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东汉征南匈奴单于檀虎泽之战
一、南单于檀叛汉前匈奴的基本形势
南单于师子在位4年后死去,原单于之长子檀继立为新单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南单于檀便遣兵进击逢侯,逢侯军败,处境更加困难;至永元十六年(公元104年)冬十一月,北匈奴逢侯派使者向汉请求降服,愿效法呼韩邪单于,与汉和帝修好。汉和帝只是对逢侯厚加赏赐,不答其使。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6年)十二月,逢侯再派使者至敦煌贡献,同时表示请汉天子派使至匈奴,匈奴即以太子跟随大使至汉入侍。当时,和帝已死,邓太后临朝当政,只是加重赏赐,仍未答其使。
二、南单于的反叛
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夏,汉人韩琮随南单于檀入朝返回后,韩琮对单于檀说:“关东水潦,人民饥饿死尽,可击也。”单于檀信以为真。
促使南单于反叛,还有当时的一些社会原因,并非全是韩琮进言的结果。据《后汉书》等史料记载,在汉安帝永初二年(公元108年)前后,汉王朝的统治已日益腐朽,国力急剧衰落。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发生了羌族人民的第一次大规模起义,行车骑将军邓骘、征西校尉任尚统率5万大军,败在羌军手下。不久,羌人又在北地拥立首领称帝。边境少数民族包括羌族、南夷和西南夷等,均不断起兵反汉。汉王朝虽竭尽全力出兵镇压,但是,汉军屡战屡败,已被世人看清汉王朝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前后,全国许多地区灾荒严重,“京师大饥,民相食”,当时三公上书皇帝,为了补救已经枯竭的国库,吏民均可以钱毂买官。永初三年夏,历来降服于汉王朝的渔阳乌桓和右北平胡人,出兵进击代郡(令山西阳高)、上谷郡(今河北怀来东南),沿海地区青州的张伯路率领人民起义,攻占了沿海9个郡。南单于正是在汉王朝烽烟四起,内外交困的形势下,听信了汉人韩琮的建议而决计起兵反汉的。
三、东汉南匈奴两军作战序列
统帅行车骑将军何熙
副将中郎将庞雄
将领辽东太守耿夔
行度辽将军梁懂(音勤)
使匈奴中郎将耿种
司马耿溥
司马刘祉
总兵力约3万人(含耿夔统率的鲜卑军)
南匈奴军
统帅南匈奴单于檀
将领南匈奴薁鞬日逐王
南匈奴骨都侯
南匈奴左将军
谋士韩琮
乌桓军率众王无何允
鲜卑军大人丘伦
总兵力判断不少于2万人
四、东汉征南匈奴虎泽之战的经过
汉安帝永初三年(公元109年)九月,居于雁门一带的乌桓率众王无何允与鲜卑大人丘伦等,及南匈奴骨都侯共统领骑兵7000人,进袭五原郡。五原太守率军于高梁渠谷与之交战,被乌桓率众王等军击败。此时,南匈奴单子檀率军,已将使匈奴中郎将耿种包围于美稷(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正在激战之中。
冬,十一月,汉王朝以大司农何熙行车骑将军,以中郎将庞雄为副,率羽林五校营吏士,调集缘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朔方、代郡、上谷、渔阳、辽西、右北平等十郡兵马共2万多人,并命辽东太守耿夔统率鲜卑军,同时以梁懂行度辽将军。
行车骑将军何熙命耿夔为先锋。以其司马耿溥,刘祉率2000兵与耿夔军协同作战。汉先锋军进至属国故城(似在美稷县境内),单于遣薁鞬日逐王率3000兵马截击汉军。耿夔自率主力攻击匈奴军的左翼,令鲜卑军攻击右翼,匈奴军被击败退走。耿夔挥军追击,斩匈奴军1000多人,杀其名王6人,获车辆、马匹甚多。鲜卑军所使用的马匹多病弱不堪,乘俘获匈奴马匹和物资众多的机会,遂将俘获匈奴之马匹、物资裹胁出塞,叛离汉军,耿夔军不能单独追击。
南单于檀自率主力围攻美稷之中郎将耿种达数月之久,未能攻克,于是,便命其部众加紧急攻,耿种命人急至汉营请求救兵。
汉安帝永初四年(公元110年)正月,梁懂率8000兵马驰往解救,至属国故城,与匈奴左将军、乌桓大人丘伦所率之军激战,将匈奴左将军与乌桓军击败,斩其渠帅,杀3000多人。单于檀自率骑兵近8000人迎击梁懂军,将梁懂军包围,梁懂披甲率军左右奔击,所向无敌,单于檀遂率兵退至虎泽(今内蒙古达拉恃旗东南),何熙遂统率全军追击。
