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投资大回报
1401300000010

第10章 社会也是一所大学 (3)

刘刚晚上给老板看煤场,实在犯困了就猫一觉,白天还要给老板跑腿,什么事没有了的时候坐在発子上就丢当地睡着了,你要不让他睡,他坐在那里就一个劲儿地打哈欠,像抽大烟一样。那个时候,刘刚巳经19岁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是最能吃最能睡的时候。刘刚实在是坚持不下去了。

就这样,刘刚在黑龙江的煤场和老板一起“倒霉”三个多月,他再次回到了大连。

自己给自己打工

1994年,从黑龙江回大连不久,经过反复思考,刘刚觉得是结束这种四处漂泊生活的时候了。出来闯荡为了什么?就是要混出个模样。刘刚说:“不是有一句话吗: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时不知道怎么我就想起了这句话,我想,不想当老板的打工仔也当不好打工仔。所以我决定自己当老板。”这就是一个在外边闯荡三年的收获。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踏着成功人的脚步!刘刚终于在社会这所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他要开始“博士后”的实践活动了。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为什么这么大的世界就没有我刘刚的立足之地?说要自己干,其实刘刚并没有钱。当时刘刚兜里一共有一千元钱,而且这是他有生以来最大的一笔财富。

刘刚在五金店老板那里干的时候熟悉了那个行业的朋友,也熟悉了那个行业的规矩,刘刚决定从这里着手。他在一个朋友的门市里租了一个柜台,一个月六百元,可以先欠着,又在朋友那里赊了一些货。原来老板回黑龙江的时候还剩了一些破东乱西,和老板打过招呼之后,刘刚也把那些东西弄到了自己的柜台里,这算把自己的一个柜台摆满了。有朋友就是好,手里搛着自己的一千元钱还没动呢,生意已经可以开张了。要不怎么说朋友就是财富呢?店面虽然很小很小,但是那毕竟是自己的,不管别人怎么看,自己看上去心里就觉得温馨。

在这个小不点的店面里一共干了将近一年,手里一共攒下了三千元钱。这时刘刚别提有多髙兴了,从16岁开始出来闯荡,给别人干了三年,手里才积攒了一千元钱,自己干了不到一年,手里已经攒下三千元钱了,这效率简直无法比,刘刚当时并不太会算这笔账,他用计算机反反复复地比量,就差周围有人,要不早把自己的脚趾拿出来掰一掰了,最后刘刚得出了一个让自己都非常吃惊的结论:自己当老板干一年顶上给别人打工干十年!1995年年初,有人承包了大连开发区物资公司的商场,刘刚抓住这个对自己来说比三中全会还要重要的历史机遇,来到了物资公司的商场,扩大了自己经营的规模。也是在这个时候,刘刚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小窝,结束了没有住处的状况。在物资商场的院子里有一个警卫用的小亭子,现在商场都承包出去了,小亭子没用了,刘刚每个月八十元钱租下了这个亭子。面积不到五平方米,放一个床之后一个人勉强够转过身来。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立足之地,刘刚为之奋斗了五年,一个人毫无背景地在外面打拼,容易吗?

这期间,刘刚遇到了他生命里的又一个贵人——马玉彬。刘刚是在给人搓澡的时候认识他的,那个时候马玉彬每次到花园别墅都是找刘刚搓澡。有一天马玉彬突然在商场里遇到了刘刚,这才知道了刘刚的情况,而马玉彬此时正在承包一个工程。没得说,刘刚很自然地就成了马玉彬的供货商。马玉彬要什么刘刚就给他送什么,马玉彬说了:价格由你看着办,不能随便乱来,但是你也要留有你足够的利润空间。就这样,刘刚仿佛成了马玉彬“狗腿子”,每天马玉彬一个人就足够刘刚忙的了,两年下来,刘刚赚下了他的第一桶金——五万元人民币。

刘刚是一个比较有思想的人。有了五万元之后,他开始琢磨了,老是这么像无头苍蝇一样地对缝、干这种杂七杂八的东西不是长久之计,要有自己的主打项目。就这样,刘刚在市场调査的基础上选择了轴承和皮带。

刘刚是这么想的:开发区的企业多,而且开发区的企业都是外资企业,自动化程度高,自动化程度越高就需要越多的自动传输设备,这就必然要用更多的轴承、床带。

而当时,开发区的很多经营项目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进口轴承都需要从广州、北京、上海进货,因为规格太多,价格太高,很多商家都是现买现卖,不存现货。而这样干的结果就必然导致了价格髙、供货周期长的后刘刚一干就和别人不一样。他根据客户的需要少量备货。每种规格的轴承客户要一件他就进两件,渐渐地他的存货就多了起来,而且都是有针对性的备货,所以从来都不在手里压太长时间,减少了进货次数,缩短了供货周期,逐渐地他就在开发区站稳了脚跟,他的轴承就代表了开发区的新潮流,很多经营轴承的业户开始到他这里来串货了,他成了众多轴承经营业户的“仓库”。一些特型的轴承、异型轴承、非标准轴承、一些偏、冷、少的轴承,别人没有的轴承,刘刚都有。刘刚终于完成了他自己的华丽转身。

