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张良(名人传记丛书)
13411300000009

第9章 黄衣老人的点拨

张良左思右想,总觉得是不是有人在跟他开玩笑,但是即使开玩笑,也不会这样,所以他决定去看个究竟。总算是等到了第五天。张良在第五天的一大早,就匆忙赶到桥边,但是此时看到那黄衣老人跟五天前一模一样安静地坐在桥墩上。

张良一见到老人,有些欣喜,心想总算不是别人跟自己开玩笑的。于是他加快步伐走向前去,没想到刚到了桥头,那黄衣老人立刻骂他没有礼貌,跟别人约定了的就要守时。

张良也解释说老人是要他天大亮的时候来见他,而现在天也只不过刚亮。

张良的话还没有说完,老人立刻打断他,说没有守时就是没有守时,不需要辩解,让他回去,五天后再来。

于是,又过了五天,天还没亮,张良赶到桥边,但是那老人又已经比他早到,坐在那儿等他。这次张良再也不辩解了,他还没等黄衣老人开口,就先自责说自己来得太晚,并且承诺五天之后再到这儿来等他。黄衣老人眼中一亮,赞赏地微微点了下头。

转眼到了约会的这一天,张良压根没有睡觉,他半夜爬起来到了桥边,这时候桥上没有见到老人的身影,张良可算舒了一口气,心想这下老人应该不会再度刁难自己了,于是他学着黄衣老人的姿势,在桥头静静地等着他。

没过多久,黄衣老人来了,见到张良早已经在桥上安静地等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从怀里掏出一个蓝布包递给张良。

张良鞠躬道谢,接过来打开一看,是一卷厚厚的书,上面写着“太公兵法”四个字。张良抬起头刚要说话,黄衣老人却抢着说让张良将这卷书带回去好好研习,只要他能够参悟其中的一两层道理,行军作战将会再无敌手,甚至可以雄霸天下。

张良欣喜若狂,深深鞠了一躬,请求老人赐教名姓。

黄衣老人轻轻一笑,说自己是黄石公,他告诉张良,其实姓名不能代表什么,最重要的是一个人的人格和行为,就像张良两个字,千百年后如果有一天,有人想起了他,眼前浮现的并不是他的什么样的容貌,而是他一生的所作所为。

张良听完老人刚刚讲的那些话,感触颇深,他低头沉思了很久,黄石公这时候又接着跟他说:“张良你要知道,光有勇气是没有用的,想不乘船而渡河的人当然是很勇敢,但是那都只是匹夫之勇!真正的勇气是小事处处忍让,大节坚贞不移。你在博浪沙刺杀秦王,失手之后而隐居下邳,但这还只是小勇。你可以想象,因为你行刺失手,嬴政下诏搜查天下十天,这十天里有多少人为了你张良而冤死的?有多少个家庭因为你的轻举妄动而破碎离散?你说,这到底是救人还是害人呢?”

之前张良总认为博浪沙刺杀事件可以和荆轲刺秦王的事迹比对一下,而且内心难免会有得意之情,但是今天听了黄石公这些话之后,张良突然汗流浃背,对之前的“事迹”开始重新审视,顿时觉得芒刺在背。

这时候,黄石公看出了他的心思,就又缓和了语气告诉他,纵使他在博浪沙刺死了秦王也不能改变现实,因为死了一个秦始皇,还会有秦始皇二世、三世不断出现,甚至会一个比一个更残暴。黄石公还提醒张良说年轻人立大志、做大事总归是件好事,但是眼光一定要放远,高屋建瓴。

黄石公的这一番话让张良彻底醒悟,茅塞顿开,从这之后,张良彻底从之前为国仇家恨而策划刺杀秦王嬴政的狭隘复仇观点中超脱出来,转而为天下百姓谋福,为太平盛世而牺牲的境界。

这时候黄石公见张良已经幡然领悟,很认同地点了点头,转身而走,边走边激昂地唱着诗词,消失在了苍茫的晨雾之中。

嬴政灭了六国之后,不断使用高压手段来统治天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像焚书坑儒、铸十二铜人、移豪富之家往京城等等举动,都是以残暴的方式来完成的。所以,天下一些有名的学者和哲人大部分都隐姓埋名,有的成为了荒野隐士为自由而战,有的一生抑郁而不得终。像黄石公正是这类人中的一个典型,他们默默地经营,不畏艰难险阻,不怕吃苦受累,他们希望的是有一天能有一个人振臂一呼,天下都跟着响应,将秦王的暴政灭绝。

张良刺杀秦王之后让这些人能够注意到他是个可锻造的人才,虽然他们不主张像张良那种暗杀斗狠,逞匹夫之勇与英雄主义的作风,因为这么做无法铲除暴政,拯万民于水火之中,反而会造成更多的杀戮。当然,他们也看到了,像张良这种人才,如果能够加以好好指导,将他那种小智、小勇转变成为拯救苍生的大智、大勇,他一定能够担当此大任。所以黄石公才亲自出马,给张良上了一堂人生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