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对孩子有所期望有所要求这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但重要的一点是,对孩子的要求标准要切合实际,要在孩子能接受和实现的能力范围之内。在此范围之内标准可以适当高一些,这样可以最大可能地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起孩子的自信心。如果给孩子提出的要求标准过高而不切实际,那么势必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压力和难以克服的困难,长此以往,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将会受到严重伤害甚至打击,这就适得其反了。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各不相同。有的孩子可能头脑聪明,却调皮淘气,做事缺乏恒心和耐心;有的孩子可能踏实勤奋,却不善言辞,做事缺乏方法不够灵活。这种情况下,你却要求这个孩子必须做到那个孩子那样,孩子必然难以做到。或者说,孩子刚刚学会走路,你却要求他跑起来,这是不符合孩子的实际能力和实际情况的。
“你要是考不进市重点,我就抹脖子!”这是一位母亲严厉地对儿子进行恐吓。
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的儿子如愿以偿地考进了重点中学,母亲以百般的宠爱善待他,因为儿子替娘争了光。
“你必须在全班考第一!”显然母亲的筹码在升高。
渐渐地,儿子脸上的笑容在消失,焦躁与不安爬上了眉梢——他没有成为全班第一。
“期末考试成绩要是达不到90分,我就抹脖子!”母亲威胁的口吻还是那样坚决。
终于有一天,儿子离家出走了。
望子成龙是人之常情。教子时加点压力也当属必要,然而,有的父母却把孩子当作实现自己出人头地梦想的工具,一味加压,走入了“逼子成龙”的误区。正在成长的孩子身心都是稚嫩的,父母过高的期望会使他们背上沉重的负担。在这样的重负下,孩子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活泼的天性,甚至会失去活下去的信心和乐趣。
“逼子成龙”悲剧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一些父母过于“关心”孩子了——怕孩子在学习上竞争不过别人,因此采用了“迂回战术”,希望从其他方面为孩子增加一些竞争的“筹码”。但是,如果家长忽略了孩子本身的要求与能力,一味地逼迫孩子去按照家长的意志去做,其结果必然是适得其反。
总是有一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或者说有些急功近利,动辄拿自己的孩子和某某优秀孩子相比较,并且用那个优秀孩子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自己的孩子。这实际上是一种盲目的比较,不具备什么积极的教子意义。对孩子不切实际的要求,只会对孩子产生负面的消极的影响。
孩子的心理产生问题,主要与父母期望过高,要求太严这种片面、狭隘的教育倾向有关。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智轻德,重体轻心。在大多数家庭所进行的教育中,父母一味地强调知识学习和智力开发的重要性,从而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违背了孩子身心成长的规律。过早、过多地进行知识灌输,过强、过重地进行技能训练,忽视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无异于拔苗助长。
在此奉劝望子成龙的家长们,不要逼孩子,更不要狠逼,以免操之过急。“雏鸡”不会下“蛋”,任何事物都有个发展过程。仅仅有望子成龙的愿望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科学的家教方法、热情的态度,积极引导孩子,正确健康地教育孩子,才能真正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