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谦虚听取他人意见是李世民成功的最大因素。他聪明绝顶,遇事也能立即做出正确的判断,但决不因此而刚愎自用。相反的,他乐于听取不同的意见,然后分析利弊,从中选取一个最好的方法去实行。
从此,李世民的公馆便成了江湖豪客的秘密聚会所,他除了得到许多谋士为他效力外,还交结许多拥有兵将的英雄人物。
霍邑之役显神通
“如今皇上昏昧,民生困窘,咱们晋阳城外就是战场,每天厮杀来厮杀去,我们即使有心改善百姓的生活,也无法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实施,所以我认为只有顺从民意,发动义兵,才是最好的方法,您说对不对?”李世民积极地游说父亲。
李渊听后大怒,忙把李世民关在房里不让他出来。但是李渊不禁想起当年那位奇异书生的话。再有,这回突厥来侵犯边境,李渊因兵少不幸战败,朝廷方面不听解释,曾经要派人押解李渊到江都问罪,幸亏得人解劝,隋炀帝才收回成命,不再追究。李渊想了一夜,终于同意起兵了。这一年,李世民年仅二十岁。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尊隋炀帝为太上皇,辅持当时留守长安的代王侑(隋炀帝之孙)为帝,传送檄文到各郡县。古代社会臣子反叛是极大的恶名,因此李渊父子不得不找一个合理的借口起兵。他们以“废昏立明”为口号发动起义,李氏大军浩浩荡荡地向长安开去。起义的第三天,就把太原外围的几个郡县都攻下来了。
当时隋朝边境最强大的敌人就是突厥,为求得援助,李渊特派刘文静前去交涉,并表示必要时即使称臣也无所谓。有计谋有远见的李渊认为大丈夫能屈能伸,不要为一点小事而坏了大局。突厥人喜爱财物,就向他们承诺,成了大业后,一定会送很多金银给他们。如果财物打动不了他们,必要时也可向他们称臣。
刘文静果然不负众望,不但使突厥首领始毕可汗立即派遣两千骑兵增援,并且赠送战马千匹。
李氏大军分几路攻至霍邑城下时,代王派宋老生率两万精兵进行抵抗。隋将宋老生是个比较有谋略的人。他知道霍邑城非常坚固,城内存有丰足的粮食,难以硬攻。他想出“避不迎战”的计策,下令紧关城门,闭不出战,决心以死守来拖垮城外存粮不多的李家军。
这一着棋果然下对了。没几天,李家军的粮食快吃完了,敌人还是不肯出来应战,加上连日暴雨,使得士气一天天的低落,到后来李渊也泄气了,下令班师回太原。
李世民得知消息后立即冲到营内对父亲说:“李家军乃是为天下生民而起的,应该直入长安号令天下才对,怎么能因为一点小挫折,就退回去。这样岂不是和打家劫舍的盗匪一样吗?这样回去会叫天下人笑话的。父亲,请您收回成命,军队绝对不能撤退。”
李渊摇摇头说:“命令都下了,而且雨一直下个不停,可见是天都不帮忙,还是回去才是上策啊。”说完就走开了。
李世民出去一看,左路军已经开始撤退,便冲过去极力拦阻,但军心溃散无人肯听,哪里拦得住?他一急便跪在军门外号啕大哭。
李渊被他吵不过,便叫进来问:“你到底想干什么啊?半夜三更了,还在那大哭大叫,成何体统!”
“父亲,我哭是因为这一回咱们都要没命!”李世民悲痛地说,“您想想看,这一撤退士气全无,后面的敌人却士气正旺,不用多久便可追上我们,我们必定抵挡不住,大家不是都要没命了吗,我怎能不哭呢?”说完又低声啜泣。
李渊这时才醒悟过来,叹口气说:“你说得有道理!只是左路军都已经往回撤了,该怎么办才好呢?”
“没关系,我的右路军还没动,留他们在这防守,我和大哥分头去把左路军追回来。”李世民和大哥建成立即骑马去追赶。半路上雨愈下愈大,他们两人居然跑到一个山谷中。
“老二,这是什么地方?”建成问李世民。
“我也不知道,看样子我们是迷路了。”
“那怎么办呢?我看就坐在这儿等天亮吧,免得不小心摔到谷底丧命了。”建成垂头丧气地说。
“不行,那军队可就追不回来了。我记得刚才经过一个双岔口,我想另一条路应该在山的那一头。大哥,咱们翻过这座小山吧!”
