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雾水不知宗。
下面三联,均是何淡如的名作,亦庄亦谐,被后人誉为神来之笔:
周身花,果然好样;
一肚草,格外大声。
《花炮》
滚滚江山,只为大花面争权,国老无能终散局;
纷纷世界,怎得正武生掌印,奸臣尽来至收科(完结)。
《戏棚》
我本一片慈悲,有时黑面做埋,只系收磨恶鬼;
你若十分诚敬,如被红须扭过,何妨直禀神灵!
《观音醮坛》
大块头的文章
某冬烘先生,只知死记书中字句,不求甚解,在乡设一蒙塾以授徒,胡说瞎讲骗饭写。一日,讲解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谬误百出,讲解到“大块假我以文章”句,解释道:“意思就是:大块头借给我一篇文章。”闻者无不前仰后合。
脔婿
科举发榜,贵族富强令人在榜下择婿,看有哪个新中的举子长相好的,强拥至家成亲,称为“脔婿”。
有一个新近中榜发迹的少年,仪态甚佳,被贵族中有势力的人看中,便令数十仆人把他拥回家宅,少年人欣然前往,并不争辞。来到贵族家门前,争相来看他丰姿的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一会儿,有一个身穿金紫袍(这是高官的服饰)的人走出来,对少年人道:“本官只有一女,生得不算丑,与君子相配,你觉得如何?”少年鞠躬道谢,说:“我本一布衣,能够攀上高门,固然是非常的荣幸;且等我回去跟妻子商量一下再作打算,如何?”
围观者一齐大笑。
主客两相忘
某天,华亭丞专程前去拜谒某乡耆,经已通报,久未见出,走了几个钟,人甚疲乏,便在座上打一回盹。
他刚睡去,主人出来了,见客人打盹未醒,不忍心惊动他,便在对座陪睡一会。
又过一会,华亭丞醒了,见主人在熟睡,不好打扰主人,只得再睡。后来主人醒了,见客仍未醒,于是又睡。如此者三两次,到华亭丞第五次醒来时,已是黄昏,见主人仍在睡,但稍稍溜了出去,以免打优主人。
后来主人又醒了,见客人不在,干脆回房大睡。
这事后来传了出去,成为笑谈,张东海曾为之作《睡丞记》,大诗人陆游有诗咏之:
相对蒲团睡味长,主人与客两相忘。
须叟客去主人觉,一半西窗无夕阳。
一塌糊涂
某秀才非常讲“意头”(图吉利),第二天要应考,睡前嘱咐仆人:“记住,明天早上起来,我问你‘今日天气如何’,如果天晴,你就答‘天开文运’;如果雨天,你就要答‘风云际会’。不要说错了。”
仆人连连称是。
第二天起来,秀才问天气如何,仆人走出院子,看了好一会儿天,回来禀道:“相公,今日的天气,既不是‘天开文运’,也不是‘风云际会’,只可以说是一塌糊涂罢了!”
胡说
现代大才子胡适应邀到某大学演讲。他引孔子、孟子或孙文的话,便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后来他发表自己的意见,引起哄堂大笑,因为他写的是“胡说”。
何必频伦杀老婆
清末民初,操广州方言的文人骚客,颇流行以广州方言入诗,胡汉民、李泽甫、梁寒操、简又文等人,均有即兴之作,当年较有名的何又雄,字淡如,其《垓下吊古》便写得非常有趣:
又高又大又嵯峨,临死唔(不)知重(还)唱歌。
三尺多长锋利剑,八千靓溜(英俊)后生哥(青年人)。
既然廪(不断)争皇帝,何必频伦(急忙)杀老婆。
若使乌江唔锯颈,汉兵追到屎难疴。
不过当时文人写广州方言诗多是即兴之作,偶尔操觚,尚未结集。
何又雄之后,出了个廖恩焘,此人乃鼎鼎大名之廖仲恺之胞兄,其《嬉笑集》(完成于一九一九年)一出,即脍炙人口,各报刊争相登载。所收诗作,“庄谐并具,熔经铸史,巧妙入神,嬉笑嘲谑,笑语如珠。”
如《漫兴》,抨击时弊,讽刺官府与黑社会把头的恶行:
全城几十万捞家,唔够官夹手扒。
大碌藕真抬惯色,生虫蔗亦啜埋渣。
甲仍未饱偏轮乙,贼点能知重有爸。
似走马灯温转,炮台难怪叫车。
如《赠友》诗,谈了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用语诙谐:
六年不见先生面,今见先生重有须。
识透旧肴唔合炒,怕同新镬凑埋捞。
风车世界啦啦转,铁桶江山慢慢箍。
眼鬼甘冤唔愿睇,暂时诈醉学糊涂。
廖恩焘以《粤讴》名于时,其广州方言诗可算又一成就。
你的耳朵呢
新上任的县太爷是山东人,师爷是浙江绍兴人。
一天,知县要师爷去买两根挂蚊帐的竹杆回来,师爷却听成了“猪肝”,一路小跑跑到猪肉铺,对掌柜道:“新上任的大老爷要猪肝两副。”顿了顿,心想何不趁此机会捞点便宜,又道,“外加一副猪耳朵。”
掌柜立即照办。知道他是县衙的师爷,那副耳朵就算白送他的。
师爷拎了猪肝与猪耳朵往回走,思量这猪耳朵大老爷并不知道,何不留着自己拿回家喝酒。于是用纸包了,放在口袋里。
回到县衙,师爷恭恭敬敬的向知县献上猪肝:“老爷,猪肝买回来了。”
知县一看,高声责备道:“你的耳朵呢!你的耳朵哪里去了?!”
