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13233400000006

第6章 中国第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

——青主的歌曲《大江东去》赏析

梁茂春

“艺术歌曲”一词源自欧洲,主要指舒伯特式的带钢琴伴奏的独唱歌曲。艺书歌曲的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歌词富有艺术性,富有诗意;二是为歌唱家写的独唱歌曲:三是有伴奏——一般是钢琴伴奏,钢琴部分是整首歌曲的不可分割的艺术组成部分。

按照欧洲“芝术歌曲”样式产生的中国作品,最早的一首就是创作于1920年的《大江东去》,这是青主留学德国期间谱写的。十年后,在上海由青主自办的“x书店”出版了带钢琴伴奏的五线谱乐谱,从此《大江东去》受到歌唱家们的喜爱,一直成为歌唱家们的保留曲目。在《大江东去》乐谱的封底附有青主写的一篇文章——《作曲者的话》,文中回忆了《大江东去》的产生经过:1920年夏,青主在一位德国友人的乡间别墅度假,一天晚上,青主和友人在雷鸣暴雨中划着小艇到湖中作冒险之游,精神上受到很大振奋。当他回到任房后,“一面听着外面风雨和松涛的声音,一面忽得到这首乐歌的动机,思量一夜后,到了明天,吃过早餐,于是坐在钢琴面前,把昨夜得来的动机,接着苏东坡那篇大江东去的词句略为修理一下,随即把它写出来,这就是这首乐歌的缘起”。青主的这段回忆给人以浪漫、传奇的色彩,但却有可信度。

《大江东去》的音乐受舒伯特、沃尔夫等人的艺术歌曲的影响颇深。青主注重诗歌的内容和意境,而不太注意音乐与歌词声韵的配合,他认为:“声韵是宣布音乐的死刑的一种东西。”又说:“新派的乐歌作曲法是要用音乐发挥那首诗的意义,并不是说要用音乐配那首诗的声韵。”(青主:《作曲和填词》,载《乐艺》一卷一期,1930年4月)他的这种基本不管中国诗词四声特点的做法,和后来赵元任、黄自等人的做法正好相反。如果将赵元任、黄自的方法称之为“声律派”的话,青主则可称为“意境派”。“意境派”强调用音乐来刻画诗的意境,面反对诗歌的声韵成为束缚音乐的锁链。在中国歌曲创作的发展历史上,“意境派”的声音非常微弱,属于很少见的创作方法。但是,这两种观念在刨作上同样取得了成绩。《大江东去》可以说是“意境派”创作的杰出成果。

《大江东去》采用宋代杰出的豪放派词人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歌词。在异乡为古典诗词谱曲,当然含有思念祖国的强烈情绪。青主运用欧洲艺术歌曲和歌剧咏叹调的形式,形象地表现了苏东坡的诗词所刻画的意境,也表达了作曲家吊古伤今的感慨。歌曲由两大乐段构成,第一乐段“庄严的广板”,以具有昆曲吟唱风味的旋律起板,并采用宣叙调的写法展开曲调,在叙述性的音调中,不时出现豪放雄健的旋律。在唱完“三国周郎赤壁”之后,有一段7小节的钢琴间奏,十分形象地描绘了“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阔词意,和声语言亦非常的丰富。第二乐段“生动的行板”,采用咏叹调的写法,长气息、大起伏的曲调,表现了诗人的高歌浅吟。舒展潇洒的旋律,表现了周瑜“雄姿英发”的大将风度,音乐在温和儒雅中伴有雄浑悲凉的气象。

例6

在“强虏灰飞烟灭”处达到了全曲的高潮。到“人生如梦”的地方,是歌曲的尾声,抒发了深沉的感慨。

《大江东去》属于中国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也是第一次为古典诗词谱曲的艺术歌曲。

青主(1893—1959),原名廖尚果,音乐理论家兼作曲家,他的音乐活动主要是在20年代至30年代初。他是广东惠阳人,辛亥革命爆发时参加了潮州战役。19l2年留学德国,进柏林大学法学系,兼学钢琴和作曲。1920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投身大革命运动,曾任黄埔军校校长办公室秘书、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秘书、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主任等职。青主所在的第四军参加了1927年的“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被国民党当局以“著名共党”的罪名四处通缉。青主只好隐姓埋名,秘密由香港逃往上海,在老朋友萧友梅的帮助下,开始了他自称为“亡命乐坛”的生恬。1934年以后,经蔡元培的帮助,国民党当局撤销了对他的通缉,于是他也就离开了音乐界

青主在音乐方面的贡献主要是音乐创作和音乐美学研究两方面。在创作方面,他的《大江东去》和《我往长江头》两首艺术歌曲,无疑是可以列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优秀作品之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