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文学读本(四)
12323700000002

第2章 诸子争鸣(1)

先秦诸子包括多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据《汉书·艺文志》,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

《论语》与《孟子》并为儒家思想的代表。

《墨子》是墨家思想的代表,内容广博,包括了政治、军事、哲学、伦理、逻辑、科技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重要史料。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等,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后一度中绝,近现代又受重视。

《庄子》与《老子》同是道家思想的代表。《庄子》散文吸收神话创作的精神,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作为论证的根据,因此想象奇幻、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

韩非为战国时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他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韩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

非攻(上)

墨子

题解:

非攻,即反对进攻的战争,与一般的非战是有所区别的。墨子对于防御性的战争则不仅不反对,而且竭力支持。

作者信息: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生活时代约在孔子与孟子之间,相传原为宋人,长期居住在鲁国。著有《墨子》一书。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①则罚之,此何也?以亏②人自利也。至攘③人犬豕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④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⑤,取人马牛者,其不仁义又甚攘人犬豕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杀不辜人⑥也,扡⑦其衣裘,取戈剑者,其不义又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当此⑧天下之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⑨。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⑩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战争给百姓带来苦难君子,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

【注释】

① 得:这里有捕获到的意思。

② 亏:损。

③ 攘:偷盗。

④ 兹:通“滋”,更加。

⑤ 厩(jiù):马棚。

⑥ 不辜人:无罪的人。辜,罪。

⑦ 扡:通“拖”,夺取。

⑧ 当此:当今。

⑨ 这句意思是如今干出攻打别的国家这样不义的事,却反而称赞为义。

⑩ 必有一死罪:必定构成一项死罪了。

如按这个说法类推。

重(chóng):作“倍”解。下同。

情不知两句:由于的确不知道攻人之国是不义的,所以就把对它称誉的话记载下来,遗留给后世。情,诚,的确。书,记载。

奚说:用什么话来解说。奚,何。

辩:区别。

乱:指颠倒是非。

编后小语:

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各国之间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本篇体现这一思想。鲁迅先生对墨子的精神大为推崇,称之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墨子善于用具体的事例来论证抽象的道理。由小见大,由此及彼,深入浅出,从窃桃李,攘人犬,取人牛马者,到杀无辜者,说明“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矣,罪益厚”的道理,墨子的文章有很强的逻辑性,可以说,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就是以《墨子》为开端的。

谋攻

孙武

题解:

“春秋无义战”,春秋诸侯国之间的攻战杀伐也催生了军事理论的发展,孙武即是诸子中代表“兵”家的一路。说《谋攻》是《孙子兵法》中最为有名的一篇也不为过,其中多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

作者信息:

孙武,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字长卿(亦作常卿),春秋时齐国人。著名的军事家,曾以所著《兵法》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亦称《孙子》,历来被称为“兵经”,名播中外。

孙子曰: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①,破国次之②;全军③为上,破军次之;全旅④为上,破旅次之;全卒⑤为上,破卒次之;全伍⑥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⑦也;不战而屈⑧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⑨,其次伐交⑩,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司三军之政,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司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注释】

① 全国为上:使敌人全国降服为上策。全,完整。

② 破国次之:击破这个国就差些。破,击破。下文全军、破军,全旅、破旅,全卒、破卒,全伍、破伍等,都是同样的句法。

③ 军:古时军队编制,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

④ 旅:古时五百人为一旅。

⑤ 卒:古时一百人为一卒。

⑥ 伍:古时五人为一伍。

⑦ 善之善者:最好的。

⑧ 屈:服。

⑨ 上兵伐谋:最好的用兵方法是攻破敌人的作战计谋。

⑩ 伐交:瓦解敌人的联盟。

伐兵:击破敌军。

攻城:攻打敌城。

修:制造。橹:大盾。辒(fén wēn):攻城用的四轮车,外蒙牛皮,内可容数十人,往来运土,填平敌方城壕。

具器械:准备器械。

距(yīn):堆积较高的用以观察城内敌人活动的土山。距,堆积。,通“堙”,土山。

不胜:克制不住。忿:愤怒,急躁。

蚁附之:形容将帅命令士兵像蚂蚁一样攀爬敌人的城墙。

拔:攻克。

屈人之兵而非战:使敌人的军队屈服而不用武力交战。

久:旷日持久。

全:指全胜的计谋。

顿:通“钝”,指疲惫、挫折。

十则围之: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包围它。

倍:指一倍于敌人的兵力。分之:分散敌人。

敌:相匹敌的力量。

逃之:摆脱敌人。

小敌之坚:意思说弱小的兵力而坚守硬拼。

大敌之擒:意思说就会为强大敌人所俘虏。

辅:辅助,助手。

周:周密。

隙:漏洞,缺陷。

縻:牵制。

权:权谋,权变。任:指挥。

乱军引胜:扰乱了自己的军队而使敌人取得胜利。引,引导。

同欲:同心。

虞:事先有准备。

御:驾驭。这里是牵制的意思。

殆(dài):危险,失利。

延伸阅读: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历代有名之人如曹操、杜佑、李筌、杜牧、梅尧臣等十一家为之作注。孙武后世孙孙膑也是著名兵家,有《孙膑兵法》传世。知“谋攻”也当知墨家之“非攻”。将这一系列著作联系起来读,必令人兴味盎然。

编后小语:

《孙子兵法》已被译成英、日、俄、德、法、捷等国家的语言,替中国人“长脸”,以至今日日韩等国“商战”之人也从中探寻“真经”。人类虽已进入信息网络时代,但大国间相互斗法之把戏,不外乎“谋略”,真是太阳底下无新鲜事。