炕头猫变成华南虎

2003年7月,刘刚所在的商场动迁,他来到了我们连发五交化商场。刘刚后来告诉我:“我到连发的时候库存商品一共是十八万元,手里一共有五万元存款,应收款大约也有五万元,加上一点简单的设备,一共有三十万元资产。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了2007年7月,刘刚离开了连发公司,自己注册了一家公司,叫欧亚特轴承有限公司。一共在连发公司待了整整四年,走的时候资产是多少呢?库存商品一百五十万元,银行存款三十万元,应收货款二十多万元,两套住宅,自用一套,出租一套,现代轿车一辆,合计总资产达三百万元。仅仅四年的工夫,一只炕头猫变成了一只华南虎,资产膨胀到四年前的十倍。

我想起一个故事:

有一日,毛泽东问黄炎培有何感想?

黄炎培回答:“我生六十多年,耳闻不说,所亲眼看到的,真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于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同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然环境渐渐好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中共诸君从过去到现在,我略略了解的了,就是希望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现在刘刚的事业可以说“其兴也勃焉”,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这个刘邦的第N代玄孙能不能也找到一个跳出这个周期律的办法。

在此,本人对他是否也会“其亡也忽焉”本人不予探讨,只对刘刚的事业“其兴也勃焉”总结以下这么几条:

第一,敬业。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刘刚虽然没有学习过《论语》但是社会这所大学使得他懂得了这样的道理。刘刚从一个16岁流浪儿发展到今天,他深知这一切的来之不易。因此刘刚把自己的这个小店当成自己的生命一样,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一次我们一个朋友中午举行结婚典礼,大家都到了,唯独刘刚没到。另外一个朋友给刘刚挂电话,刘刚说:

“我走不了,办公室没人。”结果,那天刘刚的份子钱拿了,婚宴却一直没去参加。刘刚后来和朋友们讲述他的“刘氏理论”:“办公室里任何时候都不能离人,无论你有什么事情,办公室里没有人我是绝不会离开的。来人就是来钱,来电话就是商机,也许你在屋里待了一上午都没有买卖,但是也许你离开十分钟的工夫,客人来了、电话来了,结果生意没了。

第二,管理到位。刘刚的生意是不大,但是他从干轴承那天起就想着要把生意做大,这是刘刚今天成功的重要因素。当时刘刚的总资产也就五万元,可是他不惜投人一万元购买了电脑,花一万元购买了《管家婆》软件,一开始就引人了微机管理。他把所有商品按进、销、存分别录入计算机中;其次,把所有商品按规格放置到编有号码的包装箱中。这样,顾客要什么规格的轴承只要在计算机中把编号输入进去,马上轴承的价格、库存数量、产地、存放地址等信息都一览无余。虽然只有五万元左右的资产,刘刚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规模小就放任管理。

第三,不断学习。孔子说:学不可以已。就是说学习不能停止。刘刚的文化水平不髙,只有小学文凭。但是现在他可以和很多轴承方面的高级工程师、专家一起交流,为外资企业的技术人员讲解轴承方面的技术、知识,指导企业的技术人员选型、配号、替代……这些东西来源于哪里?就是不断学习,不仅从社会这所学校学习人生的经验,也从书本里获取科学和技术知识。

第四,商品规格全。客户要过的规格刘刚一律记录在案,什么时间要的,需求量多大,要货周期大致是多长时间,联系人是谁……能记录多少记录多少,定期联络。

第五,有定力。干的时间长了,有了一些同行的朋友,大家经常在一起喝酒聊天,常常听这个说谁谁赚了多少,又说谁谁发了,再就是说做什么什么最来钱,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有些朋友就把持不住,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这一耙子那一扫帚,始终不能做大。刘刚自从1997年干起轴承之后,没变过样。他的理念是:一招鲜,吃遍天。

第六,守法经营。这可能是刘刚多年流浪生活总结的重要一条经营理念。

我的总结是比较枯燥的,其实刘刚很多的经商实务远比我的文字精彩得多。生活永远是鲜活的,而文字永远是呆板的。

对你而言也是如此,临渊羡鱼远不及退而结网。如果你也想使自己的生活精彩起来,也想来一个从炕头猫到华南虎的惊人蜕变,那你就只能拉出来遛遛了,这样一遛你就知道自己到底是骡子是马了。

创业经典启示社会也是一所大学,虽然这所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没有学分、也没有毕业证书,但是有心人一样可以过关斩将,从此岸走向成功的彼岸,享受鲜花与掌声。

任何时候都要把握住自己,逆境尤其如此。人生、创业就好比登山,哪怕向错误的方向迈出一步,也可能因此而越走越远。走得太远我们可能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朋友是创业最重要的资源,是比金钱更重要的资源。没有朋友,你就没有生意。有很多事情金钱是无能为力的。

面对创业的不同阶段,要学会思考,不断根据客观实际调整思路,适应现实。人不能沿着惯性无休无止地前行,在适当的时机,要学会选择,确立自己新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