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美丽的海南可爱的故乡
13367300000025

第25章 家乡的英杰数不尽(1)

海南不仅是美丽富饶之岛,更是英才豪杰辈出之地。在这块热土上,名人英杰就像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是家乡母亲的乳汁——家乡的水哺育着他们长大。他们矢志奋斗,业有成就;或造福人民,死而后已;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令人叹为观止;或德行高洁,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感动和激励着后来人。你想知道丘濬、海瑞和张岳崧吗?你想知道宋耀如、林文英、冯白驹和王国兴吗?你想知道陈序经、符罗飞和卢鸿基吗?你想知道云崇对、王绍经、何麟书和吴多泰吗?你想知道郭钦光、李向群和甘远志吗?让我一一道来。

海南不仅是美丽富饶之岛,更是英才豪杰辈出之地。在这块热土上,名人英杰就像天上的繁星数不胜数。一方山水养一方人,是家乡母亲的乳汁——家乡的水哺育着他们长大。他们矢志奋斗,业有成就;或造福人民,死而后已;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令人叹为观止;或德行高洁,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感动和激励着后来人。你想知道丘濬、海瑞和张岳崧吗?你想知道宋耀如、林文英、冯白驹和王国兴吗?你想知道陈序经、符罗飞、卢鸿基和林道修吗?你想知道云崇对、王绍经、何麟书和吴多泰吗?你想知道郭钦光、李向群和甘远志吗?让我一一道来。

古代著名历史人物

青少年朋友,海南古代出现了不少著名历史人物,特别是宋明清,随着与中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发展,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出现了如白玉蟾、丘濬、海瑞、邢宥、张岳崧、王弘诲、鍾芳、唐胄及唐氏家族、王佐、潘存、谢宝等著名人士。他们或少年发奋,才华出众,学富五车,著作等身;或做官刚直不阿、清正廉明,执政为民,造福社会;或传播文化,兴办教育,功勋卓著,是海南人津津乐道、引为自豪和骄傲的人物。

“海南最早的历史文化名人”白玉蟾

青少年朋友,也许你对“白玉蟾”这个名字感到陌生,那么让我告诉你,这位白玉蟾是个大才子,是南宋的著名人物,也是海南历史文化名人中最早的一位。

白玉蟾(1194—?)祖籍福建,出生于海南琼山,他的身世和成就无不富有传奇色彩。他是个道士,但其治学成就却极高,“身通三教,学贯九流”,成为我国道教“南宗五祖”中的第五代传人,创立内丹派道教社团,成为一派宗师。飞升后封号为“紫清明道真人”,世称“紫清先生”。

白玉蟾自幼天资聪颖,七岁时就能诵九经,十二岁时就举童子科,应试出口成章。16岁时离家出岛,浪迹天涯。后来遇见泥丸真人陈翠虚,这位陈真人见他天资聪颖,于是收他为徒弟。经过9年刻苦修炼,他终于成为一位精通道学之士。他是个“怪人”,平时不修边幅,“蓬头跣足”,生活没有规律,喜怒无常,有时狂笑,有时大哭;喜欢喝酒,每每狂饮而不醉,常乘酒兴即席赋诗作画。他喜欢游山玩水,遍游了江南名山胜地。学成归来后,他在海南定安县文笔峰设观传播道教,声名甚赫。今天的文笔峰就因他当年传播道教的盛事而被辟为拥有中国最大道教建筑群的著名道教文化和旅游胜地。

白玉蟾是一位很有才华和个性的道人、书法家、画家。他学富五车,多才多艺,道行高深,自然笔法超然不俗,非同凡响。他最擅长的书体是篆、隶、草书,最擅长的国画是画人物和梅竹。他的书画“恣肆超妙,奇拔俊逸”,在福建、浙江、广东、湖北和江西一带颇有影响,在宋代的书画坛占有一席之地。著有《玉隆集》、《上清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及《海琼玉蟾先生文集》等。他比海南岛另一位历史名人海瑞要早300年,被誉为“海南本土历史文化名人第一人”。

大学者、政治家、经济学家丘濬

在今天海南省海口市市郊水头村有一座高六米的石墓,墓前有一块4.4米高的碑,碑上刻有:“皇明敕葬”四字。墓里面埋葬的便是丘濬和他夫人吴氏。

丘濬(1421—1495年)是海南琼山人,是我国明代中叶的理学名臣、15世纪的杰出学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同海瑞一起被誉为“海南双璧”。他知识渊博,著作等身,主要著作有《大学衍义补》、《家礼仪节》、《世史正纲》、《朱子学的》等。他为官40年,历任编修、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是一位从边陲海南岛到京城的“布衣卿相”,为海南四大才子之一。其主要成果在经济理论方面,他提出的劳动决定价值的观点,比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创始人威廉·佩蒂17世纪60年代提出的“劳动价值论”还要早170多年,被现代经济理论界称为“15世纪卓越的经济思想家”。

