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
13703600000032

第32章 淡然自若:修出莲花般的空灵洒脱(3)

于是佛陀便对他开示五戒、十善、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四种禅定境界、三种解脱法门等殊胜妙法,并说明制弓、驾船、建屋等技术,都只是虚华不实、有生有灭的东西,若让自己沉溺其中,终究无法脱离生死轮回之苦。

年轻人凝神倾听,豁然领悟,遂发心出家修行。

资质过人的年轻人到最后为了争强斗胜,反而增长自己的骄慢心,身陷名利牢笼。其实,我们中的许多人何尝不是如此呢?“知出乎争,”“争”就是好胜。智慧越高,知识越高的人,意见越有害。别看读书人受得多教育,其实学问越高,意见越多,有时候越难办。越是知识分子,越要争名争意见,顽固不化。所以古人说,普通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常常为欲望而吵架,欲望满足了,就不吵了;知识分子则不单单是为欲望,欲望满足了也要吵,意见之争,故生“党祸”。人们难免犯“德荡乎名,知出乎争”的毛病,这便是输赢心在作祟。输赢心含义极丰,知名、成就、名利、观念均包含在内,人们常常为了争一己之利或者某种名誉而深陷其中,忙得忘乎所以,到头来才发现,身外之物皆是过眼云烟,人不争的清净才是做人的大智慧。

古人云:“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大意是,不追求官爵的人,不因为高官厚禄而喜不自禁,不因为前途无望、穷困贫乏而随波逐流、趋炎附势,荣辱面前一样达观,也就无所谓忧愁。所以,古时圣贤一向主张“至誉无誉”。也就是说,最大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同样,最大的名利就是忘记名利。我们时刻要记住,不争才是人生的至境。正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只有我们把荣誉、名利等外物看得很淡、很轻,才能不被外物所束缚,才能远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陷阱。

一杯茶中的莲塘:慢慢过自己的生活

枯树云充叶,凋梅雪作花。

击桐成木响,蘸雪吃冬瓜。

长天秋水,孤鹜落霞。

——宋·雪堂道行禅师《枯树云充叶》

很多时候我们忘记了好朋友的生日,忘记了亲人的纪念日,每天想着的就是看不到尽头的房贷还款,钞票化的人情往来,职场上的尔虞我诈,我们的生活被物质充斥了,我们的理想也都变得物质化了,所以我们急着赶路,跑得气喘吁吁都不愿停歇。世上有许多人钻营忙碌了一辈子,但他们究竟为谁辛苦为谁忙,到头来自己都无所适从。依照老子的观点,若想生活得充实而从容,只需记住两个字——徐生。徐,有缓慢的意思,只有明明白白、充满意义的“动之徐生”,才能心平气和、生生不息。南怀瑾先生强调,“动之徐生”是做人做事的法则,佛家要人做一切事都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悠然“徐生”,态度从容,怡然自得。人生不能一味地急于求成,正所谓“饭未煮熟,不能妄自一开;蛋未孵成,不能妄自一啄”,人间万事都有其平衡之道,“慢慢来”才是平稳心境该有的步调,况且慢不一定代表低效。

人们常说,慢工出细活,笨鸟先自飞。万物都是平衡而有序的,当你急切地想要某件事情成功时,也许你恰恰背离了它成功的条件。许多事与物都需要时间的雕琢,才能变得更完美。千万不要怕生活的节奏慢下来,就与社会脱了节,要知道:做事过于焦急,会令我们失去喘息的机会,到最后反而容易窒息。在急于求成的人面前,事情常会让人措手不及。当我们感到疲累的时候,不如静下心来,放慢脚步,欣赏沿途风光的秀美,春花的蓬勃灿烂、夏雨的专注猛烈、秋月的寂寥淡远、冬雪的晶莹无瑕、小溪的吟唱、蟋蟀的弹奏、鸟儿的放歌……这样令人灵魂为之震撼的美如果仅仅与我们擦肩而过、将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在人生路上慢慢地行走着,用一颗探求的心灵,携一份悠闲淡泊的神思,看一看世间的百态,品一品人生的甜苦,听一听鸟鸣虫嘶,嗅一嗅芳草鲜花,不需做高深的评论,只需用心去感触,去领悟,你就会发现生活是如此多彩。

有一个这样的故事,父子俩一起耕作一片土地。一年一次,他们会把粮食、蔬菜装满老旧的牛车,运到附近的镇上去卖。但父子两人相似的地方并不多。老人家认为凡事不必着急,年轻人则性子急躁、野心勃勃。

这天清晨,他们又一次运上货到镇上去卖。儿子用棍子不停催赶牛车,要牲口走快些。

“放轻松点儿,儿子,”老人说,“这样你才会活得久一些。”

可儿子还是坚持要走快一些,以便能赶上好时候,卖个好价钱。

快到中午的时候,他们来到一间小屋前面,父亲说要去和屋里的叔叔打招呼。儿子继续催促父亲赶路,但父亲坚持要和好久不见的弟弟聊一会儿。

又一次上路了,儿子认为应该走左边近一些的路,但父亲却认为应该走右边有漂亮风景的路。

就这样,他们走上了右边的路,儿子却对路边的牧草地、野花和清澈河流视而不见。最终,他们没能在傍晚前赶到集市,只好在一个漂亮的大花园里过夜。父亲睡得鼾声四起,儿子却毫无睡意,只想着赶快赶路。