三月,何熙军进至曼伯(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时,因突患急病,遂命副将庞雄统率梁懂,耿种之军,共1.6万步骑兵进击虎泽之单于檀军。
单于檀见汉军营垒众多,兵威势重,心中大惊,遂派左薁鞬日逐王向汉军请降。庞雄、梁懂等,命全军列陈受降。单于檀随后脱帽赤足,向庞雄等请宽恕反叛之死罪。汉王朝赦免南单于檀,不纠既往,待遇如初。
五、汉南匈奴虎泽战争后的动向
汉王朝将被南匈奴掠走之汉、羌等男女百姓1万多人造归。以平定南单于有功,正式拜梁懂为度辽将军,拜庞雄为大鸿胪,何熙病故于军中。
汉安帝元初四年(公元117年),逃往塞外涿邪山下自立为北单于的逢侯所部为鲜卑军击破,部众四分五裂,皆投奔鲜卑。元初五年(公元118年)春,逢侯率百余骑兵至朔方塞降于汉朝,度辽将军邓遵将其迁移于颍川郡。
§§§第五节 东汉征南匈奴叛军的马邑战役
一、马邑战役前汉北方和南匈奴的基本战略形势
自汉安帝元初元年(公元114年)以来,汉王朝北方地区一直是烽火四起,各兄弟民族的反汉战争连绵不断,东、西羌诸部落及鲜卑等部族的反抗,使汉王朝北部地区在战略上处于顾此失彼,穷于应付的被动局面。
汉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汉王朝免去邓遵的度辽将军,以耿夔为度辽将军,时值鲜卑进袭边境,耿夔遂与南匈奴温禺犊王呼尤徽率新降之匈奴部众连年出塞,讨鲜卑。耿夔的不断用兵,引起了新降的匈奴吏卒的怨恨,暗中谋划叛汉。
南单于檀在位27年后死去,由其弟拔于汉安帝延光三年(公元124年)立为新单于。延光三年夏,新近降服的匈奴大人间族等率众反叛,同时欲胁迫温禺犊王呼尤徽一同叛逃,遭呼尤徽拒绝。使匈奴中郎将马翼派兵与南匈奴军追击,将阿族部众歼灭,汉匈边境暂时趋于安定。
二、南匈奴左部军的叛汉
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夏,左部句龙王吾斯、车纽等起兵叛汉,率领3000余骑兵进击西河郡,接着又联合右贤王部,共率近8000骑兵围攻美稷,杀朔方、代郡长吏,声势逼人,汉王朝遂决定发兵征讨。
度辽将军马续
使匈奴中郎将梁并
乌桓校尉王元
五原太守陈龟
中郎将张耽
总兵力先后出动约3万人(含张耽军)
南匈奴句龙王吾斯
南匈奴句龙王车纽
右贤王抑鞮
总兵力骑兵不少千2万人
四、东汉征南匈奴马邑战役经过
一、阶段之作战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夏,度辽将军马续与中郎将梁并、乌桓校尉王元,发缘边郡兵及乌桓、鲜卑、羌胡等军共2万多人,前往征讨。两军经过交战,南匈奴吾斯等军战败,转移兵力,继续攻掠城邑,杀伤吏民。
汉顺帝对吾斯等军的叛汉甚为恼怒,便派使者至南匈奴责备单于休利,命其以恩义招降叛军。不久,梁并因病免去使匈奴中郎将,汉以五原太守陈龟为使匈奴中郎将,陈龟责备单于休利无能治国,单于休利及其弟左贤王皆自杀。
大将军梁商鉴于匈奴叛军难服,遂上书顺帝,建议放弃武力征讨,以恩信招降。于是汉顺帝下诏马续,招降吾斯等叛军。不久,右贤王部抑鞮等1.3万多人降于汉。
当年秋天,吾斯等拥立句龙王车纽为单于,东联乌桓、西引羌戎及诸胡等数万人攻破京兆虎牙营,杀上郡都尉及军司马,并进袭并、凉、幽、冀四州。为躲避匈奴兵锋,汉王朝将受袭掠最重的西河郡郡治,迁移于离石(今山西离石),上郡郡冶迁移至夏阳(今陕西韩城西南),朔方郡郡治迁至五原。
冬,汉王朝遣中郎将张耽率幽州乌桓诸郡营兵,进击车纽军。双方大战十马邑(今山西朔县),匈奴军被斩3000多人,车纽等带领诸豪帅骨都侯降于汉军。至此,马邑战役第一阶段作战遂告结束。
二、阶段作战句龙王吾斯继续率其部众与乌桓军侵袭边境。汉顺帝永和六年(公元141年)夏,汉王朝命使匈奴中郎将张耽,度辽将军马续率鲜卑5000骑兵,与吾斯部众于毂城(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地区交战,斩吾斯军数百人。
张耽作战勇锐过人,且善于抚慰士卒,军中皆愿为其拼死力战,乌桓军屯于通天山(今山西石楼东),张耽军遂进至通天山下,攀缘绳索登山与乌桓军战,大破乌桓军,尽斩其渠帅,放回被其掠得的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