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学生完善人格教育与班级主题活动
12360500000026

第26章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故事推荐(16)

林彪反革命集团垮台那年,吴吉昌被平反了。一恢复工作,他就在苗旁搭起一个简陋的窝棚,搞棉花“早育多栽”的试验。那年他已经是64岁高龄的老人了。老伴心痛地对他说:“你不要老命了?”他回答说,“我宁愿死在地里,也不能呆在家里。”这次试验,平均亩产达到186斤,而他又在暗暗搞双秆棉试验,获得初步成功。不料,1974年他又被戴上了“唯生产力论”的帽子。省科委发给他的科研经费、试验用的化肥、抽水机都被半路劫走了。这时有人劝他说:“算了,这么大年纪了,可别斗了,弄那个棉花干啥?”他说:“那可不行,棉花就是我的命,啥也别想挡住我!”这年夏天天旱,棉叶蔫了,身患残疾的吴吉昌就跟小姑娘一起抬水救苗。后来,在周总理的关心询问下,吴吉昌继续保持顽强精神,到1977年,他获得了彻底解放,在“一株双秆”基础上,他又培育出一种“多秆两层”新株棉花。这种新品种比单株棉增加将近一半棉桃。中国农科院组织13个省的近百名科学家和植棉能手到涑阳参观,向他祝贺。他在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80周年时说:“现在离周总理交给我完成任务的时间还有八年,我决心提前五年,攻下脱铃关,实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遗愿。”

吴吉昌为了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科研任务,时时不忘周总理的嘱托,在迫害面前,从不屈服,跌倒了再爬起来,坚持忠诚守信的高贵品格,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赞扬。他的模范事迹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赞扬他的文章被选进中学语文课本,题名叫做:《为了周总理的嘱托》。

76.傅显忠对人民忠诚

傅显忠是河北省玉田县三里屯村的一位基层干部。1945年参加革命,1946年入党,1990年5月26日病死。

傅显忠不居功、不自傲,凭着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实践了自己一生做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诺言。

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50年代,他拿着纸糊的喇叭;60年代,他拿着铁皮喇叭;70年代,他开始对着麦克风,认真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社会主义。他常说:

“只要有一口气,就要搞宣传。”每天早晨6点,他就播天气预报,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接着就是表扬村里的好人好事,批评歪风邪气。在他管的广播和黑板报里有党的建设,有经济建设,有移风易俗,有群众生活。麦收时他讲防火,入冬他讲防煤气中毒,冬闲时他提醒村民不要赌博,逢红白喜事他让大伙抵制旧风俗。

1987年,傅显忠的健康大不如前了。他拄着拐棍,拖着残腿,一步挪三寸,可他还是一站一挪地去写黑板报。每写几分钟,站在凳子上,腿酸疼得站不住,只好下来歇歇。这一上一下,不知要摔多少次。1988年“三八”前夕,他出庆祝妇女节的黑板报,又从凳子上摔下来。侄孙子心疼地劝他别干了,辞去这差事享几天清福。傅显忠说:“傻小子,你知道啥,三爷是党的宣传员,只要有一口气,就要坚持宣传啊!”

1990年4月,身患重感冒的傅显忠一天吃不下几口饭,可他还是坚持搞宣传,书写爱国卫生宣传月的标语。一字一字,手在颤抖,30条标语400多字,他硬是抱病写了一白天又一个晚上。标语写完了,他也躺倒了,再也没有起来。一个月后,他就和终生热爱的宣传事业永别了。弥留之际,他把侄子、侄女叫到床前。

“三叔是党的人,一辈子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我手头只有5元7角4分钱,要交最后一次党费。你们怨三叔不?”

大侄子傅永听到这儿,再也忍不住哭声,抽泣着说:“三叔,快别说了,您老留下的比啥都宝贵,您让我们晚辈觉得光荣,走到那儿都能挺着胸脯走路啊。”

傅显忠在人前人后常讲,做一个诚实而有觉悟人的道理,并说到做到,被人们称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

1969年以前,他担任队里的会计,后来又转为保管。一会儿管钱,一会儿管物,可说是有实权的人。可老人家去世后,人们清点他的遗物时发现:他的全部财产是一床破被褥、几件旧衣裳、一床旧毛毡、一件旧羊皮袄,一尊老花镜、一副毛主席瓷像、两个纸箱、三个麻袋,麻袋里装的尽是他写的广播稿和村里的旧账本、旧报纸。

他住在村委会,来人去客都由他接待。修农机具的、演电影的、搞喷灌的,人来人往。每次招待客饭,他从不作陪。他爱吸烟,但从不吸招待客人的烟。他每天都把招待客人剩下的烟锁起来,下次再用。

前些年,队里实行工分制,大家给他定了每天8分。他知道后执意不肯,给自己定了最低分——4分;后来实行干部补贴工资制,他每月只拿个27元的最低标准。1985年,县里奖给村里一笔奖金。分完后还剩11元,经大家讨论后同意给他。他知道自己“抗议”也无效,只好存下了。直到临终前,特意向后任会计交代说:“这11元钱是集体的,不是我的,一定把它冲回到集体的账上去!”