师爷一听,大惊:唉呀呀!这大老爷真是了不得,连我藏起耳朵的事都知道!双手便不觉往口袋里掏,嘴里结巴起来:“耳朵……在我的口……口袋里!”
百蟹图
有位画家以画蟹闻名,某富翁因慕他的名气,愿出高价请他画蟹,说:“你给我画一幅百蟹图,画面上要有一百只蟹。一个月成不成?”
画家看看这个以吝啬闻名的富翁,笑道:“哪用一个月,你明天来取就是。”
第二天,富翁来取画,却见画家还未动笔,不觉勃然变色。画家又笑:“老财何必着急,请稍安勿躁。”铺开画纸,大笔一挥,很快就画了一只大母蟹,然后在画的左上角题了一行字:“此蟹怀孕九十九只小蟹。”
樽准进卒
奕棋有个约定俗成的守则,那就是:“观棋不语真君子,举手不回大丈夫。”观战者若不恪守此守则,一般便为他人所不齿。
话说有一道士,某日观好友与人对奕,友渐陷劣势,一时抱头苦思,一时搓手跺脚,焦躁异常。道士旁观者清,看出了一着妙棋,但“观棋不语”,开口不得,猛然想到一妙计,嘴里便念起咒来:
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上界三千,千云者,千线践窃比于我老彭。
彭祖寿
高人百岁,岁者年也,年少登科第,三元及第回,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雷声普化天尊,尊同樽,樽准进卒!
观棋者时有五六人,谁都以为他念咒瘾发,也不理他,倒是他的友人听明白了他的最后两字,再一细算,心中叫声妙,把七路卒一拱过河,形势立变。
舍下的粗月儿
有士子言谈非常谦虚,当和别人谈起自己的物件时,总是用“粗”字来形容,以表自谦。
一天,一位朋友来他家论文,二人边谈边饮酒,不觉已是明月升起。客人高兴地道:“今夜的月亮真是明若中秋啊!”士子连忙拱拱手,道:“岂敢,岂敢,过奖了,过奖了。这不过是舍下的粗月儿罢了。”
客人几乎笑到倒地。
最怕
一个穷秀才饿了好几天了,刚好打从馒头铺门口经过,突然大叫一声,倒在地上。馒头铺老板急忙与伙记一同把他扶起,问道:“相公你没事吧?”
秀才微闭双目,喘着气道:“我一向最怕馒头,刚才一见贵店这么多馒头,病就犯了,不过不要紧,歇息一会就好了。如果有可能,我还想锻练一下自己的胆量。请老板成全。”
老板于是吩咐伙记扶他到放馒头的小房间休息。
过了一会,老板来看看这秀才怎样了,一开门,大吃一惊,房间里的馒头被秀才吃掉不少啦!不觉扑上前一把揪住秀才的衣领,怒骂道:“你这个斯文贼!你现在还最怕什么!”
秀才打了个饱嗝,道:“我现在最怕的就是热茶啦!”
