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良隐居下邳,受到黄石公的指导,潜心研究《太公兵法》的这段时期之内,天下发生了最大的一件事情——秦王嬴政暴毙。
秦始皇自封为始皇帝之后,他希望能够长命百岁,求得长生不死的秘方,他将永远享受自己的权力,永远可以受万人膜拜。所以始皇帝就派徐市出海找寻不死之药,又让卢隐帮他炼制长生丹。始皇帝还自封为真人,隐匿在阿房宫中,不和人接触。
但是,像嬴政这样,四处巡游,镇压百姓,就怕百姓有一天造反。他成天因为这个而操心,自然是活不久了。秦始皇49岁的时候,他再度出巡,由于他心力交瘁,终于在途中病倒了。这时候嬴政才知道那些求仙、采药、炼丹的方士全是骗子。于是始皇帝就把掌管兵符玉玺的赵高叫到面前,告诉他说自己的时日已经不多,命令赵高赶快下一道诏书送给公子扶苏,让他赶到咸阳奔丧。
赵高心中自怀鬼胎,他认为公子扶苏之前为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情惹得嬴政气了好一阵子,秦王只是因为旅途劳顿才会生病,只要好好休息一段日子就能复原,所以就不必要再召公子扶苏过来惹秦王再生气。
但是秦始皇毕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说自己之前也有很多不对的地方,而且公子扶苏性情温和,才能也比较突出,而现在天下太平,正需要他这种人来掌理政务。秦始皇说着说着突然气很不顺,咳嗽了半天,此时精神更加萎靡,他不想再多说什么,让赵高按照刚才说的话去办。始皇帝在外边病入膏肓,自然是很想念咸阳,催促他们赶路,早点回咸阳。
赵高听了秦始皇的那些话,不便再说什么,立刻退出去,传令让士兵们连夜赶路。谁知道不赶路不要紧,这一赶路,秦始皇的病势更为加重,到达沙丘(今河北邢台广宗县)就撒手人寰了。
赵高和李斯见秦始皇已经驾崩,觉得大事不妙,害怕嬴政的死讯如果传出去,不但他那二十几个儿子会为了争夺王位而大打出手,恐怕一些乱民流贼也将乘机而起,这样一来,秦国就算不亡,也会元气大伤。所以他们两个人商议了半天,找到公子胡亥,劝胡亥瞒住秦始皇的死讯。
赵高此时心中开始盘算了,他想,他本来就跟蒙恬、蒙毅兄弟俩结下了很深的仇恨,假如公子扶苏回到了咸阳奔丧,很有可能登上王位,到时候自己就永远没有翻身的日子了。他日思夜想,终于想出了一条毒计,想将公子扶苏和蒙氏兄弟一网打尽。所以赵高在半路上就跟李斯说好让自己先进宫去劝胡亥。
李斯心里也仔细寻味了一番,觉得让赵高去打前锋,对自己来说有利无害。要是公子胡亥不同意,怪罪下来自然有他去顶,于是李斯满口答应了。
赵高到了咸阳,先进去见了胡亥,胡亥也很诧异,询问他什么事情。赵高很谨慎地告诉胡亥说前几天秦始皇病况严重的时侯,叫他发了一通玺书,传令公子扶苏回咸阳哭丧,如果公子扶苏赶回咸阳奔丧,就会继承秦始皇的帝位。现在秦始皇驾崩了,赵高觉得如果发了那封玺书的话,会对公子胡亥有害。
胡亥只是叹了一口气,说父皇既然叫他的哥哥当皇帝,他这做儿子的也没有什么话可以说。赵高见胡亥没有主意,又继续怂恿他说,现在秦始皇驾崩的消息只有他、丞相李斯和赵高自己三个人知道,只要他们都不说出去,根本没有人会知道。
赵高上前一步继续向胡亥施压,他说现在玉玺和赐给公子扶苏的玺玉全在自己手里,怎么样处理,全看胡亥的意思。赵高认为当别人的臣属跟自己做皇帝,差别实在是太大了。
毕竟胡亥不是那种黑心之人,他觉得现在秦始皇刚刚驾崩,作为儿子就立刻违抗诏令,废掉兄长,自立为帝,这样会让天下人都会觉得他不孝不义了。
