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看上去只有拳头大小,却既能造得出毫毛,也造得出城堡;倏尔是天堂,倏尔又是地狱。而我们孜孜以求的幸福,也只能由这颗心内生出,只有我们认真观照自己的内心,随时清除内心的毒素,让这颗心保有它最初的空灵清净,我们才能得到永远的幸福。
你的内心洁净吗:多从自身找原因
眼界念无染,心空安可速。
法相空林说,心随宝地平。
——唐·王维《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集》
对于很多人来说,看到别人的缺点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却很难。正如寓言所说,人的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缺点。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
夏朝时,有扈氏率兵入侵都城,夏禹就派他的儿子伯启去抵抗。结果伯启被有扈氏打败了。伯启的部下很不服气,请求继续进攻,但是伯启说:“不必了,我的兵比他多,地也比他大,却被他打败了,这一定是我的德行不如他,带兵方法不如他的缘故。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正过来才是。”
从此以后,伯启每天很早便起床工作,照顾百姓,任用有才干的人,尊敬有品德的人。过了一年,有扈氏知道了,不但不来侵犯,反而主动投降了。
像伯启这样,肯虚心检讨自己,并努力改正的人,最后的成功自然属于他。孔子也曾教育他的学生要在内心进行情感与理性、天理与人欲的权衡,时时进行自我反省,找出自己的缺点。
俗话说,一颗反省的心远胜过一张吵闹的嘴。与其一天到晚地批评别人,不如回过头来好好地审视自己,把对别人的要求落实在自身的实践上,这样才有助于自己的修行。
有这样一则关于猫头鹰的寓言,颇为有趣,我们也许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猫头鹰急促而忙碌地在树林里飞来飞去。一旁的斑鸠好奇地问:“老兄,你究竟在忙什么?”猫头鹰气喘吁吁地回答:“我在忙着搬家。”
斑鸠疑惑不解地问:“这树林不是你的家吗?你干吗要搬家呢!”
此时,猫头鹰叹着气说:“在这个树林里,我实在住不下去了,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听完猫头鹰的话,斑鸠带着同情的口气说:“你唱歌的声音实在聒噪,令人不敢恭维,尤其在晚上更是扰人清梦,所以大家都像。其实,你只要把声音改变一下,或者在晚上闭上嘴巴不要唱歌,在这林子里,你还是可以住下来的。如果你不改变自己的叫声或夜晚唱歌的习惯,即使搬到另外一个地方,那里的人还是照样会讨厌你的。”
这则故事让人感触颇深。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也像猫头鹰一样,常常抱怨环境不好或别人对自己不好,却很少反省自己,所以就想借着换个环境或结交新的朋友来改变尴尬的境遇。以工作为例,有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就是有些人频繁地换工作,当被问及原因时,大多数人的回答是人际关系不好或工作不顺心。但是,你不妨仔细想想,人际关系不顺畅或职场不如意,究竟是自己的原因还是别人的原因?相信现在的职场中人很少会考虑这些,在工作遇到挫折的时候只会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问题,只是一味地认为自己没有得到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认为上级处事不公,认为自己这匹千里马没有遇到好的伯乐。其实这都是自己为自己找的借口。很多人只是一味地追求自己所想象的工作及生活,却忽略了现实,往往给自己定位过高,对自己所追求的目标过于理想化,以致在行动时常常碰壁,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生活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可以表明我们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和自我反省,以及对社会、对自身条件的认识。所以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应该先从自身找原因,如果原因是出自本身的话,那么唯有改变自己,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当我们的内心洁净了,那么世界也会随之清明。
灌溉美好的种子,清除心中的毒素
毁誉无凭由他去,荣枯有运莫尤人。
能知隐晦心常泰,不恋繁华性自真。
——唐·古德禅师《毁誉无凭由他去》
在我们未入社会之前,我们的内心总是对自己对未来对社会存有很多美好的想象,这些就像是种子,在我们的内心静静成长,但并不是所有人内心的种子都会如愿开出一朵娇艳的花,很多时候,它们不是因疏于灌溉而枯死,就是被环境所污染而亡。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眼见、耳闻以及所感所想所拥有的欲望,都是侵蚀心灵花朵的毒素,所以,正如古德禅师所说,“不恋繁华性自真”。只有内心清净,才能得到幸福,享受人生。
崛多禅师游历到太原定襄县历村,看见神秀大师的弟子结草为庵,独自坐禅。
禅师问:“你在干什么呢?”
