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世民(名人传记丛书)
13558000000002

第2章 英雄出少年(1)

少年李世民初显才华

大业七年(611年),也就是隋炀帝亲征高丽的那一年,大规模的叛乱开始了。由于近半世纪以来少有大的战乱,人民都习惯于安居乐业的生活。山东、河北一带的许多壮丁突然被强拉去攻打与自己毫无仇怨的国家,他们根本不愿意。这些征夫纷纷寻找各种机会逃走,有的潜逃到山川林泽,最后甚至聚众抗命。隋炀帝处理叛乱的方法就是杀无赦。在这种高压政策下,反正都是死路一条,他们只有铤而走险、冒死一拼了。起义的风声越来越大,全国形成割据分裂的局面。

当时只要有点领导才能的人都招兵买马、拥兵据地,自立为王。所以不到三年时间,据地称王的人不下数百。其中势力比较大的有河北的窦建德,山东的徐圆朗,河南的李密、王世充,河东的刘武周,江淮的李子通、杜伏威、沈法兴,江西的林世弘,荆湘的萧铣,西北的梁师都、郭子和、薛举、李轨。天下已经被分裂了,李世民问父亲是不是也应该起兵?李渊痛斥了他一番,坚持为人臣子,不管皇帝是不是好皇帝,都应该为皇上效命。李世民只得遵从父亲的话。

大业十一年(615年),动乱的局势日益严重,隋朝的政权已经风雨飘摇了。昏庸的隋炀帝为了炫耀国威,亲率大队人马到北方视察。突厥的酋长始毕可汗早就了解到,隋朝的军队毫无斗志、不堪一击。当隋炀帝军队到达雁门关时,始毕可汗率领数十万强悍的骑兵前去袭击,果然轻而易举地将隋炀帝及其带领的大队人马困在雁门关。朝廷急忙向全国各地征募勇士,组成敢死队,去解救被困的隋炀帝。

当征兵的消息传到太原后,李世民立刻奔进府中向父亲请求让他加入云定兴的军中,打退夷兵救出隋炀帝。

李渊想了一会儿,觉得儿子能有这样远大的志向是一件很难得的事,而且这也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就答应了。

年仅十八岁的李世民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才华显露出来了。李世民不但有大志、胆识过人,也很有谋略。参军后,他立即向主帅献出自己的计策。他认为始毕可汗之所以敢举兵包围皇上,就是算准隋军援兵不足,不能在短时间内赶去救援。隋军的确也不是突厥兵的对手,所以,要赢这一场战争只有用计。这个计谋就是旗鼓疑兵计。

所谓的旗鼓疑兵计,就是先把部队的行列尽量拖长,然后一路不停地击鼓,使敌兵产生幻觉——白天看到的都是隋军的旗帜、晚上听到的都是隋军的战鼓声。对方的探子一定会把这些回报给始毕可汗,始毕可汗定会以为有大批隋军援兵赶到而连夜逃走。不然以现在隋军的实力直接去攻打始毕可汗的军队,是绝对赢不了的。

云定兴听后半信半疑,但李世民自信的眼神、果决的态度使他终于决定相信这个少年,使用这个计谋去对付始毕可汗。

果然如李世民所料,就在军队摇着军旗、擂着战鼓络绎不绝地进入雁门关的途中,始毕可汗接获情报后连夜撤兵逃走了。这一支仅数万人组成的军队,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吓走突厥十多万大军,没损一兵一卒将隋炀帝救了出来。

没有交战就将隋炀帝救了出来,李世民成了少年英雄。许多人都知道李渊有个出色的好儿子,年纪虽小,胆识、计谋却十分了得。

第二年,李世民又一次发挥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那一年冬天,叛军历山飞率领大军攻占太原,隋朝大将潘长文不幸战亡。李渊奉命围剿叛军,两军在介休西南雀鼠谷中相遇,叛军兵多将勇,没厮杀多久,就将李渊的部队包围住,情况十分危急。李世民在后方得到父亲被围困的消息后,立即率一小队骑兵火速赶去救父。只见他骑着马飞一般冲入包围中,迅速拉开弓箭,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一下子就被射杀了数十人。他的剽悍神勇令敌军胆寒,纷纷退向两旁,让出一条路。这年轻勇敢的英雄,凭着他高超的射技、过人的胆量,创造了一次令人难以置信的胜绩。援军赶到后,父子俩一鼓作气,把人数众多的叛军消灭了。

