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者只有扩大视野,开阔眼界,才能保证作出的决策具有全局性和现实性。
一位科学家回忆:1953年,中国某名牌大学新组建了一个光学教研室。在讨论研究方向时,不少人认为,光学领域的研究已经“极为成熟”,很难找到一个什么新的研究方向。讨论结果不了了之。
光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近代以来又得到进一步发展。从古代中国的墨子,古希腊、古罗马的希罗、托勒密到中世纪阿拉伯的阿尔哈,从近代的牛顿到现代的爱因斯坦,从古代光学到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光谱学,从可见光到红外线、紫外线,从透镜、眼镜到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光谱仪,这个领域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上,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到20世纪50年代,的确可以说是“极为成熟”。但当时在现有成果基础上继续拓展,当然还有很大的余地,因此,明智的行为应该是把精力放到攀登新的高峰之上。
就在人们普遍认为光学领域难以有大的突破后不久,激光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并迅速地被应用到医疗、军工、科研等领域,这样,古老的光学领域顿时一片光明,大放异彩。其后,电子技术、数字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应用,又使光学领域不断地出现新的奇迹,小到原子的内部结构,大至星系,都确切地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之中。今日,光学领域仍孕育着新的突破。2001年9月2日《文摘报》的一则消息说,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被称为海尾蛇的动物,五条长长的手臂上都遍布着“眼睛”,全身就是一只巨大的复眼。科学家正在对这种精巧得令人嫉妒的构造进行研究,希望模仿它制造微巧透镜,用在未来的光学计算机上。
可见,极限并非不存在,但只要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就会发现新的领域。
伽利略号称发明了望远镜,其实他最大的贡献不是简单地发明了望远镜这个工具,而是让人们利用这个工具来发现了更广阔的天地。企业管理者在决策中不妨借用一下能够开阔视野的、由各种信息组成的透视市场的“望远镜”,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和心胸。
1992年2月18日,四川航空公司购买的第三架干线飞机——154M型飞机徐徐降落在四川成都双流机场,而此时5000公里之外的俄罗斯古比雪夫飞机制造厂正在组装第四架,同时,大量的中国商品又源源不断地运往莫斯科。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谈妥这笔中俄之间最大单项贸易额的牟其中是一名民间企业家。
当然,做成这笔生意并不那么简单,因为这涉及两个国家、2.4亿瑞士法郎、4架飞机和上万吨服装、食品、机械等诸多方面。牟其中为了做成这笔生意前后用了3年时间。经过艰苦的谈判,他让古比雪夫飞机厂先把飞机飞到成都,用飞机做抵押得到了贷款;同时与全国各地的三百多家企业签约并预先交清货款,这些企业把服装、食品、机械装上了开往莫斯科的火车。如此一来,四川航空公司得到了干线飞机投入运营;古比雪夫飞机厂卖出了积压的飞机,每月还得到50车皮的紧俏中国货;四川万县的企业起死回生,地方的财政收入也增加了……
对此,牟其中说,我好像是一个演技平平但对舞台比较熟悉的演员。我既不会办航空公司、不会造飞机,也不会做罐头。但四川航空公司的总经理不知道怎样搞到廉价的飞机,古比雪夫飞机厂厂长不清楚四川航空公司没有一架干线飞机,万县的厂长们不知道莫斯科市民排队买罐头的艰难。而这些我知道得一清二楚。
这些散落在各地的信息资源虽然非常宝贵,但如果不善于利用,它们只能尘封原地,视野开阔的企业家如果能借助自己的慧眼从中穿针引线,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抓住市场需求,“组装产品市场”。
海尔集团公司取得的成就,除了“改革开放”给企业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之外,更重要的是海尔集团公司总裁张瑞敏的广阔视野。张瑞敏对国际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力和对企业自身存在问题的敏锐觉察力,对海尔集团公司的持久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和保障作用。
张瑞敏的洞察力体现的是一种新的全球视野。他宣布海尔集团公司从“国际化阶段”进军到“全球化阶段”。两者的区别是:“国际化战略阶段是以中国为基地向全世界辐射,但是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是在当地的国家形成自己的品牌……国际化战略阶段主要是出口,但现在是在本土化创造自己的品牌”。站在中国看世界与站在世界看世界,视野是完全不同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企业将面临着世界性的竞争,企业的经营者要用更宏观的视角来面对这一事实,并且积极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视野越开阔,事业就越壮阔。
管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隧道视野效应”,说的是:一个人若身处隧道,他看到的就只是非常狭窄的通道。一个人只有视野开阔,才能看得高远,如果视野不开阔,预见也只能像管中窥豹那样,看不到事物的全貌,据此作出的决策必然不够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