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胜任才是硬道理
12481500000016

第16章 拿结果说话,以业绩为王(4)

高效率员工总是能够凭借高质量的工作获得更多的奖励;而那些一味靠加班来等待老板重视的人,往往弄巧成拙。

企管专家马可·麦西尼曾说过一个小故事:

想象有一个户头,每天存进86400元随意让你使用。不过,每天晚上12点以后,不管你有没有花完,就自动归零,隔天又存入86400元。如此周而复始。

若这个户头是你的,你会怎么做?一定是想尽办法,充分利用每一元钱,甚至会想办法把这些钱转投资成其他资产吧?

事实上,每个人真的有一个这样的户头,只不过存取的不是金钱,而是时间,每天存进86400秒,只能提取,不能增加。

现在,你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比尔·盖茨曾说:一个不懂得如何去经营时间的商人,会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危险。而如果你管住了时间,那么就意味着你管住了一切,管住了自己的未来。

某集团的CEO坐在自己的办公室苦思冥想,一脸疲惫。已经很晚了,公司其他的人早已下班回家,只有他还在思索:为什么自己伟大的战略最终会归于失败?为什么自己拥有行业中最出色的团队还是会失败?为什么各种准备很齐全却无法成功?

几个星期后,这名CEO被董事会解雇。他在就职之初,由于具有颇高的天分,被董事会寄予厚望,他也作出了最好的计划和远景规划,提出的战略也被董事会看好。然而,他最大的问题是做事拖拖拉拉,没有自己的时间表,没有速度就丧失业绩,最终不得不黯然离开。

下定决心,立即就做

美国保险公司的创始人史东,觉得对他的一生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妈妈让他遵守的——“下定决心,立即就做”。从卖报纸的时候起,他就一直遵守“立即就做”的准则。后来他通过保险推销,训练了一支非常优秀的保险队伍,并成为百万富翁。

有一天,他听到一个消息:曾经生意兴隆的宾夕法尼亚保险公司,因为经济大萧条发生了危机,已经停业。该公司属于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所有,他们决定以160万美元将它出售。

史东想了一个不花自己一分钱就得到这家保险公司的主意。这个想法实在太美妙了。于是,他对自己说:“立即就做。”

他立即带领自己的律师与巴尔的摩商业信用公司进行谈判。

下面是他们精彩的对话。

“我想购买你们的保险公司。”

“可以,160万美元。请问你有这么多钱吗?”

“没有,但是我可以向你们借。”

“什么?”对方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史东进一步说:“你们商业信用公司不是向外放款吗?我有把握将保险公司经营好,但我得向你们借钱来经营。”

这是一个十分荒谬的想法,但史东的行动能力让商业信用公司很是信任。于是,奇迹出现了,史东没有花一分钱就拥有了一家自己的保险公司。之后,他将公司经营得十分出色,成了美国很有名的保险公司之一。

人们常犯的错误是以为可以等到自己想行动时才行动。不要跌进这个陷阱里,大概当你干开了之后,你才会感到想行动。常常问你自己:“我最快什么时候能开始?我所能达到的最高效率又是什么程度呢?”认准了这是一件该做的事,你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高效率地完成它。

早做决定早成功

就在你下定决心的这一刻,“怎么去做”的问题出现了,这时也正是你思考这个问题最适当的时机。一个明确的决定将会成为你事业新的开始,它可以带领你迈进新的历程,可以让你成为一个更棒的人或可以有更好的作为。它也可以让你展开新的视野,产生新的期待。

你朝梦想迈出的第一步,可能只是很小的一步,对他人或对自己而言,也许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无论是多么渺小的一步,它终究都是一个开始,这就足以彰显其重要性。

当你要改变自己成为积极的人,接下来,你就需要考虑实质性的问题:

你需要作什么样的改变,具体怎么进行?

你需要做什么而让自己想要的事情发生?

你还需要获得什么自己可以运用但尚未得到的资源?

你需要什么人的帮助,能从哪里获得支援?