僧人回答:“探寻清静。”
禅师问:“你是什么人?清静又为何物呢?”
僧人起立礼拜,问:“这话是什么意思?请你指点。”
禅师问:“何不探寻自己的内心,何不让自己的内心清静?否则,让谁来给你清静呢?”
僧人听后,当即领悟了其中的禅理。
一个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过什么样的生活,只要他内心清净而安谧,就可以获得幸福。
有一天,李端愿太尉问昙颖禅师:“禅师!请问人们常说的地狱,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昙颖禅师回答说:“无中说有,如同眼见幻境,似有还无;太尉现在从有中生无,实在好笑。如果人眼前看到地狱,为什么心里看不见天堂呢?天堂与地狱都在一念之间,太尉内心平静无忧虑,自然就没有疑惑了。”
太尉发问:“那么,内心如何无忧虑呢?”
昙颖禅师回答:“善恶都不思量。”
太尉又问:“不思量后,那心归何处啊?”
昙颖禅师说:“心无所归。”
太尉再问:“人如果死了,归到哪里呢?”
昙颖禅师问:“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啊?”
太尉说:“可是,生,我是早已经知晓了的。”
昙颖禅师又问:“那么,你说说生从何来?”
太尉正沉思时,昙颖禅师用手直捣其胸,说:“只在这里思量个什么啊?”
太尉说:“是啊,只知道人生漫长,却没有发现岁月蹉跎。”
昙颖禅师说:“百年如同一场梦。”
百年如同一场大梦,人应该珍惜现在,减少忧虑,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去想着“未来一定发财”、“将来一定富贵”,谁知道将来又如何呢?现在过得好,活出了真我,就已经很快乐,何必强迫自己非要把未来建设得如何辉煌呢?人生是一场繁华的梦,只有不羡繁华、不存过多的欲望,心才能空明清灵。灌溉我们内心的美丽花朵,认真享受人生沿路的风景。正如古人所说“不恋繁华性自真”,当我们能够放下世间的繁华。就能够让内心了的种种发芽,并在尘世的污泥中舒展如水的花瓣。
截断散乱之流:安逸是人生的无底陷阱
难是言休即便休,清吟孤坐碧溪头。
三间茅屋无人到,十里松阴独自游。
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庚公楼。
修心未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
——唐·贯休《山居诗》
人的一生就好像是在旷野中的旅行,风雨无常是再平常不过,因此红尘世人都希望获得一份安逸的生活,可在追求安逸的过程中,常常忘记了“居安思危”的道理。正像一首禅诗所形容的:“四蛇同箧险复险,二鼠侵藤危更危;不把莲花栽净域,未知何劫是休时。”这里的“四蛇同箧”、“二鼠侵藤”出自佛经中的一则故事:
一位行者在途中被一只猛虎追赶,可偏偏此时他身在荒野无处可藏,于是心急如焚。也许天见可怜,他的眼前出现了一口枯井。行者欣喜若狂,奔到井边。他如此幸运,井边正好有一根藤,于是他便顺着藤下井。
当他快要到井底时看见下面盘着四只毒蛇。蛇吐着红信子,昂头盯着他。行者一瞧不妙,只好攀住藤挂在半空,不再往下,至少他暂时安全了。
正当他想松一口气时,却发现两只老鼠正在啃咬那根救命藤。一旦藤被咬断,他将跌落井底,受粉身碎骨与毒蛇咬噬之苦。
谁知此时,一群蜜蜂从井口飞过,滴下几滴蜜来,恰恰落在行者的嘴边。他一尝,蜂蜜的甜味丝丝入心。这一下,他竟开心得忘记了自己正身处险境。
故事中的这几滴蜜代表着人世之安逸。人在安逸中常常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境遇,甚至原来的自己,所以,居安思危,安逸环境中的人一定要守住自己的本心。
安逸中无法开出鲜艳的花朵,只有刻苦与勤奋才能浇开最辉煌的事业。就像机器长久不发动会生锈一样,人的意志也需要经常磨炼才能避免消极与沉溺。
无德禅师在收学僧之前,叮嘱他们把原有的一切都丢在山门之外。禅堂里,他要学僧“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给龙天”。但是,有的学僧好吃懒做,讨厌做活;有的学僧贪图享受,攀缘俗事。于是,无德禅师讲了下面这个故事:
有个人死后,他的灵魂来到一个大门前。进门的时候,司阍对他说:“喜欢吃吗?这里有的是精美食物。你喜欢睡吗?在这里想睡多久就睡多久。你喜欢玩吗?这里的娱乐任你选择。你讨厌工作吗?这里保证你无事可做,没有管束。”
这个人很高兴地留下来,吃完就睡,睡够就玩,边玩边吃。三个月下来,他渐渐觉得没有意思了,于是问司阍道:“这种日子过久了,也不是很好。玩得太多,我已提不起什么兴趣;吃得太饱,使我不断发胖;睡得太久,头脑变得迟钝。您能给我一份工作吗?”