丘濬小时候很可怜,家里很穷,七岁的时候父亲又去世了,全靠他的母亲李氏把他抚养长大,教他读书。欣慰的是丘濬不仅好学,人还很聪明。《明史》载:“过目成诵”,“家贫无书,尝走数百里借书,必得乃已。”他的勤奋好学可见一斑。而且他从祖父丘普之言,定要做到“拓吾祖业,达而为良相,以济天下”。不难看出他从小志向就远大,所以博览群书,7岁就写出了那首“铁笔难改”的《五指参天》:“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雨余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丘濬是海南青少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榜样。

丘濬青年时代就才华超人。23岁的时候应乡试中解元,3年后,入国子监读书,深受器重,名气远扬。在景泰五年(1454年)复试于礼部,名列前茅,但因其长相丑陋,只赐得个殿试二甲第一登进士(传胪),后来文名远扬,才被选入翰林院。当时选入翰林的仅十人,丘濬为庶吉士之首,一时“名动京师”,朝廷于是叫他参与《寰宇通志》的编纂。该书写成后,他被提升为翰林院编修。从此,他在京城做官治学。他为官多年,熟悉当朝典故,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司法、军事都有较深研究,提出一系列治国大略。他以自己的敬业、勤奋和智慧写出一部部像《大学衍义补》那样的有名的著作,成为明代名臣和著名学者。丘濬一生最爱读书,到了晚年,他右眼失明,但也读书不辍。丘濬是海南人聪明智慧的代表和骄傲。

丘濬性格耿直,忠厚正派,对那些阿谀奉承、攀龙附凤的人深恶痛绝,耻与之为伍。他为官40年,一世清廉。他死后皇帝派官员护棺南归,遗物中“除钦赐白金绮币外,囊无盈物,行装惟图书数万卷而已”。

青少年朋友,丘濬是海南人最有知识和智慧的人物之一,他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你想听丘濬的故事吗?这里我收录了其中的两个。

一是“丘濬索风筝”的故事。据说,丘濬5岁时,曾与几个小伙伴在县衙后面放风筝,风筝被风吹断飘入县衙,被县令妻妾拾得,丘濬贸然独进县衙索要风筝。县令见了他,有意要试其才华,便出了个上联:“众童子莫如你悍”让丘濬对下联,若能对出,便还风筝。丘濬听了,随口便对:“两夫人不似公———”,当说到“公”字时,丘濬有意停住,县令问:“为何不把对联说完?”,丘濬笑着说:“如果两夫人还我风筝的话,我便续‘廉’;否则,我便续‘贪’。”县令听后笑了笑,让妻妾还了风筝。

二是“丘濬打禅师”的故事。一次,丘濬到杭州拜访一位禅师,那禅师接待他时态度极为傲慢。一会儿,有位州将子弟也前来拜访禅师,而禅师对那人却是毕恭毕敬。丘濬看在眼里,气在心里,待州将子弟走后,丘濬问禅师:“为何待州将子弟恭敬,待我甚傲?”禅师回答说:“接是不接,不接是接。”丘濬猛然站起,打了禅师一记耳光,说:“禅师莫怪,打是不打,不打是打。”

在海口市府城金花村丘氏祖祠旁有一房屋,其两侧写着一副对联:“朱桔金花满下田,文庄忠介留青史”(“文庄”和“忠介”分别是丘濬和海瑞的谥号)。这副对联充分地肯定了人们对丘濬的历史评价。

“南包公”海瑞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你们知道海南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是谁吗?也许你们会不假思索地回答:海瑞。其实呀,海瑞不仅是海南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同样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著名的清官,著名的“海瑞骂皇帝”、“海瑞罢官”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海瑞身上。

海瑞(1514—1587年),是琼山市府城镇金花村人。他四岁时,父亲病逝,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十分清苦。在母亲的督导下,他自幼诵读《大学》、《中庸》等书,渐有了报国之心。后来他举乡试入都,以举人身份进入仕途。先后当过南平教谕,后升任淳安知县、兴国知县。在任期间,他勤政爱民,大力推行清丈、均徭,廉洁自持,受到百姓的拥戴。明朝皇帝世宗宠信方士,一心妄求长生不死之药,忽朝失政,无人敢谏,只有海瑞冒死上疏,犯颜直谏,震惊朝野,被罢官入狱,世宗死后才获释出狱,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海瑞骂皇帝”。隆庆三年(1569年)他任应天巡抚,任内曾主持疏浚吴淞江、自茆河,大力推行“一条鞭法”,遭到张居正等人的反对,被革职回乡。

