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泥塑(阅读中华国粹)
13121800000018

第18章 浙江泥塑艺术

浙江一带早在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比较发达的人类文明,是著名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等重要文化遗址的所在地。这个时期的陶器制作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还出现了不少的陶塑艺术品。比如在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著名的猪纹钵以及人体塑像、猪、羊、鱼等艺术品。后来,浙江更成为我国古代瓷器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之一,以青瓷产品代表南方长期领先于北方制瓷业。到了东汉,浙江的上虞、宁波、慈溪和永嘉等地都已建立起制瓷作坊,成功烧制出青瓷和黑瓷。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的瓷业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几个后来影响巨大的窑址,如越窑、瓯窑、婺州窑等,到了宋代更出现了著名的龙泉窑和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这种制瓷优势一直持续到元代,才被新兴的江西景德镇窑超过。

制瓷业的发达也同时折射出泥塑的兴旺,我们从大量出土和传世的瓷器上看到的精美的贴塑部分,其实就是那些民间的能工巧匠的杰作。另外,同战乱频繁的北方中原相比,江浙一带长期比较富庶和安定,民间文化比较兴盛。尤其是到了市民文化繁荣的宋代,包括泥塑在内的浙江各种民间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深厚的历史积淀加上社会风气的推动,使得浙江的许多地方都出现了名噪一时的民间泥塑艺术。这里重点介绍杭州民间泥塑艺术。

第一节泥象、泥春牛

宋王室渡以后,偏安一隅,以丧权失去换取了暂时的清平,加上大量北方人民南移,南方手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形成了不起许多著名的工艺品。在南宋京城临安(即今浙江省杭州市),到处兴建酒楼、茶肆、店铺、集市、为手工艺品的销售提供了广泛的流通渠道。西湖一带的民间工艺品已形成了特有的风格,成为与北宋东京的“门外土宜”相对应的“湖上土仪”,这其中就包括泥玩具。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载:“临安风俗嬉游,游湖上者竞买泥孩子、莺歌、花湖船回家,多送邻里,名曰湖上土宜。”意思是说,临安这里的人们喜欢出游嬉勒,游西湖时常常买包括泥人儿在内的许多礼物回家馈赠邻里乡亲,讨个吉祥。

这些泥孩儿等泥玩具均产自杭州市区。泥玩具艺人居住的地址因此得名为“孩儿巷”。《得树楼杂钞》十卷上说:“按杭州至今有孩儿巷,以善塑泥孩儿得名,盖仍南渡之俗。”“孩儿巷”的名称一直沿用到现在,见证了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民间工艺的繁荣与兴衰。

“泥春牛”与傩信仰有关。南宋杭州有“鞭春”仪式,立春当日,由临安知府带头,手执彩扎牛鞭,在事先做好的泥牛身上抽打三次,作为春耕开始的象征,称为“打春”,寓意阴气消退,阳气上升,万象更新,要开始农忙了。立春前后,街市上有小泥牛出售,邻里间相互赠送,被视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吉祥物。

在杭州,至今还可见到一种泥塑的小象,大小和泥娃差不多,被人们奉为神兽。泥象的产生源于皇室的南郊祭天礼。南宋王朝每三年举行一次郊祭大礼,仪仗队由当时越南进贡来的大象为前导,观看大象的排练是当时人们的一大乐事,所以民间泥塑小象应运而生。其他还有泥神象、泥鬼怪、泥禽、泥兽、泥花、泥果等,大多为孩童玩耍之物,也有作为案头陈设的。

【知识小百科】

傩,古代腊月驱逐疫鬼的仪式。傩、傩祭、傩仪和傩戏是一种世界性的古文化事象,它以驱鬼逐疫、酬神纳吉为目的,以巫术活动为中心,是原始民族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的产物。

第二节半山泥猫

西湖民间故事中有一个“蚕花娘子”的传说:

