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最难看清的就是自己,正如古语所言:镜明而影像千差,心净而神通万应。清净心的一个含义就是“不可测、无障碍”。但是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人们的心境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恶人受丑陋之心的牵引而做坏事,普通人也可能因为执著心、愧疚心而使自己陷入痛苦,无法自拔。因此,人生在世,不必太过计较,不要为了他人的眼光而活,当我们能尊重自己的一切,自是修得了清净心。
传说,龙到了地上的时候,四爪着地,还有一爪抓着明珠不放;而蛟一落地,四爪抓住种种繁华,贪恋尘世,从此不愿离开。一个有明珠,自然其心光华,再次飞升;一个无明珠照耀,内心渐生污浊,想要再得飞升便很难了。
可是,世间人只知争论龙与蛟的区别在于是五爪还是四爪,却不知它们二者更大的分歧在于心清净与否。
其实,做人也正如龙与蛟,青云直上还是坠入深谷,全在个人的选择。毕竟,承担后果的只有自己。所以,我们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事业,本应完全在于我们内心的选择。而一颗清净的心能让我们的步伐更坚定,意志更清明,也会让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近。
不同的人因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同而选择了不同的生活,也造就了不同的结果。著名哲学家阿纳哈斯说:“人生有不同的滋味,想要品尝到什么样的滋味,一切在于自己的选择。”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我们所作的每一次选择就是这路上的一个岔道口,它们不停地延伸,把我们带向生命的终点。只有到了我们要离开这个世界的那一瞬间,我们才会知道自己归于何处。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心中会或多或少地有着某种遗憾或是懊悔:“当初,如果我……就好了。”但我们却永远也无法回到起点。
所以,人生的路,如何走,那就看我们一开始的选择是怎样的。一旦做了选择,无论平步青云还是崎岖坎坷,我们都必须坦然接受。因此,人生不想太苦,需要提前做好准备,思前想后、仔细掂量,别看眼前,着眼未来,一旦决定,就要狠下心面对,相信人生无憾,此生便不算蹉跎。
在面临选择时,不必太过在意周围的眼光和说辞。心清且净,我们才能真正地认清自己,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过上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可是现代人的状况大多相反,遇到顺境的时候太过高兴,遇到逆境的时候又太过痛苦,这在无形中给自己增添了迷惘和混乱。
我们之所以会穿上草鞋上路,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人生旅程,为什么要为了沿途的眼光来决定我们的步态呢?若是那样,便只是空费草鞋钱。唯有放下对世间种种声色的挂怀,不为尘世的光怪陆离蒙了双眼,才会拥有悠然清净的内心。
人生路漫漫,面对众多的困扰,我们要学会修炼清净心,不被他人的眼光言语所束缚,跟着自己的心走,必能从痛苦的此岸到达幸福的彼岸。
还生命本色:请以我的真实之名呼唤我
泥佛不渡水,神光照天地。立雪如未休,何人不雕伪?
——唐·赵州禅师《泥佛不渡水》
每一个人在刚走上社会时,都是满怀着希望与抱负的,然而一些人在遭受了挫折、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原本质朴的心就变了:爽直的人变得吞吞吐吐,心灵也渐渐歪曲了,抱负已然丧失了,失掉了本分做人的原则,最后变得窝囊了。大多数人都在浮华过后才意识到本色的珍贵。正所谓质本洁来还洁去,有时人应该成为一块拒绝雕琢的“原木”, 抛弃那些聪慧机巧与自私自利的贪图之心,保留人性中单纯、善良、朴实的东西,不要让外在的雕饰破坏自然的本质。
有一天,皇帝想要整修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于是他派大臣们去找国内技艺最高超的设计师,希望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
大臣们推举了两组人员,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则是几个和尚。
皇帝不知道哪一组人员的手艺好,就决定做一次比较。
皇帝让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装饰两座小寺庙,三天之后,由皇帝验收成果。
工匠与画师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油漆,和很多种工具;而让皇帝感到奇怪的是,和尚们居然只要了几块抹布与水桶等简单的清洁用具。
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
他首先看了工匠们所装饰的寺庙,工匠们敲锣打鼓地庆祝工程的完成,他们用了非常多的颜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艺把寺庙装饰得五彩缤纷。
皇帝看后满意地点点头,回过头来看和尚们负责整修的寺庙。他看后就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上任何颜料,他们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等都擦拭得非常干净,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亮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清楚地反射出外面的风暴,那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
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地感动了,当然我们也知道最后是谁胜出了。
我们的心也正像是一座寺庙,不需要用各种精巧的装饰来美化,我们需要的只是让内在原有的美,完整地显现出来。
如果你珍爱生命,请修养自己的心灵。人总有一天会走到生命的终点,金钱散尽,一切都如过眼云烟,只有精神长存世间,所以人生追求的应该是一种最本真的境界。
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上,心灵当似高山不动。居住在闹市,在嘈杂的环境之中,不必关闭门窗,只任它潮起潮落,风来浪涌,我自悠然如局外之人,没有什么能破坏心中的凝重。身在红尘中,而心早已出世,在白云之上,又何必“入山唯恐不深”呢?