“啊!翻过去——”建成正要反对,看到李世民坚定的神色,只好将没说出口的话吞下,将马丢弃,开始爬山。
天色微亮,建成全身湿淋淋地倚在树干上喘气,望着在他前面数十尺,仍不停前行的弟弟,不禁摇头说:“二弟,我真服了你,如果爬过去不是另一条路怎么办?”
“总会有一条路的,只要有路就可以找到他们。”李世民信心十足地说。
费尽力气爬到山顶,果然瞧见下面树林中隐约露出军队的旗帜,二人精神大振,又呼又喊地急跑下山,终于将军队追了回来。
回到驻地,李世民立刻冲入父亲的营帐。
“父亲,我在回来的路上想了一下作战策略,我认为应该用速战速决的方法才能取胜。您想,宋老生是个经验丰富的将领,他的部下都是训练良好、身经百战的精兵。我们的军队成立没多久,将士没有经验,训练时间不长,士气还很不稳定。更严重的是现在粮食不足,再耗下去,咱们就会不战自败,必须用激将法将他们激出来,然后速战速决。”
“好,好,我立刻叫人去办,你快去躺会儿吧。”李渊看着奔波了一夜全身湿透却神采飞扬的儿子心疼地说。
老谋深算工于心计的宋老生起初对李家军的叫骂毫不理会,但是经过李世民一再挑衅,他手下的将士忍耐不住了,纷纷要求开门迎战。宋老生在李家军愈来愈难听的叫骂声中不禁心烦气躁,又在城头上看到李世民带着几个仆从,拿着马鞭沿着城下,边走边指指点点,一副不把城上将士放在眼中的神情,更是气得火冒三丈。再加上身边的将士不断劝说,宋老生立刻传令敲鼓宣战。
围城的第二十六天,宋老生终于率兵出城迎战了。李氏父子早已摆好了阵势,李渊和建成带一路兵攻打城东,李世民和姐夫柴绍带兵攻打城南。“擒贼先擒王”,宋老生决定先攻东阵,只要将李渊拿下,这场战争就稳操胜券了。他一拍马便杀了过去,建成立即前来迎挡,三回合后被宋老生击落下马,东阵败退。
李世民一看形势不对,立刻策马转向城东。宋老生前后受敌,应接不暇,只好急忙退到城边,想要从事先备好的爬绳梯入城,不料李世民带领士兵已经追到,一刀就把宋老生斩杀在城下。隋兵见将领被杀,顿时乱了阵脚,没有费什么工夫,霍邑城仅半天就被攻下了。
攻下霍邑后,李家军士气大为振奋,不到十天又攻下好几个郡县。这时,刘文静请来的突厥援兵也赶来会合,使得李家军的势力更强了,影响也越来越大。有许多势力较小的割据军队赶来投靠。针对这种情况,李世民提出了他的主张,就是捐弃私嫌,只要是真心诚意为国家为百姓的,都欢迎他们加入李家军。
另一方面,李世民又吸取了霍邑一战中因军粮不足、险些导致不战而败的教训,提出先夺永丰仓(今陕西澄城县南)再攻长安的主张。
实施这两大主张后,李家军的军力越来越强。等到十月围攻长安城时,已有将兵二十多万。代王虽派兵顽强抵抗,但哪能挡得住这一支百战百胜,又有充足粮食做后盾的雄师呢?因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长安城就被攻下了。
攻取长安后,李渊仍立代王为帝,自己做大丞相,加封唐王。随后立即和百姓约法十二章,将隋朝苛政全部废除,并勒令部下不许侵犯隋朝的宗室及天子宗庙。从此,中国北方的政权就转移到李氏父子的手中。
隋炀帝到江都后,生活更加奢靡无度。这时传来了长安被攻陷的消息,他便决定不再回北方了,下令在今天的南京市修筑丹阳宫作为皇宫,准备把朝廷移到江南。隋炀帝的大臣多半是北方人,他们十分渴望回到家乡,因此南方朝廷的内部也开始分裂了。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也就是李渊在长安称唐王的第五个月,江都发生了政变。隋炀帝的宠臣宇文化及与卫队将领共谋叛变,在一个深夜里,率兵直入寝宫将隋炀帝绞死,立秦王浩为帝,而实际大权却操纵在宇文化及手上。
隋炀帝被杀、宇文化及夺权的消息传到长安,全朝的人都十分震惊。年幼的代王认为今后天下纷乱的局面绝不是他所能应付得了的,便决定把帝位禅让给李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