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州继续发问:“假如没有目标,我又怎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道呢?”
南泉禅师说:“道是不可说的,也不可知。知是一种虚妄,而不知才是真正的智慧。得道的人虚怀若谷,不会被任何事物束缚和阻碍,万事空,心念空,空即澄明。”
真正的大彻大悟是一切皆空。人若悟得自性,任自性做主,生活的天地将顿时开阔,“菩提本无树”正是将束缚自性的一切外在形式去除,只留下了本性自由徜徉。这也正是圣严法师所指的从有我化入到无我的境界,是一种以无招胜有招的禅境。
一日,六祖慧能大师从两个僧人身边经过,听到这两个僧人正在争吵,就在旁边停了下来。
原来是因为一阵风吹过,吹动了经幡而引起了两个人的争执。一名僧人说:“是风在动。”而另一名僧人反对说:“错!明明是幡在动。”
慧能禅师走到两人面前,说:“你们俩都错了,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动,是你们的心在动。”
慧能所说的意思是,风和幡都是外在的、虚幻的,只有心存在于时空之外,本体清静而永恒。世事皆由心生,心不动则天下静止。只有在心静如水中体悟自性的清净,人才能明白“本来无一物”的真谛,最理想的状态是将“无”这个概念也一并放下。
“真如本性,寂静常然,梦中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悟到空,悟到无,就真正触到了禅机,得到了寂静的幸福。
低头见天:倒不如向后退一步
万事无如退步休,本来无证亦无修。
明窗高挂多留月,黄菊深栽盛得秋。
——宋·慈受怀深禅师《万事无如退步休》
有些时候,很多人都会陷入一种无法自拔的困境中,即使明明知道此路行不通,继续下去的代价将是飞蛾扑火般的灭亡,但依然无法说服自己后退,只能放任自己继续沉沦、再沉沦。其实,有时候倒不如后退一步。后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前方是死路却还要固执地走下去。
一位学僧在斋饭之余无事可做,便在禅院里的石桌上作起画来。画中龙争虎斗,好不威风,只见龙在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山头作势欲扑。但学僧描来抹去几番修改,却仍觉气势有余而动感不足。
正好无德禅师从外面回来,见到学僧在石桌前执笔前思后想,最后还是举棋不定,几个弟子围在旁边指指点点,于是他就走上前去观看。学僧看到无德禅师前来,就请禅师给予点评。
禅师看后,说道:“龙和虎外形不错,但对它们的秉性表现不足。要知道,龙在攻击之前,头必向后缩;虎要上前扑时,头必向下压。龙头向后曲度愈大,就能冲得越快;虎头离地面越近,就能跳得越高。”
学僧听后,连忙修改,果然动感十足。学僧非常佩服禅师的见解,说道:“师父真是慧眼独具,我把龙头画得太靠前,虎头也抬得太高,怪不得总觉得动态不足。”
无德禅师借机向众弟子开示:“为人处世,亦如同参禅的道理。退却一步,才能冲得更远;谦卑反省,才会爬得更高。”
另外一位学僧有些不解,问道:“老师,退步的人怎么是向前呢?谦卑的人怎么可能爬得更高?”
无德禅师严肃地对他说:“你们且听我的诗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你们听懂了吗?”
学僧们听后,点头,似有所悟。无德禅师此刻在弟子们心中插满了青秧,不知弟子们可否看见了秧田的水中天?
故事中无德禅师的诗偈、还有龙虎相斗时的表现,都是在告诉我们“后退”的智慧。“刚易折,曲则全”,“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样富有哲理的话,从古讲到今流传下来,但真正能够明白的有几人,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知易行难,道理心中都很明白,却无法用行动来实践。生活中人人都有自尊的一面,人人都有执著的时候。然而一个人再有自尊,再骄傲,也依然平凡如尘埃、脆弱如蝼蚁,所以在困境和挫折面前,正如龙和虎那样适时退缩,反而是制胜之道。
只有退一步的人,才能够看得更全面。退一步,其实是在眼界上、思想上前进了、提升了一个广度和高度。只有当人们俯瞰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才会发现,原来我们生活的空间那么狭小,平时忙于奔波的我们原来很多时候都只是在原地打转。
退步就是向前,能够以退为进是不争,以众为我是拥有,以空为乐是法喜,以无为有是富足,一个人能够不争、拥有、法喜、富足,自然能扩大人生领域。
退一步海阔天空,退是一种积蓄、涵养的生命姿态。君不见,运动健将在冲跳前往往有后退的姿势;拉弓射箭必须架弓在弦上,呈屈退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跳得高、射得远。
以退为进,是一种生命的大智慧。退步并不是忍让和怯懦,而是坚韧和刚强。真正的大丈夫是能屈能伸的,退只是表象,蓄势待发才是本质。退步本身就是在前进,退是在积蓄前进的力量,所谓磨刀不悟砍柴工也。进是前,退亦是前,何处不是前?在与他人发生冲突之时,要学会谦让,不要只为逞一时之强,而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牙齿还有咬着舌头的时候,何况是独立的人呢?因此,在面对人和事的时候,倒不如让自己向后退一步。
不过一念间:随时保有大自在的微笑
智者寂寂总无为,愚人碌碌把身缚。
万物之间无差别,虚妄偏爱和执著。
整天思虑太用心,岂非犯了大过错?