修养心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用我们的一生去琢磨、修炼。心灵的宁静,是一种超然的境界!高朋满座,不会昏眩;曲终人散,不会孤独;成功,不会欣喜若狂;失败,不会心灰意冷。坦然地迎接生活的鲜花美酒,洒脱面对生活的刀风剑雨,还心灵以本色。
扎根下去: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名满天下,不曾出户一步;
言满天下,不曾出口一字。
——清·释硕揆《题钱湘灵室联》
老子有传世的三件法宝:“曰慈,曰俭,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是内心深处纯良与中正的外在表现;而俭是指一种适中适可的行事方式;不敢为天下先即应该如何去实践慈和俭。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凡事应从根本着手,解决问题即可,并不需要过多的形式与修饰,否则,便是冗余、便是负担和累赘。也就是说我们追求的应该是一种不苦不乐的、属于中道的生活方式,像树木扎根于土壤一样,稳稳地立足于生命之中,没有摇摆和迷失。
现在的人们都在追求自由和快乐,有的人追求物质的快乐,有的人追求享受自然的快乐,然而在佛教的观点中,人生本就是苦海,无法脱离苦的本质,所以便有很多人在对快乐的追求中迷失了自我。因此,佛家劝诫众人,在追求快乐时要拥有智慧,一位佛教大师曾说:“智慧就是对万事万物的豁达和穿透一切的力量,别人看到外,你看到内,别人看到相,你看到理;别人看到点,你看到面。”唯有用自己的智慧去看待人生的苦乐,才能参透生活的真相。
云照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他面容慈祥,常常带着微笑,生活态度非常积极。每次与信徒们开示时,他都会说:“人生中有那么多的快乐,所以要乐观地生活。”
云照禅师积极的生活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所以在众人眼中,他已经成为快乐的象征。可是有一次云照禅师生病了,卧病在床时,他不住地呻吟道:“痛苦啊,好痛苦呀!”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寺院,住持听说了,便忍不住前来责备他:“生老病死乃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一个出家人总是喊‘苦’,是不是不太合适?”
云照禅师回答:“既然这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经历,痛苦时为何不能叫苦?”
住持说:“曾经有一次,你不慎落水,死亡面前依然面不改色,而且平时你也一直教导信徒们要快乐地生活,为什么一生病就讲痛苦呢?”
云照禅师向着住持招了招手,说:“你来,你来,请到我床前来吧。”
住持朝前走了几步,来到床前。云照禅师轻轻地问道:“住持,你刚才提到我以前一直在讲快乐,现在反而一直说痛苦,那么,请你告诉我,究竟是说快乐对呢?还是说痛苦对呢?”