杭州半山有个善良的姑娘名叫阿巧,但邻居们都喜欢叫她“灰姑娘”。有一年冬天,阿巧的后娘逼着阿巧冒着严寒到半山沟沟里割草。她割草的时候,一位身穿白衣的姑姑飘然而至,面带微笑地站在阿巧的眼前。原来她就是专门掌管“天虫”的蚕花娘子。蚕花娘子微笑着拿出一些可爱的白色的虫子交给阿巧说:看,这是“天虫”,用它的丝可以做成美丽的衣服,说着这位白衣姑姑随着一股青烟,消失在参天的树林中。阿巧偷偷地捧着“天虫”回家饲养,后来纺线织衣,并无私地教给四周的乡亲们。就这样蚕花娘子的“天虫”变成了今天家养的蚕。从那时候起,半山的先祖就开始养蚕育桑为业了。

在半山皋亭山南麓,有个名叫倪家门的村子。宋政和年间,倪家又一位美丽聪慧的姑娘,养蚕为生。为了避免老鼠对蚕的危害,她养猫来守护蚕房,事业红红火火。后来,金兵入侵,姑娘为保卫国家献出了生命。据说她死后又显灵,撒沙子击退了金兵。被宋高宗刺封为“撒沙护国显应半山娘娘”,百姓修庙纪念这位半山娘娘。据说,庙里半山娘娘的塑像周围,经常出现黑、白、黄色等七彩神猫。从那以后,当地逐渐形成风俗,捏制彩绘泥猫来祭祀半山娘娘,也成为孩子们喜爱的玩具。

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施蛰存先生在《浮生杂咏》组诗第一首就是描述《半山泥猫》的:“水亭余址傍宫墙,古屋三间对夕阳。总角生涯犹在眼,泥猫蜡凤满匡床。”

民国笔记《梵天庐丛录》中有一篇《武林山泥猫》的写道:杭州武林山,俗呼为半山,植桃数千株。三月间,游人如市,往来不绝,山中人多以捏泥作猫形,外饰以彩,名曰泥猫,游人争购之。相传半山泥猫,虽不能捕鼠,而置之案头,鼠若惧者。又谓半山每年所制泥猫,必有一头能活者,语固荒唐不可信。乃有某者,赴半山购一泥猫归,猫颇猛,置于房中,家故多鼠,自购猫,鼠迹渐敛。一日午间,闻猫捕鼠声甚厉,初以为外来之猫,不之奇,起而视,见啮毙二鼠,皆置于泥猫之几上。而泥猫则不知所往,遍觅无迹。

半山泥猫是不是真的能够让蚕房远离鼠害呢?至今杭嘉湖地区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家养蚕的农户,五一初一到半山娘娘庙赶庙会的时候看泥猫长着两撇胡须,着实可爱,价钱不贵,买了回家随手搁在蚕室的匾架上。原先家里鼠害成群,养的桑蚕,一到夜里就受老鼠糟蹋,每天死伤不少。这天夜里,蚕妇仍和往常一样,起身到蚕室给蚕饲叶。忽然间撞见一只小花猫正在墙角追赶老鼠,一眨眼功夫寂静下来,什么声音也没有了,不见了老鼠,也不见了小花猫。只发觉蚕架上买回的泥猫晃动了一下,就一动不动坐在那里了。蚕妇好奇,用手去摸了摸它,只觉得泥猫全身的花毛还是柔软的,一会儿功夫就变硬变平了,身上温热的气息也变凉了。从此蚕妇家鼠患也就消失了,老鼠不见了踪影。这个故事传到村上,养蚕的人家都到半山来买泥猫,放在蚕匾或蚕架上,家家老鼠逃得无影无踪,从此蚕桑丰收,家家富裕。村里的蚕农都说泥猫胜过真猫。当然了,这样的故事没有多少可信度,但是却能够从中看出善良朴实的村民对于半山泥猫的喜爱之情,这种喜爱不仅仅是对于形像生动、色彩鲜艳的泥猫本身,恐怕还包含着对那位善良勇敢的半山娘娘的回忆和纪念吧?

半山泥猫造型古朴,保留了原始艺术的稚拙魅力。利用适当的夸张和变形,赋予了泥猫威猛有力的视觉形像,同时又十分活泼可爱,令人爱不释手。半山泥猫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首先取泥、和泥、入模、出模,然后焙干、上白粉、线描、上彩、上清漆等十多道工序。其中泥和模具的质量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泥猫的质量和活泼的造型。古时候,泥猫都由半山娘娘庙雇用的工匠手工制作而成,工艺十分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