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现代全面预算管理
13655400000002

第2章 全面预算管理概论(1)

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系统了解预算、预算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与内涵;正确理解全面预算管理及其特点;掌握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与要求;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并能做出选择。

第一节 预算与预算管理

一、预算的定义

“预算”(budget)一词起源于法文baguette,意思是用皮革制成的袋子或公文包。在19世纪中期,英国财政大臣有一种习惯,即在提出下年度税收需求时,常在英国议员们面前打开公文包,展示他所需要的数字,因此,财政大臣的“公文包”就指下年度的岁入岁出预算数。大约在1870年时,budget一词正式出现在财政大臣公文包中的文件上,这就是预算制度最初的来源。

“预算”(budget)在不同的领域中因应用的背景与范围不同,其含义也有所不同。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预算,常常是指国家、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的预算制会计。现行事业预算会计是一种收支预算或某项工程的资金需求计划,以达到国家财政预算收支或限额预算拨款的控制,保证国家财政收支预算的平衡。而企业领域运用的预算则有其特定的含义,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手段和制度安排。本书主要论述企业预算及其管理。

对于企业预算的理论研究,有许多不同的见解。比较典型的观点有:

会计辞典的解释为:

1.是将来经营的准绳,并用以控制将来营运进行的一种财务计划。

2.任何未来成本费用的估计。

3.任何有关人力、物力及其他资源运用的有系统的计划。

此外,中外许多学者对预算作了如下的定义:

1.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ols)把预算定义为一种由人来控制成本、费用的会计技术。

2.哈罗德·比尔克曼(Harold Bier man)则认为有两类预算:一种是“预测”(Forecast),告诉经理人员他在未来将可能处于何种地位;另一种是“标准”(Standard),告诉经理人员预定的效率水准是否已维持或达到。

3.弗雷姆根(Frogmen)认为预算是一种广泛而协调的计划,以财务条件来表达。

4.查尔斯·T.霍恩格里(CharlesT.Hangmen)认为预算是行动计划的数量表达。

5.格伦·A.韦尔什(Glen A.Welsh)则认为预算是一种涵盖企业未来一定期间内所有营运活动过程的计划,它是企业最高管理者为整个企业及其各部门预先设定的目标、策略及方案的正式表达。

二、预算的特点

预算具有如下特点:

1.预算是一项整体的经营计划。

2.预算是以财务数据表达的对未来的预期,未来的预期包括一特定的计划(包含长期、中期及短期)。

3.预算的主体是一个国家、企业、组织或团体机构,本书中所说的预算主体仅指企业组织。

4.预算一般包括财务货币收入及支出。但本书中的“预算”一词则包括企业财务货币的和非财务货币的、与企业价值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

5.预算表达相当有系统,以便分析比较。

6.预算必须经过相关组织机构审议通过。

7.预算是执行的准则。

8.预算应反映为一书面文件。

三、预算的实质

从以上预算的定义可以得出:预算,就是企业经营计划以及预期经济活动的一种货币数量表现,是指企业在科学的对内外部各因素进行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上,用价值量和实物量等多种形式将决策的目标具体地、系统地反映出来的企业未来一定时期经济活动的一系列目标和规划。它既是经营决策的具体化,又是企业控制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

预算在传统上被看成是控制支出的工具,即只考核支出情况,而不测算企业营业期内收入,这是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结果。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预算是对企业的资源获得最佳生产率和获利率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控制工具。

四、预算的功能

一般认为,企业预算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规划功能

1.制定企业目标及政策。预算经过规划、分析,并加以数量化,有系统的编制,使企业的目标及政策能具体体现。例如,企业管理目标是追求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降低成本?或是提高品质?目标一经确定,便可制定策略及政策,并定期检查执行结果。

2.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机会与威胁。预算可促使企业组织对各种环境变化事先加以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有助于洞悉未来潜在的机会与威胁,将财务风险、经营风险降至最低。

3.能促使企业资源(资本)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企业的目标无限,但资源有限。因此,规划是一种选择过程。在各种替代方案中,选择最有利于付诸实施,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源/资本配置方案。

(二)控制功能

规划与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仅有规划而没有控制,则规划容易流于形式;如果仅有控制而没有规划,则控制也没有依据。因此,规划与控制必须前后对应,密不可分。预算在控制方面的功能有如下方面:

1.依既定的目标执行。控制的标准在于目标的制定。预算执行过程中,管理人员应随时注意一切经营活动是否背离目标,背离的行动是否允许,如何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纠正,使行动继续朝原定的目标进行等。

2.通过信息反馈,了解在预算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障碍。通过绩效评估及信息的有效反馈,可以了解预算差异发生的原因,并根据问题所在,对症下药,采取纠正措施,以利于预算目标的达成。

3.可避免浪费与无效率的产生。由于预算绩效考核的实施,每一部门与员工对所分配的资源,必能善加使用,因此,可使资源浪费或经营不利因素降到最低限度。

4.作为今后规划的依据。今日发现的偏差是明日改进的依据。管理部门可针对预算标准进行定期检查,制定未来的预算决策。

(三)沟通功能

1.减少预算执行的障碍。经过有关预算执行责任主体和员工参与预算的编制,可使预算制定层与执行层相互沟通,达到共识,减少或消除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障碍和阻力。

2.便于预算目标的达成。预算编制,可使预算制定层了解各预算执行责任主体和员工的需求与意见,各预算执行责任主体和员工也可体会预算制定层对其的期望与态度。因此,经过相互沟通、了解,可促使其共同努力达成预算目标。

(四)协调功能

1.协调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利用。企业要达到既定目标,各部门必须同心协力,团结合作,摒除门户之见及本位主义,以企业整体利益为核心。也只有通过预算,才能加强各部门间的联系,并系统运用企业的有限资源,以发挥最大的增值效益。

2.调整经营活动使其与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相配合。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为求生存并谋求最大利益,必须不断观察并适应外部经济环境的动态变化。预算可迫使各阶层主管不断对外部经济环境加以审视及分析,从而拟定最佳经营决策方案,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经济环境。

(五)激励功能

1.参与预算,激励员工。预算是全体员工参与规划的产物,而非经营者或高管层的单一计划指令。因此,企业编制预算,应该扩大参与层面,积极鼓励、吸收员工参与,促使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结合,使之顺利达成企业目标。

2.目标明确,奖惩分明。预算目标应合理且具有可实现性,才能有效激发预算责任主体和员工的潜力,并且预算执行应配合奖惩激励制度的实施,以促使预算责任主体和员工全力以赴,在追求预算责任主体和员工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达成企业目标的实现。

从以上预算的功能可以看出,预算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控制与激励机制,它将预算责任主体和员工个人的行为调和到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这一层面上。也就是说,预算作为一根“标杆”(benchlnark),使所有预算执行主体都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现在做得如何,如何努力地去完成预算,预算完成与否是如何与其自身利益挂钩的等等,从而起到一种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相对等的作用。其作用还体现在:

1.能够保证预算最大限度地得以实现。

2.通过预算目标与实际结果的比较,预算控制能使经营管理者随时了解预算主体范围内的实施进展情况。

3.通过分析预算目标与实际结果的差异,揭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加以调控。

4.能够反映原始预算的现实性与可行性,并由此决定是否调整修改原始预算,使之更有利于预算制定的科学与合理。

5.通过实际结果与预算标准的比较,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本运营效率和效益。

6.有利于实施分权管理、授权经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