快乐与痛苦都没有对错。云照禅师告诉众人的是:人生有苦乐的两面,太苦了,当然要提起内心的快乐;太乐了,也应该明白人生苦的真相。热烘烘的快乐,会乐极生悲;冷冰冰的痛苦,会苦得无味;人生最好过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但是说来容易,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方式不是我们每个凡夫俗子都能轻易做到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有生之年去努力地追求。人这一生,快乐与痛苦总是相伴而生,若一味享受快乐,必然会在安逸的陷阱中丧失警惕;若长期沉溺于痛苦的深渊,又将在绝望的泥沼中无法自拔。生活总是苦乐参半的,不要期待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也不要偏执地认为人生毫无快乐可言。正视快乐的短暂,不回避痛苦的存在,在快乐中保持清醒,在痛苦时积极应对,这才是智慧的人生。
“对于有智慧的人来说,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也源自于内心的洒脱与淡定。一个人追求繁华容易,返璞归真却难;潇洒地享受快乐容易,坦然地面对痛苦却难。
人的心性就如一杯水,淡淡的清水里没有掺杂任何杂质,才能够长久地保持洁净的状态,一旦在水中放入了酸甜苦辣的调味剂,这杯水很快就会变质。人的思想也是,想法越多越复杂,就越容易变质;而甘于现实的人,能够坦然地面对所有的苦与乐,能享受不苦不乐的中道生活。
从容一生:一瞥一回眸的宁静与喜悦
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
——明·洪应明《菜根谭》
在我们看来,真正得悟之人,即使在纷乱尘世中,也能如风一般自由来去,正如明代文学家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所说“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即使整天吃饭,却从没咬到一粒米;即使整天走路,也没有踩到一块土。所谓事在人为,禅在人心。禅的智慧,是要运用到现实生活中的,而不光是在打坐的时候才用到禅。所以,滚滚红尘中,也可以修成正果,得到至上的正道。
水性向下流是众人皆知的常识,水汽上升,也是童叟皆晓的常识。但是,在这一升一降之间,是谁在做主呢?云水的升降,由自然做主,而人的一生,则由我们自己自由决定。很多人都在争论,出世和入世,到底怎样才能够更好地修行。有人认为只有完全脱离了生活的凡尘俗世,才能真正参禅修行,其实不然,参禅打坐首要是修“心”,不离入世,不废出世,所以,出世与入世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它们是相辅相成,须臾不离的。
倘若一个人入世太深,久而久之,必将会陷入生活的繁琐和苦恼之中,并在现实的种种恩怨、情欲、得失、利害、成败、对错里纠缠辗转,难以超脱;反之,一个人如果只是一味地出世,一味地冷眼旁观、自恃清高,一味地不食人间烟火,不去做一点入世的、有利于社会的事情,这样的出世没有任何意义。其实,用出世的态度来做入世的事业,立足于尘世,却心怀着出世的人生追求,也能很好地修行。
无相禅师行脚时,因口渴而四处寻找水源,这时看到一个青年在池塘里造水车,无相禅师就向青年要了一杯水喝。
青年以一种羡慕的口吻说:“禅师,如果有一天我看破红尘,一定会跟您一样出家。不过,我出家后不会像您那样到处行脚、居无定所,我会找一个隐居的地方,好好参禅打坐,不再抛头露面。”
无相禅师含笑问道:“那你什么时候会看破红尘呢?”
青年答道:“我们这一带我最了解水车的性质,全村的人都要靠这个水车提供水源,如果有人能接替我照顾水车,让我无牵无挂,我就可以出家,走自己的路了。”
无相禅师问道:“最了解水车的人,我问你,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或完全离开水面会怎样呢?”
青年答道:“车是靠下半部置于水中,上半部逆流而转的原理来工作的,如果把水车全部浸在水里,水车不但无法转动,甚至会被急流冲走;同样的,水车若完全离开水面也不能提上水来。”
无相禅师说道:“水车与水的关系不正说明了个人与世间的关系?如果一个人完全入世,纵身江湖,难保不会被五欲红尘的潮流冲走;倘若全然出世,自命清高,不与世间来往,则人生必是漂浮无根。同样,一个修道的人,要出入得宜,既不袖手旁观,也不投身粉碎。”
无相禅师所说的正是应对俗世的最佳之法。其实,只要我们有一颗不断追求禅理的心,在哪里修行并不重要。古人云:“山高水自流,不为什么;无心云出岫,如来如去。”因缘如此,自然如此。这不正是诸佛菩萨的功德吗?
正是无心云出岫,学禅家做人处世,就要学习修一颗如来如去的从容心,所谓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不要太在乎生活里的是是非非。正如弘一法师所说:“要试图放宽心量,包容世间的丑恶。人家赞美我,我心生欢喜心,但不为欢喜激动;也许这欢乐之后,便是悲伤。人家辱骂我,我不加辩白,让时间去考验对方……”
行云流水,泽被群生,无住无着,无我无人,但确又是适如其时、适如其处、适如其分地或降为水,或升为云,且从容过好自己的一生,管他是水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