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13367300000034

第34章 海南的人文名胜古迹(1)

美丽富饶、人杰地灵的海南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独特的文化,也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人文名胜古迹。这些名胜古迹镌刻着家乡的世纪沧桑,见证着家乡的发展,诉说着家乡的故事,映现着海南的人文精神,同时又增添了家乡的独特性和神秘性,更使家乡发展旅游业多了一种凭借。这一章,将带你走进诸如国家历史名城琼山、海瑞墓、五公祠、海口骑楼老街、文昌孔庙、东坡书院、儋州故城、冼夫人纪念馆、崖州古城、藤桥伊斯兰古墓群、琼州六大古塔、中共琼崖一大会址、红色娘子军雕像、蔡家宅、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等人文景点,让你与更多的古人神交,领略家乡独特的历史文化。

美丽富饶、人杰地灵的海南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独特的文化,也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人文名胜古迹。这些名胜古迹镌刻着家乡的世纪沧桑,见证着家乡的发展,诉说着家乡的故事,映现着海南的人文精神,同时又增添了家乡的独特性和神秘性,更使家乡发展旅游业多了一种凭借。这一章,将带你走进诸如国家历史名城琼山、海瑞墓、五公祠、海口骑楼老街、文昌孔庙、东坡书院、儋州故城、冼夫人纪念馆、崖州古城、藤桥伊斯兰古墓群、琼州六大古塔、中共琼崖一大会址、红色娘子军雕像、蔡家宅、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等人文景点,让你与更多的古人神交,领略家乡独特的历史文化。

中国历史名城琼山

青少年朋友们,你知道海南历史最悠久、文化最丰富的城市是哪一座吗?它就是琼山。1994年它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琼山古名珠崖、琼州、京台、颜城。琼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秦朝时属象郡,汉初属珠崖郡,东汉初设珠崖县,唐初更名为琼山县。宋代按户口、资地条件等分为望、紧、上、中、下五等县,海南岛仅琼山属中等,其余的县均属下等。琼山经唐以来,经济、文化一直居全岛领先地位,为历史上海南发展最早和最好的地区。从贞观五年(公元631年)开设琼州府,直至清代,琼山县都为琼州府的所在地。由此得名“府城”。自明代琼州升格为府后至民国初年,琼山一直是海南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8年12月曾并入海口市,1959年11月恢复琼山县,1994年1月撤县设市,2002年10月海口市、琼山行政区划调整,2003年1月设立琼山区,归海口市管辖。

?“琼山”一名是怎样来的呢?让我告诉你们吧!据《方与纪要》载“府南十里有琼山,土石多白,似玉而润,县以此名。”就是说,因境内白石都的地方有一座白石头琼山,而县名取为“琼山”。琼山素有“琼台福地”的美称,可谓文化鼎盛人杰地灵。古时宋、明、清三代,这里出了进士56人,举人354人,居海南之最,超过全国县拥有进士平均数的一倍。我国历史上著名人物丘濬、海瑞,现代驰名中外的冯白驹将军等重要军政人物都是琼山人士。?

琼山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主体是府城。城里亭台楼阁星罗棋布,寺庵庙宇鳞次节比,古时著名的琼雷兵备道署、琼州府署、提督学院行署、琼州镇总兵署等机构都设立在这里。宋庆历四年,这里建立了琼州学府,是海南岛兴办的第一所最高学府;明成化10年(1474年),兴办社学为全岛之冠;清康熙49年(1710年)创立琼台书院。城里建有“七井八巷十三街”,主要有学士坊、绣衣坊、朱吉里、关帝庙、鼓楼街等,是全岛文化最发达、经济贸易最繁华的地方,“弦诵声繁民物庶,宦游都道小苏杭”,就是府城当时的写照。到了清代,府城形成了一座典型完整的古城堡,四周有坚固的城墙,有东、西、南3个城门,城门上建有敌楼,时称“海南卫城池”。?琼山现有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有:五公祠、琼山文庙、琼台书院、丘濬故居、海瑞故居、琼台褔地、古城墙、古楼、玉皇庙、天宁寺、县学宫、三公祠、九一八国耻纪念碑、林文更烈士纪念碑、李硕勋烈士纪念亭等古、近代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成就了国家级历史名城的地位,又给海南出具了一张无可替代的文化名片。

青少年朋友们,你想了解海南历史文化吗?请到古老的琼山来!它是你一辈子也看不完的古城。

五公祠

你听说过“海南第一楼”吗?它就是著名古迹五公祠,位于海口市海府路南端。这片木建筑群纪念的是唐宋两代被贬而来海南的五位名臣: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胡铨。

