定半隐居状态,可是画作不胫而走,根本应付不过来画廊画店的要求。这种供不应求的市场评价(经济学术语叫“用货币投票”),恐怕也是他能沉下心来、迟迟不急于出画册的重要原因。为了画画,他没有调到近在咫尺的京津,也没有想换一个牌子更亮的单位,对于乌纱帽也敬而远之,也不稀罕艺术界的职务头衔,很多人到了退休年龄恋栈,口头上说的是奉献余热,而实际是离了单位就失掉了个人价值,而他到点就坚决谢绝了“返聘”,他所追求的,就是全心全意不受干扰地画画。
历史总是出现循环现象,这可能是人类的本性所致吧。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讥刺的“时多高自位置,敝屣古法,随手涂抹,便夸士家气象,无怪画法不明矣!”(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版第35页)近几年有一些没有绘画基础与功力,只以怪奇欺世盗名,胡涂乱抹故作高深的画家,连书也没读几本,胸无点墨却以雅自居,强不知以为知,对于传统画家特别是工笔画家信口雌黄,最常见的伎俩便是以一个“俗”字抹杀那些有真才实学的老画家。其实,艺术从来没有什么雅俗之分,只有好与不好之分。画得好,俗的也雅。画得不好,雅的也俗。
那些不会画也画不好的却自我标榜是画家的,内心才是地地道道的俗不可耐。因为这种人本意并不在画,只因为画可以得名利而已。许鸿宾则是一心一意追求的是画,名利反而是附加的,有则更好,没有也无妨。因此,在艺术立场上,许鸿宾代表的是大雅正派。
许鸿宾不仅是北方人,还是北方的乡下人,正是因为打小在乡下以草虫为伴,才画得出这些小生灵。可想而知,他所崇拜的齐白石如果不是乡下人,也就画不出那些草虫蔬果、农家景物。许鸿宾至今仍然是河北乡土本色,也就是聪慧而不外露,灵秀而又内敛,本分朴素务实,能够因陋就简,安贫乐道,勤奋而乐观,但是又执著自信,不慕虚荣,不重派场。
和现今很多画家热衷大城市生活、热衷各种活动与场面迥然不同,许鸿宾基本上是半隐居,不仅不参加当地的书画界活动,也不参加北京的书画界活动。《郑玄传》有两句“闲居以安性,覃思以终业”,正是许鸿宾的写照。自称“不擅为文”的李苦禅,论艺之文屈指可数,毕生只为八大、徐悲鸿、黄独峰与许鸿宾四人作过序,以一门生而获泰斗师尊赐序,事岂偶然哉!生活在小城,许鸿宾就像一个标准的农转非的老百姓,没有一点艺术家的架子,言行朴拙,若有土气,如果不是看他作画,很难想象他是艺术家,因为他的穿衣打扮都普普通通,不像时下那些流行画家,虽然字写不好画也画不好,可是行头、发式却鲜明无误地标明自己是搞艺术的。许鸿宾则是外不张扬,而有内秀。
在市场中成功的画家都很喜欢讲究画室的布置,尤其是对画案更是精益求精。我曾经参观欣赏过很多名画家的画案,其用料与做工之考究都是无懈可击的,因此,画家们也愿意向同行展示评介自己的画案,当成自己的得意之作。许鸿宾在市场中也很成功,作为画家当然也喜欢画案,可是我发现,他是用买来现成的两个大会议台拼成的一个画案,论成本较之自己定做就便宜多了,可是非常实用。
如果把国画分为理论与实践两大系统的话,最科学的便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此事说来容易,做来很难。一般画家在掌握了画理与画法,进入了创作的天地后,往往就再也不回头去读技法书,而许鸿宾因为教学的需要,系统地对中国花鸟画的教学方法与作品进行过梳理,他的《新编芥子园画传·草虫篇》与《中国花鸟画诗画》,就是中国画教材中极有学术价值的扛鼎力作。而80年代所出的《怎样画草虫》更是行销数以十万计,成为草虫画技法书发行量最大的一种。画谱与技法书的整理撰写,让他从学术角度对工笔草虫写意花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准确地说,许鸿宾虽然是李苦禅的弟子,但是在艺术上他更是齐白石的再传弟子。从作品风格上可以看出,他的工笔草虫与写意花鸟,承绪的是齐派画风,对比强烈,行笔老劲,傅色妍丽。题材不避俗,这也是齐白石的作风。画家要依靠市场生存,而国画的购买者,总体的品位并不高,因此,许鸿宾也就有一些吉利富贵的传统题材画作。
