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东方人与西方人的50个思维差异
12397100000015

第15章 东方人接受矛盾,西方人非此即彼(1)

1.东方人讲平衡调解西方人讲主动干预

西方人处理问题习惯于进行主动干预,认为只有加以外力,才会使问题得到解决,这种解决方式有时也会导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旧问题去了,新问题又随之产生;而东方人习惯上认为事物内部本身是平衡的,偶尔会因为某些因素的变异导致原来的“杠杆”失衡,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个时候如果调解事物内部的因素,使其重新达到平衡,问题就能解决。

还是举一个留学生的例子。刘琦是在美国的一位中国留学生。有一天晚上,他隔壁的美国同学为了参加表演,十几个男生女生聚在一起练歌到深夜。因为第二天还要打工,刘琦感觉烦躁不安,也为这些美国人的行为感到气愤。他决定提醒他们,并采用中国人的方式表示抗议。于是他从自己门前滚了一个玻璃瓶到隔壁。

美国学生被瓶子吸引,立即停止了唱歌。但是他们完全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一个瓶子滚过来,所以几分钟后他们又继续练习。既郁闷又气愤的刘琦亲自出马了。他带着一个录音机去了隔壁,决定表达中国人的强硬态度。然而美国同学们看到他的第一个反应是:“你好,过来一起玩吧。”虽然怒气因为这句话消了一半,刘琦还是用很严肃的表情和声音要求他们换个地方练习。由于他表现得有些冒犯的意味,几个美国男生都站起来围过去,并问他:“你想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刘琦觉得自己肯定要捐躯了,但他还是强硬地说:“不要烦我,我可是会功夫的。”

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那几个比他高大壮实的美国人围过来后说的话居然是:“你应该早点让我们知道。”然后他们就出去找地方练歌了。至今为止,刘琦想起这件事依然觉得羞愧。

他说,中国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往往不愿直说,就像他一样用滚玻璃瓶抗议。当忍无可忍的时候,就会抱着找对方打一架的想法过去,结果往往就真的要打一架才能解决了。

这种事在中国的邻里之间表现得尤其明显。谁家吵了,就拿拖把跺地板或者天花板;谁家垃圾倒过界了,不是过去协商,而往往是个泼妇式家庭主妇站在院里一边收拾一边大声嘟囔,指桑骂槐。

如果对方不想起冲突,自然能领会这些意思并自行改正;如果再碰到个泼妇型的,则要么充耳不闻,要么把本来无意的行为故意化了。于是当邻居忍无可忍时,“战争”就爆发了。

当然,这样的邻里关系在现在的中国城市里已经不容易发生了,邻里矛盾因为现代化的住房情况消失了,那么中国人处理类似争端的思想改变得如何呢?在一间办公室里工作的同事,住在一间宿舍里的同学,甚至一个家庭里的夫妻两人,会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呢?

中国人喜欢忍字诀,喜欢绕着弯说话,主要原因还是面子问题。因为即使只有两个当事人谈话,也怕话说直了会伤对方的自尊心;美国人当然也有自尊心,但他们能够做到直接和坦白地承认或接受很多事,应该是因为他们并不把这些当成一件伤自尊的事。相比起在人前承认错误,他们认为撒谎是更加不可饶恕的行为。这是观念的差异。

老外会当面指出你的错误,这种做法让中国人觉得很不自在。但实际上,这个时候只要坦然承认并表示改正,老外不仅不会因此留下鄙视的印象,反而会很自然地接受你。因为,这就是他们的逻辑和处事方法。

东方人之所以不直接把话讲出来,是因为他们习惯于从事物内部解决问题,他们希望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去提醒,希望对方能够自己意识到问题从而使矛盾化解,他们总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很少愿意去从外部施加压力,直接将问题讲明。

有一位在中国公司工作的美国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上星期,一只鸽子飞进了我们的办公室。我不知道它是怎么飞进来的,但是,在这只鸽子盘旋了一会儿后,我发现了这位不速之客。办公室里的同事大多数是中国人,当这只鸽子惊恐地在四周盘旋时,我发现我的同事们似乎根本无视它的存在。如果办公室里都是美国同事的话,大伙儿一定会忙不迭地想方设法把这个可怜的家伙引领到户外去。