人们在怀念这位老人时,心中无不怀着深深敬意。

77.鲁冠球靠信誉起家

鲁冠球是杭州万向节总厂厂长,曾先后荣获“全国十佳农民企业家”、第二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称号,并荣获首届“中国经济改革人才金杯奖”。他所领导的杭州万向节总厂,由7人小厂起家,发展成为集农、工、贸于一体,年盈利1000万元的集团企业,1990年被评为乡镇企业独占鳌头的国家一级企业。

有人问鲁冠球,你厂生产的“钱潮”牌万向节为啥那么畅销?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靠质量,靠信誉!”

万向节是汽车的重要配件。鲁冠球工厂生产的“钱潮”牌万向节非常走俏,订货的用户蜂拥而至,全厂职工乐不可支。

一天,安徽芜湖寄来一封退货信,说有些万向节出现裂纹。鲁冠球心急如火,把办公桌拍得乒乓响。他气愤地对供销人员大叫:“快把合格品送去,把那些次品换回来,快去,快去!”供销员走后,他左思右想,如坐针毡。

“次品芜湖有,湖北、四川、济南有没有呢?”他当机立断,马上派人,分赴各地用户,把那些不合格的产品统统背回来……

几天后,万向节次品运回来了,堆在仓库里像个小山包,他召集全厂职工,严肃地说:“咱厂生产出这些次品不仅是对‘钱潮’牌万向节信誉的损害,更是对国家,对人民的犯罪!我作为一厂之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从今天起,我们立个规矩,对那些只能‘将就’的产品,一律按废品处理……”说完,他下令把三万套万向节运往废品收购站。有些老工人对鲁冠球说:“鲁厂长,这些产品再维修一下总好用吧。”也有人说:“这值几十万元钱呢,我们几百年也赚不了那么多呀!”

鲁冠球理解乡镇企业农家人。他们清早起来挑一担白菜、萝卜进城去卖,为了多赚一二分钱,往往与城里人讨价还价,争个面红耳赤。他耐心开导工人们:“我们现在是办企业,不是到集市上卖青萝卜。为了贪小便宜,在好菜里裹棵烂菜,用绳一捆,只要钱到手,哪管别人骂娘,反正第二天谁也不认识谁。眼下全国有50多家万向节厂在竞争,真要立住脚,靠得牢,是质量,信誉……”

由于鲁冠球对产品质量要求高、严,工厂的产量,利润一度下降了。不要说奖金没了,就是工人工资也有六个月没发。但是他们树立了对国家的责任心和对用户讲信誉的思想。讲质量,讲信誉,“钱潮”牌万向节不仅享誉国内,而且走进了国际市场。

78.喻杰甘当公仆

喻杰,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转战在湘赣鄂苏区。在举世闻名的长征中,他担任红二方面军六军团供应部长。全国解放后,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贸易部长兼农业银行行长,中央粮食部副部长、中央商业部部长、中央监委驻财政部监察组组长。

1969年,年过古稀的喻杰,面临人生的又一次选择:继续留在财政部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按常理并不过分;或者找个交通便利,山清水秀的疗养胜地安度晚年,也近情近理。

这两者,喻杰都没有考虑。他想到我国历代武将解甲归田,文官告老还乡的传统;想到共产党员的责任。他说:“我们共产党人,本来就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人民的公仆。”他坚决要求回乡安家落户,在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1970年元月,他得到周总理的批准,带着两个孩子和两个铺盖卷、两只旧箱子、一架旧缝纫机,回到了他的家乡——四川省平江县丽江村,开始了他晚年的生活旅程。

按规定,回乡后喻杰仍可享受种种优厚待遇,住楼房,坐小汽车,过比较舒适的生活。然而,他却选择了普通农民的生活,住进了家乡的百年老屋。

七年后,一场滂沱大雨,使他的土屋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他才不得不决定盖新房。新房盖在何处?喻杰发现,横圳村是全丽江大队最穷的山村,那里沟壑纵横,山多田少,土地瘠薄。他不顾亲属的反对,毅然从丽江村这个“米筐”里,跳到横圳村这个“糠箩”中,自己出钱在坡上建起一幢普通的农舍。

喻杰回乡后,说的是家乡话,吃的是家乡饭,常和儿孙们下田、种菜、养猪、放牛、看场、割草……

1984年,上级给他配备了一辆上海牌小轿车,他把小轿车交给老干部局。他自费盖房,财政部补助他1500元,他分文不收。他是全国五届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分配给他一台彩电,他原封不动退回。

平江县的领导考虑到喻杰年高体弱,便在县城分给他一套五室一厅的住房,还准备安装空调。喻杰说:“山里还有人吃不饱肚子,你们还安装什么空调!不住!”县里领导说:“不住城里,就给你配一名保健医生吧?”他说:“让医生给群众看病发挥的作用更大嘛,不要!”

