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级会计实务
13546200000022

第22章 存货(5)

【例4-22】A公司2013年12月8日向甲公司外购F材料,发票上列明数量为2000件,单价为30元/件,增值税10200元,收到银行转来的托收承付结算凭证承付支款通知以及发票,经审核无误,到期承付。F材料尚在运输途中。其会计处理为:

借:在途物资——F材料——甲公司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200

贷:银行存款70200

假定A公司2013年12月18日该F材料到达,对其进行验收入库,入库数量为1900件。经查90件为供货方少付,10件属于合理损耗。与供货方协商,供货方答应补发短缺的90件。

①材料实际到达发现短缺时,其会计处理:

借:原材料——F材料57000

待处理财产损溢3000

贷:在途物资——F材料——甲公司60000

②查明原因,供货方答应补发短缺:

借:原材料——F材料300

应付账款——甲公司27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000

③收到供货方补发材料:

借:原材料——F材料2700

贷:应付账款——甲公司2700

2.小规模纳税人企业

按照税法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得抵扣,因此,小规模纳税人企业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必须计入原材料采购成本。

【例4-23】B公司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企业,2013年12月1日向甲公司外购F材料,发票上列明数量为1000件,单价为30元/件,增值税为5100元,收到银行转来的托收承付结算凭证承付支款通知以及发票,经审核无误,到期承付。F材料尚在运输途中。其会计处理为:

借:在途物资——F材料——甲公司35100

贷:银行存款35100

实际工作中,为了简化核算工作,材料收入的总分类核算,不必逐笔填制记账凭证,而是定期归类汇总编制“收料凭证汇总表”,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

(三)原材料发出的核算

1.生产经营领用:根据不同的用途,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

企业各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领用的材料具有种类多、业务频繁等特点,为了简化核算,可以在月末根据“领料单”或“限额领料单”中有关领料的单位、部门等加以归类,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发出材料实际成本的确定,可以由企业从上述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方法中选择。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例4-24】A公司2013年12月31日,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记录,12月份基本生产车间领用F材料用于X1型产品生产30000元、用于X2型产品生产20000元、供电车间领用4000元、机修车间领用3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6000元、行政管理部门领用2000元。其会计处理为: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X1型产品30000——X2型产品20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4000

——机修车间3000

制造费用6000

管理费用2000

贷:原材料——F材料65000

2.出售原材料,取得的销售收入属其他业务收入,结转为取得其他业务收入而出售的材料的实际成本,应记入“其他业务成本”。

【例4-25】A公司销售1000件F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材料价款为35000元,增值税税额为5950元,原材料实际成本30000元。

借:银行存款40950

贷:其他业务收入35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950

同时按出售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30000

贷:原材料——F材料30000

二、计划成本法下的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和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入账。对于原材料的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额,通过“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核算。月末,再计算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根据领用材料的用途将材料成本差异分摊到有关的资产成本及当期损益中,从而将发出材料的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采用这一方法,一般应设置“原材料”“材料采购”和“材料成本差异”等账户。

(一)账户设置

1.“原材料”账户属资产类账户,在计划成本法下,该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该账户借方登记验收入库原材料的计划成本;贷方登记发出原材料的计划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期末结存的原材料的计划成本。

2.“材料采购”账户,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该账户的借方登记外购材料的实际成本(包括买价和采购费用)和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已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月末借方余额表示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的实际成本。该账户一般应按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3.“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原材料”账户的调整账户,用来核算已入库材料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借方登记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以及发出材料应承担的节约差异,贷方登记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分担的超支差异,期末余额若在借方,表示期末库存各种材料实际成本大于计划成本的超支差异,若在贷方,表示期末库存各种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的节约差异。该科目应细分为“原材料”“周转材料”等,按照类别或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T字账如图4-5所示:

图4-5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的核算

(二)购入原材料的核算

在计划成本计价法下,企业采购材料,均应先按外购材料发生的实际成本,借记“材料采购”账户,当材料验收入库时,按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借记“原材料”账户,贷记“材料采购”账户,实际与计划成本的差额,转入“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对于材料先入库、结算凭证后到达的材料,在月末之前不做账务处理,月末发票账单仍未到达的,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下月初编制相反分录,将其冲回。由于企业材料收入业务比较繁忙,为简化核算,企业也可将材料验收入库和结转成本差异的会计核算留待月末一次性进行。