一旦你找到自己的方向,并做出决定,就向前走。既然已经踏出最困难的第一步,就说明你已经拥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

不必等到“万事俱备”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曾说影响他一生的最大教训,发生在他6岁之时。

有一天,王安外出玩耍。路经一棵大树的时候,突然有什么东西掉在他的头上。他伸手一抓,原来是个鸟巢。他怕鸟粪弄脏了衣服,于是赶紧用手拨开。鸟巢掉在了地上,从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很喜欢它,决定把它带回去喂养,于是连鸟巢一起带回了家。

王安回到家,走到门口,忽然想起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所以,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后,匆忙走进室内,请求妈妈的允许。在他的苦苦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儿子的请求。王安兴奋地跑到门后,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正在那里意犹未尽地擦拭着嘴巴。王安为此伤心了好久。

有时不能只求完美,很多事情就是赶鸭子上架,先让整个项目实施起来再说。“万事俱备”固然可以降低你的出错率,但致命的是,它有可能会让你失去成功的机遇。企盼“万事俱备”后再行动,你的工作也许永远没有“开始”。世间永远没有绝对完美的事。“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所以,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当老板给了你某项工作后,抓住工作的实质,当机立断,立即行动,只有这样,成功才会最大限度地垂青于你。

董事长吉田忠雄的人生观是“70分主义”。他认为,100分主义无法再发挥潜能,若以70分为起点则成就当不止100分。

对此,他在一篇演讲中阐述:“只要能成功,失败无所谓。谨慎行事可能没有失误,但充其量最多也只能有50%的效果。若对每件事只有70%的把握就去做,则集合各件事的效果,成就就不止50%了。”

提高控制时间的能力

工作中总是会有一些手忙脚乱的人,他们看上去十分忙碌,总是步履匆匆,桌上的文件堆积如山,总是有工作完不成。这些人就像是被时间牵着走一样,显得十分被动。其实他们并不是忙得没有时间,而是没有很好地规划时间,所以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低下。这些员工只有向专家员工学习才能够很好地控制时间、规划时间,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有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完成业务量。为了帮助他们分析原因,老板把这些业务员召集到一起开会。他要求业务员用一分钟的时间说明他们的服务项目。就这样,业务员们依次进行了现场说明。每到一分钟,他就叫停,然后分析业务员的表述方法。分析的结果,让所有的业务员大吃一惊,原来在一分钟的时间里,他们都在说着无关紧要的客套话,有些人甚至连开场白都没有说完。

针对业务员们的问题,老板提出了“一分钟守则”。也就是每一位业务员在向客户介绍产品的时候,只要求客户给予一分钟的时间。到了一分钟就会自动停止,而不是滔滔不绝地让顾客不耐烦。这样一来,他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很快公司的业务量就上升了。

有效利用时间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好方法。那些高效率员工都是有效利用时间的高手,不会让时间白白浪费。他们有的人会在等车或乘坐地铁时看业务资料,或是在旅行途中发邮件给客户。对于这些员工来说,每一分钟都是有价值的。

养成高效的工作习惯

我们如果能让高效率地工作成为一种习惯,收获卓越的人生就不再是难如登天的事情。在实现成功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成功欲望,要有信心、有热情、有意志、有毅力等之外,还应该搭上好习惯这一成功的列车,以最快的速度驶向目的地。

那么,该如何来确定一个人的工作习惯是否有效率、是否有利于成功呢?专家的建议是,可以用这样的标准来检验——你是否为未完成工作而感到忧虑,即有焦灼感。如果你应该做的事情而没有做,或做了而未做完,并经常为此而感到焦灼,那就证明你需要改变工作习惯,找到并养成一种高效率的工作习惯。

专家还指出,高效率地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了解自己每天的精力充沛期。通常人们在早晨九点左右工作效率最高,不妨把难度系数最大的工作安排到这个时间段来完成。

二、每天集中两小时左右的时间来处理手头紧急的工作,不接电话、不开会、不受打扰。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马上回复重要的邮件,将不重要的或者垃圾邮件直接清空。如果任由它们积累成堆,到时候成批处理起来,将浪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

四、规列一个任务清单,将所有的任务和约定记在效率手册中。手头一定要带着效率手册以帮助自己按计划行事。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

