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学读本(四)
12323700000003

第3章 诸子争鸣(2)

易牙:齐桓公宠信的近臣。子首:儿子的头。进:进献。

燕子哙:战国时燕国国君,名子哙。

子之:子哙的相。明:表面上。受国:指接受王位。

见恶(wù):表现出厌恶。见:表现。下文两个“见”字相同。

匿端:隐藏(君主厌恶的)事端。

诬能:捏造才能。

情态:表情,态度。资:凭借。

卒:结果。

虫流出户而不葬:据史书记载,齐桓公病危,他的五个儿子在竖刁、易牙等人的怂恿下争为太子。桓公死后,尸体没有人收敛,放在床上六十七天,蛆虫都爬出了门外。

以情借臣:指人君露出好恶之情资助了臣下,被臣下所利用。

端:这里指人君要做的事。

缘:机会。

见:通“现”,表现,露出。素:通“愫”,真情。

延伸阅读:

《韩非子》又称《韩子》,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的代表作,即由后人搜集韩非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韩非文章善说理多博喻,如《五蠹》。

编后小语:

儒家主张王道,法家主张霸道,法家之“法”非今日之法治,而是统制、专制。两千年悠悠中国史,王霸杂用,互相补充,成为统治者统治的利器。所谓“法、术、势”,韩非也是倡导者之一。

胠箧

庄子

题解:

本篇主旨在于发挥道家的“绝圣弃智”思想,庄子认为提倡“圣”与“智”是乱天下的主因。因为“圣”即作伪,“智”便攫财,作者以犀利之笔揭露了剥削阶级乃真强盗、假圣人的本质。

作者信息: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他做过漆园吏,曾拒绝楚威王宰相之聘,游学于齐魏诸国终生不仕。庄子承老子自然无为之思想,对后世士大夫影响极大。

将为胠箧①探囊发匮②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③,固扃④,此世俗之所谓知也⑤。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⑥箧担囊而趋;唯恐缄縢扃之不固也。然则乡⑦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⑧者也?

故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网罟之所布⑨,耒耨之所刺⑩,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

尝试论之,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龙逄斩,比干剖,苌弘胣,子胥靡。故四子之贤而身不免乎戮。故跖之徒问于跖曰:“盗亦有道乎?”跖曰:“何适而无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义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则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曰:唇竭则齿寒,鲁酒薄而邯郸围,圣人生而大盗起。掊击圣人,纵舍盗贼,而天下始治矣!

夫川竭而谷虚,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虽重圣人而治天下,则是重利盗跖也。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为之符玺以信之,则并与符玺而窃之;为之仁义以矫之,则并与仁义而窃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则是非窃仁义圣知邪?故逐于大盗、揭诸侯、窃仁义并斗斛权衡符玺之利者,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盗跖而使不可禁者,是乃圣人之过也。

故曰:“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注释】

① 胠(qū)箧:从旁打开箱子。

② 匮:通“柜”。

③ 摄:结。缄縢(téng):绳子。

④ 扃(jiōng):关钮。(jué):锁钥。

⑤ 知:通“智”,聪明。

⑥ 揭:举起。

⑦ 乡:通“向”,从前。

⑧ 积:准备。

⑨ “网罟(gǔ)”句:网罟,捕鱼工具。此句言齐国海域面积。

⑩ “耒耨”句:耒耨,指犁锄。刺,插入。此句言耕地面积。

阖:通“合”。竟:通“境”。

邑屋州闾乡曲:古代划分地区的名称。《司马法》:“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井四为邑。”“五家为比,五比为闾,五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

田成子:即田常,亦称陈恒,齐国大夫。鲁哀公十四年杀齐简公而立平公,专擅国政,其曾孙和放逐齐康公而自立为齐侯。

十二世有齐国:田氏本居陈国,自陈完逃亡至齐称田氏,传至田成子共七世,田成子至齐宣王前,为十二世。

“昔者”句:龙逄(páng),夏桀时贤臣,为桀所杀。比干,殷之宗室,被纣王剖心而死。苌弘,周贤臣,被刑而死。胣(chì),车裂。子胥,即伍子胥,被吴王夫差赐剑令自杀,沉尸于江中。靡,通“糜”,糜烂。

跖:古代传说中反抗贵族统治的领袖。

“唇竭”句:即唇亡齿寒之意。竭,通“揭”,举。

“鲁酒”句:《淮南子》许慎注:“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邯郸是赵国的京城。

川竭而谷虚:一说此句应作“谷虚而川竭”。盖河川之水由山谷汇注,谷中无水则河川亦干涸。

夷:平。实:填满。

重利:加倍有利于。

钩:衣带钩,喻极廉之物。

逐:追随。

揭:举。

轩冕:高车、大冠,古皆大夫以上所用,借指官爵。

斧钺:借指刑罚。

“鱼不可”两句:出于《老子》第三十六章。

明:宣示。

擿(zhì):通“掷”。

殚:竭尽。残:毁坏。

擢:通“搅”。

铄(shuò):销毁。绝:折断。

瞽旷:即师旷,春秋时著名的盲人乐师。

含:隐藏于内。聪:听觉。

离朱:又名离娄,古代视力极好的人。

明:视觉。

钩:画曲线的工具。绳:画直线的工具。规:画圆形的工具。矩:画方形的工具。

(lì):折断。工倕(chuí):相传是尧时的巧匠。

“故曰大巧若拙”:王懋竑《庄子存校》谓“此句衍”。看前后文语气亦以无此六字为顺。

曾:曾参,孔子弟子。史:史鱼,卫灵公时直臣,以死作尸谏。两人是忠孝的代表。杨:杨朱。墨:墨翟。均先秦时思想家。

玄同:混同为一。

铄:炫耀。

累:忧患。

僻:邪僻。

外立其德:表面夸耀自己的品德。爚(yuè)乱:消散扰乱。

法之所无用:法,指道家的真理、至道。无用,无所用之,应当去除。

延伸阅读: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作品想象奇特,言辞瑰奇,多博喻,善联想,析理层层深入,讽刺鞭辟入里,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著书十万余言,大抵寓言,人物土地皆空无事实,而其文汪洋捭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之能先也”。