因此,按照美国人的习惯,我决定独自采取行动。我拿着一个空盒开始追逐鸽子,但我总是追不上它。不一会儿我们就转战到另外一间办公室,在那儿有更多的中国同事。尽管有鸽子出现,但是他们眼睛紧盯着电脑,直到我挥着盒子出现在他们面前。一个同事问我在干什么,我回答正在逮鸽子,然后将它放生。

“‘用不着管它,一会儿它自己就会找到飞去室外的路。’他说。其他人似乎也都表示同意。我放下盒子,感觉自己很傻。‘如果它撞坏东西,或自己受伤,或是到处拉屎怎么办?’我还是尽量想出一些理由为自己的行为辩护。毕竟,我们受到的教育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当一只鸽子在头上盘旋的时候,大家怎么能够继续工作呢?

“我决定打电话去大楼管理处,我想,至少他们知道该如何处理。回到自己的桌前,我向大楼管理处详细描述了鸽子所在的位置。虽然需要等一些时候人才会来,但是,想到鸽子就要重获自由,我多少感到有些得意。不过,当我再回头寻找那只在书架上休息的鸽子时,发现它已不在那儿了。事实上,我到哪儿都找不到它的踪影了。隔壁办公室的中国员工指着一扇开着的窗,那鸽子显然已从那儿飞走了。他们打开了窗,放了些面包屑在外面,鸽子就这样自然而然地朝外面飞走了。

“我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看着我的中国同事们,认识到他们的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并不是所有的主动行为都是有益的。”

我由此想到东方和西方哲学的不同,以及它们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同影响,包括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健康。西方科学家开发药性强烈的药物用来杀伤病菌和癌细胞;而在东方,医生则强调平衡体内的自然力量以获得健康。尽管有人用“主动”来形容西医,用“被动”来形容中医,我觉得“被动”一词并不准确。中医,从针灸到中草药,再到气功和太极,其实是对自然世界的一种积极介入。中医就好像是打开窗户,放些面包屑在窗外来引领鸽子飞到外面一样,正如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的行为虽然会需要一点时间,但是,没有人会因此而受到伤害。

几年前,我的一位在美国的中国朋友被诊断得了一种毒性很大的癌症。她在美国接受了西医中最好的治疗,但是化疗和放疗使得她脱发和日渐衰弱。西医的治疗方法把人体内的坏细胞和好细胞一起杀死。对我的朋友而言,化疗衍生出的问题比它解决的问题更多。最后,她的医生对她表示,医生们已经尽力了。无奈之下,我的朋友选择回国试一下气功疗法。据我最近的了解,她现在依然活着,而且还在北京工作,时间会证明气功对她的病的真正疗效,而耐心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深刻的教益。

由此可见,东方人讲求平衡的思维习惯也有自己的好处,它可以避免让局势更加复杂化,在最小的范围内把问题化解,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含蓄的平衡往往也会委屈自己;西方人主动干预的思维表面看上去则更像是在努力解决问题,但有时也会激化矛盾,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2.东方人穷富对立西方人贫富相容

东方人在过去因为经济不够发达,所以有很强的等级和门第观念,穷人和富人之间有一道深深的鸿沟。在中国有一个词叫“仇富”,穷人痛恨有钱人,有钱人鄙视穷人;而西方人相对平等,彼此没有观念上的冲突,富人与穷人之间相处比较和谐。

有一个发生在中国古时候的故事是这样讲的:在中原地带的一个村子里,当时不知是哪条大河决了口,大水把那个村子淹没了。在紧急的逃生之中,财主拿上了他家里那块最大的金锭,爬上了村中那棵大树,而一个穷人却拿着他家中那个最大的红薯也爬上了同一棵树。看着被淹没了的村子与房屋,两人都把拿在手中的自家的宝物作为逃生中唯一的安慰。

第一天,财主一直嘲笑穷人拿的那个红薯,但三天以后,财主便改变了原来的态度,要用手中的金锭与穷人换红薯,但那个穷人始终没有换给他。

到了第四天,那个穷人将红薯吃了。看着穷人吃红薯,财主只好将口水往肚子里咽。

到了第七天,财主昏迷过去,从大树上掉到水里,被淹死了。

第八天大水退时,浮在水上的财主的尸体也漂得无影无踪了。那个穷人便从树上下来,拾起了财主留下的那块金锭,到别的地方重新谋生去了。

同样是穷人和富人的故事,发生在西方结局完全不一样。在中世纪的战争年代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战争逃亡的路上,有一家贵族和一家穷人,贵族带在身边的是一箱金银珠宝,穷人带在路上的是一箱苹果。在荒无人烟的逃亡路上,金银珠宝同样换不到吃的东西。而那个穷人的苹果,不是自己独用,而是分一半给有钱的那家贵族。一箱苹果用来维持两家人的生命。