海瑞一生刚直不阿,敢于直言,一心为民。居官期间,铁面无私、惩恶扬善、平反了大量冤案,被誉为“海青天”,亦称“包公再世”、“南包公”。他72岁出任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仍大力惩治贪污官员,不久病逝于住所。死后,朝廷赐祭八坛,赠太子少保,谥号忠介,遣官员许子伟护灵柩归葬。出殡那天,南京城里“万人空巷,商者罢市,农者辍耕,大众平道送殡,哭尊者百里不绝”。

海瑞铁面无私、惩恶扬善,有着不少感人的故事。

他1558年升任浙江淳安知县,在任期间严惩当地官员滥用职权来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明朝隆庆三年,海瑞升任南京、苏州一带的“应天巡抚”。他召集饥民,通过疏浚吴淞江及其支流来治理涝灾,并上书要求将本该上交的粮食留下一部分解决灾民的吃饭问题。与此同时,他还惩办了当地的恶霸,把他们强夺农民的土地归还农民,即使是对自己有恩的朝中重臣徐阶,他也毫不放过,最后迫使徐阶退还了足足有二分之一的田地,且将徐阶的两个违法的儿子充了军。此外,海瑞还组织人员简化赋税制度,以减轻农民负担,因此,他受到了当地地主阶层的忌恨,他们联合起来诬告他支持倭寇,不久海瑞被罢了官。

海瑞骂皇帝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罕见。当时明嘉靖皇帝一心想当神仙,整日祈求长生不老之术。他受道士之骗,不惜劳民伤财,降旨要在仙人巷修建灵坛一座,供养“灵芝仙草”。为建灵坛,工部主事顾造及道士率众锦衣卫强拆民房,搞得黎民百姓惶恐不安。当时海瑞任户部主事,目睹奸臣掠夺民财,他挺身而出伸张正义,上奏《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书中严厉批评了皇帝。嘉靖皇帝读罢奏疏,气得七窍生烟,当时把奏折往地上一摔,嘴里喊叫:“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旁边一个宦官为了平息皇帝的怒气,不慌不忙地跪奏:“万岁不必动怒。这个人向来就有痴名,听说他已自知必死无疑,所以他在递上奏本以前就买好一口棺材,召集家人诀别,仆从已经吓得统统逃散。这个人是不会逃跑的。”嘉靖听完,长叹一声,又从地上捡起奏本一读再读。皇帝左思右想,气愤难平,终于下令锦衣卫把海瑞逮捕到东厂禁锢。海瑞就在狱中住了10个月。1567年年初隆庆皇帝登基,海瑞才被释放出狱。

海瑞一生爱民抚民,为民除害,但他的生活异常清苦,他从未置买田产,只在母亲去世时靠别人帮助买了一块坟地,将母亲安葬。海瑞去世前几天,曾退还兵部多送的七钱银子,他的遗物只有八两银子、一匹粗布和几套旧衣服。因海瑞的妻子、儿子早逝,其丧事还是由外人来代办的呢。在人们把海瑞的灵柩运回故乡那一天,当地的百姓都自发地穿白戴孝哭送他,为他送行的队伍长达百里。

海瑞不仅是海南人心目中的“青天”,更是中国老百姓心中的“青天”。数百年来关于海瑞的故事和文艺作品数不胜数,最著名的有京剧《海瑞罢官》和戏曲电影《海瑞骂皇帝》。

与丘濬、海瑞齐名,被称为“一鼎三足”的邢宥

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的一天,一位在朝中做大官的海南人上书朝廷,恳请退休。获准后他返回文昌老家,盖一间“湄丘草亭”,以读书自娱,安度晚年。他就是海南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好官”,与丘濬、海瑞齐名,被称为“海南一鼎三足”的邢宥。

邢宥(1416—1481年)是文昌市文教镇水吼村人,明代政治家、学者。他为官20余年,历任四川临察御史、浙江台州知府、浙江布政司左参政、右佥都御史、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等职。

邢宥小时候就十分聪敏,五岁读《三字经》,日记数十言;10岁作《勉学诗》,初露他治学之才和治国齐家之志。入乡校时,每次月试季考均名列前茅。14岁补文昌弟子员,26岁乡试中举,正统十三年(1448年),登二甲进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