编后小语:

读庄子作品能让人变得聪明起来。本文对剥削者的刻画讽刺,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史迹昭然,让人浮想联翩。庄子犀利处与孟子、韩非的寓言多有类似处。

逍遥游①

庄子

题解: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题意是悠然自得、无拘无束地活动。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④而飞,其翼若垂天⑤之云。是⑥鸟也,海运⑦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⑧也。

【注释】

① 选自《庄子·内篇》。

② 北冥:北海。下文“南冥”类此。因海水深黑而得名,故下文又称“冥海”。冥(míng),通“溟”,指海。鲲:传说中的大鱼。

③ 鹏:传说中的大鸟。

④ 怒:奋发的样子。

⑤ 垂天:天边。垂,通“陲”,边际。

⑥ 是:此。

⑦ 海运:海动。海边歌谣有六月海动的说法。海动必有大风,故鹏可以乘风南飞。

⑧ 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

《齐谐》①者,志怪②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③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④,去以六月息者也⑤。”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⑥。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⑦?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⑧矣。

【注释】

① 齐谐:书名。出于齐国,内容多诙谐怪异,故名“齐谐”。

② 志怪:记载怪异的事情。志,记述。

③ 击:拍击。

④ 抟(tuán):环绕。扶摇:旋风。九万里:形容极高。上文“三千里”形容极远,三、九都是虚指,形容数之多。

⑤ 息:停止。句谓飞了六个月才停止。

⑥ 野马三句:野马似的游气,飞扬的尘埃,都是被生物的气息吹拂着而在空中游荡。息,气息。

⑦ 天之三句:天上的深蓝色,究竟是天真正的颜色呢,还是由于无限高远的缘故呢?其,抑,或许。正色,真正的颜色。邪,通“耶”。无所至极,不能达到尽头的地方。形容极远。

⑧ 其:代词,指鹏。若是:像这样。则已:如同“而已”。

且夫①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②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③之上,则芥为之舟④。置杯焉则胶⑤,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⑥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⑦。

【注释】

① 且夫:表示要进一步论述,有提起下文的作用,可译为“再说”、“况且”。且,递进连词。夫,助词,表示要发议论。

② 负:载。

③ 覆:倒。坳(ào)堂:堂中凹处。

④ 则芥句:那就只有小草可以当船。芥,小草。

⑤ 置杯句:如果把杯放下去就粘着浮不起来了。置,放。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⑥ 大翼:指代大鹏。

⑦ 故九万四句:鹏飞九万里,那么风就在下面了(意指风有九万里那么厚),然后才乘着大风;背像负着青天一般,而没有什么阻拦,然后才谋向南飞。斯,乃、就。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文,这时然后才。培,凭。夭阏(è),阻拦。图南,图谋向南飞去。

蜩与学鸠笑之曰①:“我决起②而飞,抢榆枋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⑤?”适莽苍⑥者,三飡而反⑦,腹犹果然⑧;适百里者,宿舂粮⑨;适千里者;三月聚粮⑩。之二虫又何知!

【注释】

① 蜩(tiáo):蝉。学:一作“鸴”,鸴鸠,斑鸠。

② 决(xuè)起:迅速飞起。

③ 抢(qiāng):突,冲上。榆:榆树。枋(fāng):檀木。

④ 则:或。控:投。句意为有时飞不到,落在地上就是了。

⑤ “奚以……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奚以,为何。为,疑问助词,犹“呢”。之:往。

⑥ 适:往。莽苍:郊野景色,故引申为近邻。

⑦ 三飡:指一日。飡,通“餐”。反:通“返”。

⑧ 果然:饱饱的样子。

⑨ 宿舂(chōng)粮:隔夜捣舂食粮。意即做较多的干粮准备。

⑩ 三月聚粮:花三个月的时间来积蓄食粮。

之二虫句:蜩和学鸠又怎么懂得(这个道理)呢!之二虫,指蜩与学鸠。古时通称动物为虫。之,此。

小知不及大知①,小年不及大年②。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③,蟪蛄不知春秋④,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⑤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⑥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⑦,众人匹之⑧,不亦悲乎!

【注释】

① 知(zhì):通“智”。不及:赶不上,比不上。

② 小年:短命。大年:长寿。年,寿命。

③ 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晦朔:每月的头一天叫朔,尾一天叫晦。这里犹言早晚。

④ 蟪蛄(huì gū):寒蝉。春秋:指整年。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春秋二季。寒蝉春生夏死,或夏生秋死,因此它只能经历某一两个季节,而不可能晓得整年。

⑤ 冥灵:树名。

⑥ 椿(chūn):椿树。

⑦ 彭祖:传说中人物。乃今:而今。以久特闻:以长寿而特别著名。一般说彭祖有八百岁。

⑧ 众人:一般人。匹之:和他相比。匹,比。

汤之问棘也是已①:穷发②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③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④而上者九万里,绝⑤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⑥适南冥也。

【注释】

① 汤:商汤,商朝第一个王。棘:即夏革,商时大夫,汤以他为师。是已:是也,就是这样的,表示肯定。

② 穷发:不毛之地,连草都不长的地方。

③ 修:长。

④ 羊角:形容旋风旋转如羊角的状态。

⑤ 绝:超越。

⑥ 且: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