二柄

韩非

题解:

韩非为法家代表人物之一,本文论述人主驾驭臣子之道。实际即说赏罚之权要操自君,不可落入臣子之手,否则人主会被驾空。本文主旨在防臣下夺权而引起国家分裂。

作者信息: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哲学家、政论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明主之所道制①其臣者,二柄②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③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④庆赏,故人主自用其刑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⑤其利矣。故世之奸臣则不然,所恶⑥,则能得之其主而罪⑦之;所爱⑧,则能得之其主而赏之;今人主非使赏罚之威利出于己也,听⑨其臣而行其赏罚,则一国之人皆畏其臣而易⑩其君,归其臣而去其君矣。此人主失刑德之患也。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人主者,以刑德制臣者也。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故田常上请爵禄而行之群臣,下大斗斛而施于百姓,此简公失德而田常用之也,故简公见弑。子罕谓宋君曰:“夫庆赏赐予者,民之所喜也,君自行之;杀戮刑罚者,民之所恶也,臣请当之。”于是宋君失刑而子罕用之,故宋君见劫。田常徒用德而简公弑,子罕徒用刑而宋君劫。故今世为人臣者兼刑德而用之,则是世主之危甚于简公、宋君也。故劫杀拥蔽之,主非失刑德而使臣用之,而不危亡者,则未尝有也。

人主将欲禁奸,则审合刑名;刑名者,言与事也。为人臣者陈而言,君以其言授之事,专以其事责其功。功当其事,事当其言,则赏;功不当其事,事不当其言,则罚。故群臣其言大而功小者则罚,非罚小功也,罚功不当名也;群臣其言小而功大者亦罚,非不说于大功也,以为不当名也害甚于有大功,故罚。昔者韩昭侯醉而寝,典冠者见君之寒也,故加衣于君之上,觉寝而说,问左右曰:谁加衣者?左右对曰:典冠。君因兼罪典衣与典冠。其罪典衣,以为失其事也;其罪典冠,以为越其职也。非不恶寒也,以为侵官之害甚于寒。故明主之畜臣,臣不得越官而有功,不得陈言而不当。越官则死,不当则罪。守业其官,所言者贞也,则群臣不得朋党相为矣。

人主有二患:任贤,则臣将乘于贤以劫其君;妄举,则事沮不胜。故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群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群臣之情不效,则人主无以异其臣矣。故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齐桓公妒外而好内,故竖刁自宫以治内;桓公好味,易牙蒸其子首而进之;燕子哙好贤,故子之明不受国。故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人主欲见,则群臣之情态得其资矣。故子之托于贤以夺其君者也,竖刁、易牙因君之欲以侵其君者也。其卒,子哙以乱死,桓公虫流出户而不葬。此其故何也?人君以情借臣之患也。人臣之情非必能爱其君也,为重利之故也。今人主不掩其情,不匿其端,而使人臣有缘以侵其主,则群臣为子之、田常不难矣。故曰:去好去恶,群臣见素。群臣见素,则大君大蔽矣。

【注释】

① 道:由。制:制约,控制。

② 柄:权柄。

③ 庆:奖励,表扬。赏:赏赐,奖赏。

④ 诛:杀,责罚。利:贪图,喜欢。

⑤ 威:威势。归:趋向,追求。

⑥ 故:通“顾”,但是。所恶:指奸臣所憎恶的人。

⑦ 得之其主:从他君主那里取得刑赏的权力。罪:责罚。

⑧ 所爱:指奸臣所喜欢的人。

⑨ 听:听任。

⑩ 易:轻视。

归:归附。去:背离。

使:假使。释:丢掉。

服:制服。

田常:也叫陈恒,本是齐简公的臣子,他采取各种办法笼络人心,后来杀掉齐简公,拥立齐平公,自任相国,完全控制了齐国政权。上:上层,指在朝廷。请:请求。行之群臣:意思说,把它赐给群臣。

下:下层,指在民间。大:加大。斛(hú):十斗为一斛。施:施舍。

德:指奖赏人的权力。

见弒:被杀。

子罕:姓戴,名喜,字子罕,宋桓侯的臣子。他后来废掉宋桓侯,夺取了宋国政权。宋君:指宋桓侯。

当:担当。

见劫:被劫持,指君权被强夺。

徒:只,仅仅。

拥:通“壅”,堵塞,隔绝。蔽:蒙蔽。

审:仔细考察。合:会合,考核。刑:通“形”,指事情。名:指言论。

而:他的。

以:根据。事:职事。

责:追究。功:功效,成绩。

说:通“悦”。

韩昭侯:战国时韩国国君。寝:睡。

典冠者:指掌管君主帽子的侍从。典,主管。

觉寝:睡醒。说:通“悦”。

侵官:侵犯他人的职权。

畜臣:指统治臣下。

守业其官:指在职权范围内奉守职责,不越职守。

贞:当,一致。

朋党相为:相互勾结。

任:任用。乘:利用。劫:劫持。

举:提拔。沮:败坏。不胜:不堪,不可收拾。

要(yāo):求,这里有迎合的意思。欲:欲望。

情:实情。效:显露。

异:分辨,区别。

越王:指越王勾践。轻死:不怕死。

楚灵王:名围,春秋时楚国国君,喜欢细腰。

齐桓公:名小白,春秋时齐国国君。妒外:指妒忌男子。好内:爱好女色。

竖刁:齐桓公宠爱的侍仆。自宫:自己把睾丸割掉。治内:治理宫中之事。