五公祠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19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它地近闹市,独有清幽,自古有“琼台胜景”“海南第一名胜”之美称,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五公祠的主体建筑为两层砖木结构,楼高9米,周围有檐廊,但无斗拱,为海南最早的楼房,故称“海南第一楼”。楼上高悬“海南第一楼”金字横匾。祠内柱上,清人楹联落地有声:

“唐嗟未造,宋恨偏安,天地几人才置诸海外;道继前贤,教兴后学,乾坤有正气在此楼中。”

“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期楼。”

祠内五公石雕像栩栩如生,满面思绪。五公祠近旁有学圃堂、五公精舍、观稼堂、苏公祠、拱桥、荷池、风亭、琼园等,构成了一组古建筑群落。祠内常年展出许多珍贵文物,其中宋徽宗赵佶手书《神霄玉清万寿宫诏》最为有名,其瘦金体书法刚劲清秀,对书法研究有重要价值。此外还有著名清官海瑞的古唐诗书法,也很受人喜爱。

苏公祠与五公祠相毗邻,原为金粟庵,明万历时在此建立祠堂,称苏公祠,是为纪念宋代著名诗人苏轼,同时,也崇祀他的弟弟苏辙,故亦称二苏祠。祠内陈列苏东坡诗词碑刻等30多块。祠前有一对联:“此地能开眼界,何人可配眉山。”因东坡谪居海南,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苏轼起学圃堂和五公精舍位于五公祠的右侧,是当年大陆学者来此讲学和海南学子研习经史之处。琼园在五公祠之左侧,它包括浮粟泉、粟泉亭、伏波祠等建筑和庭园。浮粟泉相传为苏轼开凿的井泉,有“海南第一泉”之美称。

五公祠反映了海南独特的“流放文化”。自古以来,海南作为“天涯海角”,是流放之地;海南人民是极为朴素、最懂得感恩的,对被贬谪到海南,传播中原文化,举办教育,为海南做好事、实事的官员总是要同情、崇敬、赞美和怀念的。

海瑞墓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在海南省海口市西郊滨涯村,有一座四周为石砌围墙,园内草木四季常青,环境整洁、宁静、肃穆的长方形陵园,它就是被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海瑞墓。

陵园大门的青灰色石牌坊上横刻着“粤东正气”四个红色大字。一条宽阔的麻石大道从牌坊下直通墓地。甬道两旁有石羊、石马、石狮、石人,或站或坐或躺,栩栩如生。墓前一石龟占据道中。陵墓格局与杭州的岳坟相似,只是规模稍小。有石供桌、石平台、石栏杆、石砌圆形坟冢。坟墓直径1.6米,高2.6米。墓前石碑上刻有“明皇敕葬资善大夫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赠太子少保谥忠介海公之墓”。碑高4米,宽0.8米,厚10厘米,是400年前造墓时的原物。这里每天都有众多游客来瞻仰这位大名鼎鼎的“清官”,来领略这位杰出政治家的“粤东正气”。

1587年,海瑞在南京去世。他的灵柩还乡启程那天,南京市民罢市数天来悼念他。当棺木抬到海南岛琼山区滨涯村现址时,抬棺的绳子突然断了,人们认为这是死者自己选定的墓地,于是在这里建起了墓园。

如今的海瑞墓只是一座空坟。在十年动乱中,海瑞的尸骨被挖出,先是游街示众,最后在海口市中心广场被焚毁。1982年,政府重新修建了海瑞墓园。每年阴历2月20日海瑞祭日,当地百姓都要到墓前来祭祀他。海瑞一生清正廉明,因而受到后人的尊敬和怀念。

府城鼓楼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你想了解海南的古城楼吗?海口府城鼓楼就是很值得观赏的一座。

府城鼓楼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文庄路南端古城垣上,是一座土木结构、古朴大方的城楼。鼓楼又名谯楼,也叫文明楼。它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具有近500年的历史,为海南卫指挥使王友所建。据《琼州府志》和《琼山府志》载,府城有东西南北四座城门,鼓楼坐落于城之正中偏南,是海南卫的所在地。楼上有重兵驻守,居高临下,以窥城内外动静,卫护治安,是古代一项军事设施。

鼓楼气势磅礴,雄伟壮观。楼下城墙宽厚,下临旷野,有石阶拾登,直通城门。原楼高三层,现仅存二层。几百年来,鼓楼都受到重视和保护,但因战争或人为因素屡毁屡建。从鼓楼碑文记录可知它近500年来的兴替迁易。