——隋·三祖僧璨大师《信心铭》
事事用心,偏执执著,都是修佛之人不可犯的过错。过分的执著后果就是偏执,为了追求而变得苟且或不择手段。然而,由于人们常常执著于某种念头,不到黄河心不死,恰恰因此忽视了生命中的种种美好,失去了得大自在的可能。佛家所谓大自在,就是进退无碍,心无烦恼的意思。当我们在大自在中,正如处在空空的境地中,空灵寂静,常有微笑。
有两个不如意的年轻人,一起去拜望一位禅师。两个人一起问道:“师父,我们在办公室被欺负,太痛苦了,求您开示,我们是不是该辞掉工作?”。禅师闭着眼睛,隔半天,吐出五个字:“不过一碗饭。”就挥挥手,示意这两个年轻人退下。
回到公司,一个人递上辞呈,回家种田,另一个却没动,依然留在公司。 日子真快,转眼十年过去。回家种田的,以现代方法经营,加上品种改良,居然成了农业专家。另一个留在公司里的,也不差,他忍着气、努力学,渐渐受到器重,后来成为经理。
有一天两个人相遇了,那个农业专家说:“奇怪!师父给我们同样‘不过一碗饭’这五个字,我一听就懂了,不过一碗饭嘛!日子有什么难过?何必硬巴着这个公司走?所以就辞职了。”
然后,农业专家问另一个人:“你当时为什么没听师父的话呢?”
“我听了啊!”那个经理笑道:“师父说‘不过一碗饭’,在公司里肯定是多受气、多受累,我只要想 ‘不过为了混碗饭吃’,然后就老板说什么是什么,少赌气、少计较,就成了!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吗?”两个人这时都迷惑了,到底禅师当年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于是,两个人又去拜望禅师。这时,禅师已经很老了,仍然闭着眼睛,隔半天,答了五个字:“不过一念间。”然后,挥挥手让他二人离开了。
故事中的两个人,命运因禅师的一句话而不同,但他们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又何必在意谁错谁对呢?对于人们来说,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完完全全、真真正正抓住的,无论是物,还是人。因此不必斤斤计较,刻意追逐。对于不生不灭的生命本源,要把握得住,要认识得透彻,才能够善始善终。正所谓“不知常,妄作凶”,醉生梦死,碌碌无为,终将痛苦离去。
想要抓住一切的人,往往什么都抓不住。
生活本来就是一种极其平常又平凡的过程,不常态的事物很难为人们所得。所以对于一些不能企及的事情过分的执著追求,常会累及身心,不得开悟,结果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
很多事情都在人们的一念之间。人们常常执著于某种念头而忽视了人生的道路上本就有很多的岔路口,适时适当地放下心中的执念,随时保有大自在的微笑,才能发现眼前美丽的风景。正如弘一法师所言: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当我们看清了一念的力量,又有什么看不开、放不下的呢?
不争,才是人生至境
生前枉费心千万,死后空留手一双。
悲欢离合朝朝闹,寿夭穷通日日忙。
休得争强来斗胜,百年浑是戏文场。
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明·憨山德清禅师《醒世咏》
我们生于尘世数十年营营役役、急急匆匆忙忙碌碌,其实不外乎是名和利。万物清闲,人又何必为了一争输赢而使自己不得清闲呢?只有我们完全摆脱外物的束缚,才能体会“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惬意。
《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佛陀时代,有一位二十岁的青年,天资聪颖。只要是他看过的事情就能学会。他凭此种过人的天赋,发誓要学遍天下所有的技艺,于是他四处寻师访道,学遍了世间种种技艺,且无不精通。于是他便萌生了与人比试的念头。他想,自己的才艺无人能及,战胜他人后定能流芳百世。
就这样,年轻人的足迹遍及许多国家,到处展现自己独步天下的技艺,未逢敌手。从此,年轻人傲慢之心炽盛,认为自己是天下第一。
一天,一位比丘手持锡杖来到年轻人面前。由于年轻人生长的地方没有佛法,所以他便好奇地询问:“你是什么人?手上的是什么法器,为何装扮与常人不同?”
比丘答:“我乃调御自身之人。”
青年问:“什么是调御自身呢?”
此时,比丘说了一首偈子:“弓匠调角水人调船,巧匠调木智者调身。譬如厚石风不能移,智者意重毁誉不倾,譬如深渊澄静清明,慧人闻道心净欢然。”说完,比丘就飞至空中。原来他是佛陀化身。此时佛陀在虚空中展现了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佛光普现,朗照天地。
接着,佛陀回到地面对年轻人说:“因为历劫修行,调御自身,我才能有如此神通。”年轻对佛陀佩服得地五体投地,于是向教佛请教陀调御自身的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