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1334900000059

第59章 政治是一种大智慧·文治

【引言】

中国人历来重视文治与武功,并将文治放在武功的前面,意思是文治在先,武功在后。那么,什么是文治呢?一般说来,文治就是以教化治国,以德行治国,以仁政治国。这是就整体的方面来讲的,在个人的身上,是否也有“文治”呢?

【事典】

魏文侯废除了太子击,把他当做一个普通的人封在中山,过了三年,父子双方都没有来往。

太子舍人赵仓唐向太子进言说:“身为人子,三年未问候父亲,就不算是孝顺;身为人父,三年未探问儿子,也不算是慈爱。我愿充当使者,为儿子问候父亲,请问,君侯(即击的父亲)有什么嗜好?”

太子说:“君侯最喜欢吃的是晨凫和北犬。”于是,赵仓唐携带了晨凫和北犬来到了魏文侯的宫廷。

赵仓唐来到朝廷,先呈报说:“我是君侯的孽子击的使者,不敢当着大夫朝会的时候晋见,只希望在君侯宴会的时候,将晨凫献给君侯的膳厨,另外,牵了一条北犬,想献给君侯的侍臣。”

文侯见他带来的都是自己最爱吃的东西,非常高兴地说:“击真是爱我,知道我的嗜好。”

于是召见赵仓唐。问道:“你的国君还好吗?”

赵仓唐说:“很好,我来的时候,还到大庭送我呢!”

文侯回头指着左右的侍臣说:“你的国君身高与哪个人差不多呢?”

赵仓唐说:“依照礼仪,拿人相比,要找同等的相比,而诸侯是独一无二的,无法与他人相比拟。”

文侯说:“那他身材与寡人相比,如何?”

赵仓唐说:“君侯所赏赐的外府大袄,恰好合身,所赏赐的斥装,不必再改。”

文侯很高兴,于是派赵仓唐赏赐太子一套衣服,并命令他在鸡鸣之前面见太子。

赵仓唐不敢耽搁,回去后见太子。

太子起身,跪拜以后,接受了赏赐,打开箱子,发现衣服颠倒了。

太子说:“快!为我准备好车子,我一大早就要出发见我的父亲,君侯是在召见我啊!”

赵仓唐说:“我回来的时候,并未接到君侯召见您的命令啊!”

太子说:“君侯赏赐衣服给我,不是御寒的,实际上是想召见我的,因此命令你在鸡鸣时分到这里来见我。《诗经》上说:‘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君召之。’您再看看箱子里的衣服,岂不是要召见我吗?”

于是晋见文侯,文侯知道儿子是真的孝敬他,非常高兴,就大张宴席,并且说:“疏远贤者,只顾亲近自己疼爱的人,实在不是为社稷谋福的好办法。”

于是,就把少子挚封在中山,而恢复了击的太子地位。

所以,古人说:“想了解儿子,应先看看他的朋友;想了解国君,应先看看他差遣的使臣。”赵仓唐一出使,就使文侯成为慈父,使击成为孝子,这话实在是可信啊!

明代著名才子解缙应皇上之命,为《虎顾众彪图》题诗,解缙写道:“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文皇看到了这首诗,很有感触,便命令夏原吉去南京迎回了太子。

宋宗元评论说,诗能打动人,它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这一首五言绝句,应该做为二十个字的奏章来读。当时,文皇萌发了废黜太子的念头,两宫渐渐有了猜忌之心,宫廷混乱眼看就要发生,解缙用这首诗来讽劝,终于使文皇父子重归于好。这样的应制诗,不是普通的无聊的应景之作。杨龟山说作诗应以巧谏为尚,如果不懂得风雅的真正含义,就不可以作诗,这话说得真是太对了。

【评议】

上面的两个例子虽然不能与经世济时的文治武功相比,但它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文治”对人的感化作用。《诗经》在前些年被批判为封建经典,它实际上对于维护传统的人伦道德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应制诗是最无价值的无聊之作,既无思想内容,也无艺术上的创新,往往被后人看做是速朽的东西。然而,解缙却能够借应制诗来进谏,倒是使应制诗发挥了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