五、学会高效地利用零碎的时间,用来读点东西或是构思一个文案等。

六、减少回电话的时间。如果你需要传递的只是一个信息,不妨发个手机短信。

七、对可能打来的电话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你接到所期待的电话后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不必当时乱翻乱找。

八、学习上网高效搜寻的技能,以节省上网搜索查询的时间。把你经常要浏览的网站收集起来以便用到的时候马上能点击开。

九、善于利用互联网简化商业旅行的安排。多数饭店和航线可以网上查询和预订。

十、只要情况允许就可委派别人分担工作。事必躬亲会让自己演变成一只疲于奔命的小老鼠。不妨请同事帮忙,或让助手更努力地投入。

十一、安排日程时要灵活一些。当你需要时便可以忙中偷闲。例如,在中午加班,然后早一小时离开办公室去健身,或是每天工作十小时,然后用星期五来赴约会、去体检等。

十二、在离开办公室之前构思并列出次日工作的清单,这样次日一上班便能全力以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有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说,要把一件事做好,必须从根本上去做好准备工作。准备程度决定着你前进的速度。在通常情况下,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人,总是那些有充分准备的人。在职场中,有相当一部分员工之所以在业绩方面落后于他人,其中,缺少在接受任务以后的精心准备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话说一位勤劳的伐木工人,被指令砍伐一百棵树。接受任务以后,他毫不拖延地投入工作中,每天工作十小时。

可是渐渐地,他发觉自己砍伐的数量在一天天减少。他开始想,一定是自己工作的时间还不够长,于是除了睡觉和吃饭以外,其余的时间他都用来伐树,一天要工作十二小时。但他每天砍伐的数量反而有减无增,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一天,他把这个困惑告诉了主管,主管看了看他,再看了看他手中的斧头,若有所悟地说:“你是否每天用这把斧头伐树呢?”工人认真地说:“当然了,没有它我可什么也干不了。”主管接着问道:“那你有没有磨利这把斧头呢?”工人的回答是:“我每天勤奋工作,伐树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时间去干别的。”

听到这里,主管说:“这就是你伐树数量每天递减的原因。虽然工作热情很高,但你连工作必需的工具都没有准备好,又怎么能提高工作效率呢?”

只要我们稍加注意,便会察觉,像这个伐树工人一样的员工并不少见。他们总是忘了应该作必要的准备使工作更简单、更快捷、更富有成效。试问,如果你是老板,对于这样的员工,你会指望他们高效率、高质量地执行好你的任务吗?肯定不会!毕竟,在准备工作没有做到位的情况下,盲目主动和热情下的工作效率是非常低下的,更别提什么非凡成就了。

克服拖延的恶习

迟疑不决是一种疾病,拖延磨蹭则是它的前期症状。对那些深受犹豫不决之苦的人来说,唯一的改正方法就是作出果断的决定。否则,这一疾病将成为摧毁胜利和成就的致命武器。

比尔·盖茨说:“过去,只有适者能够生存;今天,只有最快处理完事务的人能够生存。”

只有不拖延,善于立刻投入行动的人才能挤出时间来完成更多的事,这也是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内容之一。帕金森定律认为,拖延只会耗尽所有的时间。

一位闲来无事的老太太为了给远方的外甥女寄一张明信片,可以足足花上一整天的工夫。找明信片要一个钟头,查地址半个钟头,写信一个钟头零一刻钟,然后,送往邻街的邮筒去投邮时考虑究竟要不要带把雨伞出门,这一考虑又花了20分钟。一个效率高的人在3分钟内可以办完的事,另一个人却要操劳整整一天,最后还免不了被折磨得疲惫不堪。

避免帕金森定律产生作用的办法似乎很简单:为某一工作定出较短的时间。也就是说,不要把工作战线拉得太长,而是尽快完成某项任务——当然,必须保证工作完成的质量。如果不这样做,你对那些困难的或者轻松的工作就会产生惰性。因为没有期限或者期限较长时,你会认为可以以后再说。如果你只是从工作而不是从可用的时间上去考虑,你就会陷入一种过度追求完美的危境之中。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无谓的拖延,因为你会巨细不分,且又安慰自己已经把某项(实际上是次要的)工作做得很完美,这样做只能使主要的目标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