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13345700000008

第8章 思考利益

没有大局观念,很难做大做强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这话让古今不少人理解为老子是在教导人耍权谋。

耍权谋,是人们读《老子》后,私自这么想的,而老子并不是教人权谋,他只是把“无私能成其私”的道理说出来而已,如果说“无私”是为了“成其私”,那么只是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罢了,不仅无法“成其私”,也贬低了自己的人格。

《庄子·则阳》上写到柏矩见到齐国郊外的尸体,放声大哭,沉重地控诉:“谁是大盗?”这世上要太平,只有人人清除私心才行。但是,在这世上,往往是在高位的人先有私心,率先做坏事,哪能叫百姓不做坏事?上行下效,纷乱便是如此来的。

天地之所以能永存于世,就在于它不顾及自我的生存。正是由于大智能的圣人也能做到这一点,对自身顾及得少,反而有利于自己,考虑身心以外的事多,反而能使生命达到长久。正因为他们具备无私的品德,所以能在客观上成就自己。

老子在这里主要宣传的是无私奉献的思想,理论依据是哲学中的二点论。在老子看来,大公与自私是互为前提的,即实现了大公,就可以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其实,公与私是一组相对的概念,立足点不同,对公和私的理解也不同。只强调大公,否认自私,或将大公绝对化,将自私狭隘化,都有背于老子思想的基本精神。人的自私性表现在立足点的高低上,立足点越低,自私的范围就越小;立足点越高,自私的范围就越大。狭隘的自私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自私,是人生的最低点。但事物的形成变化离不开整体环境,缺乏整体的氛围,事物就不可能发展变化。

如果从这一角度出发,来批评老子,比较合理,我说“比较”,是因为老子本身是反对绝对价值的。人类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智性、大公性。人类就是这样一个矛盾集合体:一方面表现为自私性,一方面表现为理智性、大公性。要防止最低点的自私,关键是培养人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进取中获得最大限度的至高点。

现在许多人都不喜欢听大道理的话。大道理的话显得空,所以人们不喜欢听,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从经验中得知,说大道理的人,自己却做不到。

李贽说:“口谈道德,志在穿箭。”

大道理只要是真道理,说了一万遍还要说。例如个人与整体的关系,你在职场,在官场,还是在学术圈子里,都要明白:个人事业的成功离不开整体的支撑。当然,你也应该明白,整体发展协调与你的出色配合也是分不开的。要使人们完全自觉地把握大公与自私的关系,存在理智和非理智的问题,人失去理智时,个人私欲就会极度膨胀。某些大权在握的人,之所以贪得无厌,就在于狭隘化的自私极度膨胀。要防止私心的狭隘化,还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体制,在制度上加以约束。

老子以天地能长且久的原因是“以其不自生”,有人解释为不创造或不制造,进而责问“不自生”,难道说,天地是由他老子生出来的吗?如果天地真由他生出来,那么,老子与一般宗教学说中天地是神所创造的,便是同一论调。我认为老子是指,人不要只是为自己活着,这样才可能在处事时真正做到无私无畏、公正廉明,才可能真正把事情办好,也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长远利益,或者说才能真正成就自己的个人私利。

老子并不是躲在山洞里瞎说的,他是个现实主义者,看事看得多,知道凡人首先必须满足吃喝住行等个人需求或私利,然后才能从事其他事情,这是个根本原理,因而,他并不反对谋求个人私利,而只是要大家能够懂得公与私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把个人私利融合于公共利益之中,做到“不自生”,这样才能“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真正实现自己的最大私利——“长生”。

有关公和私的辨别问题,南怀瑾认为道家的大公与大私本无一定的界限。全体自私到极点,私极就是公。换一句话说,大公无私到极点,就是大私。不过,这样的大私,也可以把他称作大公了。因为大小粗细,公私是非,推理到了极点,都是没有一定的界限与标准,所有这些界限与标准,都是人为的分别而已。这在基本理论上,是绝对可通的。

在天地长生的本位来说,生生死死,只是万物表面的一种变相。其实,万物与天地本来便是一个整体、同体的生命,万物的生死只是表层现象的两头,天地的能生能死的功能,并没有随生死变相而消灭,它本来便是一个整体的大我,无形无相,生而不生,真如永恒般的存在。所以,得道的圣人能效法天地的法则立身处事,不断减少自私,把个人的利益放到最后。为了大家的利益努力去做,甚至奋不顾身。

这样的要求是很高的。

老子对圣人的要求就是高,因为许多人想做圣人,或者到处宣传自己是圣人。老子的高要求是有高回报的,他认为虽然看来是把自身的利益放在最后,其实恰好是一路领先;看起来虽然是忘记照顾自身,或者不顾自己,实际上是对自己“身存天下”的最好安排。所以,“非以其无私邪”——岂不是因为没有自私的表现,“故能成其私”——所以完成真正整体的、同体的大私吗?

道家黄老的这种学说,在历史上常被人用在领导军事上,用在领导为政上,身先士卒、公而忘私等等成为很多人的精神信念。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正是源于老子的“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