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20世纪中国名曲鉴赏
13233400000005

第5章 在荒原上踏出的小径

——评赵元任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

陈瑜

在纪念“五四”运动的伟大日子里,我不禁想起一位曾为当年运动做出特殊贡献的人——赵元任。赵元任是我国“五四”时期著名语言学家,虽然没有受过正规音乐教育,但他在音乐方面的贡献却不在与之处于同一时期受过正规音乐教育的其他音乐家之上,尤其对中国近代音乐的发展,更是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和平进行曲》是赵元任在留美期间于1914年创作的一首钢琴作品。当时在欧洲,正是第一次世大战爆发期间。作品于1915年1月首次发表于由中国留美学生编辑的《科学》杂志的创刊号上。

作为早期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学习,模仿外来的创作技术总是不可避免的。但重要的在于这种学习确实促进了中西方两种音乐文化的融合,产生出了既有别于欧洲音乐,又不同于中国传统音乐的中国钢琴音乐。在《和平进行曲》这首短小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不论是在曲式结构、曲调或和声配置上,西洋音乐都对它有着巨大的影响。首先,在曲式结构上,这首作品已具ABA三段体的雏形。在一开始的A乐段中,带跳音、饱满有力的音符,均匀方整节奏以及立即出现的大三和弦的明朗音色,鲜明地表现出进行曲特有的稳健果断风格,奠定了全曲的基调。

例4

而由两个重复乐句构成的A’段是A段的不完全再现。这两个乐段前后素材、风格统一,给人一种前呼后应的效果。作者在铿锵有力的A、A’乐段安排了一段音乐情绪与前后截然不同的B乐段。

例5

它将原本较为密集的四分音符以二分音符的形式代替,并运用音程紧缩的发展手法,使节奏变得宽广,舒展,但音乐内部却表现出一种内在力量的积蓄,一步一步地推动情绪的发展。再加上连线的大量使用,使得这段音乐立即与A、A’乐段产生鲜明的对比。

此外,赵元任非常重视和声的运用,作品在旋律进行与和声配置上,完全采用了西方音调的和声配置法。曲子一开始采用G大调,在A段结束处,作者巧妙地将调式转向它的平行调D大调。但很快地,在进人B乐段时,调式又回到了G大调,并一直保持到全曲结束。根据这样的调式,赵元任为此配置了和声。虽简单,却严格按照和声功能进行,音响和谐、流畅。同时,乐曲中也出现了导七、三级和弦等,丰富了和声色彩。

《和平进行曲》明确体现了赵元任所主张的“努力学习西方音乐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中同传统音乐,创作出具有中国风格作品”的进步理念。这一理念指导着后来中国作曲家的创作工作,并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后来产生的中国第一首完全成熟的钢琴曲《牧童短笛》,第一部钢琴组曲《春之旅》,第一首反映新时代风格的钢琴曲《花鼓》,第一部大型钢琴协奏曲《青年钢琴协奏曲》等。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总是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曾经说过:“艺术将是一个由许多不同民族轮流歌唱的大赋格曲。”是的,听,在新世纪的今天,那辉煌灿烂的前奏似乎已在这泱泱东方大国悄然奏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