对儿孙后代,他要求十分严格。喻杰告老还乡以后,他就对儿孙们说:“你们不要盯着我手里的钱。共产党的儿孙不能什么都靠老子,娇生惯养,当寄生虫。”小儿子力光请爸爸买块手表,喻杰没有给钱,而是安排他到农场劳动,挣回100元,喻杰才把自己的手表给了力光,自己花了50元买了一块怀表。

喻杰的生活这般节俭,他的钱干什么用了呢?生产队缺耕牛无钱买,他送去1000元;修保管室,他给了600元;队里修机耕路,他给了200元为民工改善伙食;有个妇女难产需急救,他给了60元;一家农民遭了火灾,他送50元救急;当地维修中学校舍缺少经费,他捐献500元;家乡集资办电,他更是慷慨解囊,捐出14900元……

1989年2月4日,这位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奋斗了四十多年,又在晚年时和家乡人民同甘共苦,励精图治18年,洒尽了最后一滴汗水的老干部,在自己亲手建起的农舍中与世长辞了。

如今的丽江,山上林木葱茏,油茶飘香;山下绿水悠悠,稻浪翻滚;村内外电线纵横,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飞转。昔日贫苦的山民们,如今有了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乡亲们谈起这位劳苦功高的老红军、老部长回乡18年的作为,无不交口称赞:“瑜老是一位真正的共产党人,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公仆。”国家主席李先念赞扬他“保持了革命精神和共产党人的高尚品德。为我们离休和将要离休的老同志作出了表率。”

79.马祖光甘当人梯

马祖光是中国一位名列《光学科学与工程世界名人录》的着名科学家,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在激光领域里,马祖光以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培养年轻科技工作者中,他谦恭礼让、甘为人梯而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文化革命”中,马祖光因受到极“左”路线的迫害而被关进了“牛棚”。1970年,他刚从“牛棚”出来就着手创办学校的激光专业。那时,环境还十分艰难,他一面忍受着“造反派”的冷待,一面还承受着病体的折磨,把能归自己支配的时间全部投入到了图书馆。凭着精通的英、俄两国语言,埋头地翻阅文献,查抄资料。一天、一月、一年、两年,他不停地用笔摘抄,用透明纸描图,积累了厚厚的几十本资料。

“文化革命”结束后,迎来了我国科学的春天。许多教师和研究生纷纷向他请教,有的还索要资料。马祖光感到心里非常高兴,每次都会毫不保留地拿出全部资料,供大家研究参考。大家对他这种和盘端出自己多年积累的资料,都非常感动。而马祖光却说:“那是我的心血,但不是我的私人财富。在科学的道路上需要人梯精神。”

哈工大激光教研室研究的课题,大都是马祖光在原联邦德国工作的继续。室内的教师和研究生都是根据他提出的研究方向选定课题,并在他的定期检查、亲自指导下工作。四年中,他发表近20篇论文。按理说,这些论文都是以他为主取得的成果。但每篇论文署名时总是:别人把马祖光排在第一位,马祖光立即勾到最后一位,改过来,勾过去,反复多次。最后经马祖光把关发稿时,马祖光仍是排在最后。

《紫外激光激励纳=聚物的2∶50-2∶56微米激光振荡》,是根据马祖光的理论首先发出激光,属于世界前沿的重大成果。马祖光决定让讲师刘国立到全国激光研究会上去宣读论文。刘国立到会后,接到后寄来的论文稿,才知道马祖光把原先定好的署名顺序改了,刘国立排在了第一位,马祖光仍然在最后。刘国立只得在会上更正。回到哈尔滨,刘国立埋怨马祖光说:“您怎么不尊重大家的意见呢?”马祖光笑了笑,十分恳切地说:“你们做了大量工作,成果应该是你们的。”

有人不解地问马祖光:“你在国外把名看的那么重,在国内却看得这么轻,为什么呢?”

“在国外,我是要争,因为我争的是国名;在国内,我是要让,因为我让的是个人名。”

大家看到马祖光总是把自己积累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让给了别人,有人说他是“太软”,有点“傻”。马祖光却风趣地说:“楚人失马,楚人得之,都在中国,还不能算失。”大家对马祖光坦荡的心胸以及甘当人梯的精神都十分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