1.结算凭证与材料同时到达并验收入库

【例4-26】C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原材料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13年11月13日,从甲公司购入M材料2000千克,单价每千克21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42000元,增值税7140元,C公司收到银行转来的托收承付结算凭证承付支款通知以及发票,经审核无误,到期承付。该材料当日全部收到并已验收入库,数量未发生损耗,计划成本为每千克20元。其会计处理为:

借:材料采购——M材料——甲公司4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7140

贷:银行存款49140

借:原材料——M材料40000

贷:材料采购——M材料——甲公司40000

借:材料成本差异2000

贷:材料采购——M材料——甲公司2000

2.结算凭证先到,但原材料尚在运输途中

【例4-27】2013年11月15日,C公司从乙公司购入N材料5000千克,单价每千克30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150000元,增值税25500元,C公司收到银行转来的托收承付结算凭证承付支款通知以及发票,经审核无误,到期承付。该材料尚未验收入库。其会计处理为:

借:材料采购——N材料——乙公司1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5500

贷:银行存款175500

【例4-28】11月15日C公司收到仓库送来的收料单,乙公司的N材料运到并已验收入库,数量未发生损耗,计划成本为每千克31元。其会计处理为:

借:原材料——N材料155000

贷:材料采购——N材料——乙公司155000

借:材料采购——N材料——乙公司5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5000

3.原材料已验收入库,但结算凭证未到达,货款尚未结算收到原材料后只办理原材料验收入库手续,暂不编制记账凭证,待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收到并付款后,再编制记账凭证。如月末仍未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则必须对入库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下月初,再编制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收到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后按实际金额记账。

【例4-29】C公司2013年11月20日从外地购进N材料,验收入库数量为1000千克,至月末,尚未收到有关发票账单等结算凭证。计划成本为每千克31元。

11月30日,C公司对入库的N材料按暂估价值31000元入账:

借:原材料——N材料31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31000

12月1日,编制相反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31000

贷:原材料31000

待公司收到有关结算凭证后,再做结算凭证与材料同时到达的账务处理。

(三)发出原材料的核算

计划成本法下原材料发出的核算,当材料领用时,按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借记有关成本、费用账户,贷记“原材料”账户,月末根据本月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本月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分别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从而将按计划成本核算的有关成本、费用调整为按实际成本核算。

发出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其材料成本差异率有两种: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和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除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发出材料可按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计算分摊材料成本差异外,其他的发出材料计算分摊材料成本差异,都应使用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有关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本月验收入库材料计划成本×100%期初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100%本期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期发出材料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月末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验收入库材料成本差异-本期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本期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期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或-本期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期末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月末结存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或-期末结存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企业在分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时,按计算的成本费用项目应负担的超支差异金额,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如果是节约,则借记“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贷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

【例4-30】C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原材料核算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13年6月份N材料收、发、存情况如下:

(1)原材料期初余额为1581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借方余额为100元,原材料计划单位成本为5.1元。

(2)本月6月5日和6月19日购入材料的数量分别为1500千克和2000千克;实际购货成本分别为7600元和11833元。

(3)本月发出材料1600千克用于生产产品。

借:生产成本8160

贷:原材料——N材料8160

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100+(7600-1500×5.1)+(11833-2000×5.1)15810+3500×5.1×100%=5%本月耗用材料应负担的材料成本差异=5%×8160=408借:生产成本408

贷:材料成本差异408

若为节约,则材料成本差异率为负数,本月发出材料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额为负数,会计分录与上述会计分录相反。

能力操练

1.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0月购入A材料一批2000千克,增值税发票上注明价款为4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68万元,对方代垫运杂费及保险费4万元,该批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1%的合理损耗,实际入库1980千克,在入库发生挑选整理费用3万元。该批入库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为()万元。

A.400B.404C.407D.475

2.某企业月初结存B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000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3000元;本月入库B材料的计划成本为300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为超支1200元。当月生产车间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50000元。假定该企业材料按月末计算的材料成本差异率分配和结转材料成本差异,则当月生产车间领用B材料应分摊的材料成本差异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