在路上,父亲又不惜浪费时间帮助一位农民将陷入沟中的牛车拉出来。这一切,都使儿子气愤异常。他一直认为父亲对看日落、闻花香比赚钱更有兴趣,但父亲总对他说:“放轻松些,你可以活得更久一些。”

到了下午,他们才走到俯视城镇的山上。站在那里,看了好长一段时间。两人都不发一言。

终于,年轻人把手搭在老人肩膀上说:“爸,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他把牛车掉头,离开了原来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们就和故事中的这个青年一样,在人生中不断地奔跑,奔着下一个目标不断的奋进,我们的生活被忙碌,以及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所占满,心里、眼中也只剩下目标,当我们回头的时候,却发现生命的过程实际上是很美妙的。

生活需要一杯茶的清香,更需要我们在这杯茶中发现一片“荷塘”。每天早晨出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给自己泡一杯茶,听一曲优美的曲子,抑或在休息的时候给朋友送去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或者是陪着父母坐在电视机前说着家常,又或者一家三口一起去海边游玩,让心灵得到极大的放松……生活本就可以这么过,只是平时我们都太紧张了,而忘记了在生活中慢慢体味幸福的味道,我们大可以轻松一些,活的更洒脱一些,做事大可不必急躁,慢慢地走,慢慢地看,你会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很美好。

宁静地安住:让心不太紧,也不太松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唐?寒山《碧涧泉水清》

我们常常会看到大都市里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人群来来往往,他们的脚下好像都装上了马达一样,总不停歇,秉持着“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的人生信条在生活中奔波忙碌。但是他们在这样的忙碌之中,真的得到快乐了吗?

其实,生活不是只有劳碌奔波,生活充满着太多的乐趣。所以,停下你匆忙的脚步吧,只有让你的心不太紧,又不太松时,你才能感受到生活的韵味。假如不会在生活中发现乐趣,每天都马不停蹄地忙碌,连度假的时候也要急急忙忙地赶飞机,去那些杂志推荐的旅游景点,按照严格的时间表来安排自己的“休息计划”,这样的人,看上去生怕浪费掉了人生中的任何一点时间,而实际上,他却在忙碌中浪费掉了整个人生。

佛祖释迦牟尼年轻时,有一次,因为有事必须赶往一个遥远的地方,在当时,修行者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自己双脚。释迦牟尼心中挂念着事情,无视路程的遥远与艰辛,日夜兼程,终于离目的地不远了。总算能够及时赶到,释迦牟尼心想。

他走着走着,眼看再翻越一座山岭,就可以看到自己要去的地方了。释迦牟尼长舒了一口气。其实,在刚开始赶路不久,他就已经清楚地感觉到有颗小石子在他的鞋子里,不断地硌着他的脚底,让他觉得十分不舒服。这颗小石子虽然非常小,但却让人很痛苦。因为释迦牟尼一心忙着赶路,也不想浪费时间脱下鞋,索性便把那颗小石子当做是一种修行,不去理会它。直到此时,目的地已将抵达,而时间还有富余,他才停下急匆匆的脚步,坐在山路边休息,想将小石子从鞋中倒出来。

就在释迦牟尼俯身脱鞋之际,他看见了周围的水光山色,景色是如此的美丽。

看着如画的风景,释迦牟尼领悟到,自己一味地忙着赶路,心思意念都专注在目的地上,一路走来,居然完全没有注意到四周景色如此优美。

释迦牟尼脱下鞋子,将那颗小石子拿在手中,赞叹道:“小石头啊,真想不到,这一路走来,你不断地折磨我,虽然让我不舒服,但是却让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如果没有你,我就错过了这美好的一切。”

释迦牟尼鞋中的小石子就像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逆境,当遇到不如意时,我们何不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细心地品味生活中存在的美丽风景?我们一生劳碌奔波,却总忘记要找个地方定居下来停一停。日本有一个景区的公路上就竖立着这样一个告示牌:慢慢走,欣赏啊。

那是一条通往景区的必经之路,以前人们去旅游的时候都会匆忙而过,直奔景区而去,这样旅途上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根本是一种负担。然而这条景区前的小路,它实际上的美丽并不比里面的景区逊色,却完全被人们忽略。在这个告示牌挂上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原来路边的风景也可以这么美!这条路后来比那个景区还要闻名。并且值得一提的是,自挂上之后,那条路上就再也没有出现任何交通事故。

“慢慢走,欣赏啊”,用心体会慢的艺术,我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美好。确实,人生是一条漫长而又短暂的路,这一路苦也相随,乐也相伴,苦起来时,任凭哭天抢地、要死要活,依然难以跨越。而快乐时,时间便如匆匆如流水,在无意识中,悄然而过。不如采用欣赏的态度,慢慢地去消化苦,慢慢地去享受乐,这人生才能被我们无限延长。

外面再美的景致,无法使我们真正的休心息虑,而世间中声色犬马的娱乐,也无法使我们的内心清净悠然,外在的一切不过为我们的生活和修行徒增声色的迷恋。人应该如那池中的荷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不为世间繁华所蒙蔽,活出真正的自我,宁静地安住于我们的内心中,这时,生活的禅便算是被我们彻底参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