诗文题跋也是齐白石一路,“我家水仙真怪哉,新年不开啥时开”、“山芋粥好吃,疙瘩粥也好吃”就都是平白如话而又生动活泼。另一首咏蝉也是自喻的诗:“半愚半痴亦半颠,脱却污壳便入禅,世态炎凉皆不觉,咽声依旧噪高天”,颇得唐人韵致。许鸿宾受过私塾教育,有旧书底子,可是不故弄玄虚,这也是保定作家群的风格。
也正是齐白石为中国书画艺术创立了晚年变法的样板。近年许鸿宾画的一批画明显有新的面貌与气象,尤其是大幅巨制,已经从80年代的拘谨、摆拍(摄影摄像术语),化而为左右逢源、自由自在。以我所观摩的上百幅近作而论,总的感觉是越大画得越好。这与市场崇尚大画的风气并没有直接关系,因为许鸿宾创作大幅面作品,是自1980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画《杜鹃飞蝶图》开始的,其后1983年又为人民大会堂创作巨幅《百蝶图》,再后他创作了《百虫长卷图》,这一脉络演进的痕迹很清楚,也就是许鸿宾作为画家把如何把草虫画从小品中走出来画大当成了一个探索的课题,不懈地反复尝试,终于找到了感觉。工笔草虫而有巨作,这是许鸿宾对中国画的贡献。
一个艺术家会终生受到在其学习成长时期最流行的名家影响,许鸿宾就是例子。在他50年代学画时,齐白石已经成为画坛神话般的巨人。齐白石所开创的艺术流派与作品样式,笼罩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花鸟画坛,他的贫寒出身、自学成材、老而弥坚、创作生命与自然生命同样高寿,都成为中国现代美术史浓墨重彩的一章。
李苦禅继承的是齐白石的衣钵,但是许鸿宾更多的是从品格、为人以及为艺的态度上取法李苦禅,虽然他常用一方“苦禅门下”的闲印表明师从出处(很明显印文是脱胎于齐白石的“大匠之门”),但是在画作中并没有多少李苦禅的影子,也许是因为本性上李苦禅是雄强粗犷,而他则更偏于细腻秀美吧。
倒是王雪涛特别是郭味蕖,对他的作品影响更大。除了向有幸亲炙的老师前辈们学习,他还没停止过向古人学习,近来的花卉就颇有赵之谦、黄宾虹的味道,虽是擅长工笔的巧手,却有意求拙。
许鸿宾是个热爱家庭生活的人,极重亲情,老家的三亲六戚都照应到了,子女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这从他近年来常用一方“双娟楼”印就可看出,因为他女儿与儿媳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娟字,拈出来合为一斋号,有若天成,既自然而脱俗,外人即便是不知此背景也会觉得很雅。斋名与字、号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姓氏文化,新中国成立以前只要是识文断字的都会在姓名之外有字,而“文革”以后,只余下极少数文史界与书画界还有此遗风,甚至连文学界都已经荡然无存。斋名与字、号一般都是有文化的人自己所拟,其中可以看出寄托、追求与意味。自古国人有传统,七十以后要启用新字、新号,因此,许鸿宾便开始在画上署“七十龄童”,这显然是从戏剧界的六龄童、六小龄童、七龄童等等艺名转化而来,但是却有点铁成金之妙,因为历史上这几个梨园名家的艺名只是写真,标榜登台献艺的年龄而已,“七十龄童”却以魔法把一老一少两个名词熔炼成极富张力与寓意的短语。
结识多年,我一直视许鸿宾先生为性情中人,是真正的踏踏实实做学问、全力以赴搞艺术的画家,虽然默默乡里,但是实在值得画界重视,事实上,倒是收藏者更早地认识了许鸿宾。在历次运动浩劫之后,汉语词汇有很多受到了扭曲,否则我是想用榜样或楷模这样的字眼的。艺术风格与成就永远是见仁见智,不过,在艺术态度与文化立场上却千古不变、世有定则,学画当如许鸿宾!乙酉三月,我有幸与许鸿宾先生长谈数目,获知将有《许鸿宾画集》付梓,蒙老先生错爱,征序于予,后生小子何才何能,然于先生之学、先生之画敢言略有心得,于时下画坛风尚与时弊多有感触,常咏刘禹锡玄都观诗二章,遂不揣浅陋,班门弄斧,草成拙文,亦有意就教于大方之家也!文虽终篇而思未尽,一月之内又不断有所感,于是一再补缀,几成新篇。
2005年五一长假写于闲闲堂
5月31日冰雹过后晚凉中改二稿
6月18日从上海合肥归来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