赵高见胡亥已经心动,就再次鼓吹说如果三个人都不说出去,天下没有人会知道。公子胡亥考虑了半天,最后也就答应下来了。
赵高见胡亥答应下来,立刻退出宫外找丞相李斯。
李斯见赵高出来,询问事情商谈的结果怎么样。赵高说胡亥答应暂时把秦始皇驾崩的消息隐瞒一段时间,不过要他和李斯拥立胡亥登基。李斯十分震惊,他觉得赵高这是在违抗秦始皇的诏命。
赵高胸有成竹地跟李斯解释,现在在公子扶苏的面前,他和李斯都没有蒙恬受器重,如果公子扶苏登上王位,那么李斯的丞相位置也恐怕难以自保了,甚至会被打入大牢问罪。赵高认为,公子胡亥仁慈笃厚,拥立他登基之后,他自会感恩图报。这样一来,李斯不但可以保住大权,而且日后更可以扶摇直上。
李斯听完赵高的话,沉思了很久,才同意了赵高的说法。就这样,赵高、胡亥和李斯三个人合谋伪造了一封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的诏书,派人送给公子扶苏他们。
当伪造的诏书到达之后,公子扶苏打开一看,大吃一惊,诏书中说,公子扶苏率了几十万的军队,在边界驻扎了十几年,该进攻的时候不发兵,该退守时却叫士兵拼命,损失了太多的兵将,而且还因为他被贬到边界不得回京城心存怨念,毁谤秦始皇,所以秦皇帝就赐了他一把宝剑,要公子扶苏自裁。而蒙恬因为对公子扶苏没有尽到义务与责任,也应当谢罪自杀。公子扶苏感觉仿佛天地都昏暗了,他不明白自己这十几年来领兵戍边,寇盗都被平息,戍守边疆,怎么会有错呢!
公子扶苏本就生性忠厚善良,看完这诏书之后不禁满面泪光,他觉得既然父皇让自己自裁,那么他不死就是不孝。于是他就接过使者递过来的宝剑,说着就要往脖子上抹去。
蒙恬此时很惊诧,他慌忙握住公子扶苏的手解释说,公子扶苏既然领重兵戍边,担负着天下安危的重任,不可以单凭一封玺书就轻易自杀,而且秦始皇还在沙丘平台养病,状况不明,更不会突然派人送来玺书要他们两个自杀,这样实在是很奇怪,如果死得糊里糊涂那就太可惜了。蒙恬建议再度请示秦始皇,然后再做定夺。
使者眼看事情要败露,只好冷冷嘲讽蒙恬说秦皇身体好得很,他公然诅咒皇帝,还诬赖这封玺书是伪造,是要造反。蒙恬平时最痛恨那些作威作福的小人,现在听他给自己扣上这顶大帽子,更是火冒三丈,抡起拳头就要揍他。
公子扶苏眼见事情要闹大了,慌忙拉住蒙恬不让他动武,使者是奉命行事。公子扶苏长叹一声,说既然父皇要让儿子死,如果再过去请示,只会更加触怒了父皇,这样不孝的罪就更重了,他将剑一横,就自杀了。
蒙恬没有想到公子扶苏动作那么快,他抢救不及,眼见公子扶苏死去,已经忍无可忍,又见到使者面带嘲讽之意,大吼一声,飞起一脚踢中那使者的心窝。使者被这一脚踢得连退四五步,坐倒在地,喷出一大口血。蒙恬大步上前,还想再给他几下将他毙命,但是使者的亲兵眼看情况不妙,立刻拔剑护着使者。蒙恬根本没将他们放在眼里,他不一会工夫就把那几个亲兵打得连连求饶,横竖倒了一地。
蒙恬打算回过头再去找那使者,却早已不见他的踪影。蒙恬仔细搜索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于是他就匆匆从地上捡起一把单刀走出帐外。但是谁知道正在蒙恬酣畅淋漓地打那些亲兵的时候,那个使者却抱头鼠窜地跑到帐外,找到了裨将王离,传了圣旨。裨将王离就立刻带领一支弓箭手队把公子扶苏的营帐包围住。等到蒙恬出来,王离就只让人放了几支箭提醒一下他,因为他曾受过蒙恬照顾。蒙恬眼见局势已定,只有长叹一声,束手就擒了。秦国的一代勇猛之才就这样在牢狱中度过了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