这两次胜利,正如他父亲所预想的一样,李世民扬名于天下了。

除暴政救天下苍生

献计救帝和只身救父除了使少年李世民声名大噪外,这还是他一生命运的转折点。

在护送隋炀帝回京的途中,李世民亲眼见到军纪散乱的士兵、生活悲惨的百姓,饿殍遍野,到处是不忍入目的悲惨景象。回到京师的隋炀帝住着华丽的宫阙,过着奢靡的生活,不但不吸取教训主持朝政、训练军队、安定百姓,在休息调养后,又再度率领大队人马到江南游玩去了。

李世民心中又一次产生了为救天下苍生而起义的想法。他觉得如果皇上是个英明的圣主,哪怕是做一个小卒自己也甘心情愿,为捍卫自己的国家牺牲性命也是不会推辞的。如今皇帝如此的荒唐暴虐,难道就因为自己是臣子就要助纣为虐吗!孟夫子不是说过:“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有理想、有抱负又有能力的李世民内心十分挣扎,还没有决定是不是应该出来为百姓谋幸福。因为承袭国位的皇族大臣,只要出兵就是叛变。成功的话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名垂千古。如果失败了,可就是恶名昭彰,世世代代都得蒙受叛臣的恶名,使全族的人蒙羞。思索再三,坚毅不屈的李世民决定不顾个人名声,为了百姓也要去起义。他要效法尧舜,使全国百姓都能过舒适的日子。

同时,许多有远见的政治家也注意到这位英勇不凡的少年英雄。一天,李密的亲家刘文静对他的好友、晋阳宫监裴寂说:“李渊的二公子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将来必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是吗?我倒看不出来,他只不过是个没有沾染坏习性的世家子弟罢了。”裴寂说出他的看法。“那你就错了,他决不是寻常人,”刘文静郑重地说,“我观察过,发现他的度量不亚于刘邦,干劲则和曹操不相上下,虽然年纪轻轻,行事运兵却很有法度,比那些胡搞的乌合之众强多了,日后会成就帝业也说不定。”

这一番话传到李世民的耳中,“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刘文静,”李世民暗想,“虽然他现在是朝廷的犯人,但为国家前途,我何必避什么嫌疑呢?我想他一定有许多好的建议,我一定和他畅谈一番不可。” 此时刘文静因为李密在洛阳谋反而受牵连,被拘禁在监狱中。

李世民特地到狱中探望刘文静。寒暄过后,刘文静便开始旁敲侧击地问:“二公子,你对时局有何看法?我认为这么乱的局面,除非汤武、刘秀之流的人才在世,否则,这天下是平定不了的!”

“你怎么知道没这种人呢?也许这人早已出世,只是普通人看不出来罢了。”李世民豪放地说。当他说这话时,全身上下仿佛发出耀目灼人的光,使得刘文静不禁点头叹说:“真是位英雄豪杰啊!”

“我这次不避嫌到狱中,就是要和你商量起义的事。我觉得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要早日将百姓救出困境才好,所以希望能听听您的意见,更希望您能为我谋划。”李世民恳切地将心事说出来。

“好极了,我早就想和公子讨论这件事了,只可惜一直找不到适当的机会。我被抓进监狱以后,还以为再也见不到您了,想不到……”刘文静压低嗓门凑近李世民说,“事不宜迟,现在正是动手的好时机。如今皇上远走扬州,我女婿李密现已经包围东都,那些占领州郡和占山称王的人不管势力大小,不过都是些毫无谋略的乌合之众。您只要提出百姓信服的口号,坚持为百姓办事,一定可以使全国统一的。现在各方逃兵多聚集在太原一带,我在这里做过几年地方官,和他们的头目有点交情,只要您肯屈下结交,立刻就会有十万人投到您的旗下,再加上令尊的部将,我们手中便有十多万大军。趁李密围东都,我们直取长安,自京师号令天下,如此一来天下不需半年即可安定了,您认为怎样?”

“果然是个好主意,细节方面还需要再仔细谋划一番,”李世民诚挚地握着刘文静的手,“我立刻回去和父亲商量,并尽快设法将你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