司阍答道:“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
又过了三个月,这人实在忍不住了,又问司阍道:“这种日子我实在没法忍受,如果没有工作,我宁愿下地狱!”
司阍笑着说:“这里本来就是地狱!你以为这里是极乐世界吗?在这里,你没有理想,没有创造,没有前途,没有激情,你会失去活下去的信心。这种心灵的煎熬,更甚于上刀山下油锅的皮肉之苦,你当然受不了了!”
过于安逸的生活如地狱。当一个人所有的智慧与能力都在这样的地狱中消磨殆尽的时候,再后悔已经来不及。安逸是通往梦想之路的最大障碍,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如何取舍,你是否已经明白了呢?
每个人都要经受安逸的诱惑。三伏天,酷暑难当,暴晒的烈日之下与凉风习习的河边,你会选择哪一个?三九日,冰天雪地,寒风凛冽的旷野与温暖如春的炉火旁,你又会如何取舍?只怕,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这种安逸正是软陷阱。每个人都向往安逸的生活,经过长途跋涉,短暂的安逸生活可以使我们得到休息和宁静。但是长期的安逸,会磨灭人的理想,摧毁人的斗志,最终毁掉一个人。一开始就选择享受的人和一开始就执著奔波、接受千锤百炼的人,最后的结局往往是后者成了珍品,前者成了废料。
观照内心之空:看无相之界,听无声之音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唐·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虚空包容万有,因为“空”,大地任我们游走,空气给我们呼吸,万物供我们取用,假如没有“空”,人类就不知安住于何处。所以,我们应该歌颂空的伟大,空的包容。因为只有“空”才能生妙有。
在禅宗的观念中,空与有并非两个完全对立的概念,宇宙万有,因为虚空含纳包容,所以能有日月星河的环绕;高山不拣择砂石草木,才成其崇峻伟大。
俗话说“海纳百川”,很多人将“大海”作为浩瀚胸襟的代名词,而星云大师认为人的心是大海与高山都不能比的,“解除心中的框框,把心放空,让心柔软,就能包容万物、洞察世间,达到真正心中万有,有人有我、有事有物、有天有地、有是有非、有古有今,一切随心通达,运用自如”。
默雷禅师有个叫东阳的小徒弟。
这位小徒弟看到师兄们每天早晚都分别到大师的房中请求参禅开示,师父给他们公案,于是他也请求师父指点。
“等等吧,你的年纪太小了。”但东阳坚持要参禅,大师也就同意了。
到了晚上参禅的时候,东阳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然后在师父的旁边坐下。
“你可以听到两只手掌相击的声音,”默雷微微含笑地说道,“现在,你去听一只手的声音。”
东阳鞠了一躬,返回寝室后,专心致志地参究这个公案。
这时,一阵轻妙的音乐从窗口飘入。“啊,有了,”他叫道,“我会了!”
第二天早晨,当他的老师要他举示只手之声时,他便演奏了一种轻妙的音乐。
“不是,”默雷说道,“这并不是只手之声,你根本就没有听到只手之声。”
东阳心想,那种音乐也许会扰乱自己的修行。因此,他就把住处搬到了一个僻静的地方。
这里万籁俱寂,什么也听不见。“什么是只手之声呢?”思量之间,他忽然听到了滴水的声音。“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只手之声了。”东阳在心里说道。
于是他再度来到师父的面前,模拟了滴水之声。
“那是滴水之声,不是只手之声。再参!”
东阳继续打坐,谛听只手之声,毫无所得。
他听到风的鸣声,被否定了;他又听到猫头鹰的叫声,也被驳回了。
只手之声也不是蝉鸣声、叶落声……
东阳往默雷那里一连跑了十多次,每次都以一种不同的声音提出应对,但都未获认可。到底什么是只手之声呢?他想了近一年的工夫,始终找不出答案。
最后,东阳终于进入了真正的禅定而超越了一切声音。他后来谈自己的体会时说:“我再也不东想西想了,因此,我终于达到了无声之音的境地。”东阳已经“听”到只手之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