在艰难困苦的逃亡路上,他们共同战胜了饥寒与死亡。到达城里后,那个贵族感激不尽,为报答救命之恩,把那箱金银珠宝分一半给穷人。

比较两个故事,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出穷人和富人在东西方社会中的不同关系。东方社会受几千年的等级观念影响,穷人的角色总有些忍辱负重的意味。而在崇尚自由平等的西方社会里穷人多少有些清高的意思。

法国财经杂志《挑战》曾就这个题目出了一期专刊,连名带姓列出了500名最富有的法国人。其中有关“法国人和富人”的民意调查很有意思。

调查的第一个问题是:“一个人每月净收入达到多少就算是富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受访者根据自己的体验随意回答。结果有31%的法国人认为月收入在1000欧元到3000欧元就算富人;有28%的人认为在3000到5000欧元之间;12%的人认为在5000到10000欧元之间;17%的人认为在10000到20000万欧元之间;6%的人认为在20000万到100000万欧元之间;只有3%的受访者认为月收入超过100000万欧元才算富人;还有3%的人没有表态。如果把上述答案取平均值,我们发现法国人心目中月收入达到4662欧元(相当于46000元人民币)就算富人。考虑到法国物价的因素,这个富人标准不算高,说明法国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富。

当然,一个人是否富有不能只看月收入,还要看他的总资产(房产、证券)。对这个问题,受访者的答案从10万欧元以下到千万欧元以上都有,算术平均值为481664欧元(480万元人民币)。这个标准同样不算高,已经达到这个标准的中国人大有人在。

数字本身也许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更对中国人有启示的是法国人对富人的态度。调查者为“你面对富人有什么感受”预设了六个答案:崇敬、嫉妒、警惕、敌视、没什么感觉、以上都不是。结果高达71%的受访者选择了“没什么感觉”,选择“崇敬”、“嫉妒”、“警惕”各有14%、15%、15%,只有2%的人对富人抱有敌意。

这种对待穷富的态度,可能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导致的。东方社会发展经济的时间比起西方社会来要短很多,而且情况也相对特殊,有着自己的国情和经济环境,所以东方的民众对于穷富的看法与西方民众不尽相同。

美国著名经济时评人理查德·兰伯特在英国《泰晤士报》上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美国,你可以随心所欲地聚敛财富。你可以拥有极多的财产。只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有所回馈,而且必须有人注意到你这样做。而且你必须这样做,否则你就永远不会成为真正的大人物。”

在美国,人们并不尊重富人,而是尊重对社会有所回馈的富人。他们认为社会造就了富人,所以富人回馈社会也是理所应当。正因为如此,《商业周刊》每年公布慈善家的排行榜比《福布斯》每年公布的富人排行榜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比较起来,东方的富人从事慈善事业的深度和广度都还远远不够,对于自己创办的企业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还远远不足。所以这些情况也导致了东西方民众对于富人看法的不同。

总之,不同的现实处境造成了不同的思维习惯,东方人自古以来就有“劫富济贫”一类的说法,穷人和富人之间常常满怀敌意,所以常常穷富对立。而西方人则穷富相容,态度要相对温和得多。

3.东方人自我设限西方人勇于挑战

西方人具有较强的抗争精神,他们敢于冒险,勇于挑战,挑战自我,挑战大自然;东方人则很少挑战外部世界,更习惯于顺从外在改变,往往通过调整自我来适应外部世界。

西方人的抗争精神凸显了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及强烈的自我意识。在西方文学传统中,“个人奋斗”是西方文学的一贯主题,强调独立的自我。从《伊利亚特》中个人决定氏族的命运到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的个人复仇、伸张正义,或者是罗曼·罗兰从个人责任到社会责任的自我意识,都把实现自我看做是检验自我力量的一种体验,自我无须得到社会的承认或别人的承认,最关键的是要自己证明自己。海明威笔下的桑地亚哥的经历以及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中个人奋斗的经历也表达出这种鲜明的价值取向: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人战胜自我的过程,在与自然、他人、社会的斗争中使自我价值得到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