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清时期的进退定律
1334900000058

第58章 政治是一种大智慧·以情决狱

【引言】

中国的“法制”源远流长,各种判案方法无不具备。以情决狱倒也颇有特色。

【事典】

明朝时,扬州寿阳县有个叫苟泰的人,三岁的儿子被人拐骗,已经几年没有下落。苟泰当时央人四处寻找,后来也就渐渐绝望了。后来苟泰偶然在同县的一个叫赵奉伯的人家中见到了离散多年的亲生儿子,虽然长高了许多,但不会认错。苟泰想把他要回来,对方不同意,他只好告到了县里。可二人到堂对质时,都说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县官找来邻居作证,双方的邻居都各自为主人作证,这可难倒了郡县的长官,不知道该怎么判决,便交给了李崇。

李崇接手后很轻松地说道:“此案何难,不久即可见分晓。”他令人把苟、赵二人与小孩子分别安置在两处,不许见面,过了数旬,突然派人告诉苟、赵说:“小儿患病,已经暴死,刺史有令,将你二人释放,速速去料理丧事。”

苟泰听了这话,立刻撕心裂肺般地大哭起来,凄惨悲戚的确是出自内心。而赵奉伯只是连连顿足叹息,明显是装出来的痛苦。李崇早在暗处观察得一清二楚,心中有数,立即宣召二人到堂,把案子剖明,将小儿子判还苟泰。

苟泰转悲为喜,涕泪横流,不住叩谢。原来,赵奉伯自己有一个儿子,不幸亡失,偶然见到苟泰的儿子,与自己的儿子年龄相仿,就心生歹意,哄骗回家,对外人谎称那就是自己的那个儿子。邻里不知其中的底细,也就被他瞒过了。这件案子被李崇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魏晋南北朝时期,李崇于魏世宗宣武帝初年任扬州刺史,以善于决狱著名。

定州的解庆宾兄弟二人,因获罪被流放到扬州服役,弟弟解思安私自逃脱回乡,按当时的法律,兄弟连坐,还要除去解家的名姓籍贯,永世为奴。解庆宾十分恐惧,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城郊找到了一具尸体,谎称弟弟被人暗害,要将尸首抬回来殡葬。许多人看到死者的模样,有点象解思安,但因尸首已经腐烂,谁也不敢认定。这时又有个女巫阳氏出来作证,自称在行巫术时,有鬼魂附体,诉说解思安如何被害,又怎样在阴间饱受饥渴折磨。

不久,解庆宾来报案,说他怀疑弟弟是与军伍中的苏显甫、李盖等人有隙,疑为其所害。二人便被押解到州中严刑讯问。他们开始矢口否认,但重刑之下,屈打成招,被收押在牢中。

就在将要结案时,李崇突然吩咐暂不定案,他凭经验,觉得其中可能有不实之处。李崇苦思冥想,设计了一个探察实情的方案。他秘密派出两名州中无人认识的精干差役,装扮成外地人的模样,来到解庆宾家,故作神秘地说:“我二人住在本州,离此地三百余里。前不久,有一陌生人找上门来要求借宿。夜半闲谈,发现此人有些异样,引起怀疑,我们通过逼问,他才吐露真情。此人自称是解思安,流放到这里服军役,想偷偷逃归故里。我二人听罢便要将他押送官府,此人苦苦哀求,给我们许下了重金酬谢。他说有个哥哥叫解庆宾,现住扬州相国城内,嫂子姓徐,如蒙怜悯,能帮忙去向哥哥家中报信,哥哥一定感恩不尽,重重酬报。现在他被我们扣押在一个地方,若报信后得不到酬谢,回去我们就把他送官。今日若肯解囊,我等立即回去释放你的弟弟。如果不肯相信,可随我二人同去面见本人。”

二位来人说得滴水不漏。兄弟之情,如同手足,解庆宾听罢脸色陡变。解庆宾忧心如焚,慌乱之中,也来不及细细盘问,赶快恳求来人稍作停留,马上整理家中细软作为酬报,一定要搭救弟弟。二位差役当即将详情回禀李崇。

李崇见已真相大白,命人拘来解庆宾,厉声喝问:“你弟谢思安私逃回乡,你为推罪,竟然诈认他人尸首,诬告李盖等人为凶手,本官有证据在此,还敢抵赖吗?”解庆宾见有二位差役在堂,明白自已上当,只得俯首认罪。

严刑逼供历来是封建官场上判案的老谱,不知冤枉了多少好人。真正有才能的人是不靠行刑的手段来取得证据的,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居然也能在判案上才华出众,对那种文人无用的陈腐观念,恐怕是一个冲击。

陆云,字士龙,是东吴名将陆逊之孙,陆抗之子。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他哥哥陆机齐名,时称二陆。

吴亡后,陆云随陆机来到洛阳,后来陆云以公府属员任太子舍人,出补浚仪县令。有一天,发生了一件谋杀案,陆云亲自去死者家里勘察,找不到线索。经过陆云分析,因为死者的家里不曾丢失任何东西,可以断定不是因财而起。又看到死者的妻子神色恍惚,言辞支吾,行迹有些可疑,他觉得这个女人不善,有奸杀的可能。

为了证明自己的设想,他心生一计,命人把死者的妻子带回衙门拘禁。陆云对她并不审讯,只关押了十来天。后来对她说:“你丈夫被害之事,已经搞清楚和你没有关系,你明天就可以回家了。”其实,陆云已经事先把这个消息放出风去,让她的邻居和朋友都知道。第二天一早,就让死者的妻子出狱,放她回家了。陆云密令几个差役紧随其后,对他们说:“这个女子走出县衙不出十里路,一定会有个男子等在那儿,和她说话,你们就把他二人抓回来。”

差役不相信他的话,但只好照着陆云吩咐去做,他们偷偷地跟在死者的妻子后面走,走了将近十里路,果然有个男人等着这个女人。二人一见面,就窃窃私语,喜形于色。差役们立即把他们抓起来,带回县衙。

陆云升堂审讯,那个男人经不住盘问,就先招认了。男子说:“小人一直与这女子私通,为了做长久夫妇,便共谋杀死她的丈夫。她被抓走后,我一直很担心,心神不定。昨天听说今天要把她放出来了,便想见她问问。我怕离县衙近了,会被人识破,所以在远道等候。想不到大人早已算计好了。”于是这个无头案真相大白。

明朝的李亨做鄞县县令时,当地有个经营菜园子的农民,他种的茄子刚熟,就被邻居偷摘下来并拿到市场上去卖。农民认准了是他的邻居偷的茄子,想把茄子夺回来,结果两人在市场上发生了争执,并告到了县衙。

李亨让那邻居把茄子倒在院子里,看了看,就笑着对那人说:“你是真正的小偷。如果这茄子真是你自己种的,你舍得在它刚熟的时候就摘下来吗?舍得摘那么小的吗?”那个偷茄子的邻居听了,无话可说,只好认罪。

【评议】

人的理智再精密,恐怕也无法穷尽随境而生的自然情感。所以,处心积虑地以理智来作案,却永远无法在人之常情上留下破绽。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这一点,对于理解世理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