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包玉刚:我的爸爸
13114400000029

第29章 强国抓教育(2)

1986年6月12日,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伦敦举行。会议由爸爸担任第一届委员会主席并亲自主持。会议确定了中方首席代表黄辛白和英方首席代表克里斯宾·蒂克尔爵士为委员会副主席,中方代表孙敏先生、我(代表包玉刚爵士基金会)、英方代表罗杰·艾尔德尔博士为委员,大家就委员会的工作机制等事宜达成一致意见。从此之后的十年中,我全程参与了中英友好奖学金的实施过程。爸爸退休后,改由我做主席。黄辛白退休后,改由教委副主任韦钰做副主席。

协定履行的十年中,有一段时间英国的经费没有到位,撒切尔夫人从爸爸那里知道消息后,还亲自出马做工作,表现得非常支持和重视。

事实证明,这份协定的签订,对促进中英双方的沟通,增强两国的友谊和信任,意义深远,也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应该说,由于两国政府的重视,从1986年开始,“中英友好奖学金”执行得非常顺利。中国每年都在全国考试中挑选,经专家组认真严格评定后,派出一百多名留学生到英国学习,而且大多数留学生也都能做到学成回国效力。

爸爸嘱咐我:“你负责有关教育方面捐助的管理,资助去外国留学的中国学生,无论是中英友好奖学金,还是包氏奖学金,你要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号召和鼓励他们以国家强盛为使命,学成都能回国效力,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发挥自己知识的力量!”

所以,无论是爸爸生前参加过的留学生座谈会,还是各种纪念活动,“回国效力”,是爸爸及我们对留学生最大的期望。

记得1992年,在“中英友好奖学金”签订五周年的纪念活动上,我和妹夫郑维健代表已经仙逝的父亲出席。当时不少学者不愿回国,教育部也特别担心精英流失,我以“中英友好奖学金”主席身份发表了一篇讲话,收录在《纪念名册》: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是包玉刚先生于1985年构思出来的,后来获得中英两国政府热烈的支持,在1986年正式设立,至今已有五年多的历史了。

在这期间,超过1000名的中国优秀的研究生、学者被选派到英国的大学和其他高等学府深造。这批精英人才将是促进中国现代化的一支强有力的生力军!作为这个奖学金计划成员之一,代表包氏家族,我们借这个机会,在这本《纪念名册》内,跟各位学者、研究生谈谈我们的感想,和对各位的期望。

在中英两国政府和包玉刚爵士基金会三方面正式签署的,有关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谅解备忘录中,写得很清楚:奖学金计划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向中国赴英留学人员提供奖学金,使他们更好地为中国的现代化和发展作出贡献,学成后回国效力”。这原是包玉刚先生生前最大的愿望之一。

他对教育非常重视,认为培育人才是强国之本,知识就是力量,所以他毕生提倡教育,不遗余力。很可惜,他不能亲眼看到留学人员在学术上的杰出成就,否则他一定会感到自豪和万分欣慰。

你们之中,有些已学成归国,被派往重要的岗位上,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施展才智,积极作出贡献。尚未完成学业的,则继续努力,准备将来返国,利用在外国学到的知识,加入建设中国的行列。假如有少数人觉得在外国生活舒适,而乐不思蜀的话,我们也希望这只是暂时的现象。

就拿我们自己的经验来说吧,我们以前也曾在外国留学。当时香港的经济环境和个人发展机会,远远比不上外国。但最后,像其他香港学生一样,都先后返回香港,为香港的社会发展和繁荣尽一点力。回老家帮助发展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大家要明白,如果我们太注重“小我”,不肯为“大家”做出牺牲和贡献,我们的国家便很难在国际竞赛上,出人头地,壮大、富强起来。

我们一定要将眼光放远些。今天我们的环境,也许不是太理想,个人生活享受,也许不是太舒适,但只要怀着爱国的热忱,坚持建设祖国的宗旨,暂时的艰苦,不是什么一回事。

我们这一代,不要怕吃苦,因为我们努力的成果,下一代是会丰收的。我们的先人,包括邓小平主席、包玉刚先生,为了我们也曾吃过不少苦头,遭遇过不少挫折,但他们都挺起胸膛,坚毅地挺过去了,为的都是我们的幸福。现在我们又怎么可以自私地为了个人生活的舒适,为自己的工作利益而找寻捷径,违背国家的意旨和不顾下一代的幸福呢?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你们得到的奖学金,是国家为你们作了慷慨的投资,是英国政府尽力培训你们,包玉刚爵士基金会同样付出颇大的代价,现在是你们投身建设祖国的时候了,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伟大的成就,现在祖国更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继续把中国的建设推向前进。

最后,我们希望你们怀着崇高的爱国情怀,激发民族情操,以老一代科学家当年还知道回归旧中国为榜样,抱着为国家服务的宗旨,铸就毫不动摇的信念,同时,也应该清楚记着“中英友好奖励计划”选派你们到英国留学和做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使你们学成后回国,齐心协力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展!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历经十个寒暑,在1997年金秋收获的季节结束,培养人数共计1700余人。

会议开始前,中国教育委员会主任朱开轩先生心情很不平静,他回忆起1991年6月15日时,与何晋秋教授应邀在香港拜会爸爸时的情景。

当时,你们一起共商本计划下一步的安排。爸爸您对该计划寄予厚望,并衷心希望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学员能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贡献。这是中方代表与爸爸您最后一次的会晤。

在北京隆重的纪念大会上,中国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韦钰,充满感情地缅怀了奖学金计划的倡导者——包玉刚爵士。

她回顾十年来,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共资助1728名中国学者前往英国学习,已有近半数学员学成回国,在不同岗位发挥作用,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奉献力量。我们为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感到欣慰。

从她的发言中我得知,自80年代初以来,中国有27万留学人员奔赴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求学、深造。90年代初,邓小平指出:“要作出贡献,还是回国好。”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投身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热潮之中。

接受评估调查的留学回国人员中,91%的人认为他们从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中受益匪浅,通过在英国的进修学习及合作研究,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和思路;了解了国际学术新动态,进而开辟了新的研究课题和新的研究领域;96%的人认为他们在英国期间接受了系统的科研技能训练,掌握了先进的仪器设备,这对于他们深化原在国内业已开展的课题研究大有裨益;不少人在留学期间取得了科研成果,完成了高水准的学术论文,并与国际学术界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委员会英方主席、英国国际发展部次长约翰·威瑞克先生也发了言:

“我非常高兴能参与纪念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这个杰出的、富有创新意义的活动。十年前,包玉刚爵士提出了设立本计划的建议。中英两国在历史上就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这十年中,作为这计划的合作方,包玉刚爵士基金会、英国政府及中国政府促成了中英两国间非常有价值的文化交流。作为计划的合作方之一,英国海外开发署加强了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力量,而英国高校也大大受益于来英学习的中国学者所带来的文化的多元化及深刻内涵。我还要对英国文化委员会在这十年中对本计划实施的有效管理工作表示谢意,我也相信本计划已经大大地促进了中英两国之间的关系。”

2004年5月20日晚上,在北京兆龙饭店19楼总统套间的家,我见了一个人,非常开心,我想爸爸也会有同感。

我见的这个人叫关志成,他是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第一批去英国的中国博士,现在是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的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