先弄大姨后弄小姨
宋朝薛简肃有三女,长女嫁欧阳修(大文豪),次女嫁王拱辰(文人,十九岁举进士第一)。后来欧阳修丧偶,再娶薛之幼女。新婚之夕,王拱辰戏赠欧阳修一联:
旧女婿为新女婿,
大姨夫作小姨夫。
欧阳修一笑置之。
欧阳修跟刘原父是深交,原父晚年再娶时,欧阳修也开玩笑地戏写了一首诗作贺:
仙家千载一何长,浮世空惊日月忙。
洞里桃花莫相笑,刘郎今日老刘郎。
哪知刘原父听了后很不高兴,每思报复。一天,刘与欧阳去友人家赴宴,两杯酒下肚,刘原父便心中灵感一动,借酒发泄,说:“从前有个老学究教蒙童,读《诗经》到‘委蛇委蛇’句,便一再叮嘱:‘切记切记,“蛇”字在这里读作“姨”字。’第二天,有个学童在上学途中看到有个乞丐弄蛇,觉得非常好玩,就耽误了时间,迟到了。老学究一见他来,便责骂道:‘为什么迟到!’学童答:‘刚才来馆时我看到有弄姨的,很多人在围观,我也去看了,只见那人先弄大姨,后弄小姨,甚是有趣。”刘原父说完,醉着眼看欧阳修。
欧阳修一怔,然后又是哈哈一笑了事。
狂生阅报
清末,报纸渐多,有士子喜阅报,阅后常常感怀世事,心中不平,以至怒目切齿,拍案狂叫。其妻也曾进过学堂,明白事理,便劝他道:“天下事自有公论在,即有万难,也无不可收拾,况且亦可归罪于当局诸公便了。夫君既无官守,又无言责,何必如此生气,反伤了自己呢?”
士子当时正在气头上,一听,捶胸顿足,大骂道:“妇人之见!红颜祸水,圣人说得没错!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全是明证!今你既无妹喜之美,又无妲己之媚,更乏褒姒之吝笑,却竟如此无赖,难道你要与当局诸公轧姘头,争这紫金封官诰吗!”
他老婆气得回骂一声:“荒谬!”
不违古训
有个书呆子,简直是读死书,凡事只知照书上说的去做,并还喜欢引经据典,以求“不违古训”。
一天,他家里失火,嫂子叫他:“二弟!速去叫你大哥回来救火!”
“大哥现在何处?”
“就在四叔家下棋!”
书呆子踱着步走出去,心想,古人云,欲速则不达。怎么能速去呢?于是斯斯文文前往。
来到四叔家,只见大哥正在下棋。他便在一旁观看。一局下完了,书呆子才道:“大哥,家里失火,大嫂要我来叫你回家救火。”
他大哥一听,气得整个人跳起:“你在这里看了半天,为什么不早说!”
书呆子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手指棋盘,道:“这里写着的:观棋不语真君子,我怎能不做君子呢?”
大哥看他这个酸样,举拳就要揍他,可又下不了手,拳头就停在他眼前了。呆子的手仍指着棋盘,又道:“你还是打吧,这里也是写着的:举手无悔大丈夫。大哥你怎能不是大丈夫呢?”
祭鸡文
某秀才去探访远亲老翁,老翁家人杀鸡以款待。秀才见老翁似心有戚戚然,便暗询其家人,得知老翁心地慈祥,不忍杀生。秀才乃制文一篇以祭鸡,并慰老翁,文曰:
五色英雄,难免刀枪之苦;一毛不拔,可怜汤火之灾。以吾肚皮,作汝棺材。翁有所不忍,客却是贪杯。呜呼哀哉!废话少说,来酱油来!
老翁读完,大笑。
张子曰
某年科举,主考官批阅试卷,发现有名考生用了一个“张子曰”,不敢断定这“张子”是何许人,遂召集同仁遍查经典,再加研讨,竟不可得。不得已,将考生请来询问。
主考态度甚是谦恭:“阁下在试卷中引‘张子曰’,请问这张子究系何人,哪一朝代名士,有何名作传世?”
考生亦恭恭敬敬地答:“鄙人姓张,故曰张子,作品正在撰述中。”
主考怒骂“荒唐”。
救了七百人
某女作家在海上渡假,其日记有如下的记载:
第一天:我遇见了船长。
第二天:船长要我和他同桌共进晚餐,我真荣幸。
第三天:船长带我四处去看,还带我到船舱的驾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