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琼台发生地震,鼓楼又遭塌毁。第二年,尚书王弘诲重修,乃保存今楼。门额上分别灰塑“海南壮观”与“奇甸文明”楷字。

几百年来,鼓楼为防护琼州治安作出重大的贡献。史载,在明代,日本海盗侵扰我国沿海水域,当时海南府城地区也遭海盗侵扰,鼓楼是当年海南军民打击海盗的一个指挥所。现在移置于五公祠内的大铜钟,是当年鼓楼上报警的大钟。相传,在今海口市得胜沙路一带(古称外沙),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倭寇入犯海口,海府地区军民予以反击,经过激烈的战斗,最后得胜海贼于外沙,故得名“得胜沙”。

府城鼓楼自古就是文人登楼观赏海天美景的旅游胜地。登楼赋诗者数不胜数,其中著名的一诗为:“百尺危楼瞰大荒,万家烟火正微茫;浮图七级凌霄汉,荡海千帆破夕阳。”今天,前往府城鼓楼登高,一边缅怀前人往事和了解鼓楼历史变迁,一边饱览府城新姿和山海美景,自然更有情怀兴致。

琼台书院

青少年朋友,你想了解海南古代的最高学府吗?你想了解海南古代的教育吗?请到海口琼山区琼台书院参观游览吧!

琼台书院坐落在海口市府城镇中山路琼台师专校园内,创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琼台书院是怎样得名的呢?相传是后人为纪念海南第一才子、明朝大学士丘濬而建。由于丘濬号琼台,人称琼台先生,故书院因此得名。“奎星楼”是书院主体建筑,建于乾隆十八年。楼高二层,绿瓦、红廊、白墙,是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砖木结构建筑,至今保存完好。奎星楼二楼中梁正中悬挂一匾,上书“进士”二字,字大如斗。这是当年该书院的高材生张日旻中进士后朝廷所赐。楼内雕梁画栋,异常别致;楼前绿树成荫,环境秀丽雅静。奎星楼前的石碑,记载了当年修建琼台书院的经过。左右两侧的厢房是书生们的宿舍。这里的绿瓦、红廊、白墙和楼内的雕梁画栋,体现了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建筑风格。

琼台书院为清代琼州最高学府,常设执教并主持院政的掌教一人,由道台从德高望重的进士或举人中聘任。从创建之初就是海南人读书登科之地,培养了一大批文人墨客,清代琼籍之进士、举人多数入第前曾在此攻读。民国后,书院办过中学、师范,为当时的革命培养了许多骨干分子;办师范后,又为海南的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教育工作者。琼台书院博物馆以翔实的史料、丰富的内容展示了琼台书院三百年的发展史及海南教育史。

琼台书院的声名远播,还要归功于一出地方戏剧。著名的琼剧《搜书院》,以及由著名粤剧演员马师曾、红线女主演的粤剧故事影片《搜书院》,说的都是发生在清朝雍正年间书院里的故事:书生张日旻和琼州府镇台家的婢女相爱,镇台不允,怒惩婢女。婢女夜奔书院求救。追兵赶到时,书院掌教谢宝门前挡驾,并机智地将婢女藏于轿内送出城外,使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谢宝确有其人,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琼山人。《搜书院》故事属民间传说,清末就已敷演成传统琼剧。就是这个广为流传的爱情故事,演红了琼台书院,琼台书院现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琼台书院见证了海南教育事业的沧桑变化,记录和映现了海南重视教育的人文精神和海南教育人士呕心沥血教书育人的心路历程。

秀英古炮台

青少年朋友,海南岛古代有没有炮台?这些炮台的情况如何?让我们到秀英古炮台看一看吧!

秀英古炮台位于海口市秀英港东南侧,是海南古代大型的军事设施,也是中国古代规模较大的军事设施之一。始建于1890年,当年清政府为抵御法军入侵,命令各军严防沿海各口岸,两广总督张之洞临琼视察形势后,下令起建秀英古炮台。炮台建筑在离海岸约200米的小山丘上,面向大海,居高临下,控制着琼州海峡。

当时共建造大小炮台五座,拱北、镇东、定西为三大炮台,振开、振威为两小炮台。五炮台自东向西成一直线,朝北并列,虎视大海,威风凛凛。五尊大炮均购自德国克虏伯炮厂。炮台东南侧设有指挥室,背后有操练场和